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82级中师生,一段历史,值得被永远铭记

360影视 2024-12-30 11:34 4

摘要:1982 年,我初中毕业,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些许懵懂,踏入了遂宁师范学校的招生考场。那时,遂宁师范学校的招生政策颇为严格,仅限应届毕业生报考。有一个小插曲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一位女同学在入学后被举报是往届生,尽管她或许有着自己的苦衷与努力,但最终还是无法违背

按:《中师生》公众号得天下中师生的关注和支持,致力创建一代中师生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分享王东雷的文章《中师回忆》。

原题:中师回忆

作者 王东雷

1982 年,我初中毕业,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些许懵懂,踏入了遂宁师范学校的招生考场。那时,遂宁师范学校的招生政策颇为严格,仅限应届毕业生报考。有一个小插曲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一位女同学在入学后被举报是往届生,尽管她或许有着自己的苦衷与努力,但最终还是无法违背规定,只能黯然退学,这也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当时招生制度的严肃性。

考试的日子来临,我们全体考生集中安排住在遂宁县党校,也就是现今位于城河北巷的市委党校。当时的我,身体状况不佳,被一场感冒缠上,整个人昏昏沉沉,仿佛脑袋被一团迷雾笼罩。然而,或许是命运的眷顾,当我坐在考场的那一刻,内心却涌起一股莫名的清醒与专注。考试的题目难度着实不低,语文的诗词赏析、阅读理解需要深入思考与精准作答;数学的复杂公式与逻辑推理让人绞尽脑汁;物理的各种力学、电学原理以及化学的方程式与实验现象考查,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政治的时事热点与理论知识也需要清晰的记忆与理解。还有英语,虽然其成绩不计入总分,仅作参考,但大家也都认真对待。我在这场考试中全力以赴,最终五科总成绩突破了四百多分,平均成绩达到八十多分,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成功被遂宁师范学校录取。

入学后,我了解到整个年级共划分为六个班,每班定额 48 人,其中女生每班 18 人。我们这一届生源主要来自遂宁和蓬溪地区,而如今这两地已细分为四个区县了。我们这一届同学普遍年龄尚小,思想单纯得如同一张白纸,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学习起来格外努力。校园里的学习氛围十分浓厚,无论是清晨的早读,还是夜晚的自习,教室里都坐满了认真看书、背书、做题的同学。课余时间,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也是丰富多彩,文艺汇演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尽情展现青春活力;体育赛事中,大家奋力拼搏,为班级荣誉挥洒汗水。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生活,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与综合素养,因此深受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与赞赏。

时光飞逝,1985 年,我们结束了三年充实而难忘的师范学习生涯,迎来了毕业季。恰逢遂宁建市这一重要历史时期,我们这一批毕业生如同即将播撒在各地的种子,面临着不同的发展机遇与道路选择。大部分同学遵循师范教育的初心,被分配到各个学校,成为了教育事业的一线工作者。而还有一部分同学则踏入了机关单位的大门。就拿我们班来说,有两位同学被分配到市教育局和遂宁市市中区政府,起初他们从事的是打字员工作,工作内容看似简单枯燥,但他们却并未因此而懈怠。在那个没有便捷电脑办公软件的年代,他们凭借着自己的耐心与细心,认真对待每一份文件的录入与整理。同时,他们在工作之余,还利用业余时间刻苦自学,报名参加严格的自学考试。无数个夜晚,当别人在休闲娱乐时,他们却在昏黄的灯光下埋头苦读,攻克一个又一个知识难关。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最终都成功取得本科学历,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其中一位同学凭借自身积累的知识与丰富的经验,在林业领域崭露头角,逐步晋升为市林业局的总工程师,为遂宁的林业建设与生态保护贡献着智慧与力量;另一位同学则在公安系统内不断成长,成为了市公安局的政治部主任,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背后默默付出,承担着重要的管理与组织工作。还有一位同学,毕业后从一名普通教师起步,在教育岗位上积累了一定经验后,毅然转行进入党政部门。他在新的岗位上迅速适应环境,凭借着扎实的知识储备与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一步步成长为县级干部,在地方的行政管理与决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其他班级的同学同样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科级干部在同学们中已较为常见,县级以上干部也不乏其人。其中,蓬溪县连续三任县委书记均出自我们这一届,这无疑是我们全体同学的骄傲。如今,他们在更广阔的政治舞台上继续发光发热,比如在攀枝花市担任人大主任的那位同学,已官至正厅级,肩负着重要的政治使命与社会责任;还有在内江市担任市委常委的同学,也在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而坚守在教育战线的同学们,也都逐渐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中流砥柱。他们多年来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许多人凭借着卓越的教育教学能力与管理才华,担任了校长、主任等领导职务,引领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学生。还有不少同学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教学经验,获评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成为学科教学的标杆与榜样。我们班的张琼华同学,更是令人钦佩不已。她不幸身患股骨头坏死的重病,这种疾病带来的疼痛与不便常人难以想象,但她却从未被病魔打倒。她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坚守,毅然决然地继续奋战在教学一线。不仅如此,她还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与独特的教育方法,成立了张琼华工作室。在工作室里,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教师,为他们答疑解惑,指导他们备课、授课,通过言传身教,为年轻一代的教育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典范,真正诠释了什么是教书育人的崇高境界。

如今,岁月匆匆而过,我们这批中师生已悄然步入年近花甲之年。女生们大多已告别工作岗位,开始享受退休后的悠闲时光,而男生们也即将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回首往昔,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以各自的方式努力奋斗,为社会的发展、为教育事业的进步、为地方的建设,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段充满汗水与欢笑、拼搏与成长的历程,如同璀璨星辰,镶嵌在我们生命的长河中,值得被永远铭记,也值得被后人所知晓与传颂。

来源:小桔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