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天童寺前的银杏树

摘要:都说天童寺万工池旁的银杏很漂亮,在去的路上有人提醒,今年的银杏树叶未黄先落,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果然不出所料,落了一地的银杏叶,树叶还是处于绿和黄之间,慕名而来的游人却很多,以至于中午十一点,香积厨吃斋饭人满为患。

潮新闻客户端 潘文奇

都说天童寺万工池旁的银杏很漂亮,在去的路上有人提醒,今年的银杏树叶未黄先落,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果然不出所料,落了一地的银杏叶,树叶还是处于绿和黄之间,慕名而来的游人却很多,以至于中午十一点,香积厨吃斋饭人满为患。

自助餐取餐台前人多拥挤,取餐队伍踟躅不前,傍边站着维持次序的僧人大声提示,就餐的人们依然故我,取餐队伍龟速往前挪移。不足百平方米的香积厨,各种说话声、叫喊声交汇在一起,闹哄哄的挤成一片,就怕一不小心,取餐盘撞到他人或被他人撞到,已取的食物,溅满一身。

吃过中饭,去寺院逛逛。天童寺没有大雄宝殿,替代的是佛殿,门楣上“佛殿”两字苍劲有力,里面里供奉着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以佛殿替代大雄宝殿的寺院。佛殿前有一颗古柏树,相传唐至德二年(即公元757年)所植,距今有1267年,故又称唐柏。古柏树高11米,胸围2.6米,树型奇特,枝叶茂盛,很有震撼力。一群鸽子飞过来,停在古柏树周边的石板地面上,一会儿又飞走停在寺院门口的巨大屏风墙的屋檐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来来往往的香客游人。

见过中式古建筑房子门口,有一堵屏风墙,古时称之为“影壁”或“照壁”‌,设置在大门内外,遮挡外人的视线,保持建筑内部的隐蔽与安静‌。据说影壁的设置有其科学道理,它能使气流绕行进入院内,减弱气流,避免气流太过强烈而扰乱房屋内的气场。天童寺在一个坐北朝南的山坳里,三面环山,地势相对较高,影壁用来挡一挡从山脚上来的煞气,看似很有必要。

影壁前的池塘叫万工池,周边的几颗大树足以见证寺院的历史,在万工池的外侧就是那几颗银杏树和‌七如来塔‌。这七座塔位于万工池前方,其中四座白色,三座红色,中间的红宝塔最高大,六面七层,塔檐翘起,每层每面都雕刻有精致的佛像‌,和银杏树交替在一起。七如来塔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相传当时寺院因山洪摧毁,重建时将塔从水中移到岸上。银杏树枝如同伸出的手臂,盖过池边的石板地面,向万工池伸去,地面上落满了树叶,从中走过,犹如在树荫下穿越。游客纷纷拿着各自的手机摆起造型拍照片、拍视频、做直播,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一直到满意为止,久久不肯离去。人多,想拍几张佛门清净的照片,时机不对,难度很大。两位僧人踩着树叶,一边说笑,顾自绕过池塘,消失在阳光透过树枝洒过的道路前方。

寺院左前方的少白岭上有一座高塔,相传唐会昌年间,岭间林中有巨蟒出没,伤害行人。天童寺主持心镜藏奂禅师蒸制馒头,供蟒啖食;并对蟒说法,开导其弃恶从善,莫害生灵。蟒蛇死后,禅师依法将其焚化,埋灰岭上,筑塔镇之,原塔已经毁坏,现塔为上世纪初重建。镇蟒塔周边的天空,厚厚的云层,偶尔露出蓝天,不一会儿又被白云遮挡。一阵山风吹来,少了阳光的山里,有些凉意,毕竟已是冬日。

宁波天童寺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也就是公元300年,僧人义兴云游至今鄞州南山之东谷,因爱其山水,遂在此结茅修持。相传,当时东谷附近并无人烟,却有一位童子每天前来送给薪水。不久精舍建成,童子对义兴大师说:“我是太白金星,因为大师笃于道行,感动玉帝,命我化为童子前来护持左右。如今大功告成,特此告辞。”言讫童子不见,由此山名太白,寺名天童。天童寺在历朝历代禅宗名刹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几度兴毁,现在的寺院基本保持明朝的规模。

下午的徒步,前半段基本上是在竹林里穿梭,坡度不大。从竹林里下来的那一段,遇到万工池银杏树下拍照的四位宁波美女,打了声招呼,相互问了几句话,在到达第一个村庄的时候,在村里的停车场,驾车顾自离去。我继续前行,绕过村庄,从公路边的一条古道,继续第二段爬升。古道由石头铺成,爬升也没有第一段高,不知不觉翻过第二座山,到达上三塘村。沿途稻田里的稻谷一片金黄,已是收获的季节,再过几天,应该可以收割了。这里离天童寺很近,不远处便是回程的停车场。经历两上两下,经过两个村庄,走了十公里的环线,用了两个半小时。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夜幕开始降临,车子驶离村庄。从车窗看过去,太白山麓,群山尽染,绿色、黄色和红色的叶子簇拥中,天童寺的黄墙黛瓦依稀可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