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美术史》是 2019 年 8 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由尹吉男担任主编及首席专家,编写组成员还包括郑岩、贺西林、李清泉等知名学者。 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导向,采用编年体叙述方式,阐述中国美术从原始时期到近现代的发展
《中国美术史》是 2019 年 8 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由尹吉男担任主编及首席专家,编写组成员还包括郑岩、贺西林、李清泉等知名学者。 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导向,采用编年体叙述方式,阐述中国美术从原始时期到近现代的发展脉络与线索,结合各时代社会背景,介绍艺术样式、风格特征及具体表现,融入最新研究成果与考古发掘,内容新颖且具时代性,还附有数字化资源二维码链接,既适合专业美术院校师生,也可供广大美术爱好者使用。
首先来看看这本书的结构::
绪论
第一章 史前至先秦时期的美术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美术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美术
第五章 五代宋元时期的美术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第七章 近现代时期的美术
绪论
概述
一、历史背景
● 1.时间跨度:公元前 221 年 — 公元 220 年,涵盖秦、西汉、东汉三个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帝国初期。
● 2.政治格局:秦灭六国统一中原,首创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与官僚政治体制,汉朝继承秦制,持续强化中央集权。
● 3.思想文化:汉初道家思想短暂盛行后,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术成为统领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想,促使社会思想趋于一统。
二、社会经济基础
● 1.社会稳定:秦汉时期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各方面发展提供基石,人口增长、城市兴起,为经济腾飞创造条件。
● 2.手工业进步:兴旺发达的手工业成为技术革新驱动力,如冶铁技术成熟,优质钢铁工具广泛用于生产、工艺制作;石材开采与加工技艺提升,大量应用于建筑、雕刻等领域,带动造型艺术发展。
三、艺术成就领域
(1)建筑景观
● 1.城市规划:都城如秦咸阳、汉长安,布局规整、规模宏大,功能分区明确,彰显帝国威严,有宫殿区、居民区、商业区、手工业区等。
● 2.建筑特色:宫殿建筑高大雄伟,采用高台基、大屋顶、斗拱等构造,如秦阿房宫、汉未央宫,展现精湛木构技艺;园林景观注重山水营造,引入自然元素,私家园林开始萌芽。
(2)墓葬视觉文化
● 1.葬俗转变:祭祀礼仪中心从传统宗庙向墓葬转移,厚葬成风,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不惜耗费巨资营建墓室、陪葬丰富物品。
● 2.墓室艺术:包括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等多种形式。壁画内容涵盖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现实生活场景;画像石与画像砖以浮雕、线刻展现相似题材,分布于墓室墙壁、门楣、棺椁等处,生动反映当时社会万象。
(3)美术题材与内涵
● 1.题材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生活,从帝王将相宴饮游乐、出行征战,到市井百姓农耕蚕桑、百工劳作;既有宫廷雅乐舞蹈场景,也有民间杂耍百戏画面;还包含山川河流、花鸟鱼虫等自然风貌描绘。
● 2.思想反映:深受阴阳五行思想影响,在建筑布局、装饰色彩选择上遵循其规律;神仙信仰盛行,大量仙山楼阁、羽人飞升图像涌现;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渗透,通过孝子贤孙、贞节烈女故事传颂,规范社会秩序。
(4)艺术风格
● 1.总体风格:深沉雄大,作品不拘小节,追求宏大叙事与整体气势,线条刚劲有力、造型古朴厚重,无论是巨型雕塑还是大幅壁画,皆给人强烈视觉冲击。
● 2.风格成因:帝国雄厚国力支撑大规模艺术创作;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激发艺术家对力量、气势的表达欲望;多元文化融合汇聚,为艺术创新提供源泉,使其展现出自信豪迈、活力四溢的独特魅力。
四、对外交流影响
● 1.疆域开拓:秦汉通过军事征伐、移民实边等手段拓展疆土,东北至朝鲜半岛,南抵百越之地,西达西域,与周边民族交流频繁。
● 2.丝绸之路:贯通中西的贸易通道,不仅输送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也传播中原艺术风格、技艺;同时引入西域文化元素,如佛教艺术初传,异域的动植物、装饰图案融入秦汉美术创作,促进艺术风格多元化发展,丰富美术题材与表现形式。
第一节城市与物质文化
一、城市、建筑与景观
(一)帝国的都城
(1)秦都咸阳
● 1.地理位置:位于陕西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高亢平地。
● 2.城市布局:核心区多宫室和作坊,暂无外城墙发现;咸阳宫居中心,始建于战国中期,平面略长方形,周长约 2750 米,有多处大型建筑。
● 3.宫殿特色:1 号宫殿遗址为 “冀阙” 一部分,利用地势架阁道成三层楼阁;宫殿有车马、人物等内容壁画,还有带龙、凤纹饰空心砖。
● 4.城市发展:140 余年不断扩大增饰,周边多离宫别馆;阿房宫计划建在上林苑,规模超群,虽未竣工但夯土台基宏大,其规划将渭河谷地纳入视野。
(2)西汉都城长安
● 1.地理位置:今西安市西北部,隔渭水与咸阳城相望,地势南高北低。
● 2.城墙与城门:惠帝时增筑城墙,平面近不规则方形,周长约 25700 米,每边三门,西、北墙依河流走向,南墙靠已有建筑。
● 3.宫殿分布:大部分空间为宫殿区,城门内有主干道,基本符合 “面朝后市” 传统礼仪结构,但布局规律性不强,朝向有从面东向面南转变观点;长乐、未央宫先后建成,长乐宫依托秦兴乐宫,常为太后寝宫,未央宫气势宏伟,前殿台基三层阶梯状,高 15 米,还有椒房殿等诸多遗迹,城外有上林苑、建章宫等营建活动,建章宫与未央宫有复道相连,有凤阙、太液池等遗迹,太液池出土石鲸,昆明池模仿天汉图景,有牵牛、织女像,西汉末新莽时期修造明堂、辟雍等礼制建筑。
(3)东汉都城雒阳
● 1.地理位置:今河南洛阳,前临洛水、背依北邙。
● 2.城市规模:规模小于长安,城墙周长近 14 公里,十座城门,因南北长九里、东西宽六里,又称 “六九城”。
● 3.宫殿设置:城内沿袭西汉宫殿制设南宫、北宫,未系统发掘,北宫正殿德阳殿高大华美;城南郊有辟雍、明堂、灵台等礼制建筑,还有太学;两汉都城外围或有范围较大郭。雒阳在后世多朝为都城,遗迹含后世改造结果。
(4)西汉郡国与南越国都城
● 1.郡国都城:西汉郡国并行,诸侯国多有壮丽宫殿苑囿,探查不足。
● 2.南越都城:番禺(今广州)为南越国都城,宫室面积大,有宫墙、殿宇、曲水石渠和石池等遗迹,宫廷建制取法中原,展现西汉宫苑景观。
(二)都城以外
● 1.军事工程:秦朝连缀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修通往边关直道、以都城为中心驰道,南方开凿灵渠;汉朝在北部、西部增设城池关隘,丝绸之路沿线多两汉遗物,如居延遗址纺织品等。
● 2.离宫别馆
● ①碣石宫:位于辽宁绥中与河北秦皇岛交界,秦始皇、汉武帝东巡逗留地,面朝大海,利用礁石为门阙,结构功能复杂,有夔龙纹瓦当暗示建筑体量恢弘,选址气魄非凡。
● ②甘泉宫:在陕西淳化,处于秦代驰道和直道连接点,汉武帝用于祭祀等,绘有神明画像,现存宫城、门阙等遗迹,台下有石熊、石鼓。
● 3.宗教祭祀建筑
● ①后土祠:山西万荣汉代建筑遗址或与之有关,中美曾发掘,记录不详。
● ②汉阙:河南嵩山脚下太室、少室、启母三阙建于 2 世纪初期,为山神或灵石祠庙标志性建筑,石结构渐被接受;江苏连云港孔望山摩崖石刻在东汉后期出现,融合道教与其他图像程式,有佛像、胡人等,是海滨摩崖景观。
● 4.水利设施:四川成都都江堰,战国李冰父子主持修建,1974 年出土含李冰像在内五件东汉石人,功能与治水有关,大尺度真人偶像构成新视觉营造。
● 5.民居:汉代豪族百姓宅邸建设发展,河南内黄三杨庄发掘西汉后期乡村宅院,多层次院落结构保存好,有正房、厢房等,借助墓葬画像、陶制明器可了解汉代居住建筑形象与装饰,如山东金乡 “朱鲔石室”、淮阳于庄汉墓陶楼等。
二、器具与织物
(一)家居器物
● 1.玉器:阿房宫遗址玉杯,直腹高足,青黄色有斑纹,饰多层几何、凤纹等图案,符合楚地风格;西汉陵墓多 “生器”,汉元帝渭陵出土微型玉雕,如羽人骑天马像,用透雕突显精致,礼玉地位渐衰落。
● 2.青铜器:茂陵陪葬区铜器展现帝室珍宝与物产,如 “熏卢” 香炉,鎏金涂银,炉盖塑山体,有龙形装饰;还有鎏金骏马铜器、犀尊等,诸侯王墓如满城汉墓出土多种日用铜器,有错金熏炉、长信宫灯等,东汉铜器生产转折,装饰华丽实用铜器减少,有甘泉山牛灯、土山兽形砚等。
● 3.铜镜:两汉流行,西汉有草叶纹镜等典型类型,齐王墓陪葬坑有矩形铜镜,红庙坡出土彩绘铜镜;东汉后期画像镜兴起,延续至三国。
● 4.漆器:秦代云梦睡虎地木胎漆器多饮食梳妆用具,产地含咸阳,外黑内红,绘动物、云气纹;两汉漆器生产地扩展,工艺精湛,分工严密,长沙马王堆汉墓、江陵凤凰山汉墓、盱眙大云山江都王墓等多有出土,东汉漆器常绘人物故事,案、几、屏风多以髹漆制作。
● 5.瓷器:汉代制瓷技术进步,西汉低温釉陶不利实用,东汉后期江南越地出优质青瓷,改变庖厨宴席用器面貌。
(二)佩饰和织物
● 1.佩玉:汉代玉佩质地工艺出众,遗存分布广,徐州狮子山汉墓、南越王墓多有出土,有龙形玉佩、龙凤纹玉佩及多组复合玉佩等。
● 2.织物:汉代纺织业兴盛,织物门类多,马王堆 1 号墓出土丝麻织品,有几何、云气等纹饰,还有帛画、素纱禅衣;东汉织物多存于西部,装饰纹样更丰富,有吉祥文字,如高台墓地、尼雅遗址所出织锦,反映中原物产技术向外流动,得名 “丝绸之路”。
(三)车马器和兵器
● 1.车马器:秦汉帝王陵墓多随葬马车或车马器,置于象征库厩空间或墓道附近,河北定州三盘山墓马车伞柄铜管、河南永城柿园梁王墓马车及当卢等饰件,工艺奢侈,有祥瑞图案。
● 2.兵器: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多种实用兵器残件,江苏泗阳泗水王墓弩机有祥瑞图案,两汉铜、铁刀剑及玉剑具常见,车马器与兵器兼具形式美感与政治身份,存在礼与用的矛盾统一。
(四)乐器和娱乐用具
● 1.乐器:东周后乐器从礼仪向娱乐转变,秦始皇陵陪葬坑、海昏侯墓出土 “乐府” 字样编钟,汉代王侯世家爱尚音乐,诸侯王家族墓多有乐、舞陶俑,江都王刘非墓编钟、编磬雍容典雅,视觉性增强。
● 2.娱乐用具:六博风行汉代各阶层,云梦睡虎地秦墓、马王堆 3 号墓出土博具,博局图案源于式盘,体现古人宇宙观,后进入铜镜装饰体系。
三、刻石与碑碣
● 1.秦代石刻:统一天下后定小篆为标准文字,秦始皇东巡制作摩崖题刻,今存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部分内容,篆书结体规范、笔势圆转,诏版、铜权等也有类似字迹。
● 2.两汉碑铭
● ①西汉铭刻:多使用方硬古隶,有曲阜五凤二年刻石、平邑庶孝禹碑等,竹帛墨书日益流畅俊逸。
● ②东汉铭刻:隶书成熟,各地碑碣题刻风格多样又统一,有舒展、韵致特征,如曲阜孔庙乙瑛碑等,篆书仍用且有新意,如袁安碑、袁敞碑,还有缪篆印章、独特风格祀三公山碑、装饰性景云碑;秦汉时期篆、隶、章草成美术欣赏对象,李斯等为第一批擅书者,书画创作与理论渐引领美术主流。
第二节墓葬美术
一、帝陵及贵族墓葬的视觉性
(一)帝陵及其陪葬墓
(1)秦始皇陵
● 1.陵园概况:位于陕西临潼,规模宏大,含封土、地宫、陵寝、城垣、陪葬坑。
● 2.兵马俑坑:1974 年发现,共 3 座,藏兵俑和陶马 8000 余个,以军阵排列,象征宿卫军,陶俑制作采用模制与手塑结合,集多种表现方法,写实逼真,散发自然主义作风。
● 3.铜车马:1980 年出土,两乘,为真车马半大小,结构复杂、铸造精良,造型写实严谨,与陵园陶塑风格一致。
● 4.后续发现:1999 - 2003 年间陆续出土陶塑百戏俑、文官俑、青铜水禽雕塑等,题材多样,象征皇家园林,陵园宛如仿真地下皇朝。
(2)西汉帝陵
● 1.汉景帝阳陵:考古收获多,封土四周丛葬坑众多,藏大量彩绘陶俑、家畜及日用器具,陶俑躯体简练、面相生动,存楚韵开汉风。
● 2.汉武帝茂陵:陵区布局渐明,陪葬墓多在东司马道两侧,霍去病墓著名。霍去病墓现存 14 件大型石雕,分两组,墓前马踏匈奴为纪念性雕塑,墓上雕塑与陵墓构成仙山景观,石雕运用循石造型,风格沉稳大气,具艺术性与思想性。
(二)王侯贵族墓
(1)汉代诸侯王墓
● 1.徐州地区:多 “凿山为藏” 崖洞墓,如龟山、北洞山、狮子山汉墓,虽遭盗掘,仍出土精美玉器、陶俑,如龙形玉佩、彩绘陶俑。
● 2.河北满城汉墓: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为大型崖洞墓,出土金缕玉衣、大型车马器等 4200 余件,有错金博山炉、长信宫灯等经典随葬品,墓似地下宫殿,尽显奢华。
(2)长沙马王堆汉墓
● 1 号墓:墓主为长沙相轪侯夫人辛追,椁内四重漆棺,内棺覆盖 “T” 形帛画,画面布局对称、线条刚劲、设色沉着,人物造型具战国样式,展现墓主从死到成仙全过程,凸显引魂升天主题与永生信仰。
● 3 号墓:墓主为轪侯利苍之子,墓中存多幅帛画,棺盖帛画与 1 号墓相仿,棺室两壁帛画内容各异,还出土地形图、辟兵图、导引图等图文并茂帛画。
二、墓室壁画、画像石与画像砖
(一)墓室壁画
(1)发展脉络:秦代有无墓室壁画不明,西汉前期起步,西汉后期渐兴,东汉后期大盛,集中分布于中原和北方地区。
(2)西汉前期:仅见河南永城柿园梁王墓,主室顶部壁画保存好,绘巨龙等,装饰性强,与西汉早期马王堆汉墓漆棺画等有传承关系。
(3)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
● 1.分布区域:集中于豫西洛阳、陕西关中和陕北。
● 2.壁画内容:常表现镇墓辟邪、阴阳五行、神仙信仰、阴宅生活等,有天象、阴阳主神、五方神灵、羽人、西王母等图像。
● 3.代表墓葬:如洛阳卜千秋墓,墓顶绘天堂仙界与墓主夫妇飞升场景;烧沟 61 号汉墓,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内容丰富;西安交通大学附小等壁画墓,各有特色,或绘天象图,或画人物宴乐等,均蕴含阴阳五行观念。
(4)东汉中晚期
● 1.厚葬背景:厚葬风气日盛,墓室壁画繁荣,出现大型壁画墓。
● 2.壁画重点:从对神描绘转向对人表现,重点为墓主画像、车马出行、宴乐百戏,还有生产劳作题材,内容超越墓主生前身份,展现理想化生活。
● 3.构图特点:多采用长卷式、分层分栏式、全景式构图,布局严谨,场面宏大。
● 4.代表墓葬:如河南密县打虎亭 2 号墓,壁画内容丰富、场面大;望都所药村 1 号墓,人物塑造出色,附题记;安平逯家庄壁画墓,车骑出行图壮观,庄园坞壁有空间感;和林格尔新店子壁画墓,内容全,布局、线条俱佳,马的造型有风姿。
(二)画像石
(1)基本信息
● 1.产生与盛行:产生于西汉,盛行于东汉,有墓、祠、阙、棺椁画像石。
● 2.雕刻形式:常见减地平雕加阴线刻、浅浮雕、阴线刻,偶见凹面刻、高浮雕和透雕。
● 3.题材内容:广阔丰富,涵盖家居生活、生产劳作、孝子列女等诸多方面,可成 “绣像汉代史”,部分有文字榜题,涉及图像、人物等信息。
● 4.风格特点:质朴浑厚,简率大气,有 “气魄深沉雄大” 之感。
(2)分布区域
● 1.山东、苏北、皖北区:山东以鲁南、鲁西南集中,苏北以徐州为中心,始于西汉中晚期,盛于东汉中晚期,画像石类别多样,技法丰富,构图、造型、线条讲究,风格多样,有长清孝堂山石祠、嘉祥武氏祠等典型遗存。
● 2.豫南、鄂北区:以南阳为中心,西汉中晚期出现,盛于东汉,题材丰富,多石灰岩质地,浅浮雕为主,构图疏朗,风格粗犷,有唐河冯君孺人画像石墓、麒麟岗画像石墓等代表。
● 3.陕北、晋西北区:盛行于东汉中期,集中在绥德等地,题材较单纯,多采用减地平雕,部分彩绘画像石,构图简练,风格质朴清新,有绥德王得元画像石墓、神木大保当画像石墓群等。
● 4.四川、滇东北区:主要在成都平原,多东汉晚期作品,有多种类型,题材有特色,多浅浮雕或高浮雕,构图简括,刀法粗放,造型古拙,有郫县画像石棺、简阳鬼头山画像石棺等代表。
(三)画像砖
(1)发展历程:出现于战国,秦代有发展,西汉中期增多,东汉鼎盛,战国至秦用于装饰宫殿,汉代用于砌筑墓室。
(2)分类与形式:分为空心砖和实心砖,画像形式有阴线刻、阳线刻、凸起平面雕、浅浮雕。
(3)分布地区
● 1.河南:集中在豫西洛阳、豫中郑州等地、豫南以南阳为中心区域。洛阳多西汉空心砖,题材构图简略;郑州等地多西汉中晚期 - 东汉早期空心砖,画面繁复;豫南从西汉中晚期 - 东汉前期流行,有空心、实心砖,浅浮雕或浅浮雕加阳线刻为主,题材多样,雕刻手法洗练。
● 2.四川:盛于东汉后期,分布多地,皆实心砖,采用脱模法,浅浮雕和浅浮雕加阳线刻,题材广泛,构图简练,体积感强,线条流畅,风格清新明快,如大邑舞乐百戏、成都斧车、郫县盐井画像砖等。
第三节秦汉时期的美术交流
一、秦汉帝国与外部世界的美术交流
(一)金银器
(1)裂瓣纹银盒
● 1.出土分布:临淄齐王墓、广州南越王墓、盱眙江都王墓、安徽巢湖汉墓等西汉墓葬出土,云南晋宁石寨山滇王家族墓有类似铜盒,江都王墓银盘也有同类纹饰。
● 2.工艺特征:主体用西方主流的捶揲法制成,裂瓣纹源于亚述,盛于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西汉此类银器多经海路输入并改造,山东青州西辛战国墓已有,其流布与仿制反映文化认同。
(2)金器
● 1.外来影响:先秦本土金器少,汉代金器生产受外来因素影响,广西合浦汉墓出土金串饰、戒指、焊珠金箔等,部分海外产或本地仿制。
● 2.本土发展:汉代金器受西方技术启发,西汉后掐丝技术在中原扩散,王侯墓玉衣金线用此工艺,河北定州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新疆焉耆和安徽寿县出土东汉龙形带扣是本土工艺卓越成就体现。
(二)玻璃器
● 1.外来输入:玻璃起源西亚,中国古代不原产优质玻璃,汉代文献称 “琉璃” 或 “璧流离”,视与玉石同列。扬州甘泉山 2 号墓绞胎玻璃碎片可能来自罗马,广西合浦文昌塔 70 号汉墓和贵县汉墓玻璃杯可能产自印度,合浦出土大量玻璃等质地饰件印证文献。
● 2.本土仿制:汉朝在引入玻璃成品同时仿制,中原多铅钡玻璃,呈淡绿、淡蓝或乳白色,用铸造方式,仿传统造型。河北满城汉墓、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江苏东海尹湾汉墓出土物表明玻璃进入丧葬礼仪核心。
(三)美术样式的传播
● 1.玉器模仿:广州南越王墓玉角杯形似西亚、地中海 “来通”,是模仿舶来品设计。
● 2.织物图式
● 新疆地区:民丰尼雅遗址东汉墓出土棉布印有女性半身像,身份有贵霜丰收女神或希腊丰收女神两种解释;和田地区洛浦县山普拉古墓出土缂毛,画面有人头马身神像、持矛武士面部,题材来自希腊,还有人兽葡萄纹(外来)、龟甲纹(中原)等装饰纹样传播。
(四)石质建筑与图像
● 1.石材应用受外部推动:汉代丧葬大量用石材,石结构建筑有永恒不朽意味,西汉诸侯王家族开石质陵墓、石椁墓、石室墓先河。
● 2.神道石刻借鉴西方:东汉墓葬设神道石刻,北京石景山秦君墓表造型借鉴波斯、希腊、罗马、印度柱式;山东多地建筑、画像受域外影响,如临沂吴白庄汉墓等半圆形拱门、嘉祥武氏家族墓神道石刻狮子;沂南北寨村画像石墓、乐山麻浩崖墓佛像或与宗教运动、交通路线有关。
二、鄂尔多斯与欧亚北大陆美术的互动
(1)“鄂尔多斯式青铜器”:蒙古高原长城以北鄂尔多斯发现大量战国 - 西汉青铜器,多属匈奴遗物,与斯基泰文明联系紧密,先秦已影响华夏,秦汉时游牧民族与汉族文化美术沟通更密切。
(2)游牧民族金属器具装饰
● 1.动物形象装饰:热衷生产小体量青铜器具,带扣、车马饰件、刀剑柄用虎、鹰等动物装饰,如新疆托克逊阿拉沟 30 号墓金银饰件、辽宁西丰西岔沟墓地铜扣饰、吉林榆树老河深墓地鎏金铜扣饰。
● 2.戏剧性动物纹样:表现猛兽噬咬牲畜、动物搏斗画面,如内蒙古准格尔旗西沟畔 2 号墓金牌饰、宁夏同心倒墩子匈奴墓葬扣饰、西安客省庄墓葬铜扣饰。
(3)汉朝受草原文化影响器物:河南永城保安山 2 号墓鎏金铜当卢、安徽巢湖汉墓漆盒、徐州狮子山汉墓金扣饰有草原美术题材和形式特征,长城未阻隔交流,鄂尔多斯成物质文化交流枢纽。
三、滇与周边美术的联系
(1)滇国概况:战国 - 西汉 “西南夷” 中滇国较强,族属融合,云南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是滇国贵族墓葬区,出土大量青铜器。
(2)滇国青铜器特色
● 1.贮贝器:器盖塑造祭祀、战争等社会场景,如石寨山一件贮贝器表现大型祭祀,滇人崇巫好祭,人物刻画细致。
● 2.铜鼓:常见,鼓面中央多太阳纹,贮贝器外壁、器足有特色设计,类似中原商周青铜器。
● 3.扣饰:无造型边框,写实,题材与北方青铜器接近,表现动物噬咬、人物情景,还有精美装饰。
(3)文化交流:滇国青铜兵器与巴蜀相似,与南越有风格相近铜器,出土汉文印章、铭文证实与汉文化区域器物流通,受中原影响又有地域民族特点,蜀身毒道是对外互动重要路径,滇国曾充当汉帝国与印度对话桥梁。
结语
● 秦汉美术承上启下、融会贯通,城市、建筑彰显皇权与帝国辉煌;物质文化工艺创新;文字领域小篆、隶书各领风骚;丰碑大碣影响深远;墓葬美术昌盛,开创多种格局;气魄深沉雄大,建构帝国形象,描绘生活与死后世界,为中国美术发展奠基树范,在文化交流中壮大。
思考题:
1.试析秦汉时期城市和礼制建筑的思想内涵。
【参考答案】
(一)城市
(1)都城选址体现统治理念
综合考虑因素:秦汉帝国立都首选关中与河洛地区,这是综合地理、军事、交通等因素的结果。如西汉都城长安,地势南高北低,城墙依河流走向和已有建筑布局,既考虑到防御功能,也兼顾城市的功能分区和交通便利性,体现统治者对都城作为政治中心的全方位考量。
延续传统与创新格局:在继承周代城市建设遗产和经验基础上,秦汉城市建设呈现新特点。战国中期以后富于动态变化的城市格局部分延续,如长安城虽基本符合 “面朝后市” 的传统礼仪结构,但平面布局规律性不够显著,其朝向从面东逐渐向面南转变,反映城市规划在传统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平衡。
(2)都城布局中的政治与宇宙观念
宫殿区的核心地位:都城内宫殿区占据大部分空间,如秦咸阳宫位居城市中心,西汉长安城中长乐、未央宫殿区规模宏大。宫殿建筑高大雄伟,采用高台基、大屋顶等构造,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未央宫前殿气势宏伟,体现 “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 的观念,通过建筑的壮丽展示皇帝的权威和统治地位。
象征宇宙秩序的规划:一些建筑布局体现对宇宙秩序的理解。例如,汉景帝阳陵陵园内建筑遗址和长安城南王莽时期的明堂、辟雍、社稷以及九庙等礼制建筑,强调五行方位,中心建筑的形式和庭院的布局寓象天法地之意,反映汉代人将宇宙观念融入城市和建筑设计中,以建筑为载体构建人间秩序与宇宙秩序的联系。
(3)都城与周边的整体规划
离宫别馆与苑囿的拓展:都城周边的离宫别馆和苑囿是都城功能的延伸。秦咸阳在 140 余年里不断扩大和增饰,周边罗列众多离宫别馆,阿房宫规模超群,其规划将渭河谷地纳入视野。西汉长安的上林苑面积广阔,其中建章宫与未央宫通过复道相连,太液池等景观是其有机组成部分,这些离宫苑囿不仅是皇帝休闲娱乐之所,也体现了对自然山水的占有和利用,是皇权控制范围的象征。
城市与交通水利等设施的联系:都城作为交通枢纽,通过驰道、直道等道路与全国相连。秦代修筑通往边关的直道和以都城为中心的驰道,还开凿灵渠沟通水系。汉朝向外开拓疆土,疏通与外部的交流线路,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兴起。这些交通和水利设施体现了都城对全国的控制和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加强了帝国的整体性。
(二)礼制建筑
(1)祭祀功能与祖先崇拜
宗庙建筑的重要性:宗庙是祭祀祖先的场所,体现对祖先崇拜的重视。如西汉末至新莽时期在长安城南修建的宗庙建筑群,包括十二组雷同建筑,分三排布列,中心建筑平面呈 “亞” 字形,院墙四面辟门并使用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神灵图案的瓦当,这种布局和装饰强调对祖先的尊崇以及对祭祀仪式的庄重性,通过祭祀祖先祈求祖先庇佑和传承家族、王朝的统治。
祭祀仪式与社会秩序维护:祭祀礼仪在礼制建筑中举行,这些仪式有着严格的等级和程序规定,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不同阶层的人在祭祀中的角色和行为受到规范,以强化封建等级制度。例如,只有皇帝等特定阶层才能在最庄重的宗庙等场所进行最高规格的祭祀,通过这种仪式强化统治阶层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2)体现天地秩序与国家观念
明堂、辟雍等建筑的象征意义: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辟雍是古代的一种学宫,同时也用于祭祀等仪式。它们的建筑形态和布局体现天地秩序。辟雍在庭院外多出一道圆形壕沟,寓象天法地之意,象征着天地和谐、国家秩序井然。这些建筑体现国家对文化教育和礼仪教化的重视,是国家统治理念在建筑上的体现,通过建筑空间传达国家的价值观和秩序观念。
社稷坛的国家象征属性:社稷坛用于祭祀土地神和谷神,是国家的象征之一。其建筑位置和形式体现对国家土地和农业的重视,象征着国家的根基。在长安城南礼制建筑中,社稷分处九庙的一侧,与其他建筑共同构成完整的礼制建筑体系,体现了农业社会中土地和粮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对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求。
2.举例分析秦汉墓葬美术的功能及思想性。
【参考答案】
(一)功能
(1)再现生前生活场景
墓室壁画与画像砖石中的生活描绘:在墓室壁画和画像砖石中,有大量描绘墓主人生前生活场景的内容。例如,和林格尔新店子壁画墓中有车马出行、城池府邸、属吏侍从、乐舞百戏、庄园楼阁、墓主燕居、庖厨劳作、农牧生产等画面,展现了墓主人生前的显赫地位和豪华生活。这些图像的功能之一是将生前的荣华富贵带到死后世界,让墓主人在另一个世界也能享受类似的生活。
随葬品中的生活器具体现延续性:大量的随葬品如家居器物、车马器等也是对生前生活的再现。如满城汉墓出土种类繁多的日用铜器,包括错金熏炉、长信宫灯等,这些器物在墓中按照一定的布局摆放,仿佛在另一个世界构建起一个与生前相似的生活环境,为墓主人提供物质上的享受,体现了 “事死如事生” 的观念,使墓葬成为死者在地下的 “家”。
(2)引导灵魂升天
帛画的引魂功能:以长沙马王堆 1 号汉墓的 “T” 形帛画为例,画面自下而上营造了阴府、人间、昆仑、天庭四个空间,通过灵魂复苏、宗庙祭享、仙人召唤、乘龙飞升、天使接引等一系列场景,展现了墓主人从死到成仙不死,直至其灵魂进入太一天庭,最终回归 “道” 的过程。帛画作为引魂升天的媒介,引导墓主人的灵魂在死后能够顺利到达仙界,体现了对灵魂归宿的关注和对永生的追求。
墓葬中的升仙元素辅助灵魂之旅:在许多墓葬的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中都有羽人、西王母、东王公等神仙形象以及瑞兽等象征升仙的元素。例如,洛阳卜千秋墓顶绘有日、月、阴阳神、持节羽人、青龙、白虎、朱雀、蜚廉、西王母、九尾狐、蟾蜍、玉兔、流云以及分乘三头凤和蛇的墓主夫妇,展现了墓主夫妇飞升天堂仙界的景象。这些元素为墓主人的灵魂提供了指引和助力,帮助其完成从人间到仙界的过渡。
(二)思想性
(1)永生信仰的体现
大型雕塑与永生观念:秦始皇陵兵马俑和各种大型雕塑象征着秦始皇在地下世界的统治力量,同时也反映出对永生的渴望。兵马俑规模宏大,栩栩如生,仿佛是一支守护秦始皇灵魂的地下军团,而陵园内的其他雕塑如文官俑、百戏俑等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地下世界,暗示秦始皇在死后仍能延续其统治,体现永生的思想。
厚葬风气背后的永生追求:汉代厚葬风气盛行,从帝陵到贵族墓葬,陪葬品丰富奢华,墓室装饰精美。如汉武帝茂陵陪葬丰富,霍去病墓的大型石雕等都体现了对永生的强烈追求。墓葬美术通过各种形式营造出死后世界的繁荣,表达了希望生命在死后以某种形式延续下去的观念,这种永生信仰在秦汉时期的墓葬美术中贯穿始终。
(2)阴阳五行和神仙思想
建筑和图像中的阴阳五行体现:在墓葬建筑和图像中,阴阳五行观念十分明显。例如,洛阳金谷园新莽壁画墓前室穹隆顶上绘彩云、仙鹤、神禽,侧室脊顶四块砖上分别绘日、月、黄龙穿璧、后土治四方,周壁 12 块砖上分别绘有句芒、祝融、蓐收、玄冥以及青龙、朱雀、白虎、玄武,以日、月标识阴、阳,并以后土、句芒、祝融、蓐收、玄冥五方之神(佐)和黄龙、青龙、朱雀、白虎、玄武五方之兽来体现五行,体现了当时人们将阴阳五行观念融入墓葬美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构建一个符合宇宙秩序的死后世界。
神仙思想在美术中的表达:神仙思想在墓葬美术中广泛体现。西王母、东王公等神仙形象频繁出现在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中。如陕西定边郝滩新莽至东汉早期壁画墓的赴仙图,描绘了墓主人在羽人的引领下,奔赴西王母昆仑仙境的壮观场景,形象地展现了汉代的神仙信仰。这种神仙思想为人们提供了对死后世界的美好想象,是秦汉时期人们精神追求的重要部分,也反映在墓葬美术作品的创作中。
3.从礼仪背景、生产技术和文化沟通等角度,谈谈汉代器物视觉性的新变化。
【参考答案】
(一)礼仪背景
(1)礼器地位的转变与日用器物的兴起
礼玉地位下降与实用玉器受青睐:在汉代,传统礼玉的地位逐渐衰落,而实用玉器受到更多关注。例如,汉元帝渭陵的陵园内出土的微型玉雕,如羽人骑天马像等,采用透雕形式,突显精致做工,作为案头艺术品,其功能从传统的礼仪象征更多地转向装饰和欣赏。这种变化反映出汉代礼仪观念的转变,人们对玉器的审美和使用更加注重个人喜好和日常生活中的装饰作用。
青铜器从礼器到实用器的变化:青铜器也有类似变化。在汉代,装饰华丽的实用铜器虽然在西汉之后有所减少,但整体上青铜器的功能逐渐从祭祀等礼仪用途向日常生活实用转变。如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不仅外观设计巧妙,而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体现了在礼仪背景变化下,器物在功能和视觉设计上更加注重实际使用价值。
(2)丧葬礼仪中的器物视觉性增强
随葬品的丰富与展示性:汉代厚葬风气盛行,丧葬礼仪中的器物视觉性增强。墓葬中的随葬品丰富多样,从家居器物、车马器到各种俑等,都被精心制作和摆放。例如,海昏侯墓出土的大量随葬品,包括成组编钟等乐器,这些器物在墓葬中的展示不仅体现了墓主人生前的身份地位,也成为丧葬礼仪中重要的视觉元素,通过丰富的随葬品展示家族的财富和对死者的尊重。
明器的视觉营造作用:明器在汉代丧葬礼仪中的视觉营造作用愈发重要。如秦始皇陵陪葬坑中的陶制兵俑和缩微铜车马,虽然部分是专门为黄泉世界设计的明器,但它们的制作精细,具有很高的视觉效果。汉代的陶楼等明器模型也十分精致,如淮阳于庄汉墓的陶楼,庞大的建筑模型可以拆卸,内部还配备伎乐俑,通过这些明器构建出死者在地下世界的生活场景,增强了丧葬仪式中的视觉体验。
(二)生产技术
(1)工艺的进步与创新
制瓷技术的发展:汉代制瓷技术进步,瓷器逐渐加入到日常用器的行列。西汉的低温釉陶到东汉后期,江南的越地开始出产优质青瓷。青瓷釉层较厚且富于光泽,改变了庖厨和宴席用器的面貌。这种技术进步使得瓷器在视觉上更加美观,质感更好,体现了生产技术对器物视觉性的提升作用。
漆器工艺的拓展与精湛化:汉代漆器生产工艺精湛,产地扩展。从秦代云梦睡虎地出土的漆器到两汉时期长沙马王堆汉墓、江陵凤凰山汉墓等多地出土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漆器分工严密,产品广泛流通。除了传统的装饰纹样外,东汉漆器还时常绘制人物故事,如朝鲜平壤彩箧冢漆箧上绘有孝子图,甘肃武威磨嘴子 48 号墓的漆樽绘有乐舞和车马图像,使漆器在视觉上更加丰富多样。
(2)金属工艺的新发展
金银器制作技术的融合与创新:汉代金银器制作在接受西方技术启发的基础上融合本土工艺并创新。例如,汉代的金器制作中,掐丝技术至西汉以后在中原地区扩散开来。河北定州的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保存有借助掐丝工艺制成的精细金器,高度在 0.8 厘米至 3.1 厘米之间,以金片、金丝和金珠焊接而成,并且嵌有宝石。这种新技术的应用使金银器的视觉效果更加华丽,造型更加精细。
铜器装饰技术的变化:铜器装饰技术也有所变化。铜镜在两汉时期持续流行,从西汉的草叶纹镜、星云纹镜等典型类型到东汉后期布列着西王母、东王公、车马、人物以及四神等瑞兽的画像镜,装饰内容和风格不断演变。此外,铜器的鎏金、错金银等装饰工艺也使器物更加光彩夺目,提升了器物的视觉吸引力。
(三)文化沟通
(1)外来文化影响下的器物变化
金银器的舶来与仿制:在考古出土的汉代金银器中,有许多具有明显域外特征的器物。如裂瓣纹银盒在临淄齐王墓、广州南越王墓等西汉墓葬中均有发现,其主体部分采用西方金银器主流的捶揲法制成,这种银盒应是由海路输入并经过改造的西域产品,在中国的流布以及被仿制的现象,使汉代金银器在造型和工艺上融入新的元素,视觉上呈现出异域风格与本土风格的融合。
玻璃器的引进与模仿:玻璃制品起源于西亚,汉代中国开始引进玻璃器皿,如扬州甘泉山 2 号墓的绞胎玻璃碎片可能来自罗马帝国,广西合浦文昌塔 70 号汉墓和贵县汉墓的玻璃杯可能产自印度。同时,汉朝中原地区也积极仿制玻璃器,生产出多属铅钡玻璃的产品,在器形上常见传统造型,这种引进与模仿使玻璃器在汉代器物中成为一种新的视觉元素,既有外来玻璃的新奇感,也有本土仿制玻璃的文化适应性。
(2)跨地域文化交流中的器物视觉融合
织物图案的交流融合:在新疆地区的织物上可以看到中外文化交流的痕迹。如民丰尼雅遗址东汉墓中出土的棉布印有女性半身像,其身份可能与贵霜王国或希腊神话有关;和田地区洛浦县山普拉古墓出土的缂毛,画面有人头马身神像和持矛武士面部,题材来自希腊。同时,织物上还能见到人兽葡萄纹(外来图式)和龟甲纹(中原传统)等装饰纹样,体现了在跨地域文化交流中,织物图案的视觉融合,使汉代织物的装饰更加丰富多彩。
石质建筑与图像的外来借鉴:汉代石质建筑和图像受到外部习俗推动。如北京石景山秦君墓表造型与波斯、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的柱式有共通之处;山东沂南北寨村画像石墓中室八角形石柱上线刻有带头光的神明形象,吸收了传入汉地的佛教美术造型方式;乐山麻浩崖墓刻出浮雕佛像。这些石质建筑和图像在造型和题材上借鉴外来文化,丰富了汉代器物的视觉表现形式。
来源:迈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