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寿辰之际,河南本土培养的“首位”中科院院士,向郑大捐款500万元!

360影视 2025-01-07 18:06 3

摘要:1997年,他的名字被收录《世界名人录》中;199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河南省科技功臣荣誉称号;2003年,75岁高龄的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省委省政府为他庆功祝贺……他就是有机化学家、郑州大学教授——吴养洁院士。

他是河南省本土培养的第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7年,他的名字被收录《世界名人录》中;199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河南省科技功臣荣誉称号;2003年,75岁高龄的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省委省政府为他庆功祝贺……他就是有机化学家、郑州大学教授——吴养洁院士。

2025年1月1日,97岁高龄的他和家人向郑州大学捐赠500万元,设立“吴养洁院士奖学金”,培养和激励更多的学子投身化学事业,勇攀科学高峰。人民网、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日报等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

郑州大学党委书记别荣海在致辞中向吴养洁院士及其家人吴豫生先生致以崇高敬意。他指出,吴院士为学校建设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为我国化学事业输送了大批领军人才,其心系祖国、奖掖后学的科学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是郑州大学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全校师生树立了光辉典范。

他表示,奖学金的设立,既是吴院士对学生关爱的延续,助力学子们投身科研创新、勇攀学术高峰,更是对学校的殷切希望。学校一定会管理好、使用好这笔捐赠,激励有志学子秉承科学精神,不断追求卓越,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郑州大学党委书记别荣海致辞

97载的时光和吴先生传奇的经历,融汇成一部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爱国奋斗史,一部与民族振兴交相辉映的创新创业史,一部与社会进步同频共振的改革发展史,“吴养洁院士奖学金”的设立也是吴先生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

仪式上,吴养洁在讲话中勉励郑大学子胸怀理想、求是担当、奋力进取、勇攀高峰,为学校发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代表向吴养洁院士赠送鲜花

吴养洁常说“为学应尽毕生力”。60余载的郑大生活里,他躬身育桃李、笃志做科研。

1958年6月,吴养洁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副博士学位,《莫斯科大学校刊》对他的研究以“重大成就”为题做了报道,顺利完成学业的他归心似箭,同年7月份便收拾行囊回到祖国怀抱。

学成归国后,吴养洁进入郑州大学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彼时学校刚刚建校两年,条件比较简陋,新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他亲自画出设计图纸,实地勘测并带领工人安装好了所有设备,从此,实验室就是他的家,他在这里默默耕耘了60余载。

吴养洁在实验室

1972年,国务院农药调查组下达了一个科研攻关项目“萘氯化水解法制甲萘酚”,甲萘酚除了应用于农药生产,同时也是有机合成工业、医药工业、染料工业的基本原料,在当时的国家建设中,需求量非常大。

为加快科研进度,吴养洁带领同事北上大连、沈阳、抚顺等多地调研,往返奔波多个县市,又在实验室苦熬1400天的大小实验,终于研制出高效、低毒、低残留农用杀虫剂“西维因”的中间体“甲萘酚”,也因此提供了一条甲萘酚新的工业合成路线。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吴养洁出席大会并获得“在全国科技工作者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吴养洁全国科技大会证书

上世纪80年代,吴养洁在大环化学研究工作中,合成了百余种新的冠醚等大环配体,阐明了其与金属离子、中性分子的配合规律。1984年,他的《冠醚合成新方法》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与发明专利,这项新技术使苯并冠醚的合成反应时间由20多小时缩短为1-4小时

之后,吴养洁建设了众多重点实验室:应用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化学生物与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有机磷光材料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还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吴养洁 (左二)

在化学研究领域屡获突破的同时,吴养洁心系教育教学工作,先后培养了百余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不胜枚举,其中不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正是其学生之一。

“吴养洁院士奖学金”的设立,为郑州大学“双一流”建设注入了新动力,彰显了吴养洁院士及其家人对教育科技事业的深厚情怀与责任担当。在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与支持下,郑州大学的教育事业和一流大学建设必将与时俱进,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部分素材来源:郑州大学文学院官网/官微、中国科学家官微、河南高教官微、人民网等

来源:郑州大学招生办公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