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下,旅行攻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屡见不鲜,似乎已经成为指导大众旅行的某种标准。人们匆忙奔赴各个热门景点,定位、拍照、打卡,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目的地,完成了许多个“到此一游”,却容易忽略旅行真正的乐趣。
近几年,你是如何旅行的呢?
是在匆忙的生活节奏里挤出一点时间打卡拍照?还是在拥挤人群中瞟一眼名胜古迹?抑或是跟着攻略一天辗转多地的“特种兵式”旅行?
当下,旅行攻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屡见不鲜,似乎已经成为指导大众旅行的某种标准。人们匆忙奔赴各个热门景点,定位、拍照、打卡,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目的地,完成了许多个“到此一游”,却容易忽略旅行真正的乐趣。
出发即旅行,“我们的节目超前迈了半步,想告诉观众,旅行还有其他解法”,近期央视频原创文旅纪录片《来都来了》导演如是说。的确,旅行从来不只是一种方式,如果将旅行减减速,慢下来,或是把视角从热门打卡和攻略里拔出来,在商业缝隙里、市井烟火气中、小巷人家里,总能找到一个曲径通幽处,开启桃花源般的神奇冒险,遇见了生活,才能真正解锁旅行的妙处。“走出门就是旅行”,正是《来都来了》这档节目希望引领的旅行价值观。
那么,抛开程式化的旅行攻略,当下我们还能如何旅行呢?
节目通过六个目的地的“反向旅行”实操示例,给出了六个不同情景的解决之道,彻底颠覆了套路,打开了用旅行观察世界的全新角度。
目前节目已在央视频上线四期,网友纷纷点赞“这样不赶时间不打卡网红景点,慢慢旅行真美好”“旅行的意义就是这样,外面很大,家里很暖,心里很安”“央视品质”“没有玩不好的地方”“好节目,平平淡淡却感人至深”……
从云南腾冲、保山到内蒙古准格尔、福建大田,以及即将播出的四川南充、湖北鄂州,目的地天南海北,有旷野、有县城、有古镇、有旅行中转站、有江城……不同目的地,不同的心旷神怡,超凡的人生偶遇,别样的松弛诗意。随心漫游,认真感受,这或许就是旅行的魅力所在,正如本片主持人谢颖颖所说“旅行和人生一样不都是‘来都来了’”!
源于一念
随心而行 一场对刻板印象的突围
《来都来了》中,所有的旅行都没有既定行程,也没有明确的打卡目标。总台主持人谢颖颖作为“颖”路人,每期都会与一位旅行“搭子”,短暂抛弃大都市生活节奏,把自己交付给陌生之地的白天黑夜,一起奔赴久违的远方与诗意。在旅行中所有的动机也只凭“心”起念,不做假设,不问结果,充满了意外与惊喜,每一站要体验什么,要得到什么,全靠对目的地的接触有多“深入”,有多“用心”。
在第一期中,谢颖颖和房琪走进众多旅行爱好者眼中的“此生必去”——云南腾冲。当没有准备的二人闯入和顺古镇,扑面而来的商业化气息,陌生而又熟悉。绕开古镇导游,绕开网红打卡点,绕开千篇一律的景区“必买”,直到她们误入小巷的卷粉摊,和摊主小寸唠起了家常,被邀请回家看看,吃到了地道的农家菜,听到了因为老化而“走调”的录音机唱出的经典老歌,和顺的旅行生活,才终于完成了突围。之后,两人在云南小烧烤的聚会上,认识了从高山上下来的三位傈僳族、怒族歌手,畅聊理想和现实,一句“为了生活”透露的无奈与坚强,拉近了与陌生旅人的距离,这里也不再是商业化的和顺,古镇有了更细腻的情感流动。
第二期内蒙古准格尔旗,谢颖颖、张尕怂和巴音带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印象而来,却迷失在百强县的“城市森林”之中,车水马龙堪比繁华都市。无奈之下,他们决定脱离城市,走进旷野,开启充满不确定性的漫游模式。仨人遇到了峡谷、矿山、莲花辿、河滩和黄河人家,才发现看似坚实的沟壑实则是易碎的柔沙;黄河水并不都是呼啸奔腾,也会柔情婉转、缓缓流淌;内蒙古人也不尽是性情豪迈,他们的歌声深情脉脉,他们对生活的态度细腻且温柔。正如尕怂说“谁说内蒙古必须有草原”,漫游荒野,方才感受万物深情。
第四期福建大田,谢颖颖本要跟着“老饕”作家王恺寻找“闽味”美食,却意外发现这个县城能找到从80年代到如今所有时光的痕迹。作家王恺形容这里给他“故乡扑面而来”的感受,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安定感。大田几乎保留了故乡的所有面,每一个来大田的人都仿佛从旅行的“异乡”找到了熟悉的“故乡”。偶遇刚刚领证的幸福小两口,女孩的笑容里满是甜蜜;放学时分,街道上挤满了“大田后生仔”,或行色匆匆,或脚步轻快;熏肉铺老板自信表白家乡:“大田是最安全的地方”。有了这些遇见,大田不再是地图上一个陌生的坐标,它从一个闽中山城脱颖而出,目之所及,是安定、欢乐、富足与希望。
不凑热闹,也不赶时间,更没有前置目的,既然是旅行,那就彻底给身心放个假,一切都随心而动,允许意外存在,也拥抱惊喜发生。正因如此,《来都来了》才能更加深入地触摸目的地的生活实态,看到那些未被发现的角落,镜头以一种自然流动的韵律,平实又浪漫地呈现一方风土人情。
语短情长
真情探访 一次对城市肌理的深触
《来都来了》好看,还在于将目光更多地聚集到了城市里真实生活的人。每到一地,“颖”路人谢颖颖都会和当期旅伴一起“E人”社交模式全开,走入当地居民之中,同吃同饮、笑语欢歌……这些看似平常的接触,让我们有机会观察到当地人真实的生活状态,他们立体而生动,又共同构成了目的地各具特色的“本地性格”,从而实现了镜头、人物、城市三者间的有机互动。我们不再与当地人“擦肩而过”,而是通过和他们接触,破除刻板印象、撕掉标签,重塑我们关于目的地的“独家记忆”。
在云南腾冲,寸玉梅因为谋生而放弃了画画,当谢颖颖询问她是否还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为绘画留出一个空间时,她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言语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马锅头组合为了生活他们背井离乡,日复一日地唱着重复的歌,什么活都干,暂时放下了音乐创作,但当夜晚来临,他们还是会在烧烤摊上将祝酒的歌和表达思念的旋律唱给朋友,用燃烧的热情换来简单的快乐;洗衣服的阿姨,伴着晨雾开始一天的劳碌,为了营生,她跟着央视节目学会了普通话,她非常自豪,言行举止中对生活满怀期待。在细腻的城市情感包裹中,谢颖颖的眼眶逐渐湿润,那些邂逅的人和事都与她产生了深深的情感共鸣,让她想到了自己离开家乡求学工作的经历。此刻她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游客,而是成为了这座城市故事的一部分。这或许就是旅行的意义吧,只有出去了,才知道应该回来。
在准格尔旗,住在黄河边上的姐姐张彩旗,为了照顾婆婆从城市回到乡村,每天守着锅台厨房,心中的诗与远方却从未消散,她嘹亮的歌声在黄河上飘荡,令人久久不能忘怀;村民马余良擅长“爆金句”,他随口而出的人生哲理,朴素却真挚: “笑一笑十年少,笑两回就少二十岁”“无忧无虑不爱财”“咱不贪,有吃就行,蔓菁也行”……乐天知足的心态感染了很多观众;荒野中的放羊夫妇,每天都与山坡上的二百多只羊为伴,日子虽然单调,但是他们却认为“它们走哪,我跟在他们那边,有这羊陪着,挺开心的。”
云南保山,常被当成旅行“中转站”,谢颖颖与韩松落却“乐得其闲”,在与本地人的漫谈中触摸到了保山的性格——他们是坚守“马帮人”信念的茶馆老板;是以孝为先、四世同堂的朴素教师;是公园里的多民族老年合唱团,从筚路蓝缕的时代走来,带着伤痛却依然欢歌,他们从不悲伤缅怀,而是用乐观的心态唱好每一支歌,过好每一天。透过他们感受保山,这座小城一下子就鲜活了。
目的地之旅,人是最妙的风景。在旅行途中,从未尝过的美食是快乐,从未看到的美景是快乐,从未了解的人和故事也是快乐,作家王恺说“旅行可以拓宽人生经验”,这是旅行应有之意。他们的笑容、言语和独特的生活姿态,如同一幅幅生动鲜活且永不褪色的画卷,镶嵌在旅途中的每一个角落,成为记忆深处最难忘的记忆,赋予目的地城市以灵魂和温度,让出发不再是简单的地理迁移,而是一场场充满惊喜与感动的人文邂逅。
善于创新
多元跨界 一次对旅行为何的探索
这不仅是一档“反向旅行”的创新节目,也是最抚人心的一次旅行漫游。《来都来了》作为一部强文艺属性的纪录片,收获了大量网友点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尝试在多维度多元跨界层面,去展现旅行的厚度与深度。
节目有一个非常大的亮点是跨界组队,节目打破了常规旅行中既定的人际关系模式。谢颖颖的旅伴中有作家、文艺评论家、民族音乐人、旅行博主、说唱歌手……不同的身份,自然有着各异的视角,对不同事物的看法亦是不尽相同。旅行博主房琪在云南腾冲看到的是比奇迹都吸引人的生活化的瞬间;音乐人张尕怂在内蒙古准格尔旗体味到的是黄河边的万物情深;作家王恺在福建大田感受到的是异乡中的故乡。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所以观众在每一站都能收获到更新鲜更多元化地观看体验。
其次是多元资源整合,在日常节目内容之余,节目还在各平台设置了互动话题#来都来了总要好好逛逛#和对应的宣传策略,邀请了多位旅行垂类达人,与央视频共创内容。借由达人的视角,多元展现地方文旅特色,为当地赋能。美食达人滇西小哥、上青杰哥等人与央视频联合共创,发布短视频内容,以美食为出发点,唤醒网友家乡记忆。“节目+达人”形成了一股情绪的延续和扩展,收到了网友的广泛认可与点赞。
最后《来都来了》更是凭借央地联动成功开启了旅行新样态,作为国家级权威媒体,央视频与地方文旅形成紧密合作,打造“反向旅行”新样态新思路,用影像赋能,用情感赋能,帮助地方文旅重塑标签,从刻板宣传模式里,脱颖而出。
越是看《来都来了》,就越有一种松弛的新奇感。节目所呈现的旅行,并非简单的地理风物,亦非视觉看上去新奇猎奇。它是一场跨越文化与心灵边界的冒险,是一次与未知自我深度对话的契机。当我们置身于陌生城市,我们所接触到的每一个人、每一种习俗、每一份情感,都像是一面镜子,反射出我们内心深处对于生活、对于世界的认知与渴望。
“来都来了”也是一句互联网热词,它代表着某种豁达的心境,对照旅行,直指本心。当旅人们放下浮躁与匆忙,以一颗宁静而好奇的心去探索那些被遗忘在角落的美好,在市井烟火中,一定能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旅行真谛,让每一次旅行都成为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回归。
因为,真正的旅行,从来都不赶时间,它从心出发,最终抵达灵魂的栖息之所。
来源:娱人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