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考研报名人数比两年前少了 86 万,从 2023 年的 474 万人降至 2025 年的 388 万人,引发广泛关注。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 388 万这一数据,标志着考研人数的明显下降。此前几年,考研报名人数持续增加,2023 年更是创下新高达
考研报名人数比两年前少了 86 万,从 2023 年的 474 万人降至 2025 年的 388 万人,引发广泛关注。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 388 万这一数据,标志着考研人数的明显下降。此前几年,考研报名人数持续增加,2023 年更是创下新高达到 474 万人。然而,2024 年考研报名人数有所回落,较上一年减少 36 万人,2025 年报考人数继续下降,较上一年减少约 50 万人,相比 2023 年减少 86 万人。
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召开视频会议,部署 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各招生单位要强化风险意识,营造良好考试环境;强化安全保密,守牢试题试卷安全底线;强化部门联动,维护考试安全秩序;强化应急处突,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强化服务保障,为考生办好暖心实事。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 12 月 21 日至 22 日举行,目前已进入倒计时一个月,据统计报名人数已达 388 万。祝考生们一 “研” 为定!
用人单位对硕士学历需求未同步增长,部分岗位更注重实践能力和经验,学历提升未必带来就业优势。随着研究生扩招,硕士毕业生数量增多,部分岗位的 “学历溢价” 逐步弱化。例如,一些领域的职业发展更注重实践能力和经验,单纯的学历提升未必能带来预期的就业优势。许多学生发现,即使获得硕士学位,依然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就业市场多样化,学生发现其他途径如直接工作或职业技能培训也能获得良好职业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部分行业的用人需求逐渐上升,尤其是在科技、互联网和新兴产业等领域,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许多毕业生意识到,直接进入职场获取实践经验,可能比继续深造更为重要。研究生教育学费和生活费对家庭是不小负担,部分学生因经济压力放弃深造。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子女的高等教育费用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尤其是在一些农村或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父母可能为了子女的教育而倾尽所有。因此,经济的压力成为了一些家庭放弃考研的重要原因。专硕学费高、学制延长且部分高校不提供宿舍,增加生活成本。专硕学费高于学硕,加上住宿成本和各种生活成本,如果在一线城市和沿海强二线城市,每年的房租可能会达到 1.5 万元以上,还会增加通勤时间。从就业情况来看,很多学生读研后发现,找工作仍不如预期,就业竞争力没有明显提高。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考研投入与职业回报之间权衡,感到 “性价比” 正在下降,从而选择直接就业或转向新兴职业培训,以尽早步入职场实现收入独立。加强考研政策监管,虽更公平公正,但增加考生心理负担。无相关具体内容,暂不展开阐述。部分高校调整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影响学生升学选择。全国有 20 余所大学在今年停招管理学、文学、语言、法学等文科类硕士,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文科生的考研竞争激烈程度。对于文科专业的学生来说,越来越多名校取消部分文科专业的硕士招生,导致可选择性变得更低,不利于考研。高校保研率高速增长,压缩统招名额。以网红高校深圳大学为例,2025 年研究生推免名额达到 430 个,相比于 2024 年增加 59 人,增长率达到 15.9%。中科大保研人数达到 992 人,保研率达到历史性的 58%。以前保研增长率主要来自于 985 高校和 211 高校,如今这种趋势已经蔓延到普通一本高校。考研名额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压缩统招的名额。大量高校取消文科硕士招生,影响文科生考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不再招收法律(非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天津大学停招会计硕士。厦门大学停招社会与人类学院的体育与社会学学术学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及法律(法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还有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公共管理学院的科学学与科技管理专业停止招收硕士研究生。河海大学的理论经济学、社会经济学、情报学等学术硕士。基本都是理工类高校停止文科类硕士招生,这也符合当前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特点,有利于集中资源发展理工科。但对于文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可选择性变得更低,不利于考研。考公考编升温,分流考研生源。在考研热降温的同时,考公考编持续升温。今年报考国考的人数持续增长,达到历史新高。数据显示,2025 年国考,共有 341.6 万人通过了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 86:1。由于考研和考公备考工作量都很大,也促使不少本科毕业生把考公放在第一选择上,分流了一部分考研的生源。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成主流,提高教育灵活性和个性化教学实施。线上教育的老师有很多来自原来的辅导机构,线下辅导机构也在尝试将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结合。线上优势在于能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加扩大化,弥补线下教育的不足。例如,线上教学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学习时间不必受上下班、上下学以及白天晚上的限制,且遵从 “以人为本” 的教育理念,交互操作好,让交流师生有 “天涯若比邻” 的感觉。
同时,线上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找到更多领先当前进度的材料,未充分掌握知识的学生也能找到辅助的配套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此外,线上教学还避免了教师维持课堂秩序的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实践的效率,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做出总结,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使师生间的交流更加简洁。而且,线上教学只要网络能覆盖的地方,就能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学习,教师的课程视频可以回放,方便学生再次观看学习、巩固。
线下教学在掌握学生实际获得、师生互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线下教学可以面对面进行针对性的深入讲解,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以板书的形式清楚表达,师生直接、及时互动交流,当面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和练习以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等,补充前一阶段线上学习的不足,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融合。
AI 技术应用改变教育和学习方式,AI 人才缺口大。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AI 技术正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AI 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节奏和能力,自动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为他们推荐适合的学习资料和习题,让学习更高效、有针对性。同时,AI 可以提供智能化的教学辅助工具,模拟人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智慧,如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实时记录学生的发言和提问,并自动给出相应的答案和解释,智能导学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详细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并弥补知识上的漏洞。此外,基于人工智能的评估系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更加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术水平、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AI 人才缺口巨大。据《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白皮书》显示,我国人工智能行业人才缺口高达 400 万。到 2025 年,我国 AI 产业规模将达到 1 万亿元,对 AI 人才的需求将更加迫切。在高度跨学科的 AI 领域,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这类人才需要具备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然而,目前我国 AI 领域的人才培养尚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导致复合型人才的短缺,且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之间仍存在一定的脱节。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 AI 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人才培养仍存在不足。此外,企业在 AI 领域的招聘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匹配度也有待提高。
更加注重学生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在考研人数下降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随着教育竞争压力的增大,学生们在追求学业成就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心理负担。未来的高等教育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应对压力的能力。例如,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考虑非传统学生增加,采用更多教学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非传统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加,如在职人员、成人学习者等。这些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特点,高等教育需要采用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可以推广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同时,利用 AI 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
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和市场需求规划职业,不盲目追求高学历。考研人数的下降提醒我们,学生不应盲目追求高学历,而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市场需求来规划职业。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发展前景和需求,引导学生做出更加明智的职业选择。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实习、创业等方式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提供更多职业选择和发展空间。为了满足学生多元化的职业需求,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发展空间。政府可以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企业可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开展实习项目和人才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通道。同时,鼓励学生关注新兴职业领域,如直播带货、人工智能等,拓宽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利用先进技术和方法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面对未来教育的挑战,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方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教师可以参加培训课程、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利用线上教育平台、AI 技术等先进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服务。
适应教育环境和市场需求变化,探索新教育模式和发展路径。随着教育环境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高等教育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发展路径。可以加强产学研合作,将企业的实际需求融入教学内容中,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随着考研人数的下降,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一方面,研究生数量的增加使得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就业市场的变化和研究生自身的因素也导致了就业难度的加大。
在过去,研究生学历具有很高的竞争力,但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大规模扩招,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越来越多,学历在就业市场上的价值大打折扣。许多招聘单位提高了对研究生毕业生的要求,如更高的英语水平、发表高质量论文、丰富实践经验等。
很多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过于注重理论学习,而忽略了实践经验的积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缺乏竞争力。建议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参加实践项目,提高实践能力。
研究生在求职时心态不够端正,往往追求高薪、稳定的工作岗位,对基层、艰苦的工作岗位不屑一顾。这种求职心态和定位容易导致碰壁。对于刚毕业的研究生来说,找到能积累实践经验的工作岗位更为重要。
很多研究生在毕业时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对未来的职业方向和目标不清晰。这会导致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或者在找到工作后才发现不适合。建议研究生在毕业前做好职业规划。
专业是影响研究生就业的重要因素。热门专业的研究生供不应求,而一些纯文科专业的毕业研究生就业则比较尴尬。校方应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新的招生专业,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就业市场上,证书是有力的硬件。很多在校生特别是研究生走上了考证之路,以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学校的招牌在就业市场中很重要。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而且信息也更灵通,招聘会更多更具规模。学校还应为研究生就业提供服务,如举办供需见面会等。
为了家庭,研究生可能会放弃一些机会,选择留在特定的地方工作。这也是影响研究生就业的一个因素。
户口政策对研究生就业有很大影响。在一些户籍政策严格的地方,研究生特别是外地研究生受到很大局限。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放开户籍政策,这将有助于缓解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
女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常常遭遇性别歧视,很多用人单位明里暗里对性别提出要求。事实上,女研究生有很多优点,在一些岗位上表现出色。
研究生就业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生自身要明确职业规划,提高实践能力,调整求职心态;学校和社会要加强就业指导和支持,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促进研究生就业。
来源:文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