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学牵头荣获10项中华医学科技奖

360影视 2025-01-08 14:59 3

摘要:1月6日,医学领域最重要的社会科技奖项之一——中华医学科技奖公布了2024年度获奖名单,共90项成果获奖。北大医学取得开门红,牵头斩获10项奖项,其中一等奖3项,获奖成果总数、一等奖项目数均创历史新高。继2024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刷新纪录后,北大医学研究团队在

再创佳绩

1月6日,医学领域最重要的社会科技奖项之一——中华医学科技奖公布了2024年度获奖名单,共90项成果获奖。北大医学取得开门红,牵头斩获10项奖项,其中一等奖3项,获奖成果总数、一等奖项目数均创历史新高。继2024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刷新纪录后,北大医学研究团队在中华医学科技奖再次取得突破性成绩。

获奖名单

项目简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王建六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相文佩团队,北京协和医院向阳团队,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志清、王延洲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李科珍等五个团队,十余年来对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联合攻关。提出缓解肿瘤、保留器官、重塑功能、完成生育的“4R”理念,建立了“治-护-助-育”诊疗体系并辐射全国。团队研究成果先后列入8项国际指南,发布女性生殖系统保育指南、共识85项,专著19部,获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开展妇科肿瘤保育诊疗学习班和研讨班共160余次。提高了中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提升了我国在妇科肿瘤生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打造了肿瘤生殖学新范式。(项目主要完成人:王建六、魏丽惠、相文佩、向阳、梁志清、李科珍、王延洲、周静怡、汪玲娟、王益勤、李星辰、陈晶、赵丽君、程媛、范源)

邓旭亮教授团队针对口腔领域目前存在的世界性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持续支持下,进行了全链条式创新研究及应用推广,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实现补牙长久耐用,高效止疼,牙槽骨量明显增加,修复效果显著提升。研究成果在 Science、Nature Materials、Matter、Advanced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 SCI 论文 200 余篇,产生了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及社会效益。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项目主要完成人:邓旭亮、卫彦、徐明明、黄颖、刘雯雯、郭亚茹、江圣杰、吴宇佳、郑晓娜、郭雨思)

季加孚教授团队聚焦胃癌诊治的关键临床问题,开展系列多中心高水平临床研究,于多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一)构建综合治疗新模式:创立胃癌围术期化疗国际标准,探索个体化治疗路径,显著改善胃癌生存;(二)打造精准手术新体系:开展国际领先微创手术研究,搭建人工智能无创诊断平台,有效降低手术创伤与并发症风险;(三)设立免疫治疗新标准:建立胃癌双抗免疫治疗规范,建立基于组学数据指导的精准治疗模式。团队首次在中国主办国际胃癌大会,成果得到国内外学界认同。代表性论文发表在在JAMA、Lancet Oncology、Annals of Oncology(2篇)、Science Advances、PNAS等高水平期刊,获得发明专利13项,制定国家卫健委胃癌诊疗指南,显著改善了中国胃癌患者的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项目主要完成人:季加孚、李国新、李子禹、步召德、高翔宇、董迪、唐磊、邢晓芳、贾淑芹、郭婷、李浙民、张连海、陕飞、季鑫、王安强)

盛锡楠教授团队针对黏膜黑色素瘤预后差、无标准治疗方案等关键难题,进行了由基础到临床的创新研究及应用推广,取得系列创新成果:(一)牵头开展系列高质量临床研究,明确多种治疗晚期黏膜黑色素瘤的新型药物和高效方案,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二)探索黏膜黑色素瘤发病机制及疗效预测标志物,为新型治疗靶点的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三)率先开展黏膜黑色素瘤免疫微环境相关研究,为辅助诊断、预测预后、指导用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团队在J Clin Oncol、Nat. Commun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代表性论文10篇,累积影响因子167.8。研究结果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黑色素瘤诊疗指南》《头颈部黏膜黑色素瘤:英国国家指南》引用,被推荐为黏膜黑色素瘤的标准治疗方案,产生了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及社会效益。(项目主要完成人:盛锡楠、鄢谢桥、孔燕、唐碧霞、斯璐、崔传亮、吴晓雯、郭军)

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是首次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由国家卫健委和科技部共同资助,调查经过多级复杂概率抽样,在国家疾控中心慢病监测点的157个县/区面访了32552名社区居民。项目采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工具和方法,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控制,获得了7分类36类别精神障碍患病率、残疾率、致残率、疾病负担、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的重要数据,结果真实可靠,全面描述了中国精神障碍现况,具有国内外重大影响力,为国家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作出了突出贡献。2017年4月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项目的主要调查结果。2019年和2021年主要结果先后发表于Lancet Psychiatry。成果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2019年度中国卫生健康与环境医学重大进展”。(项目主要完成人:黄悦勤、刘肇瑞、肖水源、李凌江、徐一峰、王宇、王丽敏、许秀峰、徐广明、郭万军、徐向东、严洁、闫永平、寇长贵、王志忠)

王东信教授团队针对改善围麻醉期器官保护和远期预后等关键难题,进行了全链条式创新研究及应用推广,取得系列创新成果:(一)在国际上率先通过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建立降低围麻醉期脑、肺、肾等器官并发症的精准管理策略;(二)在国际上率先回答了不同麻醉方式和药物选择对术后谵妄和远期生存的影响;(三)最早关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近远期结局的影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团队在Lancet、British Medical Journal、Annals of Surgery等期刊发表论著560余篇,其中IF>9文章16篇,最高他引327次,执笔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共识5部,相关成果被美国重症医学会和欧洲麻醉学会等5项国际指南引用,产生了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及社会效益。(项目主要完成人:王东信、穆东亮、丁婷、李春晶、李怀瑾、张玥、李雅巍、苏仙)

为提高大众对心血管病的认知,刘健教授及其团队运用多维度融媒体传播方式构建了大众心脏健康立体科普宣传体系——《谈“心”:构建大众心脏健康矩阵化科普教育体系》,该项目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一是通过医学专业人员在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下产出科普内容,保证科普内容的客观性、科学性。二是该项目以原创科普短视频、原创科普漫画,创作科普书籍,积极组织和参与线上和线下的大众科普宣传活动等多种传播渠道,构建了以多维度融媒体为传播方式的心脏健康立体科普体系。三是该项目是涵盖全年龄段及健康、亚健康和患者人群、全心脏疾病谱、围绕疾病全过程的科普体系,为大众提供全面、专业的心脏科普内容同时还带动业内同行参与科普创作。项目团队注重推动医学同行践行科普,多次参与线下的科普推广活动,宣教成效显著,社会认可度高,在心血管科普领域处于头部地位,引领并带动了全国该领域的后续科普作品的创作,促进了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心脏健康科普事业的发展!(项目主要完成人:刘健、郭萌、聂文畅、孙宇彤、王岚、侯昌、刘传芬、吴寸草)

李子健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探索心血管受体激活在心血管病发生中的模式转换及干预的关键科学问题。团队原创性提出膜受体激活新理论及精准干预策略,形成了“理论指导→机制探究→干预策略”心血管膜受体研究体系。本项目取得系列成果:1)原创性提出膜受体内吞激活新概念和理论并提出5种新型激活模式;2)系统性揭示膜受体不同激活模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新机制;3)特异性靶向膜受体不同激活模式的新干预策略,包括甲乌药碱、GDF15等的心受体功能选择性血管保护策略等。团队相关成果在Cell子刊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系列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项目主要完成人:李子健、王文景、徐昕晔、姜允奇、关开行、张幼怡、高炜)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杨志主任、朱华研究员团队针对我国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卡脖子”问题,成功推动中长半衰期核素64Cu在中国的临床转化:(一)研发了“三高一纯”的64Cu生产技术工艺,支持北京医用核素科学研究;(二)实现了超百种药物的标记,并创新性地应用于肿瘤早期检测和免疫治疗精准预测;(三)发起了Anti-HER2和PSMA为靶点的64Cu临床研究,显著提升了肿瘤微小转移检测能力。团队牵头制定了《中国固体靶放射性核素制备与应用共识》和“氯化铜[64Cu]溶液”团体标准,在重要期刊如PNAS、EJNMMI等期刊发表多项研究成果,其中JCR Q1区7篇,中科院1区5篇。解决生物医学关键问题,服务临床诊断。在项目执行期间,4项专利商业转化(转化金额超过六千万元)。团队成员相继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北京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支持,推动学科发展取得重要成绩。(项目主要完成人:杨志、朱华、刘特立、王风、刘昭飞、丁缙、刘辰、孟祥溪)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后有效免疫重建至关重要。自然杀伤细胞(NK)是HSCT后最早重建免疫细胞,是决定HSCT预后的关键。黄晓军院士、赵翔宇教授团队围绕移植后NK细胞免疫重建的调控机制及监测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绩:(一)提出供受者 KIR 配体相合促进移植后NK细胞重建的新机制,指导HSCT供者选择;(二)揭示了G-CSF 调控供者NK细胞功能,从而影响NK细胞的重建过程的新机理;(三)建立了NK细胞重建监测体系,有效预测移植后 CMV 和 EBV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研究成果写入欧洲骨髓移植协会、英国组织相容性和免疫遗传学学会、法国骨髓移植学会等14项国内外指南/共识,直接影响了中国、美国以及英法等欧洲多国的供者选择指南的制定标准。(项目主要完成人:赵翔宇、黄晓军、裴旭颖、徐郑丽、常英军、张晓辉、许兰平、赵晓甦)

中华医学科技奖

设立于2001年,是中华医学会设立的全国医药卫生行业科学技术奖,是全国首批社会力量设立的26个奖项之一。旨在奖励在医药卫生领域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获奖项目尤其是一等奖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目前医学科学技术的领先水平。中华医学会从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中择优遴选提名国家科技奖。截至2023年共提名国家科技奖109项,其中有46项获奖。

北京大学医学部 宣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