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歌唱家 长得比电影明星还漂亮 歌声不输朱逢博 现在79岁人淡如菊

摘要:近期一档庐山主题的电视节目火爆出圈,然而让观众大呼惊喜的并非节目内容本身,而是一位许久未露面的老艺术家——钱曼华的再度亮相。

近期一档庐山主题的电视节目火爆出圈,然而让观众大呼惊喜的并非节目内容本身,而是一位许久未露面的老艺术家——钱曼华的再度亮相。

钱曼华,这位曾与李谷一、朱逢博齐名的歌唱家,已经79岁高龄,但她依然保持着那份特有的优雅气质。无论何时何地,她的从容淡定,一眼就能看出她与众不同的气质,让人想起当年那个“声音比蜜还甜”的她。

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影视圈里,可以称得上是"配唱天团"的黄金年代。北影厂、八一厂的李谷一一个人就唱了一半以上的电影插曲,堪称主力。

在上影厂,有两位实力派"坐镇",一位是大名鼎鼎的朱逢博,另一位是我们今天要聊的钱曼华。

当时不少观众经常将钱曼华和朱逢博的声音听混,其实这也不怪观众,主要还是因为这两位的嗓音都给人一种清甜的感觉,就像早春的江南茶,清新宜人,让人回味无穷。

然而,听多了钱曼华的歌,从中还是不难发现一种特别的情绪,那种属于她自己的独特声音烙印。

还记得《傲蕾·一兰》里的《一兰永远不变心》吗?这首歌真的很感人,连主演张玉红都说,每次听钱曼华的歌声,就能立刻找到角色的情绪。

在没有大量声音特效的时代,一首优秀的歌曲需要歌手用真情实感来感染听众。钱曼华就以其至情至性的演唱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从《傲蕾·一兰》到《燕归来》,从《海之恋》到《庐山恋》,她的每一首经典插曲,都为电影注入了灵魂。

有趣的是,一些年轻观众误以为《小船,请告诉我》是朱逢博演唱的,实际上这首歌是钱曼华的作品。这种“认错”的现象,某种程度上也是对钱曼华实力的最好肯定。

朱逢博能够常常被"认错",就足以证明她的歌唱表演水平非常高。

回顾上影厂电影那个时代,不难发现钱曼华的歌声熠熠生辉,每一帧画面都被她的歌声装点得充满颜色。她就像荧幕背后的一个“配音天使”,用声音为电影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通过她所代表的独特艺术价值,她在中国电影的历史篇章中留下了对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钱曼华的告别始于1979年,当年她为电影《傲蕾·一兰》进行配唱,那时已经35岁,但她的嗓音依旧令人惊艳。

导演汤晓丹在选择吴燕生时,正是看中了她那能够娓娓道来将故事唱进观众内心的嗓音。

谁曾想到,事业巅峰却成为她最后的辉煌时刻。

命运似乎总爱和人玩弄玩笑。正当钱曼华以《庐山恋》《燕归来》等影片中的动人歌声广泛传播大江南北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却不可避免地降临在她身上。

这个听起来拗口的病叫做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它直接影响到了她赖以生存的声带。

钱曼华在多年后回顾这段经历时,仍然感到无法释怀和深深的遗憾。那时她全身疼痛,甲状腺肿大,声带也受到压迫。

失去嗓音,对一个歌者来说,就像是战士失去了武器,画家失去了画笔。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这种无力感。

最令人心疼的是,她曾经试图重返舞台,然而每次站在麦克风前,那个曾经能够把《啊,故乡》唱得空灵动人的声音,却再也找不到从前的感觉了。

在这种反复的打击下,她含泪做出了离开的决定。

请牢记,那是她最美好的年华!《庐山恋》让张瑜、郭凯敏红遍大江南北,钱曼华的《啊,故乡》和《庐山恋曲》同样让观众心醉不已。

《小船,请告诉我》和《燕归来》中的 “杨柳依依小湖边” 每一首都出自她的用心创作,

然而生活并不会因其才华横溢而对其网开一面,特别是在最红火的时候。钱曼华选择远赴香港,有可能是想找寻新的可能,但没想到疾病的打击,却成了她告别舞台的伏笔。

歌者最痛苦的事情就是热爱舞台却不得不离开,钱曼华的离开不是因为江郎才尽,而是被命运推向了另一条路。

这个选择让她从聚光灯下的焦点,隐退成为一位深居简出的普通人。然而即使如此,她依然骄傲,选择在最美的时刻留给了观众最完美的记忆。

谁能想到呢,那个被称为"上影配音天后"的钱曼华,起步的条件居然差得让考官们都"举棋不定"。

时光倒流到1960年,16岁的钱曼华站在上海音乐学院附属歌剧演员训练班的考场上,紧张到不行。

有趣的是,当时的考官们对此感到棘手。这个小姑娘虽然嗓音条件并不出色,却能够以其出色的舞台表现吸引人眼球,她的表演投入且真挚,表现出的情感让人深受感动。

"要不...先试试看?"评委们低声议论道,"练不出来还可以演话剧嘛。"就这样,钱曼华带着一身的"不足",无意间闯进了上海音乐学院的大门。

此刻,遇到好的老师显得尤为重要。孙栗老师成为了钱曼华生活中的"贵人"。在恩师的指导下,钱曼华的嗓音犹如"变声器",小嗓音变为大嗓音,音域也渐渐拓宽起来。

那感觉就像一只破茧成蝶的蝴蝶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

那句"努力就有回报"的老话在钱曼华身上得到了特殊强调。她不仅努力跟随孙栗老师进行练习,而且她还会主动向周小燕等有名的人请教。

甚至连戏曲演员的演唱技巧,她都要借鉴,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表演更丰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66年,22岁的钱曼华终于实现了她的梦想,进入了上海歌剧院。虽然当时的朱逢博已经是院里的台柱子,但钱曼华并不急于迎头赶上。

从《红珊瑚》开始,到《刘三姐》,她的脚步变得更加坚定。这部剧为她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到了1971年,她凭借在交响乐《智取威虎山》中演唱小常宝唱段一炮而红。从培训班里那个被称作"问题选手"的钱曼华,到成为上海乐团的主力歌手,她用实力证明了:天赋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努力同样可以创造奇迹。

这段经历,恰似是写给所有怀疑自己的人的一封情书,告诉我们不必被先天条件所束缚,只要真心喜欢,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或声音。

老话说"宁波自古出美人",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你看上海历史上的美女, 像王丹凤、张小磊、陈肖依等人,她们的美貌真的是惊人的美丽。

1944年出生的钱曼华,是又一个为这句话增光添彩的宁波佳人。

钱曼华的颜值有多高呢?当年的歌迷影迷都说她比电影明星还要漂亮。听起来或许有些夸张,但如果你看过她年轻时的照片,就知道这不是随便说的。

舞台上光鲜亮丽的典型江南女子,温柔婉约的气质如同行走的"民国风"大片。

虽然钱曼华出生在上海,但她骨子里流淌的却是地道的宁波血统。有趣的是,她能走上艺术这条路,颜值帮了大忙。

你还记得她靠上海音乐学院那会儿吗?试听官们就是被她的形象和气质给打动的。

但钱曼华并非花瓶式的人物,只靠外表赚钱。在当时的艺术领域中,并没有如今如此强调"流量" "颜值"的说法。她在舞台上的立足全依赖于她的真本事。

她自小就展现出超凡的表演天赋,经常在学校舞台上担当“顶梁柱”的角色。

这是一种"高颜值和出色才能并存"的组合,使得钱曼华在艺术圈中显得与众不同。无需刻意打扮,她站在那里便能散发出一种典雅的气质。

在过去那个物质条件不丰富的年代,年轻人要想脱颖而出,光有才华是不够的,还得具备让人过目不忘的气质。

恰恰如此,钱曼华彻彻底底证明了"漂亮"并不是她最主要的优点,而仅是一个对她更加出色的附加值。

1971年,上海乐团见证了钱曼华事业的又一高峰。当她在交响乐《智取威虎山》中演唱小常宝唱段时,纯净空灵的声音让众多观众陶醉其中。

谁会想到,正当红的歌唱家后来选择去了香港。

有人认为她是想寻找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有人觉得她是因为无法预测的疾病而深陷困境。但不论原因如何,钱曼华最终选择了隐退,远离了她钟爱的舞台。

近期,在那档以庐山为主题的节目中,79岁的钱曼华重新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中。尽管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她那独有的优雅气质却并未因此而减损。

被问到为什么选择退役时,她回答得特别真诚:“我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再达到当初那种完美的状态。与其让观众失望,不如带着美好的记忆离开。

如今的钱曼华过着非常简单的生活,那个曾经用《啊,故乡》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的歌者,现在更喜欢默默地倾听生活的声音。

这种"人淡如菊"的生活态度,使得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诠释。

回顾她的一生,从上海乐团的杰出歌唱家跃身退隐,她从众人瞩目的舞台焦点走向平淡的生活,钱曼华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生活轨迹。

她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实:离开聚光灯的生活,依然能够活得精彩。

"我很感恩。" -这是钱曼华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她感动的不只是过去的观众和影迷,还有这个让她闪耀夺目的舞台,以及现在这份静谧的生活。

或许这便是人生的最好诠释。当年那个凭借歌声打动人心的钱曼华,年华更迭,却依旧保持着其优雅的生活态度,感染着周围的人。

从耀眼的舞台到平淡的生活,她始终坚守着那份属于自己的优雅,这或许就是真正的艺术家吧。

来源:潇洒讲一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