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暖阳下的 “隐形刺客”,冬天也要防晒!

360影视 2024-12-30 10:24 4

摘要: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按波长可分为UVA、UVB和UVC,其中UVA和UVB都能对皮肤造成伤害:UVA全年存在,穿透力强,可直达皮肤真皮层,加速皮肤老化,导致色斑、皱纹等问题,不仅会导致皮肤变黑、变老,还是皮肤癌的诱因之一;UVB则是皮肤晒伤、晒红的元凶。因此,防晒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按波长可分为UVA、UVB和UVC,其中UVA和UVB都能对皮肤造成伤害:UVA全年存在,穿透力强,可直达皮肤真皮层,加速皮肤老化,导致色斑、皱纹等问题,不仅会导致皮肤变黑、变老,还是皮肤癌的诱因之一;UVB则是皮肤晒伤、晒红的元凶。因此,防晒的首要任务是抵御这两种紫外线的侵袭。

随着国内防晒产品的消费者教育不断加强,越来越多人对预防皮肤衰老和光损伤的意识日益提升,对防晒产品的需求随之增加。因此,中国防晒市场虽然起步较晚,增速却迅猛,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防晒消费国。

根据彭博资讯,2008年中国防晒产品市场规模为41.5亿元,仅占全球的6.4%,位列世界第六。但到了2023年,中国防晒产品市场规模达174.1亿元,占全球防晒市场的16.2%,仅次于美国(22.4%)。此外,2018-2023年间,中国防晒产品市场规模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8%,远高于日本(-0.3%)、韩国(1.3%),并超过全球行业平均(4.5%)。

彭博资讯预计,2023-2028年中国防晒产品市场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7%,明显高于化妆品市场整体(4.9%)。这一预测反映了中国防晒产品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和巨大潜力。

小心冬日里的“隐形刺客”

跟炎炎夏日相比,冬季的阳光似乎柔和很多,不少人不仅想“大晒特晒”,还认为冬季阳光不强、无需防晒。但这正是人们在冬季防晒时容易陷入的误区之一。

UVA全年存在,即使在冬季,其强度也没有明显减弱。特别是在雪地、水面等反射率较高的环境中,UVA经过反射后会集中照射在皮肤上,强度可能会增强。如雪地的紫外线反射率能高达80%,这种反射的UVA会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而UVB虽然在冬季有所减弱,但仍能引起晒伤。因此,任何时候都不可忽略UVA和UVB这两大“刺客”。是否需要防晒并不取决于季节,而是取决于当天的紫外线强度是否达到需要防晒的程度。

冬天应该如何防晒呢?其实可遵循和夏天防晒类似的“ABCD原则”,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经多位医学专家推荐的防晒方法。

A是指Avoid(避免),即避免在紫外线强烈的时段外出活动,或尽量选择在阴凉处行走,减少与紫外线接触,在中国,这个时段大概是上午11点至下午2点之间,不过这也受到地理位置、季节变化、天气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B是指Block(遮挡),即出门时利用帽子、遮阳伞、口罩等将皮肤遮盖起来,作为硬防晒,这其实是非常好的防晒选择。在夏天被嫌弃闷热的帽子、围巾、口罩、手套等,到了冬天就是既保暖又防晒的好物,一举两得。当然,这些产品防晒与否,在我国《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中有规定:“只有当产品的UPF值>40,并且UVA的透过率

C是指Cream(防晒霜),在一些无法做到A、B的场合,C法则是守护皮肤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必要的补充。

D是指Diet(饮食),摄入抗氧化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3、胡萝卜素等,可以减轻日光的伤害。

从轻薄到滋润,防晒的“换季攻略”

当要运用C法则时,防晒霜、防晒乳、防晒露、防晒喷雾等产品种类繁多,大家该如何选择呢?

不难发现,防晒产品包装上通常标有PA和SPF两个数值,它们是防晒的重要参考指标。

PA是晒黑指数,主要指的是产品对UVA的防护指数,以“+”表示产品防御能力。“+”号越多,防UVA的作用越强。具体而言,PA+表示可以延缓肌肤晒黑时间2-4倍,PA++表示可以延缓4-8倍的时间,PA+++表示可以延缓8倍以上,PA++++表示可以延长晒黑时间达到16倍。

SPF是防晒指数,或防晒倍数,主要指的是产品对UVB的防护指数,SPF值越高,防UVB的作用越强。SPF数值可理解为防晒产品延长皮肤产生红斑时间的倍数。假设某人的皮肤在阳光下晒10分钟就会出现红斑,使用SPF为15的防晒霜后,皮肤出现红斑的时间可以延长为10*15=150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冬季防晒的另一个误区是盲目追求高SPF值而忽视了产品的其他成分和质地,导致肌肤不适。

硬核护肤科普公众号《成分控》创始人、《中国化妆品》杂志智库专家鲍峰博士表示,冬季防晒产品主要看城市的湿度,湿度低于50%需要用滋润质地的防晒产品。如果户外活动时间不是很长,用SPF30、SPF15的产品都可以。

此外,防晒产品的效果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使用方法、涂抹量、环境因素(如湿度、温度)以及个人肤质等。

鲍峰博士告诉《消费者报道》记者,冬天防晒要注意产品不够滋润,导致皮肤拔干,也要注意涂抹的防晒产品与保湿产品冲突,造成搓泥。按滋润度来排列,一般是“霜”最滋润,其次是“乳”,然后是“露”。

鲍峰博士表示,消费者如果想根据自己的肌肤情况选择适合冬季防晒的滋润型成分,可以考虑以下几类:

一是脂肪醇类,如甘油、山梨醇、甘露醇、聚乙二醇、木糖醇、鲸蜡醇和羊毛醇等。它们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水分,并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湿膜,防止水分蒸发,从而保持皮肤的水分含量。

二是脂肪酸及其盐,如乳酸钠、吡咯烷酮酸钠、褐藻酸钠等。其保湿原理主要基于它们的吸湿性。一些脂肪酸盐还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油脂膜,起到封闭作用。

三是脂肪酸酯类,如月桂酸己酯、豆蔻酸异丙酯(丁酯)、棕榈酸异丙酯(丁酯)等,属于合成油脂类。它们能够在皮肤上形成一层细致且无粘腻感的保护膜。相比脂肪酸,更适合油性皮肤。

“防晒产品跟面霜、乳液的最大差别是,它不强调透皮吸收,只要在皮肤表面有比较好的保湿作用和肤感即可。”鲍峰博士补充道。

使用防晒产品要避开“雷区”

总之,防晒是冬季护肤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消费者也要注意防晒产品的正确使用。

今年8月,“7岁女孩用防晒喷雾后接近白肺”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达八千多万。这名女孩喷了防晒喷雾后出现剧烈咳嗽、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她的两肺已接近“白肺”。医生推测,这可能是吸入防晒喷雾引发的急性过敏性肺炎。而防晒喷雾中某些化学成分引起肺部过敏的案例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警钟一再敲响。

事实上,国家药监局在今年4月就发布了关于安全使用防晒喷雾化妆品的科普文章。文章指出,防晒“喷雾”化妆品不当使用会有吸入风险。防晒喷雾液滴可能包含防晒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香料、防腐剂等各类化妆品原料,如在狭小密闭空间中(如车窗关闭的汽车内)密集使用时可能造成短时间内大量吸入,从而可能引发健康风险,尤其是对气道敏感度较高的过敏体质儿童,容易诱发剧烈咳嗽或喘息发作。

文章还提醒,要在空气流通的场所使用防晒“喷雾”化妆品,且喷洒时要注意避开鼻子、嘴部、眼睛,尽量避免吸入。此外,不建议儿童使用喷雾型防晒化妆品,如必须使用时,应当充分考虑吸入风险。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消费者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