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名院士、奥运冠军、科普网红齐聚一堂;主舞台上演讲、对谈、实验等节目精彩上演;博馆内各种趣逛、趣玩、趣购摊位前人头攒动;120多位偏远乡村女孩、城市流动儿童和患儿家庭近距离探秘科学世界……在迎接2025年到来之际,上海科技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主办的“科际穿越
知名院士、奥运冠军、科普网红齐聚一堂;主舞台上演讲、对谈、实验等节目精彩上演;博馆内各种趣逛、趣玩、趣购摊位前人头攒动;120多位偏远乡村女孩、城市流动儿童和患儿家庭近距离探秘科学世界……在迎接2025年到来之际,上海科技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主办的“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科学新年大会暨腾讯科技之夜就上演了一场跨界之旅。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表示,希望用跨界的方式让大家关注科学与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将他特别出演的科普微电影《造孔的我们》的首发式选在了这个夜晚。介孔材料是指孔径在2-50 纳米之间的纳米多孔固体,生活中,介孔材料无处不在。这部电影以“功能介孔材料”主题,通过三位主人公各自的人生切片,构建起多维度、多层次的叙事章节,带领观众领略中国科学家在纳米新材料领域的创新成果,感受坚持不懈、勇于突破的科研精神。
“化学家要充满想象力,要有做探险家的能力。”赵东元强调。而与此同时,化学也是合成的艺术,是一门艺术的科学,需要被传承和创新。他希望通过电影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爱上化学,爱上材料科学。
实验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探索与发现的基石。上海科技馆近期推出的线上科创教育品牌项目《来,做实验》引发了青少年的持续关注和热烈回响,此次活动也将实验带到现场。
只见活动现场一会下起乒乓球雨、一会出现五颜六色的气球,一会又升起白色烟环……令人目不暇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讲席教授丁洪、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和“不刷题的吴姥姥”吴於人、唐守平组成的“科普天团”一起演绎了多个既引人入胜又充满教育意义的趣味实验。上海科技馆展教中心的“科普新秀”吴天任和虞挺也在科普集市中带来近距离的互动演示实验,点亮孩子们的好奇心。
在讲座环节中,各界大咖跨界分享各自领域中科创的意义与成果,为观众解锁多维科学教育内容。丁洪院士从费米子的发现说起,深入浅出地为公众拆解量子计算机的技术路径和前景;中国冬奥首金获得者杨扬介绍了当今体育界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新科技应用;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科普作家邢立达邀请观众“一起追踪恐龙”,展示古生物学如何应用科技重现过去。
活动现场,由上海科技馆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合作的“一平米博物馆开放计划”正式发布。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宋娴介绍,这项计划旨在打破博物馆的“有限”围墙,让更多博物馆的优质资源“走出去”,实现科学文化的共享。腾讯基金会和上海科技馆三馆通过合作,将在公共空间设置“一平米博物馆”,让科普知识和一批珍贵藏品进入乡村、社区、医院、学校和企业,惠及更多公众。社会捐赠人也可以加入这项开放计划,出资为社区、学校、企业和医院建立“一平米博物馆”,开创一个让捐赠人、受益人、志愿者都可参与的科普新模式。
来源:文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