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辉谈起父母数次哽咽,和妻子丁克23年与猫为伴,直言很后悔!

摘要:康辉,这个名字和《新闻联播》紧密相连,让人一提就想到专业和认真。

康辉,这个名字和《新闻联播》紧密相连,让人一提就想到专业和认真。

前几天,康辉在节目中谈到了自己的父母,几度红了眼眶。

人们这才知道,这位大家眼里的“央视一哥”,他内心深处一直隐藏着无法弥补的遗憾。

康辉的童年,是在一个充满传统氛围的家庭中度过的。

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家教严格,言行举止都透着保守的气息。

康辉自小就比较内向,不太爱多说话。

这与他日后在镜头前侃侃而谈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也为理解他的人生轨迹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小时候的康辉,就像一个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循规蹈矩,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

然而,平静的表面下,一颗叛逆的种子正在悄然萌发。

高中时,康辉突然迷上了文学艺术,这可能是一种他想要拓展自己内心世界的方式。

书本、小说、电影,这些承载着故事和情感的载体,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他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拼命地学习各种知识,不停地向未知的世界发起挑战。

偶然间,他涉猎了播音主持领域,从此对这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颗种子,终于落在了肥沃的土地,开始慢慢生长。

康辉高考填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就读北京广播学院(现名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专业。

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决定。

父母希望他挑个稳定点的专业,图个平平稳稳的日子。

这种叛逆,并非青春期的冲动,而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坚持。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考上大学后,康辉并未因为实现了梦想就对自己放松了。

为了说好普通话,他可是下足了功夫。

每天清晨,校园里都能听到他朗读的声音,那是他对梦想的执着,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他的付出很快就有了收获,班级朗诵比赛时,他和伙伴们一起读《哈姆雷特》,结果得了最高分。

这无疑是对康辉播音天赋的肯定,也进一步坚定了他在主持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康辉大学毕业后,顺利在央视实习,后来成功留在了那里。

初入职场的他,从一些短小、边缘的节目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他清晰准确的播音,不疾不徐的语速,以及对新闻内容恰到好处的情感把握,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央视的平台上,康辉逐渐展现出他的才华和潜力。

他主持了中央电视台历史上首次多报道点现场直播——《日全食——彗星天象奇观》,这次直播不仅是对康辉专业能力的考验,也为他日后主持大型直播节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自那之后,他开始主动和嘉宾聊天,深挖新闻背后的细节,慢慢不再只是念稿,有了自己的一套风格。

2006年,康辉迎来了事业的巅峰,他与李梓萌搭档,正式成为《新闻联播》的主播。

这对新闻主播来说,可是非常大的荣誉呢。

康辉,这名字一出来,就让人想到央视新闻里那稳重的声音。

他不仅说得准,还总能把党和国家的声音好好传达给大家,所以现在很多观众都挺喜欢他的。

除了日常的新闻播报,康辉还主持了多档特别节目,例如《“香港回归10周年”50小时播不停》、汶川大地震直播报道、《一起看奥运》等。

在这些重大事件的报道中,他不仅准确地传递了信息,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观众的情绪和看法,并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引导和疏导。

他当主播,总感觉肩上担着份责任和使命。

然而,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康辉的家庭生活却留下了一片空白。

他和老婆刘雅洁都是央视的员工,因为工作认识了,互相挺喜欢的,最后就结了婚。

他们当时做了一个挺有争议的抉择——选择不生孩子。

康辉和刘雅洁选择丁克,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当时,两人都处于事业的上升期,都希望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一番成就。

他们觉得,照顾孩子会占用他们很多时间精力,可能会妨碍他们的工作进步。

此外,他们对养育孩子的责任和压力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并认为自己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那时候这个选择引来了不少非议,特别是两边家长都有所质疑。

在传统的中国家庭观念中,子孙后代是家族延续的象征,也是父母晚年生活的精神寄托。

康辉的父母也不例外,他们渴望能够抱上孙子,享受天伦之乐。

康辉和他的爱人都坚定地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不动摇。并且还养了两只猫,认作自己的儿子和女儿!

丁克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为康辉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助力。

他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央视站稳脚跟,并最终成为“央视一哥”。

然而,这种“助力”的背后,却隐藏着难以言说的亲情缺憾。

随着时间的推移,康辉的父母对“抱孙子”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他们不断地催促康辉和妻子,希望他们能够改变主意。

康辉一直坚守自己不生孩子的选择,对跟妻子达成的协议很看重。

这种坚持,在父亲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后,变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临终前,父亲说他一直没能抱抱孙子,挺遗憾的。

这句简单的话,却像一把重锤,敲击着康辉的心脏。

他一度怀疑自己的决定对不对,是否过于自私?

事业的成功,真的能够弥补亲情的缺失吗?

然而,人生没有如果,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

父亲的离世,对康辉的打击巨大。

他开始认真琢磨自己生活的方向,琢磨如何让工作和家庭两不误。

可是,他的时间并不充裕来适应这种情况。

几年后,母亲也因病去世。

在母亲生命的最后阶段,她已经不再提及“抱孙子”的事情,似乎已经接受了现实。

但这更加深了康辉的愧疚。

他知道,母亲的沉默,并非释然,而是无奈。

在飞回国的十几个小时里,他强忍着悲痛,将对母亲的思念写成了一篇文章。

即使在工作中,他也丝毫没有流露出异样,同事们甚至都不知道他刚刚失去了至亲。

在《朗读者》里,康辉展示他和妈妈的照片,那画面让很多人感动落泪。

事业有成,家喻户晓的央视“国嘴”,在母亲去世后,翻看自己的手里,和母亲的点点滴滴。

却连一张和母亲的合影都找不到。

为了弥补遗憾,更是P了一张自己和母亲的合影。

他总以为自己和母亲相伴的事件还有很多,但此刻他却后悔不已。

照片是拼凑的,但思念却是真实的。

他哽咽着说,以前总觉得来日方长,却没想到,连一张和母亲的合影都成了奢望。

多少人,忙于奔波,忙于应酬,忙于一切“重要”的事,却忽略了身边最珍贵的人?

两次送别至亲,两次面对同样的遗憾,康辉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自责。

他发现,选择丁克生活方式,虽然事业上有成绩,却也让他失去不少东西。

他没享受到做父母的乐趣,父母也因此带着遗憾离世了。

这份遗憾就像一道难以抚平的疤痕,总在他的心头留下印记。

“要是我能从头再来,肯定早早生孩子,让爸妈早点看到孙子。”

康辉曾在节目中这样说道,并且写在了自己的自传里。

这句话,充满了悔恨和无奈。

然而,时间无法倒流,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

他只能带着这份遗憾,继续前行。

前不久,在央视的《你好生活》这类综艺里,他面对镜头,谈及自己的父母,几度哽咽,眼眶湿润。

在节目中,他会分享自己的生活趣事,调侃自己的工作经历,甚至还会模仿其他主持人的播报风格,引得现场一片欢笑。

但是,在节目中,他面对镜头,讲述了自己曾经的梦时,几度哽咽,红了眼眶。

在梦中,他与父母重逢。

他梦到父亲指引他找到丢失的东西,梦到母亲穿着从未穿过的艳丽裙子,高兴地说要去学跳舞。

这些梦境,或许是潜意识里对父母的思念,也或许是他们想告诉他,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很好。

梦醒时分,康辉意识到,父母的爱从未离开。

虽然他们已经离开了,但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教导,仍旧在他心中,指引着他不断前进。

他开始慢慢释怀,接受了父母的离去,也更加珍惜眼前人。

他不再是那个高冷的主播,现在更像是个接地气的普通人。

信息来源:

央视频——2024-11-20《也许离别让人成长,康辉眼含泪光讲述在梦里又见到爸爸和妈妈时的场景》

康辉自传——《写给妈妈——不是祭文的祭文》

来源:青梅侃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