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上好急救教育这堂“生命必修课”

360影视 2025-01-08 07:11 3

摘要:近日,教育部部署开展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拟遴选3000所学校参与,目标是覆盖各个学段,通过试点工作,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急救教育,面向师生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校园应急救护能力,进一步深入推进学校急救教育工作。

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急救知识,一旦遇上危急情况,既能“自救”,又能救助他人

近日,教育部部署开展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拟遴选3000所学校参与,目标是覆盖各个学段,通过试点工作,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急救教育,面向师生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校园应急救护能力,进一步深入推进学校急救教育工作。

抓好青少年的急救教育是整个社会急救培训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关键环节。然而,我国的急救教育目前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很多中小学尚未开设急救教育课程,学生急救知识普及率较低,很多学生缺乏急救和逃生技能。因此,学校开展急救教育试点工作,加强中小学生急救知识普及培训,提升学生应对突发事件、保护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的能力,是学生们必须上好的“生命必修课”,是人人必须掌握的技能。

被遴选的试点学校将积极利用入学教育、学生军训、体育与健康课、社会实践活动等渠道,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增强师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意识,提高师生守护生命安全健康能力。对于学校来说,要结合学生年龄、体能、心理、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分学段进行急救教育,将急救知识纳入大中小学必修课程体系,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学习基本的急救技能。学校不仅要将急救等生存技能教育贯穿于“体育与健康”“科学”等课程,同时还要发挥高校、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学校等单位户外研学、师资力量的优势,探索户外研学、拓展训练课程开设和野外生存、野外露营活动开发,并联动红十字、消防救援等开展相关教育,让小学生有急救意识、初中生有知识技能、高中生可以胜任高质量的急救操作。

在此基础上,学校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参加急救演练的机会。除组织常规的校园紧急安全演练外,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参与急救和模拟演习活动,组建学生急救团队,鼓励学生在校园活动中担任急救支持人员,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急救知识,做到理论与实战相结合,一旦遇上危急情况,既能“自救”,又能救助他人。当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掌握了急救技能,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也会担任传播者的角色,影响更多的人关注并学习急救知识。

抓好青少年的急救教育,还要重视提高教师的急救教育能力。要将急救教育纳入教师培训体系或课程,通过为教师提供专业的急救培训、定期邀请专家讲授急救技能等方式开展教师层面的安全教育培训,鼓励引导一定比例的教师取得应急救护专业资质。学校急救教育还可依托急救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同时发展校内教师、社工等符合资格者成为课程辅训导师等,不断壮大急救教育师资队伍,为开展急救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实施急救教育还需要政府、家庭、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凝聚强大合力。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确保急救教育得到充分的资金支持,在教育培训经费中优先安排、重点保证,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要确保应急救护培训经费专款专用;对于家长来说,可以主动与孩子一起学习基本的急救技能,定期讨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教会孩子拨打紧急电话和寻求帮助;医疗机构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指导,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急救教育发展的环境。

急救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期待急救教育走进更多学校、惠及更多学生,助力青少年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身边人。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