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说,你都不知道《寻隐者不遇》有多妙

摘要:这个合集,可以给你的孩子阅读,你也可以跟着,重新回到中小学的课堂,但我相信,我肯定比你们之前的老师讲得好。

今天的文章,是【课文里的诗词】合集的第四篇,讲《寻隐者不遇》。

全文2000字,阅读需要6分钟,但我相信,读完你肯定会有收获的。给我点时间,也让自己静下来。

【课文里的诗词】这个合集,可以给你的孩子阅读,你也可以跟着,重新回到中小学的课堂,但我相信,我肯定比你们之前的老师讲得好。

01

明线:一波三折的对话

《寻隐者不遇》这首诗,被收入小学语文课本一年级下册,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我想,教材的编者可能是认为这首诗意思易懂、字词易认、节奏易读,很适合孩子识字和理解诗歌。

可在连尿都控制不住的年纪,遇到这样言浅意深的诗歌,孩子们大概率只能简单明白诗歌表层含义,然后就将之忘在了遥远的童年,反而失去了深度理解这首诗歌的机会。

这首诗只有短短4句,不过20个字,但层次之丰富,却让人叹为观止。

四句诗,是一场完整的对话,第一句“松下问童子”,是问;后三句“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是答。但这却并不是一问一答,而是多问多答。

这场对话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只正面描绘了童子的回答,而有意省略了诗人的问题。但从回答中,我们不难推测出诗人问的是什么。

既然有“言师采药去”,可知诗人在前面问的是你师父去哪里了。

接着,得知隐者采药去的诗人又问:“你师父去哪里采药了?”童子可能用稚嫩的声音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反正就在这个山里。”

小孩子心性,往往是问一句答一句,没问到想要的答案,诗人还不死心,可能会继续问:“到底在山的哪里呢?要是近的话,我去找他。”

就这样,最后“云深不知处”的回答,才算顺理成章。

向来,解读者都把这种手法叫做“寓问于答”,说是整首诗里,三句回答,对应着三个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才能表达的,贾岛用四句二十个字,便已说尽。

其实,再仔细想想,就能明白,三问三答可能还是不完整的。

既然都已经问“你师父去哪里了”,就说明前面已经经过多轮对话了。

诗人可能是初次来访隐者,并不知道童子就是隐者的弟子,可能就会问童子“某某先生是住在这里吗?”,然后童子回“你找我师父干什么?你又是谁?”然后诗人回“我是你师父的朋友,他去哪里了?”

诗人也可能是来访旧友,没见到隐者,就问“家里怎么就你一个人?你师父去哪里了?”

总之,在诗歌开始的时候,故事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三,而诗歌只选取了最后四分之一的切片,通过便补足了之前的内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这种叙事结构,在现代小说中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套路,但在中国的古诗中,却难得一见。

而且,这种结构在篇幅相对较大的小说中容易实现,在绝句的方寸之间,尤其是二十个字的绝句中,更是难上加难。

但贾岛不但做到了,而且还如此地流畅,如此地自然,如此地简单,仿佛张口就来。可知,贾岛所擅长的,不止是局部的“推敲”字词,更有整体的谋篇布局。

02

暗线:四个意象的深意

这三问三答,向来被解读者认为包含了情绪的三次波动。

“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转而失望;“只在此山中”,重燃希望;最后“云深不知处”,复又落空,怅然若失。

话是没错,但即使理解了三次情绪的波动,这种小儿科的把戏,也并不能加深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

想要更深刻地理解这首诗,与其关注三次情绪的波动,不如关注四句诗里的四个意象。

四句诗,四个意象——“松下问童子”里的“松”,“言师采药去”里的“药”,“只在此山中”里的“山”,“云深不知处”里的“云”。

不过,这四个意象,却不能按顺序去理解,而应该分成两组,一组是“松”和“山”,一组是“药”和“云”。

“松下”,描摹隐者居住的小环境,或住在松下,或住在松旁,总之,与松为伴,可以想见,这是一处闲逸清雅、幽静美好的地方;

而“此山”则是隐居者的大环境,它让松与隐者都有了坐标。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结合下文的“药”,这里是在铺垫隐者的仁者之心。

上面一组两个意象是实写,下面两个意象则是虚写了。

“采药”,是从童子口中说出,侧面说明隐者不但孤高傲视,还济世救人,清高与热忱,在同一个人身上并行不悖,让隐者的形象更加立体。

“云深”,山上的云,近无远生,一方面极言环境之缥缈,一方面又极言采药之艰难,但却并不显苦态,而有一种怡然自在的感觉。

四个意象,虚实结合,在叙事之外,把一个隐者写得又生动又具体。你可以想见,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士,遁入山中隐居,选择与桀骜不驯的松树为邻,却无法对身边的疾病视而不见,时常深入大山采药,即使艰苦辛劳也甘之如饴。

只有理解到了这一层,才明白为什么诗人要寻访隐者,为什么诗人在寻隐者不遇之后,非但没有失望,反而生出由衷的羡慕和钦敬。

这首诗,明线写诗人和童子的对话,由对话带出隐者的行止。暗线却由对话带出四个意象,侧面描摹隐者的品质。

一明一暗,虚实结合,写景、对话、烘托,短短20个字的小诗,以小见大,摇曳生姿。

初识几个字能朗朗上口背诵,但经过仔细琢磨,却更能明白这首小诗的妙处。

因此,我时常觉得,在成年之后,我们更应该重新上一次语文课,才能将年少时丢下的花朵,重新拾起来。

来源:亮见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