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和年轻人患病有不同,如何健康管理?

360影视 2024-11-23 08:31 4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表现,并可伴关节外损害,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本文为《防治风湿 护卫健康》专栏第65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表现,并可伴关节外损害,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预期寿命延长,老年RA患者群体——年龄≥60岁的RA患者群体显著增加,北京协和医院的数据显示,60岁以上老年RA患者占比已达到总患病人群的1/3。

那么,老年RA患者与年轻患者相比有何不同?他们的健康管理又应如何进行呢?

1.老年RA有何不同?

老年RA与年轻人患病相比,存在显著的不同。

老年RA患者往往伴随多种共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同时表现出高疾病活动度、肌肉量减少以及较高的致残风险。其中,肌少症、衰弱和恶液质是老年RA患者常见的综合征。

随着年龄的增长,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以及髋骨骨密度降低,肌少症的发生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肌量的减少与RA的关节损伤有直接关系, 身体成分的变化,特别是脂肪量的增加和肌肉量的减少,是RA患者残疾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则成为连接年龄与残疾之间的关键因素。

此外,中度至重度的虚弱状态与RA患者更高的全因死亡率和计划外住院风险密切相关。而对于合并恶液质的RA患者而言,他们的骨密度显著降低,疾病活动度更高,身体功能也明显较差。

总的来说,肌少症、衰弱和恶液质这些状况不仅影响着老年RA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加速了疾病的进展,与不良预后紧密相关。

2.炎症与老年RA相关不良事件发生密切相关

促炎性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γ干扰素等)的升高,与生长因子水平的降低共同作用,导致肌少症和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体质下降。这些促炎细胞因子不仅直接诱导肌肉减少,还与RA相关的全身炎症反应紧密相关。它们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破坏肌原纤维蛋白,同时产生活性氧、减少线粒体的数量和功能,进而损害肌肉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

对于RA患者来说,高水平血沉及C-反应蛋白均是衰弱和衰弱前期发生的危险因素。白介素-6水平的增加与肌肉含量减少、残疾和身体活动能力降低有显著关联,且肌肉细胞本身是白介素-6的一个重要来源。相较年轻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老年RA患者白介素-6水平明显更高。同时多项研究表明:老年RA患者白介素-6水平与瘦体重成显著负相关。

在RA患者中,肌肉白介素-6与残疾、腿部皮下脂肪增加和身体活动降低显著相关。老年人群中,血清白介素-6升高与身体衰弱标志呈正相关,体现为行走速度慢、肌肉力量差、下肢运动能力差和贫血等。

3.老年RA患者如何健康管理?

RA肌少症的干预措施包括适当运动、营养干预以及药物治疗。

(1)适当运动:进行适量的阻力运动能显著提升力量、增强肌肉质量并改善身体功能。结合有氧运动和阻力运动,有助于提高老年RA患者的有氧能力、耐力和整体力量。RA急性期患者,要适度休息;而缓解期患者,可以根据病情、体质,循序渐进来运动,比如进行柔韧性锻炼、骑车、散步等。对关节畸形的患者,鼓励患者尽可能使用健侧肢体发挥功能。此外,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手指操等作为康复锻炼是很好的选择。

(2)营养干预:补充蛋白质可以帮助维持肌肉的质量和力量,并刺激肌肉蛋白质的合成。≥65岁成年慢性病患者应摄入相对大量的蛋白质(1.2g~1.5g/天/kg体重),以满足老年人的典型营养需求。

(3)药物治疗:维生素D、维生素E可以改善老年人肌肉力量和身体机能。要注意,RA患者使用激素治疗会诱导肌少症,而针对白介素6的治疗能改善RA相关的肌少症。除此之外,使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佳。这方面,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中心针对老年RA共病多、肌肉减少等特征,辨证选用“温阳通络法”散寒除湿,“益气养血方”培补后天,“补益肝肾法”调补先天,标本兼治,配合中医特色疗法,更好地改善老年RA的肌少症、衰弱和恶液质,促进老年RA疾病恢复。

本文作者:吴晶金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中心科研副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 云南省中医药学科后备人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传承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理事,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传承专委会常务委员,云南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云南省科技厅中医联合专项重点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厅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9项,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 项、省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发表论文48篇,副主编参编论著7部。

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骨关节炎等风湿免疫疾病。

栏目名称:《防治风湿 护卫健康》

实施主体: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病中心

主 编: 彭江云

责任编辑:吴明蕾

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病中心简介

云南省中医医院/ 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中心,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类风湿关节炎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培育)、国家重大疑难疾病(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协作试点、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中医风湿病专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风湿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特色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云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建设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吴生元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孟如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彭江云工作室;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张烜工作站、云南省中医药防治痹证(风湿病 )创新团队、云南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研究所等,在省内牵头成立了云南省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病专科联盟,是立足云南,辐射东南亚的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病医疗、教学、科研中心。

风湿病中心现有病床110张,设有类风湿关节炎、结缔组织病、脊柱与骨关节病3个亚专科。专业团队共50余人,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0人;有全国名中医、云南省国医名师1人、云岭名医1人,云南省“万人计划”名医3人、云南省名中医5人,云南省中医领军人才2人,云南省中医药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云南省中医药后备人才3人,云南省青年名中医2人,技术力量雄厚。近年来,先后承担各级科研课题5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7项),其中国家公益基金行业专项1项、国家自然基金18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出版著作教材26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7项。

风湿病中心建立有风湿免疫实验室、关节超声室、免疫吸附室和专科治疗室;研制有蠲痹颗粒、痛风消颗粒剂、痛风清洗剂、尿酸清颗粒、痛风贴、痛风消气雾剂、寒痹散、热痹散等10余种专科制剂;开展了微创针刀镜、水筋针、经筋针、中药热敷、熏蒸、熏洗、药物离子透入、药罐、针灸、针刀、穴位敷贴、督灸、蜡疗等特色疗法;形成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医疗与康复相结合、养生与健教相结合的诊疗模式;擅长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诊治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骨质疏松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银屑病关节炎、白塞病、血管炎等疑难风湿病。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