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一”透视天桥中医药的古与今

摘要:近年来,天桥区卫生健康局立足于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中医药健康和文化资源供给,聚焦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创新形成“六个一”打造思路(即一山一寺一名医,一院一园一阵地),整合辖区现有中医药资源,着力打造药山中医药文化品牌,充分释放中医药的多元功能和价值,助力国家中医

近年来,天桥区卫生健康局立足于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中医药健康和文化资源供给,聚焦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创新形成“六个一”打造思路(即一山一寺一名医,一院一园一阵地),整合辖区现有中医药资源,着力打造药山中医药文化品牌,充分释放中医药的多元功能和价值,助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

一山一寺一名医

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需要坚持在守正中创新。立足自身根基,挖掘中医精髓,保持自身特色,中医药才能根深叶茂、生生不息。天桥区自古以来中医药资源集聚,造就了“一山一寺一名医”的独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一山”,即药山。为“齐烟九点”之一,昔日山下洞中产“阳起石”,可入药,故名“药山”。药山除盛产中药材以外,山上柏树参天、绿荫绵绵、泉水不绝。相传神医扁鹊曾在此采药行医,素有“草到九顶方称药,佛到药山即显灵”一说。唐代刘禹锡《陋室铭》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药山海拔虽然仅125米,却是神医扁鹊采药之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赋予了药山特有的韵味。

“一寺”,即药山寺。旧时药山山顶有庙,名曰“万寿堂”,其右为“娘娘庙”,庙宇宏伟壮观、古朴典雅。万寿堂内,扁鹊、张仲景、华佗、葛洪、孙思邈等十大名医塑像栩栩如生。1937年,山顶寺院毁于战乱。2004年,古寺迁址药山脚下,依山命名为“药山寺”。

“一名医”,即扁鹊。扁鹊(公元前407年—前310年),姓秦,名越人,又名卢医。是战国时期名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治妇、内、五官、小儿诸科疾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被推崇为脉学之倡导者。

一院一园一阵地

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医药,既要着力改善中医药发展条件,也要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改善中医药发展条件需要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实事。注入“新鲜血液”需要从娃娃抓起,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奋进新征程,扬帆再起航,天桥区续写了“一院一园一阵地”的人民健康新答卷。

“一院”,即药山社区医院。天桥区委、区政府将药山社区医院建设作为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来办。项目位于蓝翔路南侧、药山西路西侧,占地面积约1.6636公顷,总建筑面积29856.99平方米,总投资2.224亿元。项目的投入使用进一步拓展了卫生健康发展空间,加速了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布局。社区医院国医堂建筑面积500平米,打造了具有浓厚中医氛围的健康文化知识角,通过展板、实物(中医经典书籍、器具、中药)、3D模型、二维码、现场互动体验等传统媒体及新媒体手段,全方位宣传展示中医药文化,增进群众对中医药的认同。

“一园”,即洋涓湖中草药种植园。借助药山公园、洋涓湖,区卫健局打造了健康主题公园,设置有一条700米的环形健康步道,两侧建有健康宣传栏、健康知识展板、健身器材,按不同区域确定不同功能定位,包括健康步道、健康四大基石、健康教育宣传栏、健康巴士、身材挑战门、体重指数大转盘、中医药科普宣传等多项健康环境,将健康元素有机融入到休闲健身中,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可获得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依托扁鹊药山采药地独特资源,天桥区卫健局组织5家中医院在公园内打造了6块中草药种植园,种植金银花、菊花、山楂、银杏等二十余种中草药,设置药草展示板,注明了药名、形态特征、药用部位等内容,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喜爱中草药。该项目已纳入济南市中医药康养旅游线路推荐景点和“扁鹊故里 悠游”济南市中医药文化地图。

“一阵地”,即药山中医药文化宣传阵地。近年来,天桥区卫健局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工作,坚持把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建成动态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阵地,通过三个导向,将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带到群众身边,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真正做到让群众“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

坚持“群众需求”导向。根据当下群众健康养生需求及日常生活常见疾病预防,联手区园林局、药山街道办事处在药山山体公园设置中医药文化平面展示宣传栏,分老年版、青年版、综合版,方便群众在登山、锻炼、休闲之余顺便阅览学习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常借助健康义诊、社区卫生知识大讲堂和宣传手册等形式,广泛向群众宣传普及中医药健康文化和养生保健知识,满足群众中医药健康文化需求。

坚持“内容至上”导向。深入挖掘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精选阵地宣传推广内容,采用群众读得懂、易接受的语言推送中医药重大政策、中医药文化特色、中医药健康养生常识、常见病症中医药调理方法等,切实让群众在宣传阵地能看到中医药的“形”、嗅到中医药的“味”、听到中医药的“音”、触到中医药的“诊”、感到中医药的“效”。

坚持“因地制宜”导向。深入推进“1+1+1+N”工作模式,鼓励各国医堂(中医阁)选择合适场所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注重突出本机构中医药特色和专长,引导多元化、差异性打造,规避项目打造同质化现象。同时突出中医治未病与社区基本公卫功能的有机叠加,发挥“1+1>2”的协同效应,实现基层中医药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六个一”引领天桥中医药文化传承的三重维度

从时间维度看,“六个一”清晰体现天桥中医药的渊源、初心、使命、传承脉络,映照出一代代天桥卫健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薪火相传、接续奋斗的如磐初心。

从空间维度看,一山一寺一名医为“古”,一院一园一阵地为“今”,“六个一”全面展现天桥中医药由古至今的历史变迁,民族瑰宝穿越千年在天桥这片热土绽放独特魅力。

从价值维度看,“六个一”有助于实现中医药文化传承到中医药产业崛起的嬗变,文化产业相融合赋能康养旅游、养生保健、健康养老等“中医药+”新业态创新发展。方此之时,充分发挥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独特作用,必将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济南宣传)

来源:睿影数字医学动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