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放大招!留学生或将毕业自动拿绿卡?

360影视 2025-01-07 06:13 3

摘要:特朗普放出"留学生毕业直接给绿卡"的大招,不少家长和学生直接high起来。我在业内混了13年,见过太多这种"大饼"最后变"空气饼"的案例,不过这次,情况有点不太一样。

最近圈里炸锅了。

特朗普放出"留学生毕业直接给绿卡"的大招,不少家长和学生直接high起来。我在业内混了13年,见过太多这种"大饼"最后变"空气饼"的案例,不过这次,情况有点不太一样。

啥意思?且听我道来。

1

先说个段子。上周我一个老client给我打电话:"麦哥,听说美国要给留学生直接发绿卡了,我家孩子是不是赶上好时候了?"

我笑了:"您先别急着开香槟。这事儿没您想得那么简单,但也没外面传的那么悬。"

为啥这么说?

首先,特朗普确实在接受《纽约邮报》采访时表态支持H-1B签证。作为一个被很多人贴上"反移民"标签的总统候选人,这个表态不同寻常。更有意思的是,他还提出了"留学生毕业自动获得绿卡"的想法。

但这里有个关键词大家要注意:"自动"这事儿,在美国从来就没"自动"过。

记得2015年,也就是我从业第4年时,奥巴马就提出过类似的提案。结果呢?在国会躺了大半年,最后不了了之。为啥?因为美国的移民政策从来不是一个人说了算。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个数据:根据最新的美国门户开放报告,在2022-2023学年,51.3%的中国留学生选择了STEM专业。这个比例创下历史新高。

而这些STEM专业的学生,恰恰是未来可能受益的主力军。当然,前提是这个政策能落地。

这事儿就像当年我遇到的一个案例...

2

说到这个案例,是去年一个学金融的海归。人在纽约某投行干了一年,眼看H-1B抽签三次都没中,都准备收拾铺盖回国了。结果他找到我说:"麦哥,我想转码,重新读个Master,您觉得靠谱吗?"

说实话,我当时差点一口咖啡喷出来。

但仔细一琢磨,这哥们儿的想法还真不算离谱。为什么?因为在美国,专业选择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兴趣使然,更多时候是一场关乎"留下来"的博弈。

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特朗普抛出这个"绿卡承诺",表面上是开放怀抱,实际上却藏着"精准筛选"的心思。他的竞选团队已经放出风声:将"严格审查",只留下"对美国社会有贡献的毕业生"。

翻译翻译?就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到这顿"绿卡自助餐"。

有意思的是,几所顶尖名校最近的操作特别值得玩味。宾大、波士顿大学、东北大学纷纷建议国际学生提前返美。表面上看是学校在"未雨绸缪",但站在我的角度看,这里面大有文章。

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从来都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国际学生每年为美国高校创造的收入,说出来怕吓着你 - 光是2022-2023学年就贡献了330亿美元。这基本相当于一个小型州的年度教育预算了。

所以,当政策风向可能影响到"生意"时,美国高校从来不会袖手旁观。我在业内这些年,没少见过高校为了国际生的利益和政府叫板的事。

最近圈内有个说法挺有意思:"马斯克这是要给留学生打一针强心剂"。

确实,作为曾经的H-1B签证持有者,现在的科技大佬,马斯克的加入让这次的政策变数多了几分"科技范儿"。但关键是...

3

关键是,这次的游戏规则可能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我手上有个典型的案例。2021年,也就是我从业第10年时,遇到一个学生,斯坦福CS在读。期末实习拿到了FAANG的offer,本来大家都觉得是板上钉钉的事,结果硬是被签证政策卡住了。最后这位同学只能选择了加拿大的transfer。

但现在,情况开始微妙地转变。

为什么这么说?且看两个信号:

首先是企业态度的转变。去年Q4财报会议上,不少科技公司的CEO都在强调"人才获取"的重要性。特别是在AI和量化金融领域,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其次是国会山的态势。不少议员开始意识到,在全球人才竞争中,美国正在失去优势。尤其是在看到加拿大、英国和新加坡纷纷出台友好的留学生政策后,他们坐不住了。

不过,现实依然很复杂。

就拿宾大最近发的那封邮件来说,他们提醒国际学生返美时需要准备的清单很有意思:有效护照、I-20表格、F-1入境签证,以及有效的EAD卡和工作邀请函。这哪是简单的返校通知,分明是在为可能出现的政策变化做准备。

波士顿大学甚至直接建议学生"评估在没有有效返回签证的情况下离开美国的风险"。这话说得够直白的。

但是,这一切的背后,其实反映了一个更深层的转变...

4

这个深层转变就是:美国的人才战略正在进行一场"精准改革"。

记得前两个月,一个在MIT读博的学生问我:"麦哥,您觉得我该继续读下去吗?感觉政策变来变去的,太不确定了。"

我的回答是:"根据最新数据,STEM领域的印度和中国博士,绿卡获批率高达95%。这不是政策优惠,而是市场需求。"

说到这,我必须给大家几个实操建议:

如果你正在申请或者已经在美国读书,态度要坚定,但策略要灵活。

比如说,不要把所有希望都押在政策上。现在就有不少聪明的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布局加拿大快速通道、澳洲GTI项目。记住,选择权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

其次,给在读的同学几个建议:第一,别等到1月20号。像东北大学建议的1月6日返回,就是个更稳妥的选择。

第二,把该办的手续提前办齐。别觉得麻烦,这事关你的求学和未来发展。我见过太多因为一个小文件耽误大事的案例。

第三,密切关注你所在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通知。说实话,他们的消息往往比其他渠道更准确和及时。

最后,我想说的是,留学从来就不是一场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政策会变,但人才永远都是稀缺资源。

就像我一直跟学生说的:与其焦虑政策变化,不如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要你足够优秀,总会有机会的。

来源:书海航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