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世界变局演进,大国博弈加剧,秩序重塑之下,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在极致考验中不断增强。出海,作为一种尝试创造增量价值的经济动作,是这一年中国经济极为醒目的趋势。
编者按:每至岁末,《经济观察报》都会出版一期特刊,回顾过去一年中国商业社会最值得铭记的变化,以期为您梳理未来生长可能的脉络。
2024年,世界变局演进,大国博弈加剧,秩序重塑之下,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在极致考验中不断增强。出海,作为一种尝试创造增量价值的经济动作,是这一年中国经济极为醒目的趋势。
与前几轮不同的是,今日之出海,不再是中国企业简单地将生意从本国溢出到别国,它是一种全新经营思维的结果——在全球视野中配置资源,于中国之外的市场谋篇布局。这让我们隐约感受到中国企业由内而外的气质性变迁,也折射出中国经济的深层次蜕变。
这些中国企业如何踏上陌生的土地,开始一段商业冒险旅程?他们怎样从无到有,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各异的法律和文化背景中立足?他们如何打造品牌认知、建立稳定的供应链,赢得合作伙伴、当地员工和消费者的信赖?特别是,这一轮中国企业出海正赶上全球化寒潮袭来,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在这样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如何认知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又如何重新为自己定位?
我们决定去探寻、记录和展示这样一段正在发生的历史。我们将本年度的特刊定名为《一封家书——中国企业出海的个体记忆和家国思绪》,这些文章发自东南亚、日本、欧洲、美国、非洲或者拉美国家,作者是常年工作在这些地方的商业“弄潮儿”。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他们以书信的方式,忠实地记录了他们和他们的企业正在亲历的点点滴滴和他们的心路历程。
在这些信中,我们或能鸟瞰一幅气势磅礴的全球经济全景,或能观测一间公司远渡重洋创造价值的商业奇迹,又或能感知生动个体置身他乡商海中的命运沉浮。不过我们始终相信,当岁月流逝,喧嚣远去,或许那些有意无意深入历史现场的每个人,他们的记忆才弥足珍贵,更有可能让我们窥见生动鲜活的历史。这是个人史,也是企业史,更是中国商业史的一部分。
现在,让我们一起打开信笺。
亲爱的家人:
航旅纵横的年度报告提醒我,2024年我的飞行时长是9500分钟,总距离10万公里,这些数据真实地记录了我在过去的一年里跨越山海、远赴世界各地的旅程。
我是来自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子院”)的蔡悦。这封信来自距离北京约19000公里、飞行时长约40小时的玻利维亚。借着这封信,想给我的家人们念叨念叨:这几年我都在忙什么?无数次离家万里、错过了你们许多个生日和节日的时候,我都在做什么?
“连轴转”的两年
近些年,我在公司主要负责承接中国政府的对外援助项目,为政府提供项目咨询服务。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就开始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大洋洲和东欧等地区共12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和技术援助,并逐步扩大援助范围,涉及工业、农业、文教、卫生、通讯、电力、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
中国电子院的业务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和智慧城市等领域,提供前期咨询、规划设计、工程设计、工程承包、项目管理、检验检测、运营维护等工程技术服务。自建国初期,中国电子院就开始参与中国政府对外援助工作。
一般来说,对外援助项目主要是中国政府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经济和技术援助,有成套项目、一般物资、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援外医疗队、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援外志愿者和债务减免等8种形式。我们参与的主要是成套项目、一般物资项目、技术合作项目的咨询服务工作。
通常情况下,受援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援助需求,中国政府委托专业的咨询服务单位对受援方的需求从合理性、可行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进行调研和分析,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立项建议书,供两国政府办理相关手续。如果项目可行,立项后,按照相关规定,通过招投标程序,选择实施单位实施。
我参与过的项目,既有学校、医院、办公楼、体育场等传统建筑工程项目,又包括广播电视、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新能源等数字化、信息化项目,遍布亚洲、非洲、东欧、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数十个项目从设想到最终落地,都有我们的足迹。
这两年我的业务量倍增,因为此前受疫情影响而停滞的项目纷纷启动,加上新增的项目释放。时间紧、任务重,每个项目都不能耽误。忙的时候,连续2—3个月出差,有时10天内要跑遍一个国家,在各个城市间奔波,与当地政府沟通谈判、查看每个项目落地进展等等。
让中国企业“借船出海”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要开展对外援助,这些钱为什么不用于国内建设?
通过对外援助,一方面,有效改善了受援国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包括教育、医疗、交通、通信、安全等领域,巩固两国友好关系,彰显中国对外援助的大国精神;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也“借船出海”,带动中国产品、技术和服务“走出去”,让世界进一步认识中国。例如,项目的实施让受援国政府和百姓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水平有了进一步了解,逐步认识和接受中国的技术和产品,带动建筑工程企业和制造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某种意义上,我们在先行一步探路、架桥、造船,也许能为中资企业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借着每次出国考察的机会,我通常都会跟在当地常驻的中资企业交流,了解受援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情况,一起探讨海外业务发展、市场开发等问题。
受援国主要为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抗风险能力较低,遭受疫情打击之后,经济形势严峻、恢复周期较长。这一定程度影响了我们在受援国投资的项目进展,整体投资放缓,市场不断萎缩,企业经营压力巨大,特别是工程承包企业,如果没有在施项目,会严格控制现场人员数量,进而降低成本。此外,受美国制裁等因素影响,科技型企业在海外的业务处境艰难。
当然,我也观察到了积极的一面。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的汽车、新能源、电子产品等生产制造企业纷纷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传统的工程承包企业也在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推广国内成熟的装配式、模块化建筑等技术,在降本增效的同时,更适应海外发展的需求。
听过众多中资企业出海案例后,我从第三方的视角看到了中国企业出海的勃勃生机:中国企业出海,从最初为响应政策而被动出海,正在转向利用政策主动出击。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简单地通过低价竞争获取项目,而是开始从学习各国的历史、文化、政策、规划等方面入手,寻找目标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凭借自身的综合实力,为其提供从策划、融资、建设、运维等一揽子的解决方案,不断提高附加值,实现业务增长。
不过,国际局势、受援国当地国情等充满不确定性,每个对外援助项目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难题。
近年来,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受援国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商谈项目规模、建设标准等问题上存在一定差距。此外,受援国经济水平和技术能力普遍不高,因此项目实施后,不能自主进行运营和维护,长期依靠中方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给中方造成一定的负担。
让中国标准规范“出海”
作为咨询服务行业从业者,我更希望能够实现中国标准规范“出海”。
由于对外援助的特殊性,项目全部执行中国的标准规范体系,适当考虑当地的强制性要求,产品和设备也主要采用中国品牌和中国制造。
但在商业项目中,业主往往要求采用当地标准和规范。由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和能力有限,大部分尚未建立自己的标准体系,通常都是沿用英标、法标等西方国家标准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企业和产品出海。
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形成了一套成熟且完善的技术标准,中国制造也在逐步撕掉“量多质差”的标签。但在建筑工程领域,从咨询、设计、施工到监理的标准和规范却迟迟未能全面出海。即便在援外工程项目中,也常常因为标准规范问题,而导致项目不能按计划验收和交付。尽管中国建筑工程领域的企业一直在积极寻找突破口,但收效甚微。
一方面,归结于历史原因,非洲、南美洲部分国家都曾是欧美的殖民地,受其影响,各种制度、体系都沿用西方,也因经济、科技等相关领域整体发展缓慢,难以形成独立而完整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中西方文化和理念差异较大,尽管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已取得巨大成功,但尚未被各国完全认可和接受。
对外援助还要特别注意受援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和文化风俗习惯,否则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比如,建一座医院,非洲国家百姓普遍贫穷,无钱就医,医护人员的数量不足、能力普遍较低,医疗保障体系也不健全,建设规模和标准应以满足基本就医要求为主,结合水电配套条件以及医患数量等确定。很多国内建设标准基本无法实现,如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等。
亚洲部分国家条件较好,可适当提供较高标准的医院,配备一些大型影像设备等,但也要考虑当地的就医习惯,不能硬套国内的标准。比如柬埔寨,对于感冒发烧等常见病,当地人基本通过自行购药解决,很少去医院就诊,而去医院就诊的病患,大部分都非常严重,需要直接住院治疗。因此,医院的门诊需求远远小于住院部,在制定方案时,应充分考虑,避免不合理的配置。
此外,各国的国情差异较大,在提供大型设备设施时,也要充分考虑受援国的运维能力,否则,项目交付后,可能就会出现设备因故障或缺乏保养导致无法正常工作,不能到达预期目标,也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这几年,海外项目倍增,短期出差、长期驻扎成了家常便饭。我不仅要带领团队在海外完成现场考察调研工作,作为部门负责人还要兼顾国内各项工作,每每身心俱疲时,格外想念家人,在此感谢家人的支持和陪伴。
最后引用一句古老的非洲谚语“Hakuna Matata”,意为“从此以后无忧无虑,梦想成真”,把这句祝福送给每一个出海人。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蔡悦
(本报记者 陈月芹 采访整理)
相关专题
《一封家书|经济观察报2024年终特刊》
https://www.eeo.com.cn/2024/1204/700892.shtml
来源: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