摘要:2024年12月29日上午,宝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治先生在“2024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论坛”上,作了主题为《ChatGPT重塑教育的底层逻辑》的学术报告。其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教育领域,推动教育未来、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及教育哲学的革新。AI的应用,如个性化学
2024年12月29日上午,宝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治先生在“2024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论坛”上,作了主题为《ChatGPT重塑教育的底层逻辑》的学术报告。其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教育领域,推动教育未来、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及教育哲学的革新。AI的应用,如个性化学习、智能辅导和定制学习资源,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尽管AI能有效辅助教学并定制学习路径,情感价值、社会实践活动和创造力培养仍是技术难以完全替代的教育核心。整体而言,讨论聚焦于如何巧妙融合AI技术与传统教育,以期实现教育的优化和创新,展望了一个技术与人文并重的教育未来。
以下是报告的要点提炼(基于阿里听悟大模型)和重要内容截图(直播画面截图),供学习者使用。
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底层逻辑和可能路径?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改变所有底层逻辑和可能路径,这一变革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以iPhone为例,其在2007年的诞生标志着智能产品的兴起,对电子产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通过与用户的紧密连接,特别是儿童与青少年群体,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
数字时代原住民的身份是如何形成的?
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并非仅因为使用电子产品,而是由于大脑早期与这些产品的强烈关联和情感连接,比如孩子的情绪变化(喜怒哀乐)与产品的紧密联系。这种连接成为孩子大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他们在数字环境中成长,从而成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
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方式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
科技发展导致的生活方式变化包括但不限于:人们的生活节奏、眼神交流、情绪价值等都受到产品的左右;例如手机控现象普遍,甚至出现了边吃饭边看手机的新生活方式。此外,各种智能机器人设备如厨房机器人、送快递机器人、放羊机器人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甚至出现了伦理争议的杀手机器人。
未来社会中科技将如何进一步渗透和影响人类生活?
未来社会中,科技将进一步融入生活,如手机可能与皮肤融合,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体内将植入微型机器人,实时采集数据并进行建模;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的思维可以在云端存储和恢复。到2050年,纯生物人类将变得稀少,大量硅基生命的存在使得“纯生物人”成为稀有品种。
人工智能对艺术、科研等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根据《生命4.0》这本书的观点,人工智能预计将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颠覆,包括艺术、科研研究、人工智能设计等领域可能在未来被取代。例如,电影制作这一行业在短期内也被认为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尽管目前来看有些预言尚未实现,但技术发展的速度显然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
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知识的重要性被重新审视,当知识不再是决定性因素时,传统的以传递知识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受到挑战;二是能力模型发生变化,例如绘画技能可以通过AI辅助练习而不再作为衡量基本能力的唯一标准;三是教育信仰危机,即人们开始质疑长时间的传统教育训练是否真的有必要,尤其是在道德教育等方面。
在当今时代,教育的规律是否有所改变?
教育规律确实实现了几千年社会发展中的一些转变,从孔子到杜威等教育家发明的各种教育工具和方法,在面对AI技术发展时,其重要性有所下降。现在需要平衡基本技能训练与规律使用,以及借助AI工具让孩子们更好地生长。
神经科学如何影响我们理解教育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计算神经科学揭示了大脑中复杂情感产生的机制,实际上是由神经细胞网络中的算法决定的。这种关联使得人们对教育与人工智能之间的界限感到模糊,并促使人们思考如何利用AI技术帮助人类更高效地学习和生活,如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和偷懒(走捷径)。
未来教育中,想象力和推理能力的关系如何?
未来想象力可能比记忆特点更重要,因为基本的推理能力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完成。这意味着教育将逐渐从有目的的学习转向更多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脑作为教育学载体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大脑的本质特征是智慧的物质和生理基础,即神经细胞及其形成的突触连接。所有智慧活动都基于此,其中知识是智慧的知识基础,而思维方式则是解决问题的算法基础。
在AI技术的发展下,为什么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记忆大量信息,比如电话号码?
这是因为AI技术能够替代人类记忆,当我们拥有便捷的工具(如手机)可以快速获取信息时,就不需要将这些信息长期储存在大脑中。人们被这种“股本效应”所影响,更倾向于利用AI来处理和检索信息,从而导致记忆能力的变化。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对教育领域带来了哪些冲击?
AIGC改变了知识的创造和传播方式,使得知识能够以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式被记录和传递。人类历史上,从依赖口头传承到发明文字记载工具,再到如今人工智能作为知识载体,教育的本质也在发生变化,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借助技术手段促进知识的创新和表达。
现代教育形态是如何随着科技发展而演化的?
现代教育经历了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文明时代,再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3.0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形态从依赖人力口耳相传到借助文字、图片、影音多媒体乃至元宇宙和人工智能技术,知识传播方式由知识的表征转变为知识的生成,智慧观也随之演变,人机协同智慧成为重要特征。
智慧观的演变如何体现人工智能的影响?
智慧观的演变体现在人工智能提升了人类群体的智慧台阶,使得使用工具的能力成为衡量智商的重要标准。例如,GPT等人工智能模型在生成代码等方面的能力已超越普通软件工程师,这表明合成智商(即通过人工智能提升的智力水平)可以显著超越自然智商。在这种背景下,选择与人工智能合作的人将可能超越单纯依赖自然智力的人类个体。
教学自由逻辑是怎样的,并且它与计算教育学的关系是什么?教育应该如何利用计算模型进行改革?
教学自由逻辑指的是从知识计算走向计算教育学,计算教育学认为传统的教育应该是一个训练系统,其中教材、支架等都如同训练肌肉的沙袋和支架,它们不是最终目标,而是实现更高层次建构的手段。教育应将过程视为计算模型,过去的支架和沙袋应被视为目的本身,教育内容需要重组,尤其在AI赋能时代,要关注工具效率、AI赋能的价值以及评价体系的革命,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型,如超越平均数的成绩、执着精神、创造力、工具使用能力和创新人才选拔的标准。
脱离领域知识和空谈智慧是否有意义?训练孩子做大量题目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脱离了领域知识和空谈的智慧是没有意义的,智慧需要平衡产生,并且必须结合具体领域知识才能有效运用。训练孩子做大量题目是为了强化大脑中的突出连接,提升算力,使人面对新复杂题目时能更快转换和解决,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算法在建构观念中的作用是什么?
算法在建构观念中起着关键作用,例如通过抖音等平台发布的视频序列,能够迅速建立和影响人们的观念,形成一种观念建构的力量。
如何重塑教育范式和教育哲学?
未来教育需要重塑新图景,改变以往对好学校的认知,重视基于数据驱动的评价体系,形成新的教育价值观、伦理观、知识观和认识论,当知识不再是力量,能力成为关键时,教育将引领人类走向何方。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中的教学环节?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不知疲倦地工作,为教育提供高效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备课、辅导和作业批改等环节。例如,正在探索的人工智能“教师代理”能够在内科环节到辅导环节到作业环节赋能,目前已经在几十个学校进行实践探索,显著提高了业务量。
知识图谱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是什么?
知识图谱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对于实现自定义学习至关重要。通过构建和优化知识图谱,可以促进各学科间知识的关联与整合,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而这是传统技术无法实现的。
AIGC在教育中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AIGC在教育中的目标并不仅仅是提供答案,更重要的是推动学生卷入学习过程,通过在最近发展区投入适当的内容,形成新的学习模型和教学模型,以促进深度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重塑教学资源和作业设计?
人工智能可以协助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完成不同的训练任务。此外,未来学校将采用人工智能制定学习系统提供课程服务,并结合教育大数据进行分析,以优化学习管理系统(LMS),使其满足情感沟通、心灵成长以及创意流程导向的需求。
教育智能化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是什么?
教育智能化促使我们反思为何需要去学校。技术可以加快建构丰富资源、加强刺激、增进反馈和促进交流,但它无法替代情感价值和社会实践创造力的培养。学习的本质在于个体在与他人、物体及环境的交互中发现自我,建立信念,增强体制,并通过交流情感来增强学习体验。
教育治理方面,人工智能如何发挥作用?
人工智能在教育治理中,通过构建教育大脑等项目,从数据引擎、场景工具、资源形态和环境技术四个维度推动教育智能化改造,实现智能化资源同步化、系统化、可视化和智能化,以及传统智慧教室设备的应用。其中,四种教学模型(知识模型、教学模型和学习模型)是实现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产品应用的核心。
来源:智慧教育胖胖老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