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央视一姐”肖晓琳:退休5个月客死美国,临终26字遗言太深刻

360影视 2025-01-05 13:37 3

摘要:在央视的众多节目中,法制类节目一直备受观众瞩目,《今日说法》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凭借一个个真实案例,为大众普及法律知识,已然成为大家心中法制节目的标杆。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在央视的众多节目中,法制类节目一直备受观众瞩目,《今日说法》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凭借一个个真实案例,为大众普及法律知识,已然成为大家心中法制节目的标杆。

而这档节目的背后,离不开关键人物肖晓琳,她将自己的才华与心血倾注于此,让法律的光芒照进千家万户。

而命运却和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肖晓琳退休 5 个月后,竟在美国儿子家与世长辞,她临终前留下的 26 字遗言,更是发人深省……

那么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呢?肖晓琳26 字遗言又是什么呢?

肖晓琳 1962 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教师家庭,父母都是湖南大学的在任教师,家中浓厚的书香氛围,让肖晓琳自幼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

起初,父母满心期望她长大后能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肖晓琳自己也曾这么认为,她不像其他同龄人爱在外疯玩,总是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而一次偶然的经历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某个周末,午睡醒来的肖晓琳随手打开收音机,本想收听磁带,却意外调到一个频道,里面传出一道悦耳动听如银铃般的女声,正在朗读她前不久看过的《童年》。

肖晓琳瞬间被吸引,一动不动地坐在床边听完了整期节目,直到结束音乐响起才回过神来。

从那时起,“成为一名播音员”的想法就在她心底扎了根。

在那个年代,播音员还是个小众职业,不被大众理解,很多人觉得这不过是个没有思想、不露脸的传话筒。

但肖晓琳不为所动,她理智且有主见,买来普通话教材,课间别人玩耍时,她就坐在座位上,对着书上的发音技巧,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发音、纠正错误。

她还积极争取学校广播站的机会,多次在校内朗诵优秀文章,清脆的嗓音和标准的普通话赢得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即便做着这些被有些人视为“不务正业”的事,肖晓琳的成绩依旧名列前茅。

高考时,她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尽管老师认为以她的成绩能上更好的学校,还冒着违反规定的风险劝她慎重考虑。

肖晓琳却坚定地说:“我很确定我的梦想所在,我已经决定好了,不会再变。”

就这样,1977 年,肖晓琳顺利踏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开启了逐梦之旅。

进入大学后,肖晓琳如鱼得水,遇见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谈起播音眼中都闪烁着光芒,这让她更加确定自己来对了地方。

她没有因上了大学而松懈,依旧保持阅读和早起听广播复读的好习惯。

毕业后,心系家乡的她回到长沙,进入市广播站工作,不久长沙市人民广播电台成立,肖晓琳凭借标准的普通话和挺拔端正的外形,成功成为第一批播音员。

几年后,长沙市电视台成立,她又顺势进入电视台,同样是第一批播音员。

但肖晓琳并不满足于此,她上进心极强,为了继续深造,工作之余拼命学习,常常通宵达旦,等到抬头望向窗外,才发现天已大亮。

功夫不负有心人,带着因刻苦学习落下的脊椎病,肖晓琳如愿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再次回到北京。

1988 年,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肖晓琳被调入中央电视台,担任主持和制片工作,正式踏入了梦寐以求的央视舞台。

【巅峰之作】

进入央视后,肖晓琳很快迎来了事业的关键转折点 , 接手《观察与思考》栏目。

这是一档旨在报道社会焦点、针砭时弊的节目,作为全国第一个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它急需一位有深度、有见解的新闻评论人,30 出头的肖晓琳脱颖而出,成为最佳人选。

为了做好节目,肖晓琳不辞辛劳,四处走访,深入到祖国各地的贫困地区、基层一线,亲身感受百姓的生活百态。

录制节目的地点常常环境恶劣,工作忙碌起来,饥一顿饱一顿更是常事,短短几年,她就患上了严重的胃病。

但她毫无怨言,始终坚守岗位,面对各种人间疾苦,肖晓琳在节目中展现出严峻的形象,以深刻的见解和冷静的分析赢得观众认可,“铁面美人”的称号不胫而走。

1989 年,肖晓琳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还短暂主持过《新闻联播》,这无疑是对她主持能力的高度肯定。

此后,她参与创办了《焦点访谈》《半边天》等多个极具影响力的栏目,成为台里重点培养对象。

1995 年,肖晓琳获得前往美国犹他州州立大学新闻系进修两年的机会,丈夫的全力支持让她安心赴美深造。

留学期间,她潜心学习,深入了解美国电视业的管理模式与发展走向,并与国内节目对比,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与经验。

回国后,肖晓琳做出一个重大决定,那就是创办《今日说法》。

当时,国内民众的法律意识相对淡薄,她深感普及法律知识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为了打造这档节目,肖晓琳投入大量心血,从选题策划、采访取材到后期制作,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

在挖掘主持人时,她独具慧眼,看中了当时还未崭露头角的北大才子撒贝宁。

撒贝宁身上的专业素养、沉稳气质与节目十分契合,肖晓琳力排众议,给予他主持的机会,撒贝宁也不负所望,凭借幽默风趣又不失严谨的主持风格,让《今日说法》迅速走红。

这档节目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将专业的法律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观众,既做到了专业权威,又兼顾了大众的接受度,很快跃居专业类栏目榜首,收视率、观众满意度双双夺冠。

肖晓琳也凭借这档节目,奠定了自己在央视乃至整个主持界的地位。

2017 年 2 月,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年会上,肖晓琳发表了退休演讲。

彼时的她,回首 29 年职业生涯,感慨万千,本以为能就此卸下重担,开启悠闲的退休生活,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而命运却在此时急转直下。

起初,肖晓琳只是偶尔感觉身体有些隐隐作痛,并未太过在意,以为只是劳累所致,可随着疼痛愈发频繁和强烈,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医院检查,结果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她得了结肠癌,而且已到晚期,这个消息让肖晓琳和家人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国内医生表示,病情发展到这个阶段,手术意义不大,建议保守治疗,后续情况只能听天由命,靠病人自身的心态去支撑。

远在美国工作的儿子得知后,心急如焚,他无法接受母亲即将离去的现实,极力劝说肖晓琳前往美国治疗,那里有着更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或许还存有一线生机。

肖晓琳看着儿子焦急的模样,心中满是不舍与牵挂,最终决定赴美就医,就当是去国外旅游散心,也能多陪陪儿子。

抵达美国后,肖晓琳入住了当地著名的医院,儿子为她找来了顶尖的医疗团队。

一开始,问诊医生对治疗颇为乐观,制定了一系列化疗方案,肖晓琳也积极配合,即便化疗过程痛苦不堪,头发大把大把地脱落,她也咬牙坚持。

可几个疗程下来,病情并未如期望中好转,癌细胞依旧疯狂扩散,身体每况愈下。

看着镜子中形容憔悴的自己,肖晓琳心中五味杂陈,但她始终没有放弃求生的欲望,依旧顽强地与病魔抗争。

在与病魔顽强抗争数月后,肖晓琳的身体还是每况愈下,她深知自己大限将至。

临终前,她紧紧握着儿子的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留下了 26 字遗言:“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你们健康、长寿,我就在,感谢你们。”

这简短的话语,饱含着无尽的悔恨与深沉的嘱托,她后悔自己为了工作,常年忽视身体发出的警报,将健康抛诸脑后。

她嘱托身边的人,一定要重视健康,莫要重蹈她的覆辙;她感恩家人多年来的陪伴与支持,即便到了生命的尽头,这份亲情依旧是她最割舍不下的牵挂。

在场的家人听闻,无不潸然泪下,这遗言就像重锤,狠狠地敲在每个人心上。

消息传回国内,网友们也纷纷陷入沉思,大家这才惊觉,原来那个总是出现在电视荧幕上,为大家带来精彩节目的肖晓琳,背后竟付出了如此惨痛的健康代价……

肖晓琳的一生,是为新闻事业拼搏的一生,她用智慧与汗水,为观众带来无数精彩节目,在法治宣传领域立下不朽功勋。

她也是一位平凡的母亲、妻子,有着对家人深深的爱与愧疚。

她的离去,让我们痛心疾首,却也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在忙碌追逐的道路上,让我们时刻铭记肖晓琳的遗言,珍视健康,关爱家人,如此方能不负人生这场宝贵的旅程,向着未来,稳步前行。

澎湃新闻在2017-07-12关于《61岁央视主持人肖晓琳患癌症去世,曾参与创办《今日说法》》的报道

中国新闻网在2017年07月13日关于《央视主持肖晓琳两周前病逝 遗言:不要忽视健康》的报道

来源:小彭的灿烂笔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