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我认知中那些口若悬河、神彩飞扬、长于调动情绪的培训讲师完全不同的是,马建强的形象中正平和,内敛到有些小紧张。看他网上的直播、录播课程,都是把自己的头像放在PPT的右下角、1/12大小,端端正正、标准照一样,如果不全屏都看不清眉目。
马建强,一个时空有交集、但我完全不认识的前同事。
在传奇社新春聚会时,他给大家赠送了自己手绘的鼠标垫做抽奖礼品,我才知道有这么位同事,他从2006年起一直在做PPT培训讲师。
和我认知中那些口若悬河、神彩飞扬、长于调动情绪的培训讲师完全不同的是,马建强的形象中正平和,内敛到有些小紧张。看他网上的直播、录播课程,都是把自己的头像放在PPT的右下角、1/12大小,端端正正、标准照一样,如果不全屏都看不清眉目。
他是西北人,说话带着播音腔儿,稳稳当当,平铺直叙,特别像个行政干部,厅局风到不了,是个稳重的老副处长吧,有干货、有观点,有点儿东西。
2019年新东方年会以后,我就一直很想为PPT说两句话,但整天忙着写PPT也就没顾上。这次偶遇,被马建强这个职业勾起了兴趣,我上网又搜出了那首怼天怼地的歌:“干的累死累活,有成果那又如何,到头来干不过写PPT的;要问他成绩如何,他从来都不直说,掏出PPT一顿胡扯。小程序做了几个,就连APP也没放过,做完就完了也不关心结果,您混完资历走了,只剩下脏乱差了,转场同业机构职位升了。什么节操品格,什么职业道德,只会为人民币疯狂的高歌。烂摊子从没管过,吹牛从没停过,之前的PPT继续白活。”
句句点名PPT,干活儿的不如做PPT的,直接对立起两个阵营,一线创值的员工PK职能中高层。再深想一步,这个对立也可以是那些不靠资本风口、踏实运营的传统企业,对新兴商业公司、互联网公司的不满情绪,比如特爱开发布会的某公司就曾让人说成是“PPT造车”。
那些泡沫、风口过去,总得找些背锅的,PPT这个工具可算是一个。电脑我觉得也可以算一个,要是将它和智能手机对立,那手机代表的就是乐自由我的生活、娱乐,电脑就是万恶的工作。何况初入职场的小白领们领到的一般都是七八手的老旧笔记本儿,天天对着它做PPT,恨屋及乌亦可理解。
这事儿,以培训PPT为生的马建强马老师怎么看?
“错的不是PPT呀,它就是个工具。错的是那些借PPT邀功请赏、不认真做事的人。什么时侯把别人做的事归到自己头上,都是可耻的、不道德的。”
“但这个节目本身也是个PPT啊,内容针砭时弊,逻辑层层深入,再配上神曲的旋律,背景视频中大量的PPT特效,艺术呈现得有感染力……”
我和马建强的聊天从PPT这个软件开始,我认为PPT本质是个引导人更具逻辑性的内容表达工具,而马建强说得更为专业、全面——
“狭义的PPT指专门用于制作幻灯片演示文稿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如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金山软件公司的WPS演示、苹果电脑专用的Keynote等。一般就是指后缀名为‘ppt’或‘pptx’的文件,微软公司官方称之为‘演示文稿’。
广义的PPT指演讲者和大屏幕投影的演示幻灯片协同完成的讲解演示活动。它能同时展示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类型,极大地增强了视觉传达信息的能力。
可以说PPT彻底改变了传统演讲活动,推动了公众演讲形式的创新与变革。”
我们一起回顾,最早做PPT是什么时侯?答案是一致的,1997年。
我印象特别深,那年有位同事看到微软合作伙伴打印的PPT,觉得很好但不知道有个专门的软件,模仿着把word横屏、字号放大、然后细心地拿线条画了个外边框。
那时的马建强还在方正科技,做康柏笔记本的代理。
生机勃勃的中关村一条街上,萌芽阶段的中国IT企业基本都是从代理国际品牌起步的。等到Wintel体系(以Intel芯片+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为核心的个人电脑架构)稳定下来,才开始做OEM、做自主品牌,也正是这段时间联想和其他企业之间的差距快速拉开。
处于上游地位的外企,非常重视中国市场、重视对代理商的培训。中关村这些家IT公司都是一边实战一边学习,产品、技术、供应链、营销、管理等等。和计划经济体系相比,一切都是新的,都需要学习。企业的运营管理、销售市场基本是在向台湾、日本企业学习,因为文化、消费者心理这些方面亚洲企业更接近。
“有一次康柏给我们做培训,业务太忙,就安排了我一个人去参加《大客户销售技巧》的培训。那个老师来自台湾,名字我记得特别清楚,叫金其庄,那时已经有五六十岁了。当年在中关村做IT产品销售的人,很多都接受过他的培训。”
“三天的课程学下来,我感到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回来就兴奋地和我的同事们分享:一个优秀销售一定要有的‘三个了解’,了解自己的产品,了解市场和竞争对手的产品,了解客户要解决什么问题。”
方正下一级的代理商听到这些,希望马建强能给他们内部做一次分享,要把三天的课程浓缩成一两小时。马建强拿着金老师的讲义,对着笔记,开始琢磨怎么讲。
“头一次要给别人培训,我特别重视,尝试着用PowerPoint做了几页,然后跟代理商借了一个巨沉无比、有三个镜头的投影仪,当时都叫Barco。”
那时人们更习惯叫PPT的全名——PowerPoint,这个新生的词组发音怪不容易的。而Barco本身是个老牌比利时公司的名字,他们主业做医疗可视化监测设备。
97版的PowerPoint软件,还不太好用,主要是模拟幻灯片,使用起来很麻烦。大家还是更习惯以往那种胶片投影的形式,称之为“简报”,高层会议、重要汇报才会使用。那时侯,秘书们甚至还会把PowerPoint打印成彩色的胶片,仿佛抱着那么一摞东西才感觉踏实。
那英和王菲唱“来吧,来吧,相约1998”的那年,IT业的一大盛事是Win98发布。Office系列产品有了质的飞跃,Word、Excle、PPT办公三件套,完美地对应了职场上文、理、商三类人,像做PR的人多长篇大论,主要就用Word;财务的同事被戏称为“表妹”,做各种Excle报表;世纪之交的中国企业正从粗放式经营转向精细化管理,PPT恰逢其时,战略、运营这些“虚的”职能,大多以PPT的形式进行上传下达。
做PPT最牛的是管理咨询公司。
联想引入麦肯锡进行战略咨询时,马建强作为笔记本事业部负责运营管理的员工、处级经理,参与了联想战略转型规划的全过程。
“2001年我至少接受了麦肯锡的五、六次访谈,真是大开眼界。他们现场把不同参会者的看法直接记录下来,是用电脑直接记录的,有观点、有调研数据、有经营报表,汇在一起,现场就生成PPT了。”
“现在想想,国际咨询公司的方法论、模型,加上企业具体运营数据,落在一份PPT上,就很有人工智能的味道。”
“不仅是我,当时许多联想人都被麦肯锡那个黑底儿的模板迷住了。还有就是他们每页的字很少,不像我们以前往里粘贴大段文字,一般就5〜7行,一行一段,黑底白字,配点儿红,很有高级感。”
研究PPT以后,马建强还专门解析过模版黑底与白底的应用场景有何不同。
随着PC、投影仪的大规模普及,PPT的应用场景真的是越来越多。这个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办公软件,不仅是给上级汇报、客户提案、内部培训的必要形式,年度规划、季度会议、甚至周例会都必须要做个PPT了。
企业标准的PPT模版,替代了信封信纸设计,成为企业VI(视觉系统)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
PPT也从商业公司扩展到了政府机关的总结述职、成果汇报,进而延展到学校授课、论文答辩、家庭作业……
在融媒体时代,演示幻灯片的发展也具有了与各种媒介交融整合发展的特征。现在的大型活动,演讲者无不是结合幻灯片演示,投影采用大型的LED,配合着音频、视频、3D 视觉等多种形态,不断挑战新的技术高度。
从2006年专职做这份工作开始,马建强一直跟进着这个软件的发展。
“到07版时,PPT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编辑菜单变成了工具栏,有了大量的幻灯片母版、SmartArt,就靠教这个,我当时真是挣了不少钱。”
“感觉PPT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尤其是万众创业那阵子,BP(商业计划书)就是酷炫华丽的PPT加个年轻率性的演讲人。挺好的工具,开始变得有些浮夸、不务实。”这种诱惑马建强也经历过,当时有人找他合伙做一个专门教创业老板们以做PPT为核心、进一步展开融资的事情。因为多少和PPT相关、又能拓展高端客群,马建强犹豫着参与了,开始说要投一百万、后来他觉着不对,说投50吧,最后实投了25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一度马建强也有过平台思维,招收徒弟,教他们怎么做企业内训。后来他发现这种模式要是想挣钱就得忽悠人,“靠流量获利,并不教真东西,想培养成我这样的匠人就没有商业模式了。”
经过这些不大不小的探索,马建强进一步专注在自己可控的事情上。
“培训能坚持五年以上的,必然是真心喜欢。”马建强想了想,又说,“三年是喜欢,五年那就是热爱。”
马建强在抖音上的账号叫“PPT设计演讲课”。
我关注他以后,发现类似的账号有不少,我就好奇地问这么个细分赛道有多少像他一样的培训师?
“得有十万人吧。”
这个数字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他说得十分肯定,“但我是做得最久的之一。只要我还在,我肯定就是做得最久的。”
那,马建强教过多少学员呢?
他掐指算着:“线下一个班30人左右,基本是企业内训;也有三五百人的公开课。课程有一天的,也有两天的。疫情前每个月怎么也得有十几、二十天在上课,最多的时侯一个月讲过28天。学员总数嘛,怎么也得有好几万人了。”
那,能挣多少钱呢?我自己都感觉问得有些过于直接。
马建强依然认认真真地给我算,“课酬是动态的,与机构合作,07年时上一天课6000元,现在10000元;机构给企业报价大约是培训师课酬的2〜3倍,人家挣这个钱也是合理的,要负责组织、商务接洽等不少活儿呢。”
“如果是公开课每人每天收2000元,一般招生都是两天。”一天讲课的时长是6小时。按他之前说的每月讲个十几二十天,“好的情况下年入百万,一般情况五六十万、七八十万都有可能。”
在IT、互联网行业的黄金期,这算是个中等收入,但辛苦程度和稳定性却不能同日而语。马建强却一直说自己命好,“这件事,我是越搞越热爱。我真是超级幸运,有个喜欢干的事儿,有市场需求,还能挣钱。”
粗看马建强的课程列表,似乎不仅限于PPT这个工具, 细看,又全都是围绕着PPT的。“很多新手、普通职场人还是很怵做PPT的,一提PPT就崩溃,我告诉他们‘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人不能被工具绑架了。”
“年纪大一些的,总觉得制作PPT很麻烦,但实际上只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是可以快速完成像周报、月报、述职报告那类PPT的。”
“学员特别喜欢听我这么讲。”马建强在我面前这样自夸,我和他开玩笑,“您这让人信赖的形象,加上演讲能力和精打细算的运营经验,要是去做保险、传销会不会更成功啊?”
他想了想,“没想过,但卖保健品的公司找过我。安利、如新,还有个国企卖保健品的,叫新时代,还有……”
2004年,马建强离开联想时,计划就是做培训。
那时的联想绝对是中关村的一面旗帜,全国的企业都在学习联想先进的管理经验。联想人出来做培训的不在少数,水平高低不同,有人力资源体系的,也有不少业务体系的。有一位名叫唐长军的,他创办的培训公司,据说现在发展到年营业额几千万的规模。前两年在得到APP上推出《产品思维30讲》风靡一时的梁宁,一般人可能不知道她也曾经是联想人。
马建强在负责联想笔记本和手机运营的那段时间,组织过不少培训,自己也没少给同事们做分享,联想培训的那些讲义他现在都还留着,足足有一柜子。
凭着这些积淀,出来做个代理、卖卖培训光盘,是马建强最初的创业设想。他注册了一间小公司,代理了一些咨询公司的培训课程。
但技术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大家很快就开始谈e-learning了。于是马建强转向了线上课程的销售,领导力、时间管理、商务礼仪等常规的课程,他都卖过。
那两年的创业经历,留给马建强的心理阴影面积至今还挺大的,他说他亲身印证了“慈不掌兵”的说法。
“我就是特别奇怪,在联想时也招人,但轮到我自己怎么就招不到像我一样拿工作当工作、认认真真的人呢?”
招了七八个人、办公室是中央财大的家属楼,人最多时有十个,还租了一间40来平米的小房子。
每天,马建强都早早地到公司,扫地、擦桌子、开空调,连马桶都弄干净了,等着员工来上班。
工作挺简单,电话销售。但很快马建强就发现只要自己不盯着,员工要么就不干活,要么好容易开了一单就自己做了。有上班卖自己东西的,有琢磨自己创业的,还闹出过上班谈恋爱、要死要活、折腾到要跳楼打110的。
“没一个人真心工作,都是在混工资。”马建强特别感慨,他深刻认识到了人性的贪婪、懒惰,不是所有人都跟他一样爱岗敬业、本分做人做事。
“小公司招人太难了。我这种在居民楼办公的,有人都到楼下了不敢上来,怕受骗。我给的工资比市场平均线还高一点呢,都不行。”“我发工资不敢拖一天,员工请假我也不好意思不准,可是人家呢,说不干就不干了。”
这中间也卖了一些课,积累了一些关系,但是入不敷出,赔了个底儿掉。“创业两年,赔了五六十万,特别迷茫,这几乎是我工作以来全部的积蓄。特别感恩夫人不离不弃,我觉得我闺女那会儿看我的眼神都是不屑的。”我细问,小姑娘当时才六七岁、哪会有这些认识,肯定是马建强自己心虚,觉得愧对家人。
我们相约聊天的地方,就是他当年创业的办公室。刚刚装修完,准备给现已研究生毕业的女儿住,家俱软装还没完全到位,但可以看出精致、温馨的格调,和家属楼老破小的外观完全不同。马建强说他一直自己在盯工程,光靠装修公司不行。这是个细腻、温情的父亲。
这个行业二三十年来,听多了车库传奇英雄传。但真实的创业,对于马建强来说实在是太难、太难了。“我现在特别理解当老板有多不容易,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挣多少钱都天经地义,只要是合法的,都值得社会尊重。”
2007年春节前, 马建强辞退了最后一位员工,她是朋友介绍来的。“真是没法儿干了,在小区居民楼里,就我一个老板和一个女员工,实在不方便啊。大春节的,我咬了咬牙让她走,觉得特别对不住朋友。”
创业失败后的空档期,他经常徘徊在中央财大的操场上,十几年北漂顺风顺水的日子一下子卡顿在那里了。
“我们兰州二中的87届毕业生是史上最牛一届,有考上北大的、也有清华的。我也不算差,考上的是山东大学图书情报专业,就是李彦宏那个专业,后来都改叫信息工程了。”
马建强毕业分配到了中科院兰州分院,之后又幸运地被借调到北京。九十年代初,一个理工男站在中关村这条街上,肉眼可见无数技术发展带来的机会正在萌动勃发。
跳出体制,当时还被称为“下海”,是个勇敢的举动。
马建强选择的第一家公司很神奇,叫“北京易迈电子邮件有限公司”。易迈,e-mail,就是电子邮件。这可以算得上是国内第一家互联网公司,比瀛海威还早。创始人是北大的毕业生王克宁,办公就在北大南门,业务是帮客户收发电子邮件。当时清华、北大出国留学的人不少,联系学校都是靠国际航空信件,时效性差,这个公司的业务相当有市场。
“我在中科院一个月挣100块,到这里就800了,第二个月900,然后1000,离开时月薪1500。”
后来,这个十几、二十人的公司消失在一波又一波的互联网浪潮中,了无痕迹。
之后的马建强还干过一段时间的IT媒体,当编辑,那种“商情+企业软文”的媒体在中关村有好几家。因为给企业写宣传稿的机缘,他认识了黄俊杰,当时方正笔记本部的总经理。马建强特别感恩黄俊杰,因为黄俊杰的赏识和鼓励,他进了方正,后来黄俊杰转会到联想,又把他带了过来。
加盟联想是1999年6月,正值马建强的而立之年。掐指算来,他在联想的时间真不算长,只有五年,而这五年恰是IT行业风云激荡的五年。1999年,联想从中关村一众电脑公司中脱颖而出,用“腾飞”这个词毫不夸张。
这五年联想的高速运转、扩张和不断的思变、转型,让马建强感受到了特别浓郁纯正的联想文化。
从入模子开始,他感受到的就是兴奋,“虽然我不是最年轻的,但老师一定看到了我眼里有光。怀柔中科院培训基地的那两个星期,对我来说是脱胎换骨、洗心革面的。”马建强是那一期当之无愧的优秀学员。
那时侯联想培训特别多,经常是周五下午拉出去开半天的会,周六、周日两天连着培训,马建强说,“真的就是每一年、每一天,我们都在进步。”
当时的联想笔记本营销部,总经理是乔松,黄俊杰是副总经理。马建强刚加入时是产品经理,后来业务扩大,要成立经营管理处,他调过去升职为这个处的经理,“就是管整个部门的人财物,除了研发、生产、销售、质量管理以外的职能都在我这儿,相当于一个小公司的综合管理部,很练人的。”
他接着补充到,“就是加班多,黄俊杰什么都好,就是天天加班搞得家里很有意见。”
2001年,联想决定把笔记本事业部从北京迁往上海,在上海建研发中心、建工厂。这个搬迁项目组的名誉组长是杨元庆,可见重视程度之高。元庆就一个要求:平稳过渡、无缝衔接,业务运营一天不能停。
具体操办的马建强面临着三大难题,首先是事业部的关键人员有一半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去上海,要在上海再招人,去的人还要根据不同情况妥善安顿;其次是信息系统,02年联想生产制造、销售、物流这些的信息化已经非常成熟了,如此重大的调整比重建都难;再就是工厂,原来在北京、深圳,现在上海厂要重新招工、培训。所有这些准备工作,总共不到一年时间。
马建强这个近一年时间的大迁徙项目,让我想起了电影《杜拉拉升职记》。我经历过几次联想小搬家,所有物品打上标签,点对点、桌对桌式地搬,周五下班弄好,绝对不能耽误周一正常上班。
总之,最后这个项目圆满成功,马建强因此被评为公司级的优秀员工。回首往事,他感慨道,“在联想做事还是容易的,大家有协作的文化,互相配合、容易成事。”
他和83个原本在北京工作的同事落地上海,开启了联想笔记本电脑业务新一轮的辉煌。
再后来,发生了非典,与家人分离的那段日子,马建强感受到了什么是牵肠挂肚。
2003年6月,马建强终于调回了北京。10月,公司新成立了数据移动事业部,刘俊彦任总经理,经营管理部高级经理的岗位空缺,正好把马建强调了过来。
2003年的联想已经在考虑移动计算、开始探索智能手机,这是非常超前的。新组建的数据移动事业部,人人都信心十足、想着要大干一场。
但联想没有手机牌照,后来采取的策略是和厦华合作。先推出的PDA一度排进市场前三,但它的产品思路是基于windows系统的,相当于小的PC。待到后来苹果、安卓系统出来,这条路就走不通了。
现实的问题是移动事业部又要整体迁往厦门,和笔记本去上海差不多,还不算外派。春节前消息就出来了,节后陆陆续续有二十多人调换部门或辞职。这些事情都和经营管理部有关,马建强很忙,也很难。撑到4月、新财年伊始,他也决定离职,理由是不想再和家人分开。
生长于甘肃,大学教育在山东,职业成熟在联想,这三段重要的人生经历,让马建强的个性里沉淀了沉稳、平和、专注、执著、重义、守信等关键词。他觉得这三段联想的影响尤其大,他在一篇博客里写道:“没有联想就没有我的今天。”
回头看,马建强离开联想的2004年,正值集团战略大转型的混沌阶段,个中的艰难与复杂,是当时的马建强无法窥见的。之后,又经历了那一番充满挫败感的创业,马建强意识到了自己能力的瓶颈,他决定去做自己一个人能掌控的事情。
辞退了最后一名员工,2006年春节后的空档期,马建强尝试着接一些讲课的工作。以前的资源、积累集中在这一点事儿上,靠着朋友帮衬,以客户为中心,需要讲啥就从旧讲义里扒一扒,他觉得自己“终于活成了以前最看不上的、那种特别水的培训师。”
唯一让人心慰的是不赔钱了,偶尔还能挣到点儿零花钱。这个过程中,他有了一个新的发现,“讲课中经常有人夸我PPT做得不错。还有人找我代作PPT,都说我做得又快又好,还让我教他们。”
“我发现这里有个‘知识的魔咒’,我们自己会的技能,总觉得别人都会或者很容易就能学会,其实不然。”
马建强是理工男,这些“术”的东西于他太容易,一个软件应用有什么可教的?
“因为总有人要找我学,我就开发了一门初级课程,名字很土,《PPT制作技巧》。”
第一个客户是江苏南通电信,时间是2006年底,一场四五十人的讲座,收入12,000元。“我都不好意思收,因为之前这些都是免费给人家讲的,现在居然有人付费。”
合作的机构都特别愿意推荐马建强的这个课程,实用、接地气,有市场需求。“离开联想后,我又一次体验到了巅峰时刻,这是我自己的巅峰时刻啊。”
“仿佛有道光照到了我,特别神奇的感觉。一来二去,不知不觉,我发现自己的定位越来越清晰了。”
佛说悟道有八万四千法门,PPT成了马建强的那扇门。
2009年,马建强在搜狐做了一次分享,效果不错。搜狐的张文强老师本着媒体思维,觉得可以做一次PPT大赛,让参赛选手通过搜狐网站投稿,马建强等作为专家进行评审,双方资源优势互补。没想到真还拉了波司登做赞助,连续搞了三届,每届收到的合格作品都有一百多个,评选后颁奖。这提升了马建强在小圈子里的影响力。
有个当时还在人大附中上学的小姑娘成了马建强的粉丝,她佩服这位叔叔的执著专注,拉着父母请马老师吃饭。后来马建强写书时,这个小姑娘成了他的助手,校对、配图,做了不少工作。为了表达感谢,马建强把小姑娘列为第二作者。这个同样专注、擅长与人协作的小姑娘,后来考上港大、又去美国念了博士,现在是一个互联网大厂的首席科学家。
更多的时间,马建强所做的培训都是我熟悉的那些企业内训场景,一个大会议室或者是外包的一个酒店多功能厅,一块白板、一块幕布,三五十个学员围坐在四张或六张桌子的周围,他作为老师游走其间,讲解案例、辅导练习、点评作业。他努力地破冰、积极地互动。
马建强从全局视角进行分析,“HR坐在最后面,是对你进行评估的直接客户。几十个学员是你的最终用户,有的学员是切实需要,有的学员就是上班来摸鱼的,还有人时不时就想挑战一下讲师。合作机构的人在观察现场效果。每一次看似差不多的培训都是不一样的,充满了不确定性。”
还有三五百人的公开大课,人员情况就更加复杂,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是自己掏钱来学的,对干货要求特别高,也有家长出钱让孩子来学的,学员主观并没有什么意愿,但无论怎样,马建强都会想人家是花了钱的,应该在他的课堂上有所收获。
“主题逻辑、视觉创意设计、讲演呈现,这三个方面总会有让人感兴趣、可提升的地方吧。”
“学好PPT,升职加薪不用愁”,是马建强想出来的一句广告语,简单直白。
身经千百战的马建强说,到现在每次上课他或多或少都还会有些焦虑、有些紧张。
或者应该说是敬畏吧。
为了不当一个自己看不起的水货培训师,马建强关注客户,花心思研究分析客户。他说每次课程都会自我迭代,哪怕只是细微的调整,也是他追求的“一客一课”。
马建强高阶课程的学员都是PPT达人,比如他曾经给美国著名奶粉公司雅培的9位内训师上过课,他们的评价是“早十年上这个课,能省出来一年做PPT的时间。”光是各种对齐、找字体、配图形,就能让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每次听到学员这种评价,我都觉得是自己的巅峰时刻,那种快乐和满足,一千万也买不来。”
有一次在沈阳风机上了两天的课,有一位副总特别忙,一会儿来一会儿走,断断续续地听课,但最后来了个总结发言,让马建强对PPT的认知上了一个台阶。
她说“以前给市里汇报要用PPT,我就找秘书,不是说来不及、就是做得不好看。我们也花过钱去找电视台、广告公司的人帮着做,但他们不理解我们的业务,花里胡哨也没讲清楚。这次听了马老师的课,我意识到了PPT没那么高深,我们过去只是不知道PPT能够做什么,才会有畏难情绪。我们需要学习这种技能,这和业务学习同样重要。”
这位女士的话让马建强意识到了道、形、术、器是一体的。“说不会做PPT,可能是几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心理上抵触新技能、对产品功能不熟悉、审美水平不够,但最根本的是如果一个领导想不清楚要表达什么,手下怎么能做出一个好的PPT?外包给乙方就更难了,内容提炼和形式美化被割裂了。”
软件是器,操作是术,指导操作的流程是法,道是什么?以终为始是为道,明确客户是谁、想要什么,把信息准确地传递出去,才是最根本的。
马建强给那些不亲自动手做PPT的领导们一些建议:“布置工作前,先动手在纸上、白板上,看看能否用点、线把事情说清楚。”
“乔布斯的PPT可以就用一行字,但我们大多数是普通企业家,交付给客户的PPT一定要逻辑清楚、数据详实、模型运用恰当,之后再考虑如何美观生动,让人看得下去。”
“现实中,双方往往对PPT工具的理解都不够到位,这是我、一个PPT培训师能帮你改善和提升的地方。”
越讲,马建强越觉得PPT不简单。
他认为自己长于做PPT,是和联想注重精益运营密不可分的。战略规划、销售预测、复盘等等都需要大量的PPT支撑。联想的成功在于真抓实干、逻辑严谨、执行力强,也得益于九十年代末就开始借助邮件系统、内网以及PPT这些工具,强化沟通效率、保持信息同步。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练又说真把式。”几乎每次上课,马建强都会和学员提到柳传志常说的这段话。创业初期的联想是科学家站柜台,柳总就是希望联想人勇于面对市场、拿出真把式,不仅推出好产品,还要营销到位、沟通到位、服务到位。
疫情开始后,马建强没法儿出差讲课挣钱了。他的客户已经有上百家了,主要集中在长三角一带,大中型企业居多,国企、传统制造业为主。大半年过去,和许多困于疫情的人一样,马建强也有些着急,他不想荒废时光。
2020年10月,马建强在刷头条时无意间看到一条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招生广告,交几万块钱,免试入学,学三年,就可以拿到国家认可的硕士学位证书。
有个附加条件是工作满三年才能报考,马建强觉得自己太适合了,他工作都快三十年了。当时最大的问题是,这个班9月份已经开学了,他赶紧去报名,成了一个插班生。
想学习,也是被女儿刺激了一下,那时女儿刚考上研究生,本科学工,转到金融有些吃力。他就说:“这能有多难?你就多背多看啊。”孩子不服,“我都研究生了,妈妈是博士,你一个本科生凭啥说我?”
马建强接受了女儿的批评,“鸡娃不如鸡自己“,身先示范才是最好的教育。
一路拼搏到中年,抓住这么个系统学习的机会,马建强十分珍惜。“设计对我是真有用,我这个事业本身是视觉传达的一种形式,我一直想把PPT做出艺术品的感觉”。
人大这个课程本来是线下的,上了几次课以后,疫情愈演愈烈,就全改成了线上授课。报名容易,学起来一点不含糊的,要参加统一的英语、政治考试,还有校考的11门课程,视觉设计、艺术哲学、设计方法学等专业课。
马建强最怵的是英语,从小英语不行,高考时磕磕绊绊六十多分,大学也没把工夫花在英语上,四级58分,那时要求还不太严格,凑合着没影响毕业。现在这成人英语怎么学呢?
“人大安排了两天的英语辅导课,白洁老师提出要制定学习计划,让我们先背单词,还教了许多刷题的注意事项。听这个课的同学很多,但是感觉绝大部分都没像我那么认真地遵循白老师的方法论。”
“我不仅做了六个月的学习计划,还把大时间表拆开,列了详细的推进计划,时间管理、项目管理这些技能都用上了。目标明确,咱不就是要让战略可执行嘛。”听着这些熟悉的语汇,我不禁哑然失笑。
“我先下载了百词斩的APP,早上、晚上,开车的时间我都在背词,白天背睡前复习。先背基础词汇,然后四六级词汇,之后再刷题,刷了一半的时候,我就有信心能过了。”
从12月开始捡起多年未用的英语,到了第二年,2021年7月马建强考了80分。
马建强的毕业论文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演示幻灯片设计研究》。
论文导师比他年纪小好几岁,知道马建强的工作是教人做PPT,但他不能理解“一个办公软件跟艺术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好写的?”马建强的论文初稿也搞得跟PPT似的,一个观点下面拉几个点,导师都快跟他急了。
他想坚持这个选题方向,就去找导师反复沟通,他将PPT重新定义为“一个人面对一群人发布信息、进行演说时所要借助的视觉辅助传达工具。”他把远古时期巫师祷告的“涂鸦”行为界定为幻灯片的初始,把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或手绘视为演示幻灯片前传。他的研究从1654 年德国人基夏尔笔记中的幻灯机写起,一直写到PowerPoint。
被说服的导师最终帮助他找到了“认知心理学”这个切入点,论文这才走上了正轨。
大多数人恍恍惚惚的疫情三年,马建强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中。
“走出迷茫的唯一方法就是把当下的事情做到最好。”
那篇论文,几易其稿,版本编号排到了V13,最终完成时接近四万字。这个有64人报名的班,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人拿到了学位证书。
在人大上了课之后,马建强觉得自己的认知心智进一步提升,看待事物的视角更为丰富全面了。他和学员们分享:“如果你是自我视角,就只会讲自己的产品、那些枯燥的配置参数;你如果是对方视角、客户视角就会讲产品的客户价值、客户利益点;一个员工在组织里如果是吃瓜群众的视角,注定做不好工作;如果能做到柳总所说的“跳出画面看画”,就能更好地展开生态协作,而不是本位主义。”
马建强所销售的课程都是自主研发,除了新手速成的实用PPT技巧外,还有商务演讲表达训练,以及侧重思路逻辑的设计、思维导图与创意思维训练。
“我不愿意说‘自成体系’那种大话,但我希望大家能全面理解PPT的价值。AI已来,人得把既有的软件里的智慧先学到位。”
我很认同马建强的这个观点,人工智能对懂的人、明白人才有用。ChatGPT也会有马太效应,超强赋能,很弱的不仅赋不上去,弄不好还会被反噬。虽然AI也会绘画、合成视频,但人的艺术想象力是无可替代的,马建强越发想把PPT做得好看。
在讲师简介里,他不无骄傲地添上了一行“中国人民大学设计艺术学硕士”,上面一行是“专职讲师、视觉教练、演讲教练、插画师”。之前他曾尝试着学过手绘,练习了挺长时间的画线条,现在他习惯性地拿着一个手写板,和人交流时一直在写写画画,练习插画。
培训课上互动经常需要一些价格不高的礼品,常见的是书啊、笔啊,马建强自己创意了一种——手绘鼠标垫,淘宝有卖空白的,可以自己设计、自己画。
学了艺术,马建强现在还多了个爱好——去各个美术馆看展。
他喜欢当代美国涂鸦大师凯斯∙哈林的作品,喜欢那些线条和对比强烈的色彩。而他的偶像则是蔡志忠,一位台湾的漫画家,作品有《庄子说》等。蔡志忠成功将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字以漫画的形式进行了再创造,马建强希望自己的插画也能有助于演绎复杂的思考。
疫情带来的另一个大收获是关于短视频制作。
从2020年春节开始,马建强就在抖音、小红书、快手、视频号、B站等主流平台上发布教学视频,每周坚持,现在抖音已经有了21万粉丝,算得上是个小网红。
“最早发的那些视频,我自己都不忍回看。现在做得越来越好了,自己观看时心里美滋滋的。”
问及短视频的变现情况,马建强不愿意多讲,把话题转到线上培训带来的巨大改变。“线下面授的受益人每次不过几十、数百,而上网了则不一样,我播放量最高的一条是243万次,抖音每次直播都有大几千的人进来观看。”
“想到更多的人学会了、受益了,我怎么就那么心满意足呢?什么是成功?我觉得这就是成功。”
“只要你有价值,赚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以为马建强这种属于“长期复利主义”,持续专注,每天进步一点点,结果必然不差。温饱有余,以热爱为第一诉求,全身心投入,授人以渔,自己感觉“美滋滋”,何其幸也。
“世人定义的成功无非名利权情,房子、车子、票子,我看和PPT一样,都是工具,是完成生命旅途不同任务的辅助工具。借助这些有诸多便宜,但真不能受困其中。”
马建强三句话不离PPT,凡事皆以PPT为例,“想用它,你就跟我学习,包教包会。不爱做PPT也没关系,换种方式表达也可以,人生是所有感知的合集,条条大道通长安。”
作者附言
《曾经联想》是我退休后的个人写作项目,计划访谈11位与我一样有过联想工作经历的同事,记述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付出与收获、选择与努力、做事与做人。
联想不仅有柳总、元庆这些聚光灯下的人物,更多的是这些平淡无奇、奔日子的普通人,他们是联想、IT行业、一个大时代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们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看到。感恩联想,让我人生重要的一段路与如此优秀的人同行。
11这个数量的设定,是致敬联想最初的11位创业者。
所有内容经受访者授权发表。鉴于本人能力、认知有限,所发布信息未获得联想官方的确认,任何涉及企业、个人、既往事件的评述如有不当、错漏之处敬请善意理解、指正。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