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政协委员吴建东:用爱守护“折翼天使”,描绘高质量特教新蓝图

360影视 2025-01-06 19:41 3

摘要:教育是民生之基,关乎城市的发展脉络与未来走向。它宛如一面镜子,既是社会文明程度与进步水平的真实写照,又映射出一座城市在文化传承、知识传播、人才培育等方面的投入与成效。

教育是民生之基,关乎城市的发展脉络与未来走向。它宛如一面镜子,既是社会文明程度与进步水平的真实写照,又映射出一座城市在文化传承、知识传播、人才培育等方面的投入与成效。

而特殊教育,则是这镜子中独特且温暖的一角。它为特殊需求的孩子搭建成长桥梁,助力他们融入社会,也见证着城市在教育上的探索与担当。苏州市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将“就业促进工程”列入其中,明确指出实现残疾人就业1500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3万人次。

近日,扬子晚报“向人民汇报”苏州两会特别报道组走进苏州市盲聋学校,与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市盲聋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吴建东进行面对面访谈,深入校园每一个角落,将目光聚焦残疾人在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发展的关键领域,聆听两会前夕来自特殊教育一线的真实声音。

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市盲聋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吴建东

深耕课程基地,让“知识与技能”成为自立的双翼

踏入校园,一个独特的logo映入记者眼帘,它巧妙地将“柴”字拆解为“此、木”。吴建东介绍,这一设计寓意着“此木亦才,迟桂花开”,恰似孩子们一般,如同迟桂绽放虽晚,尽管在成长初期或许会面临诸多困难,但只要为他们精准找到契合自身特质的成长路径,一样能够成才。正如学校logo所蕴含的深刻寓意,学校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探索多样化教育路径,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方案。

吴建东说:“2024年,学校全新打造‘木樨小舍’客房服务课程基地。木樨是桂花的别称,桂花是苏州的市花,也是学校的校花。”前台接待区、布草间、客房……客房服务课程基地通过对真实酒店环境的高度模拟,将各个关键区域完美呈现,成功营造出了一个既具有专业水准又充满“沉浸式”体验感的实践天地,仿若身临真实的酒店工作场景之中。

这一课程基地的建成,正是学校依据学生特质与需求,创新、精准打造的成长路径之一!2024年,苏州市盲聋学校招生的新方向聚焦于“培智学生”,即招收具有苏州市户籍或学籍,且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智力障碍应届初三毕业生。通过课程基地的打造、使用,将能够让学生掌握从理论到实操的客房服务全流程知识,也为学校转型发展注入动力。

“目前,客房服务课程基地已经成功建立,硬件设施也已完备到位,教学大纲编写完成并印刷。2025年年初,学校将正式开启实操课程,并计划与各大酒店展开深度合作,邀请他们指导学校的教师,传授专业的培训手法和行业经验。”吴建东说。

“木樨小舍”专注于客房服务领域,而“匠心花园”则致力于园艺培养。步入花园,温暖的阳光毫无阻碍地透过晶莹剔透的玻璃洒落在这里。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校园里捡来的银杏叶,做成了漂亮的花束。这不仅是孩子们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更是他们热爱生活的生动诠释。

近年来,苏州市盲聋学校致力于课程基地打造,将教学活动巧妙融入到具体场景之中,给学生们提供更为优质、多元且贴合实际需求的教育资源与实践平台,助力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养,具备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的实践能力。

“中点”状元开启崭新职业路,11名学子与企业“双向奔赴”

苏州市盲聋学校不仅打造了诸如“木樨小舍”等特色课程基地,西点也是其重点培养的技能之一。走进中西点专业课程教室,孩子们正身穿厨师服,热火朝天地投入到面包制作中。从精准地称量每一份原材料,到熟练地揉面、擀皮,再到耐心地等待发酵……“在今天的课程中,孩子们正在学习制作一款传统欧式面包,这对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耐心是很好的锻炼。”吴建东介绍。

特殊学生的职业教育,归根到底还是要进入社会。学生们通过中西点等课程学习以及实践训练,扎实掌握了多项实用技能。在此基础上,学校为他们安排了前往酒店、点心店等工作场所的实习机会,让他们能够将亲手制作的蛋糕、点心等美食传递给千家万户。2024年6月,学校携手多家爱心企业,在学校“柴之园”举办了“苏州市盲聋学校2024年校园双选会暨校企合作签约仪式”,现场,9名同学成功与心仪企业签订了入职合同,迈出了职业生涯的重要一步。同时,学校与希尔顿酒店集团等爱心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并颁发实训基地牌匾,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的共赢,全力为孩子们搭建与社会接轨的桥梁。

“2023年,我们学校的中点‘状元’黄浩杰结束了在苏州市盲聋学校三年的学习,被苏州新城花园酒店录用,开启了崭新的职业道路。”吴建东介绍,5年前,黄浩杰抱着学一门手艺的想法,选择就读该校的中西点专业。在校期间,专业老师手把手地教黄浩杰,如何捏面团、炸面团,黄浩杰也从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不断尝试,直到成功。

“他在比赛中做的‘小刺猬’造型作品栩栩如生,其难点在于用面粉做的刺猬刺,要在油锅里炸,不能焦也不能太松,他就每天练11个小时,下足了功夫。在2023年2月的江苏省第七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上,346名选手在赛场上比拼技能、展示风采,获省赛中式面点项目第一名。2023年6月,他代表江苏省参加国赛,再次获得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式面点项目冠军。”说话间,吴建东的脸上洋溢着欣慰和自豪。

近年来,在“特教+职教”的融合办学思路下,苏州市盲聋学校职高班毕业生除了身体不适待业外,就业率持续走高。2024年,苏州市盲聋学校2024届职高班的11名学生与企业达成“双向奔赴”,全部实现了顺利就业。

“请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全方位拓宽教育新渠道、新空间

2024年,是吴建东扎根苏州市盲聋学校的第六个年头,他以校为家,陪伴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成长。同样在这一年,学校踏上了发展的新征程,全力投入到拓宽更多合作渠道、丰富合作形式的工作之中。

在吴建东看来,“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发力,是一种极具创新性与实践意义的特殊教育发展策略。

在“请进来”方面,近年来,学校积极主动地邀请校外各界专业人士走进盲聋学校,为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元的课程资源。2024年12月16日,由苏州博物馆“走进”盲聋学校,首次面向视障孩子推出‘触摸博物—运用多感官元素的艺术无障碍展览’开幕,这是学校与苏州博物馆深度合作的一次创新之举。“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极具神秘色彩与崇高地位的生物形象,作为独特的文化符号,贯穿了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传承脉络。”在触摸馆,以苏博馆藏西山林屋洞出土的唐代金龙为主体的展览,精心划分为“龙之名”“龙之形”和“龙之色”三大模块。“所有的铭文上的图案都是凸起的,有立体感。展览运用盲文、色彩、图形、音频等多感官元素,旨在打破传统展览对视障孩子的限制,为他们开启了一扇触摸历史、感受艺术的新窗口,更为社会各界在关爱特殊群体、推动文化平等共享方面树立了典范。”吴建东说。

而“走出去”同样至关重要。近年来,学校鼓励孩子们勇敢地迈出校园,走向社会,比如组织学生前往苏州博物馆等参观学习,以及把学生做的面包、咖啡带到苏州桂香苏城公益小站进行售卖等。“桂香苏城公益小站是学校携手多方力量合力打造的助残平台,其着力于学生创业实训、公益慈善和融合教育,既帮助残疾学生提前步入‘职场’,又以公益形式帮助其他人。”吴建东说。

从“兴趣到课程”,从“课程到就业”,从“就业到创业”,盲聋学校不断摸索、实践特殊学生职业教育事业,从教育到实训到踏上工作岗位再到就业维护的职业教育全链条服务体系越发明晰。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为学生提供更多“出彩机会”

“学校目前学生总共在册的168人,在校的有113人,其中盲生42人,聋生67人,还有4个是2024年学校新设立‘图强自立班’的培智学生。”言谈间,记者跟随吴建东走进学生们的课堂。只见教室里,孩子们有的全神贯注地用双手触摸着盲文课本,认真听着老师讲解的知识,并积极做出回答。有的则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的手语动作,用眼睛去捕捉每一个传递信息的手势。

新时代、新局面、新要求、新发展、新举措,特殊教育之路道阻且长,苏州市盲聋学校一直在探索、在努力。2024年,吴建东带领全体教师赴南京开展培智教育上岗集中培训,和同事们研制教学大纲、编印指导手册、建设专业教室,组织开展了冬季阳光体育系列活动、举办花艺技能比赛……这一幕幕场景,共同交织成一幅充满爱与希望的画面。

“特殊教育绝非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呵护、技能的培育以及社会融入的推动。看着这些孩子们,他们身上展现出的那种顽强和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常常让我动容。希望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幸福和快乐,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为他们照亮前行的路,去迎接属于他们的美好未来。”吴建东表示,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教育工作者的方向更加明确,脚步越发坚定,始终怀揣着对学生及家庭的惦念,以爱为源,用一点点小的改变,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更多出彩机会。

在两会即将召开之际,身为苏州市政协委员的吴建东内心充满了期待与憧憬。他希望,教育部门能成立特殊教育区域集团,整合并优化教育资源,实现高效资源共享,并为学校配备充足且专业的特殊教育教师,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享有优质公平的教育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新时代新征程,苏州市盲聋学校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深耕教育领域,遵循特殊儿童与教育发展规律,全力构建普惠且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朝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残疾人幸福生活’目标奋勇前行!”吴建东说。

统筹策划 薛马义

文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主持人 吕孙涵笑

摄影剪辑 李冠宇

校对 陶善工

来源:紫牛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