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几百年前的欧洲海洋,可不是今天这般单调的模样。那时候,海底到处是牡蛎,成群结队地聚在一起,形成了壮观的牡蛎礁。这些礁不是咱们想象中的小片,而是绵延几百平方公里,堪比好几个城市的面积。法国、丹麦、爱尔兰、英国,甚至地中海和黑海的沿岸,海底都被这些密密麻麻的牡蛎礁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文 | 王海诗(Amphitrite Wong)
本文约2600字,阅读约7分钟
几百年前的欧洲海洋,可不是今天这般单调的模样。那时候,海底到处是牡蛎,成群结队地聚在一起,形成了壮观的牡蛎礁。
这些礁不是咱们想象中的小片,而是绵延几百平方公里,堪比好几个城市的面积。法国、丹麦、爱尔兰、英国,甚至地中海和黑海的沿岸,海底都被这些密密麻麻的牡蛎礁覆盖着。
欧洲平牡蛎,顾名思义,拥有扁平的贝壳,其表面粗糙,常附着于岩石或其他坚硬物体上。欧洲平牡蛎主要分布于欧洲沿海地区,包括大西洋东北部和地中海。它们通常栖息于浅海区域,喜欢附着在坚硬的物体上。它们是滤食性动物,通过过滤海水获取食物。作为雌雄同体生物,欧洲平牡蛎的繁殖方式独特而有趣。上图是来自法国布列塔尼地区坎卡勒的欧洲平牡蛎(Ostrea edulis)。摄影:Myrabella (CC BY-SA 3.0)
牡蛎这个名字源自古法语的“oistre”,14世纪时首次出现在英语中。而法语又是从拉丁语“ostrea”演变而来,这个词与希腊语的“ὄστρεον”(意为牡蛎)同源。细想起来,这名字和“骨头”(希腊语“ὀστέον”)也颇为相似,大概是因为它们坚硬的外壳吧。
牡蛎早早地走进了人类的生活。在古罗马的记载中,意大利沿海就有牡蛎养殖场,苏格兰的牡蛎交易也曾热闹非凡。
贝尔特·奥西亚斯(约1580-1623年)的油画《带牡蛎、水果和酒的静物》,创作于约1620-1625年。画中细腻地描绘了摆放着牡蛎、水果和酒的餐桌,是荷兰黄金时代静物画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画也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牡蛎作为一种美食的喜爱。图源:公域
到了19世纪,牡蛎更成了大城市里的“明星食品”。那个时候,伦敦街头到处是卖牡蛎的小摊,就像现在到处都是奶茶店一样。牡蛎便宜又好吃,不分贫富,谁都爱吃。孩子们吃完牡蛎,就用壳堆成一个个小洞穴,还会围着路人吆喝“请记得这洞穴!”,讨几分钱玩。牡蛎壳堆得多了,街头巷尾也充满了喧闹声和欢乐气氛。
随着野生渔业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养殖业逐渐兴起并成为水产品供给的重要来源。养殖业通过人工干预,在特定的水域中培育水生生物,以满足市场需求。上图是19世纪末,法国Arcachon地区繁忙的牡蛎养殖场一角。工人们正在对刚生长出壳的幼小牡蛎进行筛选和分类,这是牡蛎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图源:公域
但是,好景不长。
工业革命之后,欧洲各大城市的人口飞速增长,对牡蛎的需求也随之暴增。
靠近城市的牡蛎礁先是被一网打尽,然后,渔民们跑到更远的地方去捕捞,甚至跨国买卖小牡蛎养殖。
基于历史文献资料绘制的牡蛎礁分布地图。图中标示了不同时期牡蛎礁的分布范围,反映了历史变迁对牡蛎礁生态系统的影响。图源:Thurstan, R.H., McCormick, H., Preston, J. et al. (2024)。
那时候的人们还以为牡蛎是“取之不尽”的资源,没想到很多新发现的牡蛎床,在短短几周内就被捞空了。
拿苏格兰东海岸的爱丁堡附近举例,19世纪30年代,这里每年能捕捞3000万只牡蛎。可到了一百年后,这个数字已经降到了不到30万,到1950年代,这片区域的牡蛎就彻底绝迹了。
2024年1月,苏格兰Newburgh Beach的景象。摄影:©韩旭鹏
这样的故事在欧洲沿海屡见不鲜。随着牡蛎的数量锐减,支撑它们生存的牡蛎礁也一同消失了。那些曾经厚厚的壳堆、绵延的大礁体,逐渐被海底的泥沙所取代。
现在的欧洲海底,更多是泥沙和一些零散的海草,完全看不出牡蛎礁的痕迹。大多数野生牡蛎礁早就不复存在,连一平方米上几只牡蛎的状态,都已经算是“健康”了。但若是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这跟过去的状况相比,简直是“瘦骨嶙峋”。那些古老的牡蛎礁,成千上万只牡蛎聚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孕育了无数生物,净化了海水,保护了海岸线。
牡蛎的内部结构简单但高效。它们通过鳃进行呼吸,同时外套膜也参与气体交换。一个小小的三室心脏负责将无色的血液输送到全身,而两颗肾脏则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尽管没有大脑,它们却有两对神经索和三对神经节组成的神经系统。在生殖方面,牡蛎显得十分特别。许多种类的牡蛎既有雄性生殖器官也有雌性生殖器官,理论上可以自我受精。它们的卵子和精子通过水体释放,受精后的卵在短短六小时内发育成幼虫,随后漂浮在水中两三周,最终定居在合适的地方,成长为成熟的牡蛎。上图是一只欧洲平牡蛎。摄影:Taishonambu(CC BY-SA 4.0)
很多人不知道,牡蛎礁不只是牡蛎的家,还是海底的“建筑师”。
它们的壳,能给小鱼、小虾等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复杂的结构让海底充满了生命的多样性;
而且,牡蛎有净化水质的本领,一只牡蛎一天能过滤几十升海水,让水变得清澈。
更厉害的是,牡蛎礁还能像天然的防波堤,减缓风浪对海岸的冲击,保护海岸线不被侵蚀。
可是,当牡蛎礁消失后,这些功能也跟着没了。海岸更容易被侵蚀,水质变得浑浊,很多依赖牡蛎礁生活的生物也失去了家园。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变得不再稳定。
牡蛎家族庞大,种类繁多,但可以大致分为两类:真牡蛎和珍珠牡蛎。真牡蛎隶属于牡蛎科(Ostreidae),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食用牡蛎,如欧洲平牡蛎、太平洋牡蛎和悉尼岩牡蛎等。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亿年前的三叠纪,曾经寄生在菊石的壳上。而珍珠牡蛎则属于莺蛤科(Pteriidae,也称为珍珠贝科),与真牡蛎并不直接相关。它们最著名的成就是生产珍珠,无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养殖的,都来自这些特别的牡蛎。上图是2014年冬日,大连棒槌岛海岸边,嶙峋的礁石上附着着密密麻麻的牡蛎。摄影:JesseW900(CC BY-SA 4.0)图文无关
好在现在有一些人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尝试修复牡蛎礁。欧洲沿海的一些社区已经行动起来了。他们把小牡蛎重新放回海里,在海底铺上牡蛎壳,给幼小的牡蛎一个附着生长的地方。虽然目前修复的规模还很小,但这些努力已经初见成效。
修复牡蛎礁,绝不仅仅是为了多几只牡蛎。我们需要明白,这些礁曾经是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它们实际上是在保护整个海洋生态系统。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修复一小片牡蛎礁,意义有多大呢?事实上,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过去那些几百万只牡蛎聚集的大型礁体才是真正的“健康海洋”,而不是现在我们勉强维持的小片区域。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为恢复海洋生态出一份力。减少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选择可持续的海产品,甚至仅仅是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都是在为海洋的未来做贡献。
牡蛎礁曾经是海底的奇迹,为人类和无数生物提供了无法替代的好处。今天的我们,虽然离曾经的“繁荣”还有很远的路,但或许只要愿意努力,总有一天能够让这些“海底城市”重回大海。
海洋与湿地
专栏作者
(注:1.本文仅代表资讯或者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2.通常物种的拉丁学名一般以斜体显示;但是因本平台的文章被拷贝到外部平台时经常出现斜体内容自动丢失的情况,故而未作斜体设置。特此说明。)
资讯源 | Wikipedia, theconversation
文 | 王海诗(Amphitrite Wong)
总编 | Linda
排版 | 绿叶
王 海 诗
Amphitrite Wong
【作者简介】王海诗(Amphitrite Wong)是一名热爱海洋的环境观察青年,求知、好学和热爱探索。关心海洋生物、环境健康以及人类健康。长期关注全球海洋治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污染问题、可持续渔业、以及社区粮食安全等议题,并努力通过分享知识和实际行动让更多人了解海洋保护的重要性。
【引用本文】
王海诗.曾覆盖数百平方公里,牡蛎礁为何从欧洲海底神秘消失?.海洋与湿地.2025-01-04
全球环境治理·海湿专栏作者
Youth Perspective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上图:沉船生态。©摄影:王敏幹教授(Prof.John MK Wong)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参考资料】
https://it.wikipedia.org/wiki/Ostrea_eduli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yster
https://fish-commercial-names.ec.europa.eu/fish-names/species/ostrea-edulis_it
https://theconversation.com/oysters-once-crowded-europes-coast-heres-how-we-discovered-these-long-forgotten-reefs-24400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7-024-04048-8
【海洋与湿地】科普·系列
▲ 海洋大数据是什么?与你我何干?
▲深海采矿是什么?与你我何干?
▲生物多样性监测,常用手段有哪些?
▲什么是同一健康?与你我何干?
来源:中国绿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