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的 “一个今天,一个明天”

360影视 2025-01-06 15:11 3

摘要:"看看巴塞罗那,如果说它与西班牙或者欧洲其他城市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有个叫伊尔德丰斯·塞尔达(Ildefons Cerdà)的人。"

"看看巴塞罗那,如果说它与西班牙或者欧洲其他城市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有个叫伊尔德丰斯·塞尔达(Ildefons Cerdà)的人。"

一位老爷车司机这样介绍自己的城市。

让巴塞罗那成为巴塞罗那

今天,巴塞罗那这座城市的名字往往和安东尼·高迪、巴勃罗·毕加索、胡安·米罗或者萨尔瓦多·达利紧紧相连,它被称为高迪之城、毕加索艺术生涯的起点、胡安·米罗的故乡

《狂想之城》剧照

不少人对这座城市的第一眼震撼都来自它强迫症式的城市轮廓,500多个大小一致的方格织成的网格,像一张巨大的棋盘延伸向海岸。造就了巴塞罗那如此特殊的城市肌理的,就是纪录片中那位老爷车司机口中提到的伊尔德丰斯·塞尔达(Ildefons Cerdà)。

1855年,拥有20万人口的巴塞罗那是一座圈禁在围墙之内,面积仅有2平方公里的中世纪城市。负责改造巴塞罗那的城市规划师伊尔德方斯·塞尔达(Ildefons Cerdà)为这座城市设计了富有预见性的八边形街区规划,棋盘格式的街区保障每个人都享有有医院、学校等公共资源同等的使用权利,宽阔的街道和每个“方格”的切角设计则预见了汽车时代的到来,极大提高了城市的运作效率。

塞尔达的特别之处在于,他并未拆除中世纪建筑和街道,而是让一座试图引领新的生活方式的城市在围墙外肆意生长,他让巴塞罗那成为一个中世纪和现代相结合的城市。

在他有远见的城市规划的推动下,一大批建筑师登上历史舞台,为巴塞罗那赋予了每座城市都梦寐以求的东西:一个独特的城市身份。

所有抵达巴塞罗那的人,几乎都免不了在这座城市里寻找高迪——一位和这座城市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的传奇建筑师。而寻找高迪的第一站,必然是让建筑师倾注毕生心血,如今依然尚未完工的圣家族大教堂。

140年的圣家族大教堂

巴塞罗那是一座电梯没有关门键的城市,这里的店铺晚餐8点才刚开始,一座教堂可以修140多年。就像在西班牙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是“Slowly”一样,对于圣家族大教堂漫长的工期,高迪的解释是:“我的客户并不着急”。

在高迪眼中,一座教堂应该是繁复的、雄伟的、纪念碑式的建筑。高迪将哥特式教堂与新艺术风格相结合,以圣经为史诗,以大自然为灵感,摒弃所有直线和平面,建筑的每一面都有四座支撑塔楼,远远望去像千疮百孔的巨大巢穴。

1883年,年仅31岁的高迪接受了一座修建了一半的新哥特风格教堂建筑,当时,这座教堂的地下部分已经建好,但半路接手的年轻建筑师决定完全改变原本的设计方案。

但直到1926年高迪因为车祸去世,圣家堂的工程只完成了不到四分之一,之后,这座教堂经历了西班牙内战、一战、二战、帝国的崛起和没落、科技爆发.... 遭遇被破坏、被质疑、以及缓慢的修复和修建,这座被贴上「最知名烂尾楼」标签的建筑依然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座尚未完工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建筑。

教堂内部(摄影:纪君)

时间回到三年前,当全世界被迫按下暂停键,从时间中走出来的圣家堂以一束划破黑夜的柔和光芒,向每一位旅行者传递着终将重新踏足新世界的希望。

2021年,正值疫情席卷全球的特殊时期,12月8日晚间,沉寂无声的城市上空,一颗「伯利恒之星」被点亮,和这颗十二角星一起被点亮的,还有圣家大教堂刚刚竣工的圣母塔塔身上的800扇窗户。

在圣家堂先前公布的度报告中曾确认,2026年,高迪逝世100周年,这座兴建超过142年的建筑全面完工。等待超过172米的耶稣基督塔楼落成后,圣家堂将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建筑。

这簇闪耀于圣家大教堂顶端120米处的星光,意味着圣家堂第二高塔圣母塔的竣工,这是自教堂开工建设的139年,长达3个世纪的时间跨度里,最重要的时间节点之一。(图片来源 / basiczto Shutterstock)

桂尔公园

100多年前的“花园城市”

桂尔公园诞生的20世纪初,正是新旧世界交替的大变革时代,高迪的挚友兼赞助人艾乌塞比·桂尔伯爵(Eusebi Güell),既是一个富有的企业家,也是一个富有激情,追逐变革的理想主义者。他十分推崇英国人霍华德在《明天的花园城市》中提出的“花园城市”的构想,希望高迪将这一构想变成现实。

于是,桂尔在巴塞罗那郊外的佩拉达山买下大片荒地,计划兴建一个功能齐全、供中产阶级居住的住宅区。按照高迪的规划,这里将修建60栋别墅,每一座房子都能看见大海和巴塞罗那的城市风貌,并远离对健康造成威胁的城市工业。

《狂想之城》剧照

桂尔公园让高迪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将自己的建筑从传统意义建筑中的几何规律中逃离出去,高迪将自然和建筑有机结合,这里的一切,道路、桥、护栏、长椅,都随着山势蜿蜒曲折,以流动的姿态构成诗一般的意境。

桂尔公园

遗憾的是,桂尔和高迪的组合并未让”花园城市“的概念在二十世纪初引发大众的共鸣,这个项目在当时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由于选址偏远,没有方便达到的交通方式,这处房产项目陷入无人问津的窘境。

桂尔公园除了公共部分基本建成外,只建成了两栋住宅,一栋是为桂尔本人设计的,另一栋由于没有买家,桂尔赠送给了高迪。

虽桂尔公园在商业上是失败的,但凭借这个项目,37岁的高迪在建筑界初露头角,很快成为巴塞罗那上流社会炙手可热的建筑师,正值所有的欧洲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档口,巴塞罗那即将成为巴塞罗那,高迪也即将成为高迪。

“不和谐”也是一种和谐

在格拉西亚大道的西南侧,四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在此相遇: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i)、路易斯·多梅内克·蒙塔内尔(Lluís Domènech i Montaner)、何塞·普伊赫·卡达法尔克(Josep Puig i Cadafalch)、安瑞科(Enric Sagnier),构成了巴塞罗那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个街区的五幢建筑全部建于20世纪初期,由于建筑风格非常不同,而被称为 “不和谐街区”。

巴塞罗那这座城市最擅长的,正是融合和展现这些独具个性的美丽。

1900年的巴塞罗那,旧城墙被拆除,在新建的扩展区,格拉西亚大道是城市中最重要的街道。最富裕和最有影响力的资产阶级人士纷纷这条大街上建造自己的房屋,格拉西亚大道很快成为巴塞罗那富有的新兴资产阶级们炫耀地位和财富的理想地点。

巴特罗之家Casa Batlló。坐落于格拉西亚大道43号,这里原为建筑师Emilio Sala Cortés于1877年所建。1903年Josep Batlló买下了这幢建筑,并且聘请高迪对建筑进行了重塑。为了成为这条街上不容忽视的存在,他的要求是“没有要求,自由创作”。

高迪设计的巴特罗公寓成为“不和谐街区”最负盛名的建筑。高迪用了两年的时间,在不拆除原有建筑的前提下,改造了巴特罗之家,于是,一座盘踞着”恶龙“的建筑,从此成为“不和谐街区”最闪亮的明星。

屋顶用彩色瓷砖覆盖着似鳞片便是传说中的恶龙的龙背,而四方十字架则是圣乔治的宝剑。恶龙下的花瓣的小阳台象征着如花似玉的公主,在阁楼之下形似人类面骨的阳台栏杆以及主厅窗外骨头形状的柱子,则是象征那些惨遭恶龙杀害了的人们。

除了深深根植于加泰罗尼亚文化血液中的古老传说,巴特罗之家也无处不在体现着这座城市的“海洋”属性。在这栋房子的天井,除了由深到浅,仿佛深海到海面逐渐过渡的15000块不同色调的蓝色瓷砖之外,高迪还特意为梯栏杆设计了一种水纹玻璃,透过栏杆,房子像浸没在海水中一样富有诗意。

距离巴特罗之家不远的一个街角,是54岁的高迪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米拉之家。

19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富商佩雷·米拉拜访其父亲的生意伙伴巴特罗,遇到正在帮巴特罗设计新家的高迪,于是请高迪一定也为他和即将结婚的妻子设计一幢新婚豪宅。与巴特罗不同的是,米拉之家没有在原建筑基础上改造,而是拆除原建筑后重建了一座新宅,这给于高迪更大的创作空间。

在一片骂声中修建起来的米拉之家建成后依然备受争议,流动的素色岩石外墙、废铁打造的海藻栏杆,米拉之家的“怪异”让它被冠以“采石场”的别称。

虽然如今很多人评价米拉之家是高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但这栋建筑的诞生却并不顺利,甚至引发了不少争议。

由于米拉之家的设计违反了当时的法律允许范围,米拉夫妇为此支付高额的罚款以保障建筑的合法化。后来,高迪和雇主米拉夫妇甚至闹上了法庭。未能完全按照自己构想实现作品一度使得高迪几乎放弃这个项目,虽然主体建筑在1912年完成,但其中不乏建筑师的妥协。

遗憾的是,直到高迪去世,米拉之家也未曾收到外界的肯定,甚至在他去世后的半个世纪,巴塞罗那人民依然不肯接受它。

浓缩在米拉之家这座建筑上的争议与妥协,也让人对巴塞罗那这座“建筑之城”刮目相看,纵使一座建筑在当下不被理解,它依然值得被完好无损地保存百年之久,等待时间对它做出评判。

巴塞罗那是幸运的,因为那里诞生了高迪。高迪也是幸运的,因为他诞生在巴塞罗那。如今,提到巴塞罗那,大多人都会把这座城市和高迪绑定在一起,但在这座以建筑作为城市名片的城市中,高迪并不能展示它的全貌。

当一把椅子

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在“巴塞罗那椅”诞生之前,没有人想过,一把椅子可以成为一个新时代到来的标志。回到1929年,这把今天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具标志性的椅子最初只是为展馆陈列而制作。

1929年,巴塞罗那世博会,建筑师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受邀设计德国馆。

德国馆的设计之初是在世博会上建造一座宏伟的巴洛克风格宫殿,以展示德国的艺术和文化。然而,由于一系列的问题,原计划的宫殿未能按时完成。为了应对紧迫的局面,负责展馆项目的专员认为,新的场馆应该“向新的时代发出呼唤”,于是德国政府决定临时改变计划,委托建筑界的极简主义先驱密斯设计一座简洁而现代的临时建筑。

与世博会上的其他展馆作为展示空间的使命不同,密斯把巴塞罗那德国馆理解为纯粹的建筑,建筑本身即是展品而一座建筑作为展品迎接参观者最佳的方式就是尽量以平淡的叙事口吻切入建筑本质:空间、构造、模型和形态。

这座建成后占地1250平方米的建筑,仅有一个主厅、两间附属用房、两片水池、一个名为《黎明》的少女雕塑和几道围墙组成,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

可是由于要接待西班牙国王和王后,没有家具可以匹配这座和古典欧式建筑完全不同的极简建筑。这正是“巴塞罗那椅”的诞生契机。

作为建筑师灵感的延伸,密斯设计了这把线条简约,与整个建筑呼应,但自身存在感也很强的椅子,诠释了极简线条下“尊贵的尺度”。

在这一届世博会上,德国馆连同“巴塞罗那椅”以简约、先锋的造型,让同届世博会上其他的建筑黯然失色,也将建筑彻底带进一个全新的时代。

1930年,世博会结束后,德国馆作为临时建筑被拆除,虽然这座展划时代的建筑曾进行过拍卖,但因为昂贵的造价而最终未能觅得买家,被拆除后辗转运回了德国,但德国馆带给世界的震撼却深深刻印在巴塞罗那人心中,以至于半个多世纪后的1983年,几位西班牙建筑师根据平面图和黑白照片重新建造了德国馆,这座从老照片中被复苏的建筑历时三年于1986年建设完成,这一年,恰好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诞辰100周年。

重建后的德国馆,官方名称被改为“巴塞罗那馆”(Barcelona Pavillon)。

图片来源 / Fundació Mies van der Rohe

如今,距离“巴塞罗那馆”面世已经过去了40年,这座在建筑史上拥有不可替代席位的展馆不仅为巴塞罗那带来一批又一批现代主义大师的朝圣者;而那把作为展馆附属而设计的“巴塞罗那”椅子,则流行了100年。它的每一次出现都印证了先锋不仅仅是超越当下,同时,也在传递着设计者“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哲学理念。

1999年,巴塞罗那荣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颁发的皇家建筑金奖,这是这一奖项自1848年颁发以来,唯一一次颁发给一座城市而非一位建筑师。

此外,巴塞罗那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2026年世界建筑之都」,并作为第29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举办地,主题「ONE TODAY, ONE TOMORROW」(一个今天,一个明天),探讨该城市面向可持续性和建筑环境未来的种种途径。

无论昨天,还是今天,更或者明天,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以这座城市为灵感,让巴塞罗那成为一座名符其实的“建筑之城”。

「在巴塞罗那开启一场城市AB面的建筑巡游」

一份实用的城市建筑旅行指南

摄影:纪君

城市A面

/ 高迪的巴塞罗那

圣家族大教堂 La Sagrada Familia 修建时间:1882至今

桂尔公园 Park Güell 修建时间:1900-1914

巴特罗之家 Casa Batlló 修建时间:1904-1906

米拉之家 Casa Milà (La Padrera) 修建时间:1906-1912

文森斯之家 Casa Vicens 修建时间:1883-1888

城市B面

/ 现代建筑的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凯旋门

Arc de Triomf & Parc de la Ciutadella

朱塞佩·冯特瑟瑞(Josep Fontserè)1882

巴塞罗那馆

Barcelona Pavilion

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 1929

米罗基金会

Fundació Joan Miró

何塞普-路易斯-塞特 (Josep Lluís Sert)1975

庞贝法布拉大学图书馆

Biblioteca de la Universidad Pompeu Fabra

朱塞佩·冯特瑟瑞(Josep Fontserè) 1984-1992

瓦尔登7号

Walden 7

建筑师:里卡多·波菲(Ricardo Bofill)1984-1992

巴塞罗那鱼雕塑

The Barcelona Fish

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1992

巴塞罗那现代艺术博物馆

Barcelona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理查德·迈耶及合伙人事务所(Richard Meier & Partners)1995

当代建筑博物馆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理查德·迈耶 (Richard Meier)1995

巴塞罗那植物园

Botanical Gardens

卡洛斯·费拉特和何塞普·路易斯·卡诺萨 1999

圣卡特琳娜市场

Mercado de Santa Caterina

EMBT建筑事务所(EMBT Architects) 2004

巴塞罗那国际会展中心

Fira Barcelona Gran Via

伊东丰雄(Toyo Ito)2009

阿维诺套房酒店

Suites Avenue

水泥厂改造

La Fábrica

送一片巴塞罗那落日的天空和海洋给你

摄影:纪君

“我们要像相信大海一样,

相信时间”

感谢巴塞罗那旅游局的协助与支持

文字编辑:二郎 图片编辑 Yidan

运营:小石,Yidan 监制:Algae

更多阅读:

在赞美和骂声中的巴黎

巴黎圣母院大火五年后

塞纳河改造,真就那么难吗?

鸭川:当游客走进京都人的日常

来源:Len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