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观点|《经济信息联播》:“机器狗”产业观察 续航及智能化水平待提升 四足机器人未来需降本增量

360影视 2025-01-06 11:07 3

摘要:主持并参与50多项课题研究,如“首都产业链发展研究”“山西省工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京津冀共建产业园区的建设模式和运营机制研究”“青岛市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武汉长江新城产业发展规划”“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等。


赛迪智库·产业政策研究所

王 昊

产业政策研究所 所长

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产业规划、产业政策等方面工作。

主持并参与50多项课题研究,如“首都产业链发展研究”“山西省工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京津冀共建产业园区的建设模式和运营机制研究”“青岛市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武汉长江新城产业发展规划”“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等。

围绕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等主题,在学术期刊以及瞭望、经济日报等公开媒体发表相关文章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建设制造强国》《京津冀协同创新背景下首都高端产业发展研究》,编译书籍《德国制造》《零边际成本社会》等。曾获工信部公文比赛一等奖一次、工信部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一次。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及科研单位在从事四足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并且已经找到了不少的落地应用场景,如化工园区巡检、消防救援等等。当前产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是集中在电池续航能力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上,随着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四足机器人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规模化应用。

在上海一家科研单位的实验环境里,研发人员正在对四足机器人进行不同环境的行走测试,整台机器人共有12个电动关节,另外还搭载了两台激光雷达,行进速度每小时最高可达6-8公里,而对应的耗电同样不小。

据了解,业界现在正在努力开发续航能力更强的电池,同时也在优化电机的功率密度,并减少机器人的自重,此外智能化水平也是重点提升的方向。在测试现场记者看到,一台四足机器人正在对不同颜色的物体进行识别和抓取,借助算法训练,机器人在陌生环境中也可以不用提前对环境建立模型,就完成一定程度的自主动作。

王昊:传感器、激光雷达等相关的零部件,它的成本目前相对比较高,需要通过国产化降低使用的成本,另外的话我们一些软件的控制算法可以更好地提升这个速度,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专家介绍,目前四足机器人整体处于技术突破和商业化应用推广的前期阶段,产业链规模还偏小,未来需要通过进一步开拓应用市场,实现规模效应,从而带动生产成本的降低。

王昊:2023年全球的四足机器人总共是销售了3.4万台,然后我们国内去年是销售了1.8万台,整个的增速是超过了70%,我们预计未来5-10年,随着四足机器人产品性能的不断提升,然后可以在越来越多的场景得到应用。

本文发布于《经济信息联播》

来源:赛迪研究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