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友分享 | 见微知著:DITA ES聆听有感

360影视 2025-01-01 17:00 4

摘要:2024年12月25日,距我为DITA ES拍下开箱照已过去了整整三十天。这一个月里我辗转四个城市,差旅频仍。每次我回家都只能机械地倒行李在沙发上,隔夜出发前摸黑捡几样必需品,合起背包再踏旅途。仓促使我每每丢三落四,只有ES一直陪伴身旁。

2024年12月25日,距我为DITA ES拍下开箱照已过去了整整三十天。这一个月里我辗转四个城市,差旅频仍。每次我回家都只能机械地倒行李在沙发上,隔夜出发前摸黑捡几样必需品,合起背包再踏旅途。仓促使我每每丢三落四,只有ES一直陪伴身旁。

很久没有如此密集使用一条耳塞了,耳鬓厮磨一个月后我决定为它写点什么。

知道这条耳塞的存在大概是距它正式上市前两个月,我抓着地铁扶手浏览早新闻,偶然间看到了一条DITA参展信息,其中说他们展示了一款与国内媒体耳边事的联名作,名为ES(Earside)。那当然是一个思绪万千的早晨了:一个因爱好而起的HiFi社区,一群因交流联结起来的人,一个从羁绊中诞生的中国媒体。作为人到中年的烧友,我与这家媒体耕耘的场域有着深厚的联系,那一刻也难免多了几分悸动。在我想来,一个起于青萍之末的媒体走过十年长路,其间听测耳机沙数,最终与一家异国厂商打磨出一款苦心孤诣的产品——这个故事确有几分属于发烧友的英雄主义与浪漫。

后来的全心等待与第一时间买到产品是顺理成章之事。我在冬日阳光里打开ES的包装,为它拍下一组开箱图片。当时的心情可谓雀跃,我很久没有在千元级耳塞的开箱过程中有如此感受了:满眼的墨绿、金色与透黑,诸色相谐表达着设计者对质感的理解。

墨绿色的外封触感绵绒、黑色内盒表面仿若布艺、表里联名LOGO的烫金字体简洁典雅,抬起盒盖后的感谢信和其下的金属铭牌让仪式感达到顶峰。多年前的一次巡回活动中,我第一次通过Dream XLS认识了DITA,彼时仿若打开礼盒般的开箱过程始终伴随着皮革和植绒的稠密触感,那张银色金属铭牌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没想到多年后在千元级的ES上这些元素仍旧能够全然保留,较之自家旗舰虽删繁就简但未妥协分毫质感。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入门级耳塞产品包装愈少有修饰,用材也向“环保”一路奔去。或许是成本的约束,又或者是忙于出新等不得为产品织一件得体外衣。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我还依稀记得在自己刚放下随身听的配塞,用攒了许久的生活费买下第一支HiFi耳塞时的那份期待:那是被掀起的IE 80如书皮般半开窗的上盖,也是创新Air映照着耳机腔体的水晶盒。当我初涉烧路,把对好声音虚无缥缈的想象都寄托在一款力所能及的产品上时,它一开始呈现给我的样子便是我念头具象的地方。包装或许只用得上一次,但有些感受能够转为恒常。并非厌弃简单与划一,只是我更希望仍有愿意用细节和质感表达自己的产品,来为永远年轻的新烧友留下独属于他们的那份记忆。

在仪式感之下,ES呈上与使用直接相关的配件有四个:一根原配3.5mm Awesome Plug V2可替换插头的线材,一枚Type-C插头式小尾巴,一个羊皮绒收纳包和四对硅胶耳塞套。

这条原配的TPE外皮耳机线身材圆润,设计独特,我将其称为“双防线材”。其第一防是防滑,这条线材的外皮表面布满致密的槽线,远看浑然墨绿一色,近观光影流动于槽线间。用手拿起时,槽线提供的摩擦力能使线材毫无游移地盘踞股掌。第二防则是防缠绕,这条线所用的TPE外皮弹性极佳,无论ES在旅途中被我塞在哪里,它总能在一抖之间让耳机立刻进入待命状态。虽然大行其道的编织线自有优势,但是每每掏出一盘打结线材时,解套所消耗的时间多少消磨了我听歌的兴致。我自认是个邋遢潦草的人,这条线材使用中的便利性说服了我,唯一需要注意的只是将耳挂尽量调整紧致,不让绕耳处的线材在行走时跃动得太张扬。

至于随附的插头式小尾巴,更是一个人在旅途方知受用的配件。这枚专为ES定制的小尾巴不仅有划一的墨绿色,更是在插头大小的身躯内放置了独立DAC芯片,最高可以支持 32bit/384kHz的采样率。大多数时候我会把这枚小尾巴作为ES的默认插头,如此便可在途中无缝使用iPhone、iPad等设备。尤其是在频繁切换赶车模式,途中开会模式和小憩听歌模式之时,这个与线材彻底融为一体的小尾巴成倍地提升着ES的使用率。至此,我再也不用在AirPods和HiFi耳机中做顾此失彼的选择了。

其余的两个配件收纳包和耳塞套,可概括为给得恰好。拿这个包来说,初看其貌不扬,但上手就能摸到羊皮绒细腻的手感,体会硬质背板和磁吸面盖为使用者包住的便捷巧思。可惜我一向是个M号套用到底,且塞子随兜揣的懒人,难有更多的体会。整体而言,ES作为一个千元塞在配件方面给得诚恳,且方方面面设计皆与实用关联,算是典型的“成本花在刀刃上”。

ES的腔体值得一说。

虽然我手头塞子不多,但是近年也跑了几场展会,其间深刻感知到国内耳塞生产供应链的日渐强大。对于一款千元价位的耳塞来说,假如选择树脂公模腔体为基础稍加修饰,不仅方案成熟可靠,成本上也能更具优势,但ES却选择使用全金属腔体,并在其上做了一个独特的“双峰”设计。所谓“双峰”,实指通过对铝合金腔体的加工使之形成的曲线造型,ES上的这两道曲线起于腔体面盖中部,视觉上平行延伸汇入导管。我认为这种设计除考验金属加工工艺外,对组装水准亦有要求。ES的腔体是两个零件拼合的,这道双峰曲线需要横穿合模线,接缝紧密与否决定了视觉上曲线的连贯程度。从我手上这只ES情况来看,DITA深厚的金属加工经验为这种设计提供了实现的可能——腔体组装严丝合缝、曲面观感连贯,各零件之间也没有可见的色差

基于“双峰”的腔体曲线让ES通体少有直愣的边角,这种圆润的设计带来了较好的佩戴舒适度。我曾使用过拥有类似人体工学设计的DITA PROJECT M,这种腔体在使用时只需要将近导管侧的凸起(也就是ES上的双峰)朝前戴入,然后向里旋转使腔体贴合耳甲就能佩戴到位,便捷且稳定性佳。我试戴几次后便无需刻意区分左右,可谓将设计与功能结合得很巧妙。

在我逾月的随意使用后,ES的腔体上没有留下任何划痕,可见其做工的坚实。其间我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金属制成的ES在腔体相撞时发出的声音与卵石类似,清脆悦耳。

该如何准确描述ES的声音呢?我脑中想到的第一个词语是庄重,我已经很少有机会用这个词去形容一款千元耳塞了。要细究的话,这种庄重感或许来源于它的低频表现、声场规整度及对于声音整体感的拿捏

ES的低频量感充足,质感结实,下潜和弹性俱佳,兼具较为完整的泛音——我认为这便是足以成为千元档耳机参考级的低频表现。诚然对低频的调校无定法,但一定有足以参照的标准,而“符合标准”这件事在由入门向进阶过渡的千元档产品身上弥足珍贵。虽然我现在已经逐渐偏向对高频表现的欣赏,但在我入烧的年月里,每次更换设备时首先关注的便是其低频的表现。标准的低频表现可以还原音乐被创造出来时的模样,让鼓皮真正被敲下去,也让钢琴拥有完整的琴箱。ES回放的钢琴是真实的,曾几何时我认为回放钢琴一定要飘逸空灵才好听,却忽略了这尊横跨A0到C8音域的乐器之王对低频的诉求。后面渐渐听了许多钢琴独奏音乐会后,才知道这尊乐器的灵魂除了空灵之外还有瞬间爆发的力量,还有低沉的忧郁徘徊,那是一种从浑厚的深渊到清亮的苍穹般无边无际的遐想。

以我使用ES聆听坂本龙一《Opus》这张原声专辑时的感受为例,作为坂本龙一最后一次钢琴演奏会的录音,这张碟无论从曲目的选择还是演奏的氛围都透露着一种曲终人散的无奈。在《The Sheltering Sky》曲目的中段,随着弹奏者每一次触键,ES都能把钢琴低音区的沉郁共鸣真切表达出来,在音符与音符的喘息之间,只有呜咽般的踏板声弥漫在泛音里。从聆听的角度来讲,ES是完全能够让钢琴和许多乐器具有“形体感”的,那是一种仅凭声音还原的准确程度就足以构建的听觉图景,无须我做额外的想象。

与庄重感相关的第二个因素便是ES可称优秀的声场规整度。我时常使用ES聆听各类大编制音乐,这绝不是没苦硬吃的测试,而是它演绎古典确实在行。ES的横向声场宽阔不拥挤,这对于还原古典音乐的场面感当然有助益。不过对于大编制曲目来说,只有横向声场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能够在空间的纵深上尽量交代清楚,毕竟大编制乐队都是舞台自内而外分排列队,如果声音远近不辨的话确实听不明白。

就我听过的千元塞来说,最末流的产品毫无纵向可言,全部声音叠压在一条横线上难辨你我。第二档则是能够将纵向声场构筑出来,但所有声音不分主次地一律远离聆听者,满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这种耳塞的听感固然开阔许多,但是依旧与还原现场相距甚远。最上流的纵向声场则主次分明,能精确地根据录音中的声音进行还原,让近处乐器和远处乐器都有着合理的响度,如此则场面还原有序,听感真切丰富。

纵向能跻身最上流且产品形态为耳塞的,基本上都是各家旗舰了。但ES作为一个千元塞子,竟然能够坐二望一地展现出可堪一听的纵向声场,确实让我惊讶。如果将顶级台式系统配合旗舰大耳还原出的声场比作一个正圆形,我认为可以将ES营造出的声场描述为一个同心、面积稍逊的圆。以伦敦爱乐乐团演奏的《合金装备:自由之子》主题曲来说,曲目开始时的近半分钟时间里,乐队的五个声部从前到后逐渐介入演奏,随着一分钟时乐团后排的女高音吟唱,演奏进入了高潮。而乐曲后段,管乐组的演奏始终维持着主旋律,弦乐时不时的间奏就像效果器一样传达着关于技术和战争的思考。

在聆听这首歌曲时,ES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坐在剧院的前排聆听,各乐器在排布规整的同时声音有很强的包围感,将氛围渲染得十足。这确实与顶级的台式系统那种端坐在皇帝位,进而将乐团演奏的条理抽丝剥茧的境界有差,但是同样能够让我毫不含糊地听下去。聆听时我的另一发现是,虽然受限于素质ES并不能像高阶产品那样将声场用海量的细节分层填满,但是因为其低频泛音的巧妙铺陈也让内里不显空荡,反而能够与规整的框架一起营造出一种令人惊讶的脱塞感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ES声音的整体感。在听过许多产品后,那些拥有一技之长的产品当然能够让我驻足把玩,而真正愿意深入聆听的则需要产品更为自洽的表达,即呈现什么样的声音,为什么如此呈现。如果要我对ES的声音条分缕析的话,那么它声底微暖,低频如前述表现优异;它的中频距离适中,少有染色;它的高频打磨柔和,毫不刺激;它的声场规整,脱塞感强。

这些关于声音的描述就像一组积木,他们曾在我聆听过的许多产品上不断排列组合,最终得出令人或印象深刻,或匪夷所思的结果。ES给出的答案相当完整自洽:它尽量还原真实的音色,用各种技巧搭建规整的声场。与此同时它提供同价位参考级的低频,和中正、顺滑的中高频表现,如此则能在拥有优秀乐器回放能力的同时兼顾大多数的音乐类型。

ES的这种自洽与其由入门到进阶的定位也十分契合,作为ES的用户不唯古典音乐,更可放心用它聆听收藏里的全部曲目,放心地让它尝试表达或浓烈或清冷的情感。如果尤为认可ES的声音风格,那么就在强调中正还原的上位产品中寻求提升;如果觉得人声不够浓郁热情,那么或许切换流行向调音的产品便能得到满足;如果觉得听感还不够通透刺激的话,那么寻找高频能量感强的产品也是个好办法……ES就像一把刻度清晰的尺子,当入门用户听懂了这枚塞子的短长时,便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明晰进阶的方向。

作为拥有10mm双磁路单腔镀碳复合振膜的耳塞,ES在使用初期有着较为严苛的煲机需求。在初开声时,它高频的毛刺感是声音整体感的显著挑战,低频也没有达到收放自如的程度。而经过一个月的使用后,我手上的这条ES已经进入了正常的工作状态。

煲开的ES是一只发挥稳定的耳塞,其声音风格受前端的影响也并不大,哪怕使用自带的小尾巴连接iPhone 15 Pro,也能得到可堪一听的声音表现。在这种使用场景下,ES的低频力量感会有所降低,三频的能量感变得匀称,声音的骨架柔化,但声场内的秩序依旧井然。此时的ES声音醇厚耐听,适合演绎节奏舒缓的流行音乐,确实能够感到这枚小尾巴不单外观,连声音也是针对ES进行过独立的调整的。而动圈遇强则强的传统也在ES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当设备的推力逐步增强时,它的透明度也会随之有较为显著的提升;在声音框架更加明晰的同时,更充沛的低频能量与磅礴的动态不遗余力地诉说着音符的质感。我认为如主要聆听古典大编制的话,为ES准备一个扎实的前端是一项高回报的投资。

与许多在高增益下显著变得刺激的耳塞不同,我会推荐拥有高阶HiFi播放器的玩家多尝试一下使用更高增益来驱动ES。当我使用台式放大器驱动ES时,它的低频凝实度和弹性已经提升到了无法被忽视的程度,与此同时声场进一步扩大,各声音元素也分离得干净利落。可惜因为ES的灵敏度较高,在我的台式放大器上直接变成了底噪探测器,如此的表现也只能停留在测试中了。

作为一个偶尔听听古典的音乐爱好者,ES的乐器演绎水准于我正中下怀,但是我对它的全然认可并不单是因为这条长板。在开箱ES那天我发了一条微博,大意是很久没有见过配件如此体面实用的入门级耳塞了。在我使用了三十天之后,我明白当时的感觉可谓理所当然——一条连声音元素都着意雕琢的耳塞断不会粗糙这些浅表。

我一直认为千元档的耳塞是必须承担起某种使命的,耳边事曾说这款产品是参考顶级音箱系统进行的调音,听完后我大概理解了他们在说什么。回想我第一次坐在参考级音箱系统面前聆听古典现场录音时,那种声音从面前远方传来的真切感让我赞叹。面对那种层次分明、充满力量、质感密实的声浪威压,除了身临其境之外确实难作他想。假如说世间万般器材里真的存在所谓“Hi-end”,那么还原一定是其应有之义。耳边事大概是希望ES能够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尽力为新玩家描摹那番图景吧。

来源:耳边事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