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之前曾说,当代人学习养生功得从动功下手,甚至还故意说,动功某种意义上强过静功。
我之前曾说,当代人学习养生功得从动功下手,甚至还故意说,动功某种意义上强过静功。
但实际上,静功才是养生功区别于武术的重要标志之一。
然而,因为多数人无法直接从静功受益,才强调动功。
动功熟练了,从动静结合中体会养生的真实义,才是养生真功夫。
其实,无论八段锦也好,易筋经也好,五禽戏也好,都不是单纯的拉伸,或者动作加呼吸,而是体会动静转换,或者动静结合的妙处,才是从一般体育运动到养生功法的捷径。
八段锦是动静结合非常好的功法。
当然,这个前提是,你不要跟随视频和音乐无意识锻炼。
八段锦功法中,预备式是很好的动静结合功法。
当然,每一式练习中的动作停顿和转换,也是体会动静结合的机会。
先说,预备式。
一般而言,现代气功研究将气功总结为,调身、调息、调心,其中调心为关键要素。
八段锦预备式就充分展现了气功的三调特色:静功为主,动功为辅的调心、调身、调息。
所谓动静结合,是因为八段锦预备式中,这三调是融为一体的,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这种状况下,练习八段锦至少包含以下三个节奏:
节奏一:放松和调身
放松即是调心,但同时放松也是调身的诀窍:身体放松下来,才能找到身体最端正稳定的状态。
节奏二:安静和调息
安静是调心,但调心也可以促进调息;同时,调息,让呼吸缓慢下来,柔和下来,均匀下来,也会让心静下来。
通过主动深呼吸的调息方式,找到自己呼吸的感觉,并让气息和身体和谐起来。
深呼吸,一般采取,鼻吸口吐方式。连续三次深呼吸。需要注意的是,深呼吸,不代表大力呼吸,而是缓慢、舒长的呼吸。
最好采取逆腹式呼吸:吸气小腹下陷,上腹部和胸腔微微上提,最好能带动整个身体微微上行(但不是挺胸);然后,口缓慢吐气,带动身体微微下行,小腹慢慢微微鼓起。
小腹不要大力鼓起或下陷,那会把注意力全部用到腹部上,缺少了自然而然的身体整体运动。
节奏三:肩宽抱腹
从两脚并立变为左脚左侧开步,两脚与肩宽;同时,两臂两侧分开,两掌外摆;两腿微屈,两臂外旋向前抱掌于腹前。
即成抱腹站桩式。
此式可从动转为静,站桩式保持数分钟。
二、张至顺道长讲“金刚功”之意到气到也是动静结合
不少朋友特别喜欢金刚功,因为觉得金刚功是刚猛用力的功法,看起来特别有劲。
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仔细阅读张至顺先生《八部金刚功和八部长寿功》一书。
书中“答疑”中,专门讲金刚功练习时,先要“全身放松,排除杂念,安静自然。”
并且,强调金刚功所谓用力是用“暗力”,是“用力过程要有连绵不断的均匀性和持续性,而不是外力、强力。”
张至顺讲解视频中,也说“气到力到”,这就是很好的“动静结合”的表达。
所谓“气到”是意识的体会,是心安静下来,放松下来,才能感受到,甚至需要心停下来,等待片刻,才会有所谓的“气到力到”。
因此,这个气到,是动功中有静,再有静转动,所谓力到。
譬如,金刚功中有很多看起来发力的转手动作,其实是有细微的停顿的,只有停顿才能自然而然地带动手掌转动。
如“双手插顶利三焦”,两手在头顶掌背相靠“向上插顶”,其中有几个停顿动作,都是动静结合的表达。
用心者可仔细体会。
事实上,易筋经十二势,周守儒224式都有需要需要体会的动静结合处。
当然,易筋经十二大劲练法就是最直接的动静结合功法。
周守儒易筋经十二大劲练法中,都是采取定式动作,然后数数或按掌或紧拳,表面上拳未动,但实际上数一次紧一次,暗劲发动。
这种发动,非全身放松不可,这种发动非心静,意识专注不可,要不然就不能完成锻炼。 。
八段锦也好,易筋经也好,收功功法也是很好的体会动静结合的好时机。
譬如八段锦,收功中,用吸气上托,呼气下按练习几次吐纳,再抱腹守静片刻,等气血散到全身。
譬如,静功打坐结束后,按摩身体,敲打身体,也是动静结合功。
唯有动静结合,才能练出真功夫。
卫昌国学
2023年12月31日
来源:卫昌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