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集聚160家“中科系”科技创新企业,企业总估值超百亿元,累计营收近35亿元……作为北京以外中国科学院创新资源集聚程度最高、门类最为齐全、成效最为显著的集聚地之一,麒麟科创园内的“中科系”研究院经过多年发展取得多项国内顶尖研发成果,并陆续进入成果转化和产业集聚的
集聚160家“中科系”科技创新企业,企业总估值超百亿元,累计营收近35亿元……作为北京以外中国科学院创新资源集聚程度最高、门类最为齐全、成效最为显著的集聚地之一,麒麟科创园内的“中科系”研究院经过多年发展取得多项国内顶尖研发成果,并陆续进入成果转化和产业集聚的成长期。这些头顶“中科系”光环的企业有何特点?又如何发挥“最强大脑”的创新资源,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地方创新发展战略深度对接?
1月8日,记者前往麒麟科创园一探究竟。
集聚160家,累计营收近35亿元
加紧产品研发和定型,通过“灵巧手+AI”让机器人完成包括自主使用工具在内的更多通用性灵巧操作任务;规划和组建第一条小型组装线,实现灵巧手的小批量生产,与人形机器人整机厂商共同推进应用方案……刚迈入2025年,位于麒麟科创园的中科硅纪(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里一片繁忙。
“公司成立后,从基础研究转向成果产业化,一切都在加速。”中科硅纪(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天懿介绍,去年5月,中科硅纪通过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孵化并在麒麟科创园落地。公司团队研发的Casia Hand系列类人机器手及机器人整机核心产品,可实现“自主+人机融合”操控模式,将聚焦汽车制造、物流分拣等工业场景,同时拓展特种作业、家庭服务等方向的应用。目前,该公司已获得千万级别的种子轮投资并与某上市公司签订灵巧手、具身智能算法、场景解决方案的销售合同。
像中科硅纪这样头顶“中科系”光环并且成长迅速的科技创新企业还有许多——
南京控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成立,从事卫星通信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及服务,授权知识产权114项,年度营收近1.5亿元;南京中科晶上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于2018年成立,致力于空天地一体化卫星移动通信领域核心器件、系统装备、行业解决方案的研制及推广,年度营收近7000万元;中科方寸知微(南京)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成立,研发的自适应巡检技术已经应用于蒙东、冀北、新疆、广东、广西、重庆等10余省市的12万余公里输、配电线路,巡检效率提升60%以上,年度营收超5000万元……
据统计,截至目前,园区已集聚“中科系”企业160家,其中,各研究院持股的企业24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9家。这些企业多为信息通信、人工智能、软件、绿色制造与能源等产业领域,企业总估值超百亿元,累计营收近35亿元,其中年度营收过千万的企业有21家。
从“0到100”,进入产业集聚的成长期
4个月前,由中科南京未来能源系统研究院研发的国际首套百兆瓦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与集成验证平台蓄热装置顺利完成封顶。该平台是国际首套可开展30MW-600MW范围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部件试验的综合试验装置,有效解决储能系统规模、效率、成本、寿命等瓶颈问题,从而为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提供支撑。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科技底座持续夯实得益于前期的规划与投入。2010年,麒麟科创园成立,瞄准“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承载区”,先后建成南京分院“一院四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园等一批核心载体项目。在引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等六家研究所、设立七家研究院的同时,与计算所、软件所、工程热物理所、自动化所开展合作,在园开展“信息高铁综合试验基础设施”“开源软件供应链重大基础设施”“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与集成验证平台”“决策智能与计算创新平台”四个科技基础设施的预研建设,预算总投入接近百亿。
“园区与‘中科系’对接早,布局在这里的多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均聚焦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领域,是‘国之重器’。经过多年发展,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中科系’扎根的创新创业土壤。”麒麟科创园管委会副主任俞清介绍,落地的“中科系”研究院渡过从“0到1”的筹建与技术研发创新的初期阶段后,取得了相应的技术与成果积累,陆续进入从“1到100”的成果转化和产业集聚成长期。
据统计,“六所七院”落地以来发挥出强大的基础创新能力,目前已累计申请知识产权近1400件,已授权专利780件;集聚各类“中科系”人才1173人,其中“双聘”院士13人、各类国家重大人才33人。
全方位保障,助力“中科系”“开枝散叶”
2024年11月21日,麒麟科创园内的人工智能成果转化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是园区携手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打造的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优化服务体系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全面、高效、专业的一站式服务。
要从基础研究转向成果产业化,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往往需要跨越“死亡之谷”。“人工智能成果转化中心可以将地方政府、中科系母所、南京研究院、成果研发团队、产业化支撑团队黏合起来,形成五方共赢、收益一体的成果转化‘5V一体’模式,真正实现共同创业、共享收益。”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模式下,中心已对接自动化所项目团队15个,孵化通用类人灵巧操作机器人项目、多脑区微创柔性脑机接口系统项目等落地项目4个。
除了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园区还配套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国科学院麒麟区域创新高地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暂行办法》,在创业概念验证、股权投资、办公载体、人才公寓、项目推荐等多个维度对“中科系”研究院成果转化给予支持;成立南京麒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设立2支总规模10亿元的引导基金、参与设立15支规模40亿元的子基金,为科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集聚;聚焦“培养一批技术经理人”目标,建设中科(南京)智汇工场,对企业技术人员、市场化服务机构人员等开展培训,同步招募一批成熟的技术经理合伙人,共同组建专业性强、服务水平高的技术经理人队伍;持续推进园区教育、医疗、交通、商业等各方面配套保障,努力满足创新人才的各类需要,全力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生态。
以保障人才安居为例,2022年7月,园区启动定向人才房项目建设,该项目位于麒麟科创园核心区居住与产业聚集区交会地带,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规划建设高标准高端定向人才房及商业等相关配套设施,周边依托麒麟科创园完善的商业、教育及其他生活配套。
麒麟科技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圣友介绍,定向人才房将按照“限定销售对象、限定销售价格”模式提供给引进的创新人才,进一步向“中科系”等各类高端人才提供更加有力的安居保障。“目前,定向人才房项目已开放接待。引才聚才,‘住’是基本保障,安居才能乐业。”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
通讯员 麒轩
本文来自【紫金山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