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练习1

360影视 2025-01-01 04:45 4

摘要:1.被毛主席誉为“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范旭东先生在1930年利用纯碱和熟石灰进行规模化生产烧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被毛主席誉为“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范旭东先生在1930年利用纯碱和熟石灰进行规模化生产烧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纯碱溶液呈中性B.熟石灰遇酸会吸热

C.烧碱又称苛性钠D.烧碱不具有腐蚀性

2.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A.4NH4KNO33

A.氯化钾B.氯化铵C.硝酸钠D.磷矿粉

4.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A.磷肥一般呈灰白色

B.硫酸钾、氯化钾属于钾肥

C.加熟石灰研磨能产生有氨味气体的是铵态氮肥

D.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污染,因此要杜绝使用化肥

5.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对应的类别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6.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质与其用途不对应的是

A.23——配制生理盐水B.NaCl——用作调味品C.CaCO3——用作补钙剂D.——焙制糕点

7.运动会期间运动员补充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主要是为了补充在运动中随汗液流失的钠盐,预防运动后的低钠血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理盐水属于纯净物B.氯化钠由分子构成

C.运动员补充生理盐水应越多越好D.0.9%的氯化钠溶液是指1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0.9g氯化钠

8.《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省古代劳动人民制盐的过程:“凡滇、蜀两省远离海滨…多可造井取盐。……牛曳盘转,辘轳绞力,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色成至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釜”相当于化学实验室中的蒸发皿B.“汲水而上”中的“水”里含有氯化钠

C.食盐是一种白色固体D.此方法获得的盐为纯净物

9.下列各组物质在pH=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23NH43C.2SO3A.NH4、Ba(NOB.SO4C.2SOBaCl2D.2CO4

12.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熟石灰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两种化肥

23

D.为了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碳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13.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现称取5g粗盐,经过以下步骤,除去泥沙得到尽可能多的精盐,下列操作正确且合理的是

A.

溶解

B.

过滤

C.

蒸发

D.

转移

2等杂质,可将粗盐溶解于水,再进行下列四步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加过量稀盐酸;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⑤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③①②⑤B.②④③①⑤C.②④①③⑤D.④②③①⑤

15.下列操作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AB.BC.CD.D

溶液、2CO3溶液、溶液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溶液X,分别向其中滴入适量的甲、乙、丙三种溶液,产生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则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下列推断中,合理的是A.甲是2CO3溶液B.乙是溶液C.丙是3溶液D.溶液X是稀盐酸

17.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AB.BC.CD.D

1.

【答案】C

【详解】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不符合题意;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遇酸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C、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又称火碱、苛性钠,符合题意;

D、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答案】C

SO4中含有N、P、K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A不符合题意;B、NH4Cl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不符合题意;C、3D、3中含有N、P、K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答案】D

【分析】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A、氯化钾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铵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钠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

D、磷矿粉属于磷肥,磷肥难溶于水,因此无法配制成溶液,符合题意;

故选:D

4.

【答案】D

【详解】A.磷肥一般呈灰白色,氮肥、钾肥一般为白色晶体,故A正确;

B.硫酸钾、氯化钾只含有一种植物营养元素钾,都属于钾肥,故B正确;

C.铵根和氢氧根结合生成氨气和水,加熟石灰研磨能产生有氨味气体的是铵态氮肥,故C正确;

D.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因此要合理使用化肥,化肥对农作物生产有重要作用,杜绝使用不符合实际情况,故D错误。

故选:D。

5.

【答案】C

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物质对应的类别正确,不符合题意;B、是由钾离子和向锰酸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物质对应的类别正确,不符合题意;C、4HCO3是由铵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属于酸,物质对应的类别不正确,符合题意;D、是氢氧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物质对应的类别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答案】A

【详解】A、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碳酸钠不能用于配制生理盐水,故选项A说法错误;

B、氯化钠可用作调味品,故选项B说法正确;

C、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故选项C说法正确;

D、碳酸氢钠本身受热易分解,同时由于是碳酸氢盐,遇到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作焙制糕点,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A。

7.

【答案】D

【详解】A、生理盐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B、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错误;

C、运动员补充生理盐水应适量,否则可能造成钠摄入过多,错误;

D、这里的0.9%的氯化钠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的水溶液,指1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的质量为0.9g,正确;

故选D。

8.

【答案】D

【详解】A、由“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可知,该操作过程相当于蒸发结晶,所以“釜”相当于化学实验室中的蒸发皿,故A正确;

B、“汲水而上”中的“水”里含有氯化钠,才有“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故B正确;

C、食盐味咸,是一种白色固体,故C正确;

D、此方法获得的盐还含有很多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D。

9.

【答案】C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2CO3能和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2CO3能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43能反应生成氨气,也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C、三种物质、氢离子相互交换成分不能形成沉淀、气体或水,不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D、三种物质、氢离子相互交换成分不能形成沉淀、气体或水,不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但CuCl2的水溶液呈蓝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0.

【答案】B

【详解】A、氢氧化钠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水,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A错误;

B、氢氧化钠、硫酸钾、氢氧化钾、硝酸钠、氯化钠几种物质间不发生反应,且溶液均为无色,B正确;

C、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氯化钠,两种物质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碳酸钠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二氧化碳,两种物质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选B。

11.

【答案】B

12.

【答案】A

【详解】A、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钾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

B、两种碱溶液均能反应,均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C、23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

D、碳粉、铜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分别生成二氧化碳、氧化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A。

13.

【答案】D

【详解】A、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称取10g粗盐,溶解所需水的质量大约为

(合13.9mL),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B中的玻璃棒的不能轻靠漏斗中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没有紧贴烧杯内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图中转移药时,用玻璃棒将药品转移出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14.

【答案】C

CaCl2等杂质,氯化镁用过量的氢氧化钠与之反应形成沉淀,氯化钙用过量碳酸钠与之反应形成沉淀,全部沉淀后过滤可除去泥沙、氢氧化镁沉淀、碳酸钙沉淀,溶质为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均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此时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与之反应,则溶质为NaCl和HCl,HCl易挥发,蒸发过程中会全部挥发到空气中而除尽。所以顺序为②④①③⑤,故选C

15.

【答案】C

【详解】A、分别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B、分别取样,加适量水,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C、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过滤,除去硫酸钡,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符合题意;

D、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从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中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固体,可先加水溶解,配制成热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过滤,干燥,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

【答案】A

【详解】A、碳酸钾稀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钾,碳酸钾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甲和X生成白色沉淀,则甲是碳酸钾,X为氢氧化钙,正确;

B、硝酸钠和氢氧化钙、稀盐酸均不发生反应,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错误;

C、氯化铁和稀盐酸不发生反应,氯化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钙,有红褐色沉淀生成,错误;

D、根据A知,X为氢氧化钙,错误。

故选A。

17.

【答案】A

4溶于水溶液变成蓝色,可以鉴别,故A合理;

B、氯化铵和熟石灰(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氨气,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硝酸钾、氯化钾都和熟石灰不反应,故B不合理;

C、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硝酸钠和氯化银沉淀,过滤除去了氯化银,但是硝酸银溶液过量,引入新杂质硝酸银,故C不合理;

D、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水,但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主要物质被除去了,故D不合理。

故选:A。

来源:才子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