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潼关县秦东镇滨河小学于2022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学校秉持“精致教育·精彩人生”的理念,把“五育”看作是一个教育的整体。基于学校美育特色,将美育课程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尝试美德、美智、美体、美育、美劳等课程的设计与建设。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
潼关县秦东镇滨河小学校长 石妙丽
潼关县秦东镇滨河小学于2022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学校秉持“精致教育·精彩人生”的理念,把“五育”看作是一个教育的整体。基于学校美育特色,将美育课程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尝试美德、美智、美体、美育、美劳等课程的设计与建设。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举措,努力为学生打造精致的教育体验,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就属于他们的精彩人生。
从老校区整体搬迁至新学校。踏入新校园,崭新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我深知,是时候为孩子们锚定新的目标。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研讨、调研,考虑到滨河小学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我们最终选定黄河老腔,滨河小学黄河老腔非遗传承团也应运而生。每周特意安排4节课后服务时间,邀请资深老艺人亲自为孩子们授课。编排了《红烛争先党旗红》《黄河湾里唱老腔》《古关古韵美潼关》等作品,在老艺人的悉心指导下,传承团的孩子们宛如一群即将振翅高飞的雏鸟,浑身洋溢着蓬勃的朝气与活力。自此,他们满怀热忱地投身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先后参与校内校外活动50余次。
2023年5月19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盛邀,学校黄河老腔非遗传承团登上了CCTV—3《黄金100秒》舞台。舞台上,孩子们在聚光灯下全情投入,奋力展现。最终,他们凭借出色表现荣获第二名,那一刻,全校师生满心骄傲。因为我们终于带着孩子们走出陕西,陪伴他们解锁人生众多第一次。
第一次乘高铁、第一次坐地铁、第一次排队吃自助餐、第一次登上央视舞台、第一次与央视主持人对话、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这些“第一次”,让孩子们接触不同方面的知识和文化,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和综合素养,是孩子们成长路上最珍贵的回忆。
2024年年初,学校又深度挖掘并巧妙整合了老腔、高跷、竹马、古战船、绕杆以及锣鼓等一系列极具特色的潼关非遗元素,正式成立了别具一格的非遗潼风社火传承团。组织百余名学生排练“滨河娃娃闹社火”大型非遗节目,节目一亮相,立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点赞。
未来,我们将继续守护这份传承,进一步挖掘潼关非遗文化,编写非遗绘本,组建非遗宣讲小分队,让潼关非遗伴随孩子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同时,实行课间“两严禁一运动”制度:严禁教师拖堂,以确保学生能拥有完整且纯粹的课间时光;严禁学生静坐不动,鼓励大家告别慵懒,积极投身于活力四射的课间活动;要求每人都必须参与一项运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间找到属于自己的运动乐趣。
学校还始终将书法培养作为美育重点,精心规划书法教学,规定每班每周至少开设一节书法课程,课后服务也会对社团学生展开一对一的书法培训。积极开展多样化的书法活动,邀请知名书法家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现场挥毫泼墨,展示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书法艺术博大精深的窗口。
此外,学校关爱留守儿童,以“四个一”举措,为孩子们撑起温暖晴空。完善一套条件保障,设立“留守儿童之家”,大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从设施完善到服务优化,确保有需求的留守儿童安心入住,感受家的温暖。组建一支由老师、爱心妈妈、志愿者等构成的“代理家长”关爱队伍,校长担任“总代理家长”,全方位关怀孩子的生活、学习、成长。开展一系列心理关爱,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精准了解孩子心理状况,心理教师通过趣味教学、互动游戏、心理咨询等方式,助力孩子树立积极心态,培养抗挫能力。开展一次“教师大家访”,每学期教师都会深入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并积极联系爱心企业和社会人士,捐赠物资,关心关爱留守儿童。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以“仁爱之心育智慧之才”为初心,坚守“师正方能生直”的教育理念,将“正文化”深深扎根,作为学校发展的灵魂与基石。积极开展八德教育实践,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核心板块为基石,通过深入挖掘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以及经典文学作品,精心架构起一套系统且全面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与道德观,助力学生成长为有道德、有担当、有情怀的时代新人。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历经三载奋进,学校从79名学生跃升至310名,实现精彩蝶变,学校正以实际行动为区域教育发展添砖加瓦,照亮娃娃们的前行坦途。
来源:渭南日报教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