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手机市场“卷”向何方?一文带你看透

360影视 2025-01-02 21:43 3

摘要:调研机构 Canalys 的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为 12.2 亿台,同比上升 6%。苹果、三星、华为、荣耀、OPPO、vivo、小米、传音等龙头企业在竞争中轮番刷新手机市场格局,每个季度都在上演激烈的 “前五争霸赛”。

#2024年手机市场在卷什么#

2024 手机市场:回暖中的激烈战局

调研机构 Canalys 的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为 12.2 亿台,同比上升 6%。苹果、三星、华为、荣耀、OPPO、vivo、小米、传音等龙头企业在竞争中轮番刷新手机市场格局,每个季度都在上演激烈的 “前五争霸赛”。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前三季度出货量排名中,三星、苹果、小米依次位列前三,第四名和第五名的角逐在 OPPO、vivo 和传音之间展开。在中国市场,排名波动更为明显,第一季度出货量前五名分别是华为、OPPO、荣耀、vivo 和苹果,份额数据都在 15% - 17% 之间,咬得极紧;到了第二季度,国内头部手机品牌超越苹果,包揽前五,vivo 排名第一,苹果跌至第六;第三季度,OPPO 排在第六。一方面,华为回归成为关键变量,原生鸿蒙开启商用,形成安卓、iOS、鸿蒙三足鼎立局势,在中国市场给苹果和安卓阵营都带来巨大竞争压力。Counterpoint 数据表明,全球范围内,华为手机前三季度销量较 2023 年增长 51%,其中 90% 以上来自中国市场,Mate 70 系列生命周期出货量有望超 1000 万台。与此同时,苹果也更加积极地与中国供应链互动,靠降价等策略稳住份额。荣耀、vivo 和小米同样在各价位段加速布局,凭借影像、AI 等差异化标签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手机厂商们积极探寻增量,高端化、全球化、多元化成为三大核心关键词。在存量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厂商纷纷探索高端化转型,试图在高价位段谋取更多利润。以小米为例,2024 年第三季度其智能手机 ASP 同比上涨 10.6%,但随着元器件价格上升,盈利能力也面临压力,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降至 11.7%,低于 2023 年同期的 16.6%。此外,厂商们还大力开拓海外新兴市场,Counterpoint 分析显示,长期以来小米、OPPO 等公司海外销售额占比颇高,2024 年上半年小米海外销售额占比达 75%、OPPO 为 58%、vivo 为 48%、荣耀为 32%。荣耀 CEO 赵明表示,2024 年荣耀海外增长良好,2025 年将持续加大投入,海外市场是手机销量未来增长的核心动力。

(一)折叠屏技术进阶

回顾折叠屏手机的发展历程,自 2018 年柔宇科技推出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后,市场便开启了探索之旅。初期,消费者虽向往其便携大屏的体验,但实际面临诸多问题,如价格高昂、机身笨重、折痕明显等。不过,经过多年的技术打磨,2024 年折叠屏手机迎来了重大突破。华为作为折叠屏领域的领军者,今年推出的 Mate XT 非凡大师更是惊艳众人。它是全球首款商用三折叠屏手机,搭载首创超形态三折叠大屏,能在单屏态、双屏态、三屏态之间灵活切换。当完全展开至三屏态时,10.2 英寸的大屏搭配 3K 分辨率,无论是处理办公文档、观看视频,还是浏览社交媒体,都能带来震撼的视觉享受,视野开阔、画面高清细腻,革新了以往折叠屏手机的体验。在工艺设计上,华为 Mate XT 非凡大师采用全球首创的华为天工铰链系统,实现了铰链与屏幕的完美配合,首次达成内外弯折,开合稳定流畅,屏幕平整度出众。同时,引入内折铰链的嵌入式滑轨结构与外折铰链的一体连杆结构,让机身展开最薄处仅 3.6mm,成为全球最薄的折叠屏手机。不仅如此,其屏幕技术也有革新,采用复合叠层结构,借助非牛顿流体材料和 322cm 业界最大 UTG 玻璃,使屏幕耐弯折能力提升 25%,抗冲击性能提升 30%,极大地提升了耐用性。vivo、荣耀、小米等厂商也纷纷发力,vivo XFold3 的 “超可靠铠羽架构”、华为 Mate X6 的全新铰链系统,均让折叠屏的使用次数轻松突破 20 万次,打破了用户对耐用性的担忧;vivo XFold3 成为最轻的内折产品,荣耀 Magic V3 则以超薄设计推动了折叠屏的轻便化;在功能上,折叠屏设备不再妥协,搭载高规格镜头和优秀拍照性能,满足用户多元需求。折叠屏手机与传统直板机相比,优势愈发凸显。多屏设计使其在处理多任务时游刃有余,如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回复消息,效率加倍;大屏体验迎合了用户对于观影、游戏、办公等场景的需求,提供更沉浸的视觉感受;折叠后的便携性也让出行更为便捷。尽管当前小折叠屏市场表现欠佳,产品热度不均,但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与成本的逐步降低,折叠屏手机有望更加亲民,形态也将更加多样,未来或将出现更多如卷轴屏等新颖形态,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主流趋势之一。

(二)AI 赋能全场景体验

2024 年,AI 成为手机行业的核心驱动力,各大品牌纷纷布局,试图借助 AI 提升用户体验,打造差异化优势。小米在 AI 领域持续深耕,其 Xiaomi AISP 2.0 大模型计算摄影平台,让摄影与色彩表现达到新高度。例如在拍摄复杂场景时,AI 能智能识别不同物体与光线条件,精准优化色彩、对比度与细节,拍摄的照片更加生动逼真;在人像拍摄模式下,AI 可以对人物肤色、肤质进行精细化处理,实现专业级美颜效果。华为凭借全新 HarmonyOS 系统,为搭载盘古大模型的小艺赋予了系统级 AI 能力。当用户阅读学习时,小艺能随时答疑解惑,充当 “私人家教”;在处理文档、图片时,AI 扩图、AI 消除、AI 云增强等功能可智能修图,一键拯救废片。华为 Mate XT 非凡大师的影像系统同样融入 AI 技术,支持十档可变光圈,配合 AI 算法,无论是逆光、夜景还是动态场景,都能拍出高质量照片。荣耀 Magic7 Pro 则全力打造 “完全自动驾驶的 AI 体验”,通过 AI 技术深度理解用户习惯,实现个性化推荐与智能操作。例如,它能依据用户日常使用场景与时间规律,提前预判需求,自动开启常用应用、调整系统设置;在影像质量优化上,AI 可针对不同拍摄内容进行实时优化,让普通用户也能拍出大片质感。AI 技术的全方位融入,正深刻改变着用户的手机使用习惯。以往复杂的操作流程被简化,用户只需下达简单指令,手机便能自动完成任务。从行业发展来看,AI 促使手机厂商更加注重软件与服务的创新,推动手机从单纯的硬件堆砌向智能生态平台转型,未来围绕 AI 的应用与服务创新将成为手机行业竞争的关键。

(三)卫星通信拓展边界

华为 Mate 60 Pro 系列的推出,让卫星通信功能成为行业焦点。其搭载的卫星通信技术,依托天通一号卫星,打破了地面网络的限制,让用户在偏远地区、紧急状况下也能保持通信畅通。原理上,手机通过内置的卫星通信模块,将信号发送至卫星,卫星再将信号转接至地面基站,最终实现与其他终端的通信。华为 Mate 60 Pro 的卫星通话功能操作相对便捷,用户只需使用开通相关套餐的中国电信卡,在空旷无遮挡的户外环境下,开启卫星网络选项,手机便能搜索并连接卫星信号。操作过程中,其 6.8 英寸大屏可显示可视化对星辅助画面,帮助用户快速找准卫星信号最强的角度,无需像专业卫星电话那般频繁校准磁场。实测显示,Mate 60 Pro 的通话质量颇为清晰,甚至优于部分专业卫星电话,尽管在稳定性上稍逊一筹,但已能满足大多数紧急通信需求。在实际场景中,卫星通信的价值无可估量。野外探险爱好者深入无人区时,一旦遭遇突发状况,如迷路、受伤,常规手机信号缺失,卫星通信便成为救命稻草,可及时向外界发送求救信息;在偏远山区、海洋航行等地面网络覆盖薄弱的区域,卫星通信保障了人员与外界的联系。目前,已有更多厂商跟进这一技术。小米 14 Ultra 搭载两颗自研澎湃 T1 信号增强芯片与 HyperOS 卫星网络系统,基础性能行业领先,卫星天线收发性能提升 21%,在寻星速度、连接速度、接通速度上全面超越竞品;同时,小米还聚焦卫星通信的场景化应用,如系统自动识别无人区范围,提前推送开启卫星通信服务提醒,与智能可穿戴设备联动,共享生命体征信息,为紧急救助提供精准数据,超级省电模式还保障了低电量下的卫星通信时长。展望未来,卫星通信技术有望在手机上实现更多功能拓展,除通话、短信外,或许能支持低速率的数据传输,让用户在极端环境下也能浏览关键信息、发送位置坐标;与应急救援体系深度融合,实现一键报警、救援指挥等功能,进一步提升手机在紧急场景下的实用性,成为保障用户安全的关键防线。

三、品牌竞争:高端与细分市场的博弈

(一)高端市场风云变幻

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600 美元以上价位段),2024 年第三季度呈现出苹果一骑绝尘、三星紧跟其后、华为强势回归、其他品牌奋力追赶的局面。苹果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流畅的 iOS 生态以及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占据 63% 的市场份额;三星凭借精湛的屏幕技术、多元化的产品线布局,拿下 21% 份额;华为在经历波折后,凭借麒麟芯片、超强影像与鸿蒙系统,斩获 8% 份额,同比增长显著。在中国内地高端市场,竞争格局又有不同。苹果虽以 52% 份额暂居首位,但同比下滑 5%;华为以 33% 份额紧逼,同比大增 34%,Mate 系列、P 系列深受消费者青睐;荣耀、小米、三星位列其后,其中小米增速最快,达 88%,小米 13 Ultra 等凭借顶级配置与影像突破,冲击高端初显成效。华为回归高端市场,策略可圈可点。技术研发上,Mate 系列持续突破,Mate 60 Pro 的卫星通信、昆仑玻璃等黑科技惊艳众人;鸿蒙系统构建万物互联生态,实现跨设备无缝协同,提升用户粘性;品牌塑造方面,通过高端产品线布局、品牌宣传,重塑高端形象,引发民族情感共鸣,吸引大量高端用户回归。小米的高端化之路同样坚定。从小米 10 系列开启冲击高端大门,到小米 13 Ultra 在影像、性能、工艺全面发力。研发投入不断加大,与徕卡合作打磨影像,自研澎湃芯片提升性能;设计上追求精致工艺与高端质感;营销注重高端体验与口碑传播,逐渐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高端市场对手机厂商意义重大。一方面,高端机型利润丰厚,能为企业研发、创新提供充足资金,支撑长期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塑造品牌高端形象,拉动中低端产品线销售,提升品牌整体竞争力,如苹果凭借高端优势,引领全球手机潮流,稳固庞大用户群体。

(二)细分市场精准突围

在主流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电竞、三防、折叠等小众细分市场成为手机厂商新的 “角力场”。电竞手机领域,iQOO 13 堪称代表。外观设计极具电竞风格,纳多灰配色搭配悬浮灯环,能量光环随游戏场景闪烁,瞬间点燃竞技激情;硬件配置拉满,骁龙 8 至尊版处理器、LPDDR5X Ultra 内存与 UFS 4.0 存储组成性能铁三角,配合自研电竞芯片 Q2,实现 2K + 144Hz 超分超帧并发,《原神》等大型游戏运行稳如泰山,画面超分至 2K 画质精细,帧率稳定,还首发 VAA 抗闪烁技术,缓解画面闪烁,护眼又畅玩;散热系统强大,7000㎜² VC 均热板覆盖关键区域,边充边玩不烫手,满足电竞玩家极致需求。针对户外探险、特殊作业等极端环境,AGM X6 三防手机脱颖而出。它通过严苛的 MIL - STD - 810H 军工认证,防水、防尘、防震性能卓越。机身采用高强度复合材质,能抵御一定程度的冲击与跌落;防水深度可达数米,在水下拍摄、雨中作业毫无压力;防尘设计精细,有效防止沙尘侵入损坏内部元件。同时,配备大容量电池与长续航技术,确保在户外长时间使用不断电,还搭载专业户外导航、应急救援功能,成为户外爱好者的可靠伙伴。折叠屏手机开辟了大屏便携新赛道。小米 MIX Flip 小巧精致,外屏设计独具匠心,除显示时间、通知等基本信息外,还适配多种快捷操作与趣味应用,如用外屏快速拍照、查看天气;铰链工艺精湛,实现无缝折叠,反复开合可靠性高;内屏素质出众,2K 分辨率、高刷新率带来震撼视觉体验,折叠后轻松放入口袋,兼具时尚与科技感,满足追求个性、尝鲜大屏的用户需求。细分市场对手机厂商而言,是避开红海竞争、挖掘新增量的有效途径。精准满足特定用户群体的专业、个性化需求,能培养高忠诚度用户,以小众破圈带动品牌口碑传播;同时,促进技术多元化发展,为未来手机形态、功能创新积累经验,如电竞手机的散热、帧率优化技术未来有望惠及主流机型,推动整个手机行业进步。

四、市场布局:全球化与本地化双轨驱动

(一)全球化拓展新版图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手机厂商们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试图开辟新的增长曲线。小米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自 2014 年开启国际化征程以来,一路高歌猛进。截至目前,其智能手机业务已遍及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印度、东南亚、欧洲等市场成绩斐然。在印度,小米曾连续多个季度蝉联智能手机出货量榜首,尽管近年来受政策等因素影响,市场份额有所波动,但依旧凭借深厚的用户基础与本地化策略坚守阵地;在欧洲,通过与当地运营商紧密合作,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成功站稳脚跟,如在西班牙、意大利等市场,小米手机销量持续攀升。OPPO 同样不遑多让,自 2009 年涉足海外市场,已在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和大洋洲等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布局,线下店面超 40 万个。2024 年 7 月,OPPO 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工厂正式投产,这一举措意义深远。一方面,借助当地的劳动力、土地等资源优势,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提升产品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能更迅速地响应本地市场需求,缩短交货周期,为用户提供更快捷的服务。此前,OPPO 在西欧市场通过与德国电信、法国电信等运营商合作,旗下 5G 手机得以快速进入德国、波兰、荷兰等市场,销量实现爆发式增长,充分彰显出本地化合作的强大力量。为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手机厂商们各显神通。在产品设计上,充分考虑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审美与使用习惯。针对欧美消费者追求大屏、单手操作便捷性的需求,推出屏幕更大、边框更窄的机型;在东南亚、印度等市场,考虑到当地用户对手机续航的高要求,配备大容量电池,并优化能耗管理,确保手机一整天的重度使用。在软件层面,定制化的系统体验成为关键。小米的 MIUI 系统针对不同地区推出专属版本,适配当地语言、文化习俗与应用生态,如在中东地区,优化日历功能,适配当地的宗教节日提醒;OPPO 的 ColorOS 系统则在非洲市场强化智能省电、流量管理功能,契合当地网络环境与用户对成本控制的需求。全球化布局为手机厂商带来诸多红利。其一,分散市场风险,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市场,当某一地区市场出现波动,如经济下滑、政策调整时,其他地区的业务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其二,挖掘新兴市场潜力,随着亚非拉等地区经济发展与消费升级,智能手机需求持续增长,提前布局能抢占先机,实现规模扩张与利润增长。

(二)本地化深耕用户需求

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的同时,国产手机厂商也深知国内市场的根基地位,针对国内用户的独特需求与使用习惯,深耕细作,全方位优化本地化体验。系统层面,各大品牌纷纷发力。vivo 基于 Android 系统深度定制的 OriginOS 系统,融入大量本地化特色功能。其原子笔记功能借助 AI 加持,实现智能排版、一键生成思维导图,极大提升办公效率,契合国内职场人士快节奏、多任务处理的需求;原子组件则将常用功能如天气、日历、快递查询等以组件形式呈现在桌面,无需打开应用,一屏尽览关键信息,操作便捷流畅。华为鸿蒙系统更是凭借分布式技术,打通手机、平板、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设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生态。当用户回到家中,手机可自动发现并连接华为 Sound 音箱、智慧屏电视等设备,实现音频无缝流转,手机播放的音乐瞬间切换至音箱播放,享受沉浸式音效;在办公场景下,手机与华为 MatePad 平板协同,镜像投屏让平板成为手机的第二屏幕,拓展操作空间,还能通过手写笔在平板上对手机文档进行批注,如同使用纸质笔记本一般自然高效。影像功能优化上,国产手机厂商紧贴国内用户热爱分享生活、记录美好瞬间的习惯。小米 Civi 系列聚焦女性用户自拍需求,前置镜头搭载高像素传感器与 AI 美颜算法,能够精准识别五官特征,在磨皮、美白、大眼等美颜处理时保留自然细节,避免过度失真,让自拍如同专业写真;后置摄像头则强化夜景拍摄能力,面对国内繁华都市的夜景,通过多帧合成、算法降噪等技术,捕捉璀璨灯火与城市轮廓,拍出色彩鲜艳、噪点少的绝美夜景照片。OPPO Find X 系列在影像色彩调校上独具匠心,依据中国人对色彩的审美偏好,呈现出浓郁而不失真的色彩风格,拍摄的风景照片色彩饱满、层次分明,无论是青山绿水还是秋日红叶,都能还原出令人惊艳的视觉效果;同时,视频拍摄功能不断升级,支持 4K 高清、防抖、电影模式等,满足用户随时随地创作短视频的需求,轻松记录旅行、聚会等精彩时刻,分享至社交平台,引发点赞热潮。本地化策略让国产手机厂商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收获用户极高的满意度与忠诚度。通过精准洞察用户需求,提供贴合使用场景的功能与服务,打造出差异化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筑起坚固的护城河,持续引领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发展潮流。

五、用户需求:从 “想要” 到 “必需” 的转变

在过往,手机市场多为供给驱动,厂商推出新技术、新功能,引导消费者追逐潮流。但如今,市场已过渡至需求驱动阶段,消费者愈发理性,不再盲目跟风,厂商必须精准洞察需求,让创新真正契合用武之地。快充技术的发展堪称典型。曾经,手机充满电需数小时,用户饱受 “电量焦虑” 困扰。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充电效率的渴求愈发急切。厂商敏锐捕捉这一需求,大力投入快充研发,如今,100W、200W 甚至更高功率的快充技术纷纷涌现,能在短时间内为手机补充大量电量,极大缓解了用户的焦虑。像小米、vivo 等品牌的部分机型,30 分钟左右就能将电量从 0 充至 100%,让碎片化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快充也从 “锦上添花” 变为不可或缺。影像领域同样如此。如今社交媒体风靡,人们热衷于随时随地记录生活、分享精彩瞬间,对手机拍照质量要求水涨船高。厂商们积极作为,从镜头、传感器、影像算法等全方位发力。多摄系统成为标配,主摄追求高像素、大底传感器以捕捉细腻画质,超广角镜头拓宽视野,长焦镜头实现无损变焦;AI 算法融入其中,智能优化场景、色彩、人像美颜,让普通用户也能拍出大片质感。华为 P 系列、vivo X 系列、小米 Ultra 系列等凭借卓越影像实力,吸引大量摄影爱好者与生活记录者。展望未来,用户对隐私保护的需求将更为迫切。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骤增,手机作为承载海量隐私的终端,需强化安全防护。厂商有望引入更先进的加密技术,从数据存储、传输到应用访问,全方位加密;通过硬件隔离,确保敏感信息独立存储,防止恶意软件窃取;打造隐私模式,一键隐藏关键数据,让用户安心使用。健康监测功能也将大放异彩。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期望手机化身私人健康管家。未来手机或集成更多专业级传感器,实时精准监测心率、血氧、血压、睡眠质量等指标;借助 AI 分析数据,提供个性化健康建议,预警潜在健康风险,与智能穿戴设备联动,构建全天候健康监测体系,真正融入人们的健康生活。

六、未来展望:持续 “内卷” 下的机遇与挑战

回首 2024 年,手机市场的 “内卷” 成果斐然。技术层面,折叠屏手机突破形态与耐用性瓶颈,AI 技术深度赋能使用体验革新,卫星通信打破通信限制,为用户打开全新交互与应急保障大门;品牌竞争中,高端市场打破固有格局,华为强势回归、国产品牌奋力追赶,细分市场精准满足电竞、户外、尝鲜等多元需求;市场布局上,全球化进程加速,国产厂商扎根海外多地,本地化策略紧贴国内需求,打造个性化体验;用户需求更是成为核心驱动力,快充、影像从 “选配” 变为 “刚需”,隐私、健康监测等新兴需求崭露头角。

来源:少荣科技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