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作人员的回复,让杨军的心情稍稍放松下来。这座能够模拟风切变、时变风、下击暴流、城市特殊风场的低空复杂环境模拟装置,研发的整个过程,困难重重。
这是先行故事汇的第96期。
今天,我们讲一个深圳工程师们把天空“搬进”实验室的故事。
在深圳市龙华区丹霞路的起点,一座看起来只有三层楼高的实验室基地,外表平平无奇,里面却别有“洞”天。
“现在装置上电了吗?”
“上电了。”
“来,点,别害怕。”
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在开启实验设备,准备“造风”。
随着81台高功率风机同时启动,风速高达50米每秒的可控风场,在这个3层楼高的八边形盒子里生成。
“稳定性测试调得怎么样了?”在控制室里,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深思实验室主任杨军,正询问稳定性测试的结果。
“目前从数据图来看,各个风机的转速运行正常、平滑。”
“基本上达到预期了是吧?”
“是的。”
工作人员的回复,让杨军的心情稍稍放松下来。这座能够模拟风切变、时变风、下击暴流、城市特殊风场的低空复杂环境模拟装置,研发的整个过程,困难重重。
“做这种原创性的装置,没有什么参照,这也是我选择到深圳创业的原因,要敢于天下先。”杨军表示。
聚焦低空电动航空飞行器安全边界
2021年,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低空经济概念。同年,杨军带着8人的团队回国,加入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组建深思实验室。
“当时我们在想下一个战略新兴领域是什么?如果在交通领域的话,就是以垂直起降电动飞机为代表的电动航空。”杨军决定选择面向低空经济的电动航空,作为整个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助推中国早日实现点对点的立体交通网络。
然而,复杂的低空风场及气象环境,是目前制约低空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在复杂的气象条件下,飞行器的安全边界对不同气候、不同气象的耐受性,也不相同。为了能界定清楚飞行器的安全边界在哪里,杨军决定,造一个能模拟出低空复杂环境的模拟装置,加快飞行器的适航标准制定。
“作为一个科研人员,我们要有使命感,我们要敢于去啃‘硬骨头’”,杨军表示。
从单台风机测矩到多台风机联控
风机矩阵响应速度突破两秒以内
研发初期,国内外还没有同类型的装置,杨军和团队成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先从单个风机开始研究。
常规的风洞装置从启动到稳定运行状态,需要花费几十秒甚至几分钟左右的时间。要想模拟出低空环境瞬息万变的特点,则要求风机的响应时间在2秒以内。
在模拟实验室内,校文超指着眼前的风机墙介绍:“比如我们走到一个十字路口,突然会有一个强风,无人机也会遇到这种情况。要想模拟这种突风,目前市场上的风机,还达不到我们的要求。”
经过不断地试验,单个风机的响应时间和速度基本达到了试验需求,然而,同时启动一百多台风机,且需在2秒内完成指定动作,是团队面临的又一道难题。
“刚开始,通过串行控制的一百多台风机,响应时间要很久。我们不断地测试,逐步把时间缩减到了10秒,但是距离2秒还有很大差距。”校文超回忆到。在不断探索中,杨军提出,可以采用分布式的并行计算方式,有效缩减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延迟。
最终,通过不断地调试、优化风机、变频器以及控制系统,风机矩阵最终实现了2秒内的响应时间。“现在所有的风扇都能够在同一时间完成响应,声音是比较震撼的。”校文超笑着说。
运用仿真技术搭建物理模型
模拟装置实现线上测线下验
装置响应时间解决了,“风形”成为下一个需要攻克的挑战。
传统的风场模拟装置,只是往一个方向均匀地吹风,模拟出高空或是平流层的场景,然而,在1000米以下的低空,属于对流层,受到地面效应、热岛效应以及建筑群的影响,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风场,目前还没有装置能模拟出这些场景。
杨军提出,可以通过三组风机矩阵组成模拟装置,再进行仿真测试,对三组风机矩阵之间的关系,再进行调整。于是,校文超带着同事走出实验室,收集不同的风型。“这个方向风速大概是1.6米/秒,另一个方向是3.5米/秒,不稳定,存在一个复杂的紊流,我们风场模拟也要做到这么一个效果。”拿着测风仪,校文超记录下了所需要的数据。
带着数据和需求,校文超找到制作仿真物理模型的同事,李浩。
“李老师,我们想仿一个新的风的形状,想看看仿真能不能实现。”
“我们建好的模型,可以设置相关数据后,让它自动生成流体域,这个结构里面就是模拟的流体域。”
仿真测试不仅可以模拟出复杂几何形状,边界层效应、湍流等,同时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设计参考,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成本。“装置的实际测试是非常费电的,像我们的风扇,全部运行的话,一个小时要两千多度电”,校文超告诉我们。
经过半年时间的调整测试,在低空环境里,风切变、垂直流等四种复杂风场,被“装进了”模拟装置里。
装置迎来首次低空飞行器测试
3个月内服务4家低空相关企业
经过两年多的研发、建设,风场被“搬进”了由工业厂房改造而成的车间里。这个外舱直径18米,内舱直径10米,由三个不同方向的风机矩阵组成的模拟装置,能支持4米翼展的航空器在这里做真正的垂直起降、悬停等飞行姿态的空气动力学研究。而风洞实验室,也迎来了首次考验,测试一款低空测绘电动飞行器的稳定性。
“风力可以再加大一级吗?”
“好的,收到。”
经过半天的侧风测试,飞行器团队获得了想要的数据。而他们对这个风洞实验室也赞不绝口:“因为在户外的条件下,天气是随机的,你想要有一个比较好的风力测试环境,是很困难的。”
在低空复杂环境模拟装置落成的3个月内,向4家企业,提供了时变风,水平、垂直风切变,十字路口风等抗风性测试服务。
“外舱直径达65米,内舱直径45米,允许翼展达到17米的eVTOL在里面再做测试”,杨军透露,目前正在规划打造低空复杂环境模拟装置plus版。“这是我们对科学,对产业,从基础研究方面做出的探索。这也是我们整个团队,保障低空经济能够安全、有序、健康发展,应有的使命吧。”
记者手记
12月27日,国家发改委官宣“低空司”来了,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领域发展迈入新阶段。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杨军早已嗅到新机遇,毅然回国,在深圳组建“深思实验室”,梦想将它打造为中国的“贝尔实验室”,利用原始创新推动新的工业革命。
作为一名记者,这两年来,我频繁采访了“低空经济”相关的企业,这一次,我走进了聚焦低空领域基础研究的团队,杨军说“深思实验室(ShenSi Lab)”的英文,用的是拼音而非英文“Deep Thinking”,意在学习华为、致敬华为。
“这只是一个开始”,这群科研工作者对我说道。对于未来,他们充满了想象。我也期待见证,在他们的努力下,能够诞生低空领域的“华为”。
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