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别被“职业倦怠”困住了

360影视 2024-12-30 09:20 4

摘要:“起床就累,上班就废,想到周一就莫名心慌”“确诊为鲁滨逊,天天盼星期五”“长期没精神,间歇性没动力,始终不想上班”……一段时间以来,“职业倦怠”一词在网上颇有热度,各种调侃成了一景。

“起床就累,上班就废,想到周一就莫名心慌”“确诊为鲁滨逊,天天盼星期五”“长期没精神,间歇性没动力,始终不想上班”……一段时间以来,“职业倦怠”一词在网上颇有热度,各种调侃成了一景。

岁末年初,当总结与展望成为职场主旋律时,这种倦怠情绪似乎更浓了。在社交媒体上,有人自嘲,“人家是成就感丰收,我是敷衍感泛滥”;有人求助,“焦虑、心累,刚工作一年多我就倦怠了,该怎么破”。

“职业倦怠”的“风”究竟因何而起?我们又该如何理性看待,不被困住?

“职业倦怠”是指在工作中产生的身心疲惫与耗竭状态。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职业倦怠”纳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将其界定为一种需要关注的健康问题。

“职业倦怠”关乎职场良性发展及从业者身心健康,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没必要因此陷入过度的焦虑之中,尤其要警惕这一概念被无端泛化、随意滥用的现象。

比如,成了职场人的“新标签”。某项调查显示,受访的1000名职场人士中,有93.8%表示对工作有倦怠感。在社交平台上,倦怠似乎成了“流行病”,很多职场人抢着“确诊”、互相“把脉”。

快节奏的职场环境中,压力、困扰不可避免,一些特定阶段、场景下产生负面情绪是正常现象,不能简单等同于“职业倦怠”。有人“对号入座”,稍感疲惫、不顺就怀疑自己倦怠了,不由自主地发出“没力气”“干不动”的心理暗示;也有人莫名被“扣帽子”,被认定进入瓶颈期,工作态度和能力无端遭到质疑。

比如,成了职场问题的“替罪羊”。随着“职业倦怠”一词的流行,很多职场问题似乎有了现成的借口、简单的归因。

有的职场人利用这一概念,试图逃避本该承担的工作任务以及相应的责任。一旦被指责有偷懒、缺乏责任心的问题时,就将其归咎于“职业倦怠”。有的企业面对员工效率下降、团队协作不畅等问题时,不做深入调查研究,盲目套用“职业倦怠”概念,单纯依赖谈话沟通、心理疏导来解决问题,这样往往只会浪费资源,延误解决问题的时机。

比如,成了别有用心者的“流量密码”。“职场疲惫不堪,我该何去何从”“深陷‘职业倦怠’,逃离高压工作”……一些自媒体把“职业倦怠”当作博眼球的工具,炮制的视频或文章满是对工作的抱怨、对未来的迷茫,营造人人在“职业倦怠”中煎熬的氛围,利用大家对职场压力的共鸣来收割流量。一些相关视频、文章还会在末尾附上咨询链接、书籍推荐、课程推广等,借机做起“倦怠生意”。

“职业倦怠”这一说法流行,并引发广泛共鸣,有着多方面的成因。

“我是怎么了”,满足归因需求。

从心理学看,归因是人出于本能的一种内在需要,也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调节手段。

对一些职场人而言,当在工作中面临压力、遭遇挫折,又或是心生不满之时,进行合理的归因就显得尤为重要。

加压 图源:新华社

“职业倦怠”,从字面看,它十分贴切地刻画了人们在工作压力笼罩下较普遍的心理状态;从内涵来说,它的三大特征,即情感耗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或多或少契合了职场人的切身感受。于是,“职业倦怠”便顺理成章地成了被广泛使用的归因出口。

“对号入座”,情绪易被传染。

职场如同一个紧密交织的社群,个体行为和观念易受群体影响,负面情绪尤其容易被传播扩散。一些职场人的倦怠情绪原本只泛起个“小涟漪”,可要是周围的人时不时吐槽“倦怠了”,就可能被传染、被放大,逐渐变成“大浪花”。

移动互联网时代,强大的算法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编织出一个个“信息茧房”,同类话题反复推荐引发的“情绪放大”效应,有时会让“职业倦怠”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让人深陷负面情绪的泥沼。

“口是心非”,该支棱时一点不含糊。

当下的年轻人大多思维活跃、表达外向,自我调适习惯个性十足。从“佛系”“脆皮”到“班味儿”“累点低”,他们不断创造热词,就着相关话题“自黑”自嘲。这看似是简单的吐槽行为,实则是一种释放压力、舒缓情绪的妙招,也是寻求自我认同、群体情感共鸣的途径。

“职业倦怠”一说之所以会流行,大抵也是出于类似的缘由。平日里,嘴上喊着“心累”“精神离职”,可行动上却是该支棱的时候一点不含糊,该拼搏的时候绝对不退缩。

“职业倦怠”概念被泛化和滥用,对消解真倦怠无益,还会带来不少负面影响,需要引起注意。

比如,错误地给自己贴上 “职业倦怠” 标签,容易造成自我认知偏差,加重心理负担,阻碍个人成长。又如,可能误导、扭曲大众对职场的认知。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被倦怠所困?

年轻人休息日走出家门休憩,释放压力 王雷 摄

“它可防可控不可怕”。

就像机器运转久了会发热一样,人在长期工作中,或多或少会产生倦怠。首先,可以通过阅读专业资料、咨询专业人士等,理解“职业倦怠”的内涵定义,将偶尔疲惫与真正倦怠区别开,避免盲目对号入座。其次,保持独立理性思考,面对大量的倦怠信息时,准确判断其适用性与真实性,避免被情绪化表述和片面观点带节奏。

其实,大多数的倦怠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来“减轻”或“治愈”。比如,“拆心墙”宽宽怀。承认自己偶尔的不完美,降低心理预期等,有利于减轻焦虑疲惫。又如,“踩刹车”歇歇脚。学会合理休息和放松,释放压力,待能量恢复后再继续出发。当然,如果不能自行修复,也可以求助专业机构的指导。

“减减负,也是加加油”。

“职业倦怠”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们对职场存在的困惑、内心的焦虑,甚至不满。应当予以正视,并积极加以解决。

用人单位不妨为员工减减负、加加油,努力打造一个充满尊重、关爱的职场环境。要知道,无论是加强人文关怀、维护劳动权益,还是打通上升通道、优化公平竞争环境,都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其获得感和幸福感。

情绪有潮汐,工作有峰谷。在职场中,情绪的波动、状态的起伏不过是常态,即便真的偶遇倦怠也无需惊慌,累了就放慢脚步歇歇,倦了就给自己心灵放个假、充充电,或许用不了多久,你又会能量“满格”了。

来源:青岛西海岸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