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东西》是《爱情神话》导演邵艺辉的第二部作者电影,依然是用犀利的笔触描绘当代都市女性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选择。
9.1分!《好东西》大概是今年豆瓣开分最高的国产院线电影了。
《好东西》是《爱情神话》导演邵艺辉的第二部作者电影,依然是用犀利的笔触描绘当代都市女性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选择。
全片没有什么激烈冲突和情绪炸弹,情节简单、对白轻松,但众多观众给出热烈的反馈:一会大笑,一会拭泪,感觉它好像把什么都说透了。
#01
导演邵艺辉兼任电影的编剧和剪辑指导,《好东西》也的确是一部非常“邵艺辉”的生活流电影,故事基本围绕三个年龄阶段的女性展开。
单亲妈妈王铁梅(宋佳 饰)是前调查记者,失业数月后,到一家新媒体公司做总编辑,采访、写稿、带货直播,还要照顾孩子。
她想打破外界认为单亲妈妈生活悲惨的偏见,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却惨遭网暴。原本事业、家庭、友情、爱情都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好的她,开始承认和克服自己的脆弱。
乐队主唱小叶(钟楚曦 饰)率性漂亮,却因父母不和,心存“童年阴影”。
她严重缺爱而不自知,有失眠焦虑、囤积癖,害怕和他人争吵,会在感情里表现得卑微,甚至为了实现爱情而不惜撒谎。
小学生王茉莉(曾慕梅 饰)是王铁梅的女儿,是个乍看没什么特长,却常常语出惊人的孩子。
她会撒谎、会顶嘴,一句话就能戳穿大人们费力营造的假象,但大部分时间懂事乖巧。
三个“她”走在一起,她们的关系像母女,又像闺蜜,像知己,像超越两性关系的“伴侣”。她们展现的一种亲密又独立的女性情谊,让很多观众眼前一亮。
从这个角度上看,《好东西》就好在为观众提供了新的想象。
单身母亲王铁梅松弛而快乐,照顾孩子也关照自己的需求;小叶被看作是缺爱的“恋爱脑”,但她其实明白如何守住自尊的底线;王茉莉只有10岁,却已经充满爱与被爱的能量,看透许多束缚大人的困境,象征着更自由的世代。
每个人的身份角色都充满弹性和空间感,既直面了现实压力和个人脆弱,又为观众提供了新的自定义关系可能。
#02
《好东西》在形式上创造的轻盈灵动的叙事方式,也是它的妙处。
虽是呈现女性困境,却并没有苦大仇深的沉痛控诉。电影场景就是家、学校、公司,人物谈话、吃饭、工作、行走,没有巨变与阵痛,人们吃着聊着,说着笑着,心扉解开,继续生活。
但正是融入在生活中的一场场对话,在观众心里激荡起涟漪。
“我正直勇敢有阅读量,我可怜什么?”
“男子气概是什么东西?”“一种有毒的东西。”
“追忆过去是油腻的开始。”
电影中的许多对白快速升级为“金句”,甚至让很多观众说自己的认知都被重塑了。
小叶被评价为“恋爱脑”,她勇敢申辩:“我只是更勇敢,更有爱的能力。”
王铁梅在亲密关系中强调女性感受,打破男性想象中的女性需求:“气氛不会被礼貌破坏,只会被不礼貌破坏。”
小学生王茉莉一句话推翻月经羞耻:“月经怎么了,世界上有一半的人都在流血啊。”
他们的对话里有性别身份的平等。王茉莉问:“女孩儿应该怎么打鼓?”得到的回答是“你怎么打,女孩儿就怎么打”。
他们的对话里有对勇气初心的回望。王茉莉告诉妈妈王铁梅:“正是因为我们足够乐观和自信,我们才能直面悲剧。”铁梅问:“你这都从哪学的?”茉莉:“从你的报道里,我出生那年,你写的新闻。”
几分戏谑,几分认真。
这些机巧的台词,颇具时代性。每一句都隐隐与现实中的争论相对应,但导演又微妙把握着嘲讽的尺度和鸡汤的温度,让一些“对峙”已久的议题有了新的活力。
在幽默的对话里,男女角色都轮番展现可爱、缺陷、勇敢、脆弱;轻巧的解构,也让观众在更轻松的氛围里反思自身的成长与变化。
影片还有很多可探索的细节,比如那些一闪而过的属于当下的书籍:《正常人》《看不见的女性》《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比如结尾时小叶提到的“我们别再玩他们的游戏了”,巧妙对上影片译名“她的故事”(Her Story)……
这部电影或许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好东西,但更重要的是,它也在鼓励我们探索自己生命中的好东西。
来源:时代邮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