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们为了记录日常生活以及生活中的感思,会采取日记的方式来与遗忘抗衡。年纪稍长一点的国人,大部分在年轻时候有记日记的习惯,一是学校老师会有要求,希望通过记日记锻炼学生的文笔,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二是青春期的那些不可诉说的冲动、烦恼和忧伤似乎也只能形诸笔墨,于夜深
封面:碧玉点金,内蒙古伊图里河,2021年。 摄影:冯凯文
目录
CONTENTS
卷首语
EDITOR'S NOTES
影像日记
Image Dairy
文/阳丽君
Text by Yang Lijun
人们为了记录日常生活以及生活中的感思,会采取日记的方式来与遗忘抗衡。年纪稍长一点的国人,大部分在年轻时候有记日记的习惯,一是学校老师会有要求,希望通过记日记锻炼学生的文笔,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二是青春期的那些不可诉说的冲动、烦恼和忧伤似乎也只能形诸笔墨,于夜深人静时与自己悄悄对话。到中年或老年仍然坚持记日记的人虽然不多,但也不少,这时候,对社会、人情、事物等不便公之于众的看法更多地流露在私密的方寸之间。于普通人而言,日记可能一辈子不见天日,读者永远也只有自己一个。于名人而言,公开出版的几卷几十卷的日记是研究他们最直接的资料,研究者或感兴趣者会反复阅读,从中看到一个鲜活生动有血有肉的“人”。
时代发展到今天,影像逐渐成为记录时代和历史的重要工具,无论是个人当下的生活,还是社会过去的变化,无不可以从形象、直观、生动、客观的影像中得到回忆和再现。尤其是当手机成为人们的体外“器官”之后,即拍即传成为普通人的日常。时代的齿轮越转越快,随到随看随拍的人越来越多,美食当前,手机先来;老友聚会,必来一张。走过的路、看到的花、行经的店、路遇的景,林林总总,无不可以掏出手机,记录一番。生活的点点滴滴,化为手机里一张张的照片。在当下,影像日记无疑更快捷更简便更丰富,不需要寻找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随时随地可以记录;不需要有专门的材料,手机时时揣在手里,随时准备按一张;也不需要受限于篇幅和时间,只要愿意,只要手机空间足够,既可不断地拍,也可不断地录,把声音、动作和画面一块儿记录下来。这样的影像日记,直观而多元。
文字日记侧重于感觉,重点在感受;影像日记则偏向于视觉,重点在看。文字日记更私密化,一般情况下,是锁在抽屉里的秘密和私语,情感宣泄的功能更强;影像日记则更公开化,或发布于各类社交平台,塑造影像中的各种人设,或发送给亲人、朋友,传递实时的行程动态,交流的功能更强。
当影像日记成为一种潮流,对摄影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当人们习惯于影像成为日常的一种,自然会不断讲究拍摄和记录的美感,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影像日记里便会得到充分体现。同时,随着人们视觉素养越来越高,从中诞生优秀摄影家的比例自然也更高,有视觉阅读能力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摄影自然会越来越繁盛。
新的一年,愿读者朋友,能更好地记录自己充实而多彩的生活,创作出丰富而优秀的作品。
特别报道
SPECIAL REPORT
跨越海峡,影像为媒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摄影奖颁奖典礼
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在杭州开幕
年度中国摄影家
CHINES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森林之歌
——访摄影家冯凯文
摄影/冯凯文采访/阳丽君邢树宜
世界窗
WINDOW OF THE WORLD
摄影与后真相
——克里斯蒂娜·德·米德尔的叙事重构
摄影/[西班牙] 克里斯蒂娜·德·米德尔
文/韩鹭
专题
FEATURES
打造摄影的中华语境
谱写海峡两岸影像文化交流新篇章
文/庄跃成
“芯”心相印
——海峡两岸摄影中的新质影像与审美意蕴
文/王小川
中华美学精神与海峡两岸摄影交流
文/徐希景
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学术对话会摘编
文字整理/樊航利
中国历史的丰碑,中华民族的脊梁
——“长城长”杨越峦摄影艺术展
文/徐晓光庄跃成
拍好心中的长城
——访摄影家杨越峦
摄影/杨越峦采访/阳丽君樊航利
青年十问
TEN QUESTIONNAIRES ON YOUNG PHOTOGRAPHERS
历史浮影与个人记忆
——访青年摄影师王翰林
摄影/王翰林采访/韩鹭
静观
GAZE
民族华彩
文并摄影/李祖荣
激情世界
文并摄影/周小军
呼吸间·在人间
摄影/王攀采访/邢树宜
张家口四合院
文并摄影/王志军
灵境
文并摄影/陈秀峰
艺苑
ART SCEN
雄安新区建设者
摄影/刘向阳文字整理/张悦
会员佳作
IMAGES FROM READERS
记录·体验
——《中国摄影家》读者俱乐部安徽站会员作品
环球摄影新闻
GLOBAL NEWS ON PHOTOGRAPHY
环球摄影新闻
来源:中国摄影家杂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