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片以大量史实为依据,严正而逼真地还原了一段历史真相,成功地揭露了美帝披着“公正”的外衣却不断挑起内战的丑恶嘴脸。
1962年12月,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剧情片《停战以后》,与观众见面了。
影片以大量史实为依据,严正而逼真地还原了一段历史真相,成功地揭露了美帝披着“公正”的外衣却不断挑起内战的丑恶嘴脸。
影片上映后,在广大观众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以至于62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重温这部经典老片,仍然觉得,它有太多令人惊叹之处。
首先,它太有“先见之明”了。
当年,在这部影片里,男主角顾青,就曾预言过,“帝国主义的本性,绝不会改变”。事实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过去了,美帝的嘴脸,也的确丝毫没有任何改变。
他们直到现在,“还是到处耍着同样的把戏”。
一方面高喊着“和平”的旗号,另一方面又四处“搞事情”。
可是搞笑的是,1946年他们搞不清状况,如今依然如故。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几十年的时间,中国便已成为了能够和他们相抗衡的军事强国。
这是他们不愿看到的情况,却又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其次《停战以后》的剧本创作真是非常严谨。
虽然没有激烈的战争的场面,然而故事却讲得有条不紊,并通过倒叙的方式,将发生在1946年的历史事件,真实地呈现到了观众面前。
戏剧冲突充满张力,人物形象立体饱满。
另外影片的摄影和音乐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尤其是每当男主角顾青出场,雄壮大气的音乐响起,摄影机总会有意识地以仰拍的方式,将我方将军,衬托得高大威武,气度不凡。
令观众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豪迈之情。
另外,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演员们的表演。
尽管影片中出场人物众多,然而所有的演员,无论戏份多少,全都呈现了精彩的演绎。
如今想起来,仍有无数个经典桥段,令人记忆犹新。
尤其是张平扮演的顾青,不仅扮相威武,气质稳重,表演豪迈大气,而且就连走路,也都全是戏。
比如出场时走出小轿车迈向人民大会堂时的脚步,是多么沉着坚定。而影片的最后,他登上台阶的脚步,又是那么自信、豪迈、健步如飞。
另外扮演陈司令的陈戈、扮演班县长的赵子岳、扮演孙拐子的葛存壮、扮演曹玉亭的魏荣等演员,又都呈现精彩纷呈的表演。
而大家所熟悉的项堃呢,则继《南征北战》之后,又一次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国军将领,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可是大家知道吗?
像张平和项堃等这几位好演员,还都差一点与各自的角色擦肩而过了呢。
而导演成荫呢,也是几经波折,才终于将这部影片呈现了出来。
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且听雅清为大家揭秘这部《停战之后》的幕后故事。
《停战之后》这部电影的诞生,要从1960年开始讲起。
这一年,曾在西北野战军二纵队政治部担任宣传科长的成荫,决定创作一部日本投降后,国军发起内战的影片。
导演成荫
他最初的想法是“以小见大”,通过南京一个家庭的分化——儿子坚定不移地走上革命道路,但父亲却对国军和美军心存幻想的对比,来体现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不同的人,所做出的不同选择。
然而这时,曾经于1946年在北平军调处参与过谈判工作的辛毅,创作出了一篇《在“中立调处”的外衣下——忆安平事件》的报告文学。
成荫看到后,大为激动,认为这篇报告文学真实地记录了那段历史,又鲜明地表达了立场,正是成荫想要的东西,于是他诚意邀请辛毅参与到剧本的创作中。
《停战以后》导演成荫
而为了增加影片的可看性,成荫又和辛毅一起,走访了太多相关人士,查找了大量历史资料,在确定以顾青将军的经历为主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谢宏教授、薛平记者、谢梅初翻译、班才儒县长等角色,使得剧情更为曲折,情节也更为生动。
在创作剧本之初,成荫就为影片定下了“严正而逼真”的基调。
也就是所有的故事都有出处,所有的细节都力求真实。
导演成荫在拍摄现场
我想,看过《停战以后》的观众,一定不会忘记影片中的好几个经典场面,比如班县长让孙拐子召集一帮流氓无赖组成所谓的“请愿团”,在军调三人小组前来调查的时候,聚众闹事,却被我方代表一一识破的情节,以及当三人小组来到解放区听证时,陈司令员所拿出的揭露美蒋勾结的物证,全都有据可查。
魏荣扮演假证人,浑身都是戏
影片中的许多对话,甚至与史载一模一样。
剧本出炉后,因为成荫在其中从事了大量润色和修改的工作,所以辛毅主动提出将稿酬按比例分给成荫一部分,但却遭到了成荫的婉拒。
这说明对于成荫来讲,他更看重的,是影片的品质,而并非是金钱。
而且也是为了还原真实,成荫还要求剧组尽可能地在历史事件发生地进行拍摄,而已经被拆掉的一些建筑,他也吩咐摄影师和美术师,利用照片和模型,进行重现。
因为有了真实这个前提,所以剧本首先就具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这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关键。
剧本定稿后,接下来便是进入选演员的阶段。
成荫大胆启用了曾在《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等剧组担任场记的赵元,来为自己担任副导演,主演负责演员的选择。
副导演赵元
赵元非常认真负责,在熟读了剧本之后,对片中的每个人物都进行了研究,然后向成荫导演推荐了最合适的演员。
当时我国刚刚评选出了“22大明星”,他们几乎成为所有剧组争相邀请的对象。
而北影厂的于洋和张平,就都成为剧中男主角顾青的候选演员之一。
那么究竟花落谁家呢?
这就让赵元有些举棋不定。
按照成荫最初的设想,片中男主角顾青,应该是一个充满革命锐气的青年军人。
于是赵元首先就考虑了于洋,因为于洋不仅健壮魁梧,器宇轩昂,银幕形象帅气逼人。
于洋
而于洋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创作欲望。
可是成荫在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又认为顾青作为军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太过年轻又显得不符合实情,所以他又将目光聚焦到了张平身上。
当时张平在《风暴》中所扮演的铁路工人孙玉亮,和在《粮食》中所扮演的农民康洛太,都获得了观众的普遍认可。另外他在《无形的战线》、《钢铁战士》、《丰收》等影片中所扮演的革命军人和基层干部,也都栩栩如生。
但他却从未演过高级将领。这使得北影厂的领导,对于张平能否把握顾青这个角色,产生了怀疑。
然而成荫却很信任张平。
这种信任,缘于成荫对张平的了解。
他们俩,早在延安时期,就是战友。
张平无论外形还是经历,都与顾青有相似之处。
而且在延安的时候,张平就与许多高级领导有过接触,对于老革命家的言谈举止,有过近距离的观察。
因此成荫力排众议,最终将顾青一角,交给了张平来饰演。
事实上,我们从影片所完成的效果来看,张平的确突破了自己的戏路,将顾青塑造得神形兼备。
而也正是从顾青一角开始,张平俨然成为了北影厂的“银幕高干”专业户。
他虽然个头并不很高,可是他的气场,却强大到令人敬畏。
再加上雄浑音乐的烘托,和摄影角度的选择,使得顾青的银幕形象愈发威风凛凛、气冲霄汉。
至于影片中李国卿的扮演者项堃,剧组也颇费了一些周折。
成荫和项堃,在《南征北战》中有过合作,项堃的精湛演技,给成荫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所以在筹拍《停战以后》时,成荫首先想到的,就是让项堃,来出演其中的李国卿一角。
可是项堃那会儿他正“靠边站”,因为被错划成“右派”,所以被从上影厂安排到山东艺专担任表演老师。而且当剧组向山东方面要求借人时,对方却拒绝放人。无奈之下,成荫只好向北影厂提出将项堃调入北京。
但当时又正处于进京人口严格把控的阶段,所以最终还是通过北影厂厂长汪洋的奔走,才将项堃全家调入了北京。
其实这时项堃所患的神经官能症已经很严重了。其具体症状,就是常常不由自主地全身发抖,但他自己却并无察觉。为了照顾项堃的身体,成荫想了很多办法,他亲自将项堃送到积水潭医院,并吩咐医护人员细心照料,然后他还安排专人负责项堃的饮食。
在拍戏的过程中,成荫也十分关注项堃的状态,每拍完一个镜头,就会征求项堃的意见,直到项堃满意为止。
项堃在《停战以后》中
后来,我们在《停战以后》中看到了项堃的精彩演绎,无不为他的演技所折服,然而很多观众所不知道的是,项堃是一边与病魔抗争一边完成表演任务的。
1962年冬天,项堃还因为在《停战以后》中的出色表现,而被北影厂评为了先进个人,登上了光荣榜。
同样和项堃差不多时间进入北京的,还有在影片中扮演陈司令的陈戈。
陈戈原本在长影厂担任演员和导演,后来进入中国青艺担任院长兼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艺术团顾问。
他和成荫也是老同事,同样在《南征北战》中有过合作。这一次,当陈戈出现在银幕上,令我们倍感亲切。而且,他也再一次用他带有明显四川方音的普通话,讲出了一句又一句令我们记忆犹新的金句——
“他们是从天上飞来的,所以床头、过道都是敌人。”
“历史给一切做了见证,美帝国主义现在还是到处耍着同样的把戏。”
陈戈(左)和张平同框飙戏
除了这三位大有来头的表演艺术家之外,北影厂有众多演员,都在影片中呈现了惟妙惟肖的表演。
其中我觉得赵子岳和葛存壮配合得最为默契。最令人难忘的,是孙拐子和班县长见面的那场戏,双方没有一句台词,但却在眼神交汇间,将彼此的试探和不服气,全都表现了出来。
马精武和秦文出演一对恋人——记者薛平和翻译谢梅初,两人也较好地完成了各自的表演任务,靓丽的颜值,也令人眼前一亮。
此外,扮演美方代表费丁的谭宁邦,他并非专业演员,但却呈现了自然流畅的表演,为影片增色不少。
而扮演假证人曹玉亭的魏荣,虽然只有一场戏,但他却演得太好了,就像说了一场单口相声一样令人忍俊不禁。
影片中出现的熟悉的身影还有——出演刘参谋的鲁非、出演司机的李雨农、出演胡定能的方辉、出演谢宏的梅熹、出演吴妈的黄素影、出演李连长的王炳彧、和出演曹大叔的周森冠。
孙静贞、王澍、刘钊、庞万林、杨建业等老面孔,也在影片中客串了角色。
那么这些演员,他们的现状如何呢?
遗憾的是,他们当中,除了庞万灵、孙静贞夫妇和杨建业之外,几乎全都去世了。
陈戈演完《停战之后》后,又塑造了一个经典银幕形象,那就是《抓壮丁》中的王保长,他呈现了精湛的演技,然而也因为这个角色,他在特殊年代遭到迫害,以至于1981年1月1日就病逝了,终年65岁。
张平在演完《停战之后》后,紧接着又出演了好几个经典的角色,如《怒潮》中的邱金、《小兵张嘎》中的老钟叔、《千万不要忘记》中的丁海宽等,展现他宽广的戏路。
70年代末开始以塑造“高干”为主,1986年10月17日因病离世,享年69岁。
项堃原本还应在《独立大队》、《苦菜花》、《逆风千里》等电影中出演主角,然而因为病情只好割爱。不过1965年,他依然在《烈火中永生》中再一次塑造了徐鹏飞一角,令人难忘。2009年2月15日去世,享年94岁。
其他的演员,王炳彧1982年英年早逝,梅熹1983年去世,周森冠1994年去世,魏荣1996年去世,赵子岳1997年去世,谭宁邦2001年去世,王澍2003年去世,秦文、刘钊22008年去世,葛存壮、李雨农2016年去世,黄素影2017年去世,鲁非2019年去世,方辉2022年去世,马精武2023年去世。
如今健在,庞万灵96岁,孙静贞91岁,杨建业85岁。
庞万灵和孙静贞
杨建业
我记得当年,《停战以后》上映的时候,我们还曾唱过一首童谣,不知大伙是否还记得呢?“马歇尔,到处骗,一边帮打一边劝,驾着飞机满天转,假“调处”,真捣乱,你的原形早已现,别在中国装洋蒜。”
那么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些童言无忌的歌谣,实际上放到现在都并不过时?
我觉得,美帝真就像片中陈司令所说的那样,“从没消停过。”
但不管他们怎么折腾,决定世界命运的,仍是是人民。
那么亲爱的朋友们,请问大家看过这部《停战以后》吗?看过之后感觉如何?不如到留言区与更多朋友,分享心得吧。
来源:DJ雅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