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机器人,正在改变世界

360影视 2025-01-09 12:17 3

摘要:在CES演讲的后半段,他总结道:“世界上有三种机器人,它们可以制造出来并且不需要绿地(经过开发的场地),棕地(未经开发的场地)适应的特性非常完美。如果我们能够构建这些令人惊叹的机器人,我们就能够在我们创造的世界中部署它们。”

撰文 / 涂彦平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万 里

没听老黄的演讲,焦虑;听了老黄的演讲,更加焦虑。

时隔8年重回CES,英伟达CEO黄仁勋直接化身成为AI的宣传队和播种机。他告诉所有人:AI真的要改变世界了,就是现在。


在CES演讲的后半段,他总结道:“世界上有三种机器人,它们可以制造出来并且不需要绿地(经过开发的场地),棕地(未经开发的场地)适应的特性非常完美。如果我们能够构建这些令人惊叹的机器人,我们就能够在我们创造的世界中部署它们。”


黄仁勋所说的三种机器人分别是:智能体,自动驾驶汽车,人形机器人。他表示:“如果我们能够解决这三项技术问题,这将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科技产业。”


黄教主的判断,你信了吗?

01
智能体:蕴藏着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机会

根据黄仁勋的判断,智能体蕴藏着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机会。


何为智能体(Agentic AI)?


它是新的数字劳动力,为人类工作并与人类合作。它是一组模型,能够推理任务目标,将其分解为具体任务,并检索数据或使用工具生成高质量的响应。


通俗地讲,智能体就是AI助手,它可以是个人的AI助手,也可以是一个组织的AI助手。


比如,对于数十亿知识工作者和学生,智能体可以处理复杂的文档,比如讲座、期刊、财务报告,并生成互动播客以便轻松学习。再比如,在医疗领域,智能体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药物研发、疾病诊断等工作。


各行各业应该对此有清醒认知:智能体很快将成为企业的一员——数字劳动力。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的智能体构建模块、NIM预训练模型和NEMO框架使组织能够轻松开发智能体并在任何地方部署它们。“我们将对我们的智能体进行入职培训和训练。”


除了英伟达,还有不少公司也在CES2025上透露了智能体的动向。


在2025CES长城汽车科技分享会上,长城汽车CTO吴会肖表示,长城汽车提出了关于AI发展的新思路,即空间语言智能体大模型ASL(Agent of Space & Language),这将是智能进化的全新阶段。


她表示:“在ASL阶段,车辆可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处理和智能决策,能真正独立根据目的地特点、乘客的需求和偏好,以及沿途的交通和环境信息,量身定制独一无二的体验,让智能汽车成为一辆真正的AI智能体。”


吉利在2025CES上发布了行业首个“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该体系基于AI原生OS构建,覆盖了C端消费者、B端企业服务以及空天地一体的智能生态,致力打造有温度、有情感、可持续成长的原生“出行智慧生命体”。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李传海表示,要走向“出行智慧生命体”,智能汽车要经历“智能助手”(对发出的指令实现精准的响应)、“智能体”(能理解环境自动完成任务)和“生命体”(具备自主意识,有自主情感能力)三个发展阶段。


吉利汽车2023年开始研发企业智能体,第二年就推出了星睿智能体平台,打造数字员工。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积极参与推动行业大模型标准规范的制定,牵头编写汽车大模型标准、汽车智能体标准、智能体标准等,牵头制定智能体的技术要求和评估方法。


联想车计算发布了为汽车行业打造的OneAI万象智能体开发平台,助力汽车制造商和行业伙伴快速构建和部署面向不同场景的多智能体应用。该开发平台围绕座舱车控智能体、车辆出行智能体、汽车营销与资讯服务智能体等多个汽车行业应用创新。


北京智源研究院发布2025十大AI技术趋势,其中之一就是更通用、更自主的智能体将重塑产品应用形态,进一步深入工作与生活场景,成为大模型产品落地的重要应用形态。


它写道:“从Chatbot、Copilot到AI Agent、Agentic AI,2023年以来行业对于AI应用形态的理解越发深入。2023年底,AI Agent应用编排框架收敛,Agentic AI概念被提出。从更强调产品概念的Agent,到更强调应用智能程度的Agentic AI,我们在2025年将看到更多智能化程度更高、对业务流程理解更深的多智能体系统在应用侧的落地。”


美国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同样将智能体列为2025年十大技术趋势之一。它预测,到2028年,至少15%的日常工作决策将由智能体自主做出,而2024年这一比例为0%。

02
自动驾驶汽车:可能是第一个万亿级的机器人产业


自动驾驶汽车是黄仁勋所说的第二个机器人。


他认为:自动驾驶革命已经到来。“每年生产1亿辆汽车,世界各地有10亿辆车辆在路上,每年驾驶的总里程达到万亿英里。未来,这些车辆将会是高度自主或完全自主的。”


“仅在这些开始进入市场的汽车中,我们的业务已经达到40亿美元,今年预计将以50亿美元的规模增长。”黄仁勋预测,自动驾驶汽车将可能是第一个万亿级的机器人产业。


在2025CES上,黄仁勋发布了下一代汽车处理器Thor,处理能力是上一代Orin的20倍,目前已全面投产。他还宣布推出NVIDIA DRIVE Hyperion自动驾驶平台,该平台基于全新的NVIDIA AGX Thor系统级芯片打造。


“打造自动驾驶汽车,就像打造所有机器人一样,需要三台计算机: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NVIDIA DGX、用于测试驾驶和生成合成数据的 Omniverse以及车载超级计算机DRIVE AGX。”黄仁勋说道。


目前,英伟达的合作伙伴包括比亚迪、理想、小米、极氪、丰田等车企。自动驾驶公司Aurora也在与英伟达合作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卡车。大陆集团与英伟达合作开发的自动驾驶卡车计划于2027年实现量产。


本届CES上,Uber与英伟达宣布了一项合作,旨在利用Nvidia的新产品——生成式世界模型模拟工具Cosmos和基于云的AI超级计算平台DGX Cloud,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极氪也将深化与英伟达的合作,未来极氪的全新车型将搭载其自研的NVIDIA DRIVE AGX Thor智驾芯片。此外,极氪与Waymo联合开发的极氪RT——全球首款量产原生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开始路测,将于2025年开启大规模交付。


Mobileye展出了支持无人驾驶移动出行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包括免提驾驶者支援平台Mobileye Supervision、无需对个人车辆进行肉眼检查的无人驾驶系统Mobileye Shopper、为服务型Mobility而设计的完全无人驾驶系统Mobilye Drive 。其中,端到端的Mobileye Drive通过高度集成的传感器、算法和计算平台,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全面覆盖。

03
人形机器人:2025年或是量产元年

“通用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


黄仁勋在演讲中展示了14个人形机器人,其中有6个来自中国,分别是小鹏汽车的XPENG Iron、杭州宇树科技的Unitree H1、银河通用机器人的Gallbot G1、傅利叶智能的Fourier GR-2、智元机器人的AgiBot A2以及星动纪元的ROBOTERA Star1。


根据官方信息,小鹏汽车的机器人Iron身高178cm,体重70kg,拥有62个主动自由度;装载的灵巧手采用 1:1 人类双手尺寸设计,拥有15个自由度,支持触觉反馈;搭载小鹏 AI 鹰眼视觉系统、小鹏天玑AIOS、小鹏自研图灵AI芯片,应用小鹏AI端到端大模型+强化学习。


小鹏Iron2024年11月6日在小鹏AI科技日上亮相,目前已经在小鹏的广州工厂实习,未来还有望进入门店,与车主一起交流互动。


其实,早在GTC 2024大会上,英伟达就推出了人形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Project GR00T,旨在帮助人形机器人生态系统构建者加快下一代先进机器人的开发工作。


速腾聚创RoboSense的机器人零部件也亮相本届CES:适用于足式机器人力 传感器 FS-3D,适用于机器人髋、膝关节的高功率密度直线电机LA-8000,以及支持各类实时感知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具身智能操作模型和运动控制算法的机器人域控制器DC-G1。


此外,速腾聚创还展出了具有20自由度的第二代灵巧手——可结合各类传感器的感知信息与手部动作进行闭环控制,以及机器人通用零部件开发平台——自研的人形机器人整机。


2024年1月29日,工信部等7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就提到了人形机器人,表示要突破机器人高转矩密度伺服电机、高动态运动规划与控制、仿生感知与认知、智能灵巧手、电子皮肤等核心技术,重点推进智能制造、家庭服务、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产品的研制及应用。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全球从事人形机器人研发的企业已经超过200家,其中中国人形机器人企业已经超过了100家。


有迹象表明,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进入量产元年。


打头的很可能就是特斯拉。它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有望在2025年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届时或有数千台人形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试运行。

来源:轩辕商业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