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丨松滋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黄华斌获评“2024‘十大思想力校长’年度人物”

360影视 2024-12-31 18:28 4

摘要:《中国教师报》在“弘扬教育家精神”的积极行动中,不断发现和宣传众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2024年末,梳理出这一年在《中国教师报》精彩亮相的10位校长(书记、园长),作为年度思想力校长。

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先生”。

《中国教师报》在“弘扬教育家精神”的积极行动中,不断发现和宣传众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2024年末,梳理出这一年在《中国教师报》精彩亮相的10位校长(书记、园长),作为年度思想力校长。

松滋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黄华斌荣获“2024中国教师报‘十大思想力校长’”。本期特推送黄华斌同志荣获年度人物的推荐词,以及学校和同事对黄华斌的评价。

年度人物推荐词:书知行之理 明治理之智

他是办学的明白人,从家长利益和教育公平出发,以“家长思维”推进学校治理;他是“学生立场”的守护者,强调教育要有“儿童视角、学习思维、空间观念”,在“看见每一个孩子”的理念下全方位“展览儿童”,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角。他是“教师第一”理念的倡导者。在学校治理中,他将“解放教师,给予空间”变成实实在在的场景,将“理解教师,扬长容短”作为善待教师的立场;搭建“发展教师,成事成人”的丰富平台;让“展示教师,共享荣光”成为永葆职业活力的常态;他是“好关系成就好教育”的践行者,建构“合伙人+朋友圈+关系网”的立体家校观,让教育的“合伙人”变成学校发展的“朋友圈”,更追求成为教育的“共同体”。他就是学校治理的行动派——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黄华斌。

黄华斌带领松滋实小的优秀团队,坚持守正创新,于2020年加入“新教育实验”,通过寻梦年、深耕年、融创年、攻坚年、成果年等系列主题年建设,先后在书香校园建设、上清生命德育、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家校协同育人、课堂教学改革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在省内外形成广泛社会美誉度。近两年,学校接待兄弟学校学习考察16批次;国家和省级10余家教育主流媒体对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成果进行了推介报道。2024的4月,学校承办新网师第二届构筑理想课堂研讨会,为全国各地400余名代表提供学习现场。在新教育实验的思想引领和机制孵化下,学校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森林观”。

近两年,黄华斌以“学校首席故事官”角色在全国各地的高校和中小学分享报告20余场,传播松滋实小的教育故事。他运营个人微信公众号“乐乡树人”,坚持每天更文,讲好学校故事和家教方法,吸引全国各地粉丝 2.5 万人。

一名小学校长的“思想成长”之路

——记松滋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黄华斌

2024年12月25日,《中国教师报》权威发布“2024年十大思想力校长”年度人物榜,荆州市松滋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黄华斌榜上有名。

此前一个月,《中国教师报》推出“黄华斌讲办学新思维”专栏,向全国推介他的系统办学思想。

此时,黄华斌任职松滋市实验小学校长和党总支书记整整五年。这五年,他把自己个人的专业成长融入学校创新发展之中,既成就了学校的“美誉度”,也练就了自己的“思想力”。

他把“学习”养成习惯

在他的办公桌上,堆砌着一本本厚厚的“经典”。打开,一页页满满的划痕、批注,笔记。他像这样,保持着每月至少精读一本教育经典的习惯。

在他的书柜里,同样堆砌着一本本厚厚的“文摘”。打开,有手写,有打印,有剪贴,标题、金句、美文,应有尽有。他像这样,保持着每学期至少编辑一本笔记摘要的习惯,五年10本。他说,这种习惯从参加工作就一直坚持到现在,当初中教师时,这样的“文摘”,就编辑了10余本。

他读书也“与众不同”。他不仅读了,思考了,还把读书变成“写作”,每读一本书,总要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内化”成自己的文字,然后“输出”。因为这样,在全国各个教育读书会中,他是专家导读或领读的“常客”。他说,最有价值的阅读,是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思想。

不仅自己读,他还当好一名“领读者”,培养一群“点灯人”,引领更多“伴读者”,以“书香班级”成就“书香校园”,以“书香校园”影响“书香家庭”。青年教师有“阅读共同体”,学生家长有“新父母读书会”。《江苏教育报》以“黄华斌:一叶之力催生一树繁花”报道他的“阅读点灯人”故事。《中国教育报》发布2023年度最爱教师喜欢的10本书,名列榜首的朱永新著《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当天发布的“书评”文章即是黄华斌撰写的《理想照亮现实,行动改变教育》。

读书是“养根”,而培训是“修行”。只要有培训学习机会,他都要争取参加。每一次学习,他都是全身心地投入,不放过每一位专家教授的“观点”和“亮点”。从北师大到华师大,从松滋市名校长班到荆州市名校长班,到苏州大学首届“明师班”,他用“笔记”和“心得”将最前沿的理念和最实用的方法“尽收心底”。他还带领和选派骨干教师赴武汉、秦皇岛、保定、苏州、徐州、南通、开封、榆林、昆明、扬州等地学习“取经”,返校后反思、分享、实践。

学习,拓展成长半径;读书,沉淀专业理念。他给出一个生动的答案。

他把“写作”变成教育

很多人不一定知道“黄华斌”,但很多人一定知道“山栀子”,还知道一个公众号“乐乡树人”。

他的生活,没有一天不在“写作”中度过。这五年,他写作教育随笔300余篇、教育评论150余篇,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湖北教育》《山东教育》《河北教育》《中小学校长》《新班主任》《江苏教育报》《德育报》等公开发表文章50余篇。2023年9月,他撰写的《看得见的教育家精神正在广袤的中国大地扎根》被教育部怀进鹏部长点赞,教育部官微及各省市教育厅官微纷纷转载。

今年5月,《教育导报》记者对话黄华斌,以《当“写作”成为一种“教育”》为题采访报道他的写作故事。在他看来,教育写作,原本就是一个从“思考”到“思想”的形成过程。一名教师或校长的专业素养,最核心的素养是“思维模式”“思维层次”和“思想呈现”。抵达这个核心的最好路径就是写作。他说,“坚持写作的这20多年,最大的获得感是:促进思想、沉淀思想、凝练思想、创新思想。

他不仅自己写,还带动一批教师进入写作模式。他在学校大力推动“生命叙事”和“3X时光计划”,引导老师们通过写作把教育日常变成生动感人的故事,以“故事力”催生“教育力”和学校“影响力”。在他的“乐乡树人”公众号上,教师专栏“上清走笔”刊发教师的故事700余篇,更有不少教师尝到写作的“甜头”,文章被各种教育媒体公开刊发,变成有影响力的“成果”。不仅于此,“乐乡树人”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教研员、校长和教师的加盟,成为他们分享研究成果和教育故事的“公共平台”,关注粉丝群达2.5万人。2024年5月,朱永新教授的新著《写作创造美好生活》以近3000字的篇幅专题推介他和松滋实小的案例——“以笔为马,奔赴教育的诗和远方”。

他的写作故事启示我们,当校长真正成了“思想的领导者”后,学校文化“活”了、教育关系“好”了、办学品位“高”了。

他把“创新”做成名片

“因为做得精彩,所以讲得精彩。”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先生对黄华斌的评价。

有思想的行动,就能结出创新的硕果。2020年,上任松滋实小校长的他,提出“守望新教育,擦亮老品牌”的五年规划。他带领领导班子和骨干力量,历时两个月编制出学校的《新教育实验与改革总体方案》及系列子方案,拟定寻梦年、深耕年、融创年、攻坚年、成果年等年度计划。一年一主题,一年一目标。短短四年,学校管理和师生样态即发生显著变化。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项目,他带领教师团队通过引进、变革、融创,把“书香校园”“完美教室”“理想课堂”“家校共育”“共写随笔”等项目做出成效,做成了经验,做出了新品质。而今,“班级育人共同体”“上清问道学习共同体”“规范化家长学校”“理想课堂改革”等成为学校一张张亮丽的名片。

短短四年,松滋实小成为全国近200个实验区、8000多所实验校中的一颗耀眼的“新星”。学校相继成为“新教育实验学校”“新网师联盟学校”“新生命教育拓展项目学校”。学校连续两年在2022、2023年新教育实验全国年会上分享交流办学经验。近两年,学校接待省内16批次的现场考察交流;黄华斌受邀到全国各地公开讲学20余场。2024年4月,学校首次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新网师第二届“构筑理想课堂”研讨会,为全国21个省市教育同仁开放学校和课堂。2024年3月,《德育报》主编刘华荣采写并刊发《新教育麦田的守望者——黄华斌访谈》,全面报道松滋实小的新教育经验和成果。

创变出活力,思路一变天地宽。

他把“理想”耕成思想

他,曾经有过离开教育,离开学校的“机遇”。但他选择了坚守。诚如他给予“相中”他的领导的回答:因为我热爱教育。

今年11月,苏州大学教授陶新华曾对他作了一个小时的关于“教育信仰”的访谈,问及他何以对教育情有独衷时,他说——如果说曾经是特级教师余映潮给了我一个专业成长的“生命原型”,点燃了我的研究激情,那么,今天是“新教育”又给了我一次重要的“思想淬炼”。在新教育这样一批“尺码相同的人”和明师班这样一个“理想被理想照亮,激情被激情点燃,成长被成长唤醒,专业被专业成全”的成长共同体内,我有一种被“点亮”和“点化”的“敞亮”感,照耀我一边仰望教育理想的“璀璨星河”,一边深耕成全生命的“广袤森林”。

他的思想来自教师,他会把他每天看见的育人“好面孔”拍照定格;他的思想来自学生,他会把他每天看见的成长“好孩子”写成故事;他的思想来自课堂,他每年坚持观课100节以上,每观课必评课;他的思想来自家长,他坚持每学期给家长讲授“开学第一课”,将手机号、抖音号、公众号公开给每一名家长,耐心解答每一个家长的疑问和问题,让每一名表达诉求的家长“带着怨气进来,平心静气离开”。

和全国的新教育同行者一样,他也是理想主义的行动者。有人质疑,“你提出的‘让教育看见和成全每一个孩子’”和‘让学校成为生命自由栖息和蓬勃生长的森林’可以实现吗?”他说,教育主张不在于能不能实现,重要的是给当下我们正在做的赋予它的意义。他的办学追求也很朴素,就是“办一所让师生有回忆的好学校”。不冷漠,有故事,方能有回忆、愿回忆;好学校不是哪个领导评价的,而是一群家长评价的。

头顶的理想越是“敞亮”,行动的步履越是坚实。他有一句口头禅:“只要方向对,不怕路遥远”。

作者: 李香(松滋实验小学副校长)

来源:荆州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