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中贵州有4家单位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7人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本次系列报道将向读者们一展他们的风采,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游客在观赏花灯戏。吴儒波 摄
近期,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文化和旅游部决定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其中贵州有4家单位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7人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本次系列报道将向读者们一展他们的风采,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黔西市新仁苗族乡折溪小学,当地苗绣蜡染传承人彭艺指导学生刺绣。史开心 摄
技艺培训产品推广,多措施推动非遗焕发新活力——黔西市文体广电旅游局
黔西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大力推动非遗焕发新活力,支持传承人建设非遗工坊,开展非遗技艺培训。目前,参训学员已有3000余人次,带动就业1000余人,年产值1400余万元。
不仅如此,黔西市文体广电旅游局还大力推荐非遗产品参加“广交会”“广博会”“乡村振兴名品博览会”等展会,树立黔西市非遗的IP形象,以“穗黔携手·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珠江游船“化屋号”植入大量化屋苗族文化元素,极大推动了化屋苗绣的外宣和形象展示,为杭州亚运会创作的《苗韵·薪火》苗绣蜡染长卷在亚运会博物馆收藏展出。
此外,在做好非遗数字化的基础上,黔西市文体广电旅游局还推动了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黔西化屋村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推动非遗进校园,在多所小学设立20余个传承基地;其中,校园非遗传承队伍多次代表黔西市参加贵州省文旅厅主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多彩贵州非遗周末聚”等活动并获奖。多次选送苗族刺绣、苗族蜡染等项目赴北京、上海、澳门等地参展260余场次,获得群众极大好评;各类非遗传承人获得国家级、省级大赛奖项500余个,申报国内外专利10余个。
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村民直播苗绣蜡染产品。史开心 摄
让贵州花灯唱响全国——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花灯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清末民初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初,花灯叫采花灯,只有歌舞,后在歌舞中加入小戏,再以后受外来戏曲影响,发展为演出本戏。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地,各有特点特色。为了让贵州的花灯戏得以更好地传承,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采取了建立数字库、推进花灯进学校等方法,效果显著。
公司建立的花灯戏数据库,共计500余卷,并出版发行《贵州花灯音乐》等专著与专辑。为了宣传花灯戏,使花灯戏深入大众,公司推动花灯戏进学校、景点、乡村,每年演出200余场。
花灯戏《红梅赞》剧照。尚宇杰 摄
2020年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新年戏曲晚会上贵州花灯戏《夫妻观灯》参演,并亮相央视《2023年元宵晚会》,以经典歌剧《江姐》移植改编的贵州花灯戏《红梅赞》在国家大剧院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演出活动,经典剧目《月照枫林渡》《云上红梅》《红梅赞》等花灯戏作品4次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高原·听见贵州》等音乐作品3次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系列演出受到群众的喜爱、观众的好评,也受到各大媒体分别给予报道和肯定。
此外,在花灯戏的传承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公司以“梅花奖”获得者邵志庆为领军人物的一批德艺双馨艺术家为培训核心,从全省选拔了一批有表演天赋的苗子委托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北京戏曲艺术学院培养花灯传承人,开办贵州花灯少儿班、推行花灯课间操,推动了非遗的保护和传播传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孙晋楠
编辑 | 刘霜
二审 | 张芬
三审 | 赵林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