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老是咳嗽?类风湿患者可得小心啦!

360影视 2025-01-06 21:10 3

摘要: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骤降,使得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大幅上升,出现咳嗽等症状,尤其是对于那些患有类风湿关节炎(RA)的人群来说,冬季不仅要应对关节的疼痛和僵硬,还要提防肺的病变。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骤降,使得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大幅上升,出现咳嗽等症状,尤其是对于那些患有类风湿关节炎(RA)的人群来说,冬季不仅要应对关节的疼痛和僵硬,还要提防肺的病变。

而间质性肺炎,就是RA患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并发症:间质性肺炎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关节,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RA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组织和关节,造成关节周围的炎症及骨破坏。

而间质性肺炎(ILD)是指肺部间质组织(即肺泡壁、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等)发生的炎症和纤维化,从而导致肺功能受损。

RA患者中约有20%-40%会发生间质性肺炎。其表现为长期咳嗽、呼吸急促肺部不适,晚期甚至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当类风湿关节炎与间质性肺炎共同存在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不仅会攻击关节,还可能攻击肺部,出现更为复杂的临床表现。这种合并症使得患者的疾病管理变得更为困难,尤其是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加重免疫系统的负担,更易引发肺部的炎症反应。

西医治疗此病以激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等免疫调节剂为主,往往会并发不良反应,而中医治疗此病注重从整体辨证论治,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称之“肺痹”

中医古籍虽无间质性肺炎这一病名,但根据其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常归入“肺痹”、“肺痿”等范畴。

“肺痹”最早见于《素问·痹论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肺痹者,烦满喘而呕”。亦有部分后世医家认同肺痹与肢体痹为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在中医理论中,类风湿关节炎与间质性肺炎的发生往往与外邪侵袭、正气不足密切相关。

此病患者素体亏虚,患病日久,加之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损伤人体正气,正气不足,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容易引起体内气血流通不畅,阻滞经络,痰瘀乃生,引起关节疼痛和肿胀。

根据《黄帝内经》中的记载:“淫气喘息,痹聚在肺。”风寒湿邪容易聚集在体内,尤其是关节和肺部,痰瘀痹阻,气血无法顺畅流通,最终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和肺部功能障碍。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发生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虚证:肺气虚、脾气虚、气阴两虚等,表现在患者体力下降、乏力、气短、咳嗽等症状。

●痰湿:体内痰湿阻滞,肺部湿气较重,影响气血流通,导致肺功能减退,出现咳痰、气喘等症状。

●瘀血:长期的炎症和气滞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形成瘀血,影响到肺部和关节,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这三者相互关联,形成了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病理基础,必须综合考虑虚、痰、瘀的调理。

中医怎么治

在治疗上,中医主张通过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虚证的治疗

①肺脾气虚:这种证型的患者通常表现为气短、乏力、食欲差、消化不良等。治疗上应补肺健脾,常用的方剂有四君子汤、人参养荣汤等,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成。

②气阴两虚:此类患者会有明显的干咳、咳痰少、口干舌燥等表现。应以益气养阴为主,常用生脉散、百合固金汤等来滋阴养肺,补充体内不足的气血。

③肺肾亏虚:患者可能会感到气短、腰膝酸软、乏力。治疗上应补肺益肾,常用方剂有补肺汤、六味地黄丸等,增强肾气,调和肺肾之间的关系。

✔实证的治疗

①痰湿阻肺:患者多有咳痰多、痰色白、胸闷等症状。治疗上应祛湿化痰,常用二陈汤、平胃散等,以祛除体内湿气,化解痰湿。

②痰热蕴肺:表现为咳痰黄、口渴、发热等症状。应清热化痰,常用麻黄汤、清肺汤等,清热解毒,化痰降火。

③痰瘀互结:患者有痰多、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应化痰散瘀通络活血,使用血府逐瘀汤等方剂,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痰瘀。

黄闰月医生表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治疗需要从整体出发注重调理免疫系统、改善肺部功能,并兼顾固护脾、肾,及时进行中医调理,不仅可以减轻症状,还能增强体质,预防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参考资料:

[1]岳跃兵,沈杰.陈湘君辨治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经验介绍[J].新中医,2021,53(14):197-201.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风湿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