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王力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石读shi。没有其他读音。王力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篇里也说了:“二千石”的“石”字,一说读"dan",一说读“shi”。过去大家常认为应读“dan”,但是经过了王国维先生的考证,还是应该读为“shi”。这已成为定
01
有段时间我试着做口播科普,总是被人在线教育,尤其以这个石的读音为甚。
我在抖音上还专门科普石的读音,可惜没什么人看。今天就以文本的形式再说叨说叨。
02
先说结论,石作为计量单位应该读shí,至少有6条证据。
1.按王力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石读shi。没有其他读音。王力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篇里也说了:“二千石”的“石”字,一说读"dan",一说读“shi”。过去大家常认为应读“dan”,但是经过了王国维先生的考证,还是应该读为“shi”。这已成为定论。
2.按《新华字典(第11版)》应该是现代读dan,古代读shi。在第87页,也就是dan到dan那一页,确实有“石”这个字的条目,并且注释为“dan,市制容量单位9,一石是十斗,合一百升。
3.《康熙字典》说【唐韻】【集韻】【正韻】常隻切【韻會】常亦切,并音碩。常若按照《唐韻》市羊切,石就读“shí”(按古音,却很有可能是念“chi”,但没可能是dàn)。据孙玉文考证,唐宋以前,“硕”无疑是音同“石”,比如《魏风·硕鼠》音义“硕音石”(见孙玉文《说“硕”的读音例外 》)。
4.再往前推汉代学者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里面对于“石”的标注是“shí”。
5.日语中汉字“石”的音读,シャク(shaku)、セキ(seki)等音读无疑是与汉语中的shí相对应的。回鹘对音更是给出了直接的读音证据(见上图)。
6.唐人用韵工具书《平水韵》,中石在入声十一陌中,和陌、客、白、泽、伯、迹、宅、席、策、册、碧、籍等字在一块。所以李白在《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一诗中写道:“忆昨去家此为客,荷花初红柳条碧。中宵出饮三百杯,明朝归揖二千石”,“碧”和“石”是要押韵的。再如辛弃疾《念奴娇·西湖和人韵》中写道:“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这里“席”和“石”押韵。还有,李白《猛虎行》:“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其他的就不往下说了。
03
既然石一直读shí,那dàn这个读法是怎么来的呢?
【字形】甲
金
篆
《后汉书·宣秉传》讲到宣秉的美德,说他“所得禄奉,辄以收养亲族。其孤弱者,分与田地,自无担石之储”,唐李贤注引《前书音义》:“今江淮人谓一石为一担。担音丁滥反。”据李贤注,将“石读为 dàn 是从一些方言区开始的。
还有一个说法:在汉代有儋这样的计量单位,一儋=两石。而儋又通担。
汉书一石为石,再石为儋,言人儋之也。通作担。别作。——《通雅》
守儋石之禄者,阙卿相之位。——《汉书·蒯通传》
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于坟土。——《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
可见汉代人常将儋石连用,后面简写为担石,或许这也是造成将shí读成 dàn 的一个原因。
吕叔湘先生在《语文常谈》中指出:“因为一石粮食恰好是一个人所能挑担的重量于是一石又称一担,可是仍然写做'石’,于是'石’就在 shí之外又添了 dàn 这个音。”
04
结论:石作为计量单位应该读shí。
来源:历史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