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700万美元,销售额突破500亿美元,拼多多在美国究竟有多疯狂

360影视 2025-01-06 16:02 2

摘要:根据AB Bernstein和Tech Buzz China的分析师预测,Temu在2024年的总销售额有望突破500亿美元,可能达到2023年的三倍。

根据AB Bernstein和Tech Buzz China的分析师预测,Temu在2024年的总销售额有望突破500亿美元,可能达到2023年的三倍。

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浪潮中,中国电商品牌纷纷扬帆出海,探寻新的增长机遇。

其中,拼多多旗下的海外电商平台Temu,以一种极具冲击力的姿态切入美国市场,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吸引了无数目光,让老美们也沉浸在其独特的商业魅力之中。

当老美们像往常一样慵懒地窝在沙发里看电视时,一条画风迥异于西式叙事套路的广告猝不及防地闯入了他们的视线。

广告中,小伙伴们在TemuAPP上疯狂种草、下单,随后满心欢喜地收获商品,画面中满是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而那朗朗上口的BGM和夸张的歌词,如同汹涌潮水般,一遍又一遍冲击着观众的耳膜。

有位小哥无奈吐槽,自己都没搞清楚这Temu到底是做什么的,可脑海里却一直回响着广告那魔性的旋律。

这场景,是不是让国内的小伙伴们感觉似曾相识?

没错,这个Temu其实就是咱们拼多多精心打造的海外电商平台。

据悉,这短短30秒的广告,拼多多豪掷700万美元,如此大手笔,足见其开拓美国市场的决心。

2022年9月1日,拼多多低调地在美国上线了跨境电商平台Temu。看似轻描淡写的一步,实则背后是多年的精心筹备。

回首拼多多的发展历程,在2019年第一季度到2020年第一季度期间,其收入增速持续放缓。

那时,2019年底活跃卖家数高达6亿,这看似辉煌的数据背后,却暗藏着增长潜力见顶的隐忧。

要知道,在商业世界里,一旦失去“增长”这块大饼,坚挺的股价便难以为继,股东们的钱包也必然会受到牵连。

于是,拼多多将目光投向海外,开启了业绩增量的新探索。

早在2019年,拼多多就着手对原国际版进行优化调整,计划三年招募50万海外中小商家入驻。

2022年1月,出海项目正式筹备,5月跨境电商项目大步启动,近80名员工奔赴广州番禺,紧锣密鼓地搭建供应链,各位管理更是亲赴美国实地调研,只为能精准地打入美国市场。

将全球第二大市场美国作为出海首站,拼多多面临的竞争堪称白热化。然而,拼多多也深谙自身优势所在。

一方面,衣食无忧的老美们早已普遍接受线上购物模式,不过2021年其在线消费占比仅为14.2%,与国内超半数的占比相比,差距明显,这意味着美国电商市场还有巨大的潜力有待挖掘。

另一方面,相较于国内电商巨头某东、某猫的竞争策略,美国电商习惯聚焦于目标品类和目标受众,这就给新进入者如拼多多留出了见缝插针的机会。

Temu全托管流程图

Temu能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靠的是拼多多精心打出的一套集洗脑广告、劲爆低价和花式营销于一体的组合拳。

无论贫富,无论来自何种文化背景,贪婪和好奇是人类的共性。起初,老美们在油管上反复刷到Temu那些奇葩广告,甚至有网友调侃,看得多了,竟爱上了这丑陋又荒谬的拍摄手法。

而当被低价策略吸引的老美们登录Temu后,限时秒杀、全场免运费优惠券、老用户推荐等福利更是将他们层层包围。

此外,国外网友们还热衷于在facebook、tiktok以及Snapchat等社交平台分享Temu软件,凭借推荐朋友下载获得大量积分,用以购买心仪商品。虽说因政策限制,国内那令人“又爱又恨”的砍一刀操作未能在美国施展,但Temu借助美国社交平台实现的病毒式传播,已然使其声名远扬。

在Temu的获客渠道中,instagram占30%,facebook占30%,google占20%,tiktok、youtube网站联盟等其他平台占15%左右。不过,有业内人士透露,服装类电商巨头上半年在facebook的顾客成本约为35美元,而Temu的成本则要高出30%到40%。虽说获客成本相对较高,但Temu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依旧闯出了一片天地。

拼多多引以为豪的C2M(消费者与厂商对接)模式在Temu上大放异彩。在国内已然成熟的工厂直发、原产地直送商业模式,剔除了分销商环节,让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好。

与对标平台SHEIN及亚马逊相比,Temu的核心品类服装和日用品在价格上优势显著。当下,Temu采取卖家供货自营模式,在品控方面比美版拼多多之称的Wish强了不少。

Temu牢牢把控平台的选品与定价权,直接与厂商结算供货价,扁平化的供应链给生产商带来压力,迫使其进一步削减成本、压缩利润。

这种“丛林法则”式的报价方式,让厂商们迅速卷入激烈竞争。比如,义乌做美甲贴纸生意的商家就曾感叹,一月份平台新规出台,卖家的运费补贴被削减,本就微薄的利润再度被挤压。

但从拼多多的角度看,依托C2M供应链和社交裂变营销背后强大的分布式AI技术,能将消费者需求归集,为厂商提供订单,降低生产成本,最终实现便宜有好货,还能避免传统模式下因提前生产、库存积压导致的浪费。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在高压规则下,虽然成本得以压低,但部分商家为求生存选择以低质商品混迹市场,这引发了美国消费者的诸多投诉。有报道指出,Temu被包裹未送达、额外收费、服务反应迟钝等抱怨声缠身,口碑急转直下。

据招商证券测算,尽管Temu流量和销售额双高,但其首年亏损大概在41到67亿元之间,后续随着流量等成本的攀升,财务压力不容小觑。

而且,美国中产人口占比高于50%。

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下,低价策略能否持续奏效?

如何延续这一策略?

怎样在消费者、商家和资本市场三者之间找到精妙的平衡,控制财务负担?

这些都是拼多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

回顾拼多多的创业历程,在国内成立之前,其创始团队在电商代运营和游戏领域就已有经验。

凭借锚定下沉市场和砍一刀式的裂变营销,拼多多成立仅三年就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让早期大力押注的资本赚得盆满钵满。

如今,拼多多携Temu进军美国,已然引发诸多关注与思考。

在我们心中,不禁发出灵魂拷问:

这个有着极高灵活性和变革能力的公司,到底是在资本助力下捕捉风口的高手,还是真正信奉价值创造的长期主义者?

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最终的答案。#经济##拼多多#

来源:翼峰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