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德胜和陶永光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综述

360影视 2024-12-31 17:14 4

摘要: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病理科肖德胜教授、陶永光研究员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Molecular Cancer(分子癌症)》(IF=27.7)在线发表题为“Mechanisms and cross-talk of regulated cell death and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病理科肖德胜教授、陶永光研究员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Molecular Cancer(分子癌症)》(IF=27.7)在线发表题为“Mechanisms and cross-talk of regulated cell death and their epigenetic modifications in tumor progression”(细胞死亡的机制和交互及其表观遗传调控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的综述。肖德胜教授、陶永光研究员、刘双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南大学八年制学生何瑞敏为第一作者。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和中南大学高级跨学科项目的支持。

细胞程序性死亡(RCD)是维持组织功能和形态的重要生理机制,细胞死亡的失调会引起各种疾病,尤其是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目前已发现12种细胞死亡机制,包括凋亡,焦亡,自噬,铁死亡等。这些细胞死亡机制之间并不是互相独立存在的,而是有多种交互机制,会受到关键分子如Caspase8,TNF的调节。通过靶向这些细胞死亡机制的关键分子,可以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发挥抗癌的关键作用。

然而,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抗性是肿瘤治疗的一大难题。现已开发出多个基于表观遗传调控的药物如地西他滨,通过结合表观遗传调控的关键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既往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在细胞死亡机制的调控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染色质重塑等方面。而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表观遗传上有着明显差别。通过靶向肿瘤细胞表观遗传学变化,促进细胞死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上调,可以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并发挥有效的抗癌作用。本文不仅全面概括了十二种细胞死亡方式分子生物学机制的重要进展,更深入探讨了细胞死亡的靶点作为开发表观遗传抗肿瘤药的更多可能性。

肖德胜教授、陶永光研究员团队长期致力于恶性肿瘤发生过程中表观遗传调控因子的研究,该综述对团队长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

来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