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亿票房跌回10年前!4大灵魂拷问,揭秘中国电影“失宠”之谜

360影视 2025-01-09 11:45 3

摘要:说得再直白些,当下中国电影行业已经这样状况,各位导演就别再端着架子,高高在上地和消费者抬杠了,整个行业都亟待回归常识,要清楚电影既是艺术品,更是商品,它的核心是为消费者服务。

在消费行业里,中国电影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几乎成了唯一一个消费者花了钱、被坑了,还可能遭生产者羞辱的产品。

说得再直白些,当下中国电影行业已经这样状况,各位导演就别再端着架子,高高在上地和消费者抬杠了,整个行业都亟待回归常识,要清楚电影既是艺术品,更是商品,它的核心是为消费者服务

2024年,电影票房仅有400多亿,一下子回到了10年前的水平。为啥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了?想必很多观众的第一反应就是:电影票太贵,电影院也没几部能看的好片子。

不过今天,我想从资本视角,和大家聊聊为啥好看的电影越来越稀缺。其实,中国电影行业正在偿还过去10年欠下的“债”。

在探讨过程中,我准备问大家四个关键问题,等你心里有了答案,自然就明白中国电影为何变成如今这样。

相信不少人,包括我这种一年进二三十次电影院的,都会觉得当下票价太贵,动不动就七八十一张。

但大家有没有深入思考过,为啥会觉得贵?消费心理很奇妙,要是花9块9看一场烂片,看完可能就耸耸肩,觉得反正没花多少钱,无所谓。可一旦票价涨到59、89,那票价贵不贵,就得看它提供的服务值不值了。

电影服务包含两方面,一是硬件带来的观影体验,二是内容给予的情绪价值。但电影行业长期存在一大弊病,许多影院压根没把自己当成服务方,只把消费者当成提款机、纯纯的“韭菜”。

国内好多电影院毫无服务可言,去饭店吃饭,进门、出门服务员都笑脸相迎,热情询问需求;到了影院,往往只有买15块一瓶的矿泉水、30一桶的爆米花时,才有机会和工作人员搭上话。

要是去早了,连个坐的地儿都没有,只能干站着等开场。更别提那些糟心的观影体验了,我在各地影院都体验过,夏天要么热得要命,空调跟没开似的;要么冷得够呛,得带毯子、穿长袖。

屏幕昏暗,身子前倾都看不清细节;影院里气味难闻,周围人还大声喧哗、打电话。这些糟糕情况,连北京的电影院都没能幸免。

2024年总票房和十年前差不多,可观影人次却少了2亿多,毕竟十年前票价亲民得多,还有不少3块8、9块9的低价票。

这些低价票源于当时大量涌入电影行业的热钱与资本,它们为争抢市场份额“大打出手”,却也给行业埋下隐患。

老影迷应该记得,以前看电影得去电影院排长队买票,后来格瓦拉这类平台和团购网站兴起,线上购票才流行起来。

再后来,听闻搞电影赚钱,做购票软件又不难,大批资本蜂拥而入,阿里系的淘票、腾讯系的微票、美团系的猫眼、百度系的糯米,还有网易电影票、时光网、网票网等等,最多的时候,几十款购票软件并行。

人多了就竞争,那几年中国资本雄厚,各个行业都在上演烧钱大战,从团购、打车,到外卖、买菜,电影购票领域也不例外。

一张原本40块的电影票,微票补贴20卖20,猫眼补贴30就卖10块,淘票票补贴35只卖5块,这就是当年低价票的来历。

不是过去电影票天生便宜,而是有人替咱们掏了腰包。最后几大资本杀红了眼,能砸几十亿在票房补贴上,一个影院摆十几台取票机,甚至听说有的团队会去影院搞破坏,弄坏对方的取票机。这场烧钱大战,最终以猫淘二分天下收场,之后低价票就渐渐没了踪影。

前阵子有电影圈朋友问我,为啥今年观众少了这么多?当初靠补贴吸引来的增量观众都哪去了?我反问他:是不是恰恰说明,更多消费者只是养成了低价观影的消费习惯,而非真正热爱看电影?

目前中国电影消费者年均观影次数才两次,60%的观众一年只进一次电影院,这就是行业基本盘,认清这点,才能剖析电影行业的问题。

这类观众大多对电影兴趣缺缺,潜意识里觉得电影票就该十几二十块,春节凑凑热闹,或者碰上便宜票,才去消遣一下。

如今没了票补,两人看场电影光票钱就得一两百,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太贵、不划算,毕竟进电影院就跟开盲盒似的,根本不知道这两百块能不能换来一部好片。

对于影迷或者深度关注电影的人而言,每年确实能数出几部佳作。但对主流消费者,也就是一年进一次电影院的群体来说,恐怕很难给出肯定答案,因为在影院能看到啥,全靠运气。

要是春节看了《流浪地球2》,可能会惊叹中国电影真厉害;要是碰上《749局》,出来估计就吐槽中国电影不行了。

2015年春节档的《爸爸去哪儿2》,就是把综艺嘉宾凑一起,压缩时间演了个小电影,剧情都不连贯,结尾煽煽情就完事儿,这能算电影吗?可当年它还拿了两亿票房,第一部更是高达6亿。

那时候,凑几个明星就能赚钱。现在,豆瓣5分以下、票房却5亿、10亿的大烂片一抓一大把,像《分手大师》《小时代》《九层妖塔》《盗墓笔记》《澳门风云3》,都是靠凑明星、蹭IP的套路炮制出来的,基本诞生于资本疯狂涌入电影行业的那几年。当时,国内不少名导、明星片约都排到5年后了。

钱不够就给公司股票,让导演、明星成立空壳公司,再让上市公司收购,10个亿就从股民口袋转到他们手里。演员片酬也跟着水涨船高,动辄上亿。

所以经常能看到号称3亿大制作的电影,2亿给了明星、导演,5000万搞宣发,真正用于拍摄的没几个钱。

以前有副导演跟我说,那时候拍片子,开机前一个月就包下五星级酒店100个房间,实际只住50人,另一半空着也不在乎,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钱。问题是,搞电影和炒股差不多,多数人都亏钱,资本热钱亏得不明不白,自然就不想玩了。

最后大家发现电影市场没那么大,靠明星的烂片也骗不了观众了,资本便开始撤退。

其实热钱涌入时,电影行业本有大把机会顺势发展,有钱就能尝试追赶好莱坞工业化,培养有才华的导演、编剧,打造优秀剧本模板,稳定输出好片。

结果这么多年过去,行业成熟速度远远落后于观众。观众连好莱坞都看腻了,更别说那些靠明星忽悠的宣传手段,早就不吃这一套了。

说实话,我是不信了。如今在中国,很难找到独立的影评人或电影自媒体。稍微有点底线的,可能片子确实不错才接推广;

大部分人没的选,整个电影圈关系盘根错节,导演、制片、演员、宣发背后都连着一串人脉,圈子里非敌即友,没有中间地带。说错一句话,就能得罪一大批人。

要在这圈子混饭吃,就得懂规矩,每部片子都讲真话,那就是不给面子,要么公关你,要么排挤你,实在不行,营销公司联合电影公司封杀你。别问我为啥知道,都是辛酸泪。

传说某媒体主编施某某特“装”,国际巨星布鲁斯・威利和范冰冰找他专访,他嫌人家腕小,直接拒了。

20多年前,张艺谋拍出《幸福时光》后,报纸还能质疑他是否江郎才尽;放到现在,在报纸上发这类文章,基本就是和大半个影视圈宣战。

影评人被全面把控,只是电影过度营销的冰山一角。电影营销在中国兴起时间不长,起初就是影院、户外贴贴海报,报纸上宣传宣传,花不了多少钱。

后来互联网发展,大家发现网上传播力惊人,小成本影片靠营销能爆几亿票房,比如《失恋33天》,十几年前靠网络营销拿下3亿多票房。

于是,电影营销投入越来越高,从几百万飙升到上亿。《小时代4》营销路演花了五六千万,比拍摄成本还高;2018年春节档某电影宣传费据说超两亿。

电影营销本是为让好电影被更多观众看到,帮不同类型影片精准定位受众,结果渐渐变味了。什么雇假观众看电影时哭哭啼啼,观众看完在影院吵架、分手、打架抹黑对手,都成了常规操作。

更过分的是有些电影开始坑观众,玩起骗术。口碑不行就拖着豆瓣不开分;把电影能看的5分钟全剪进预告片;《四海》预告片像喜剧,大过年看完让人郁闷得说不出话;《日不落酒店》重新定义“特别出演”,拿个沈腾立牌当卖点,观众出影院就给打一星。

2018年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堪称电影营销“集大成者”,融合金融思维、广告策略、兵法,对观众进行降维打击。文艺片本就票房不高,片方提前20天自购电影票,营造票房火爆假象,诱导影院增加排片。

同时在各平台狂炒“跨年之吻”,说12月31日晚上9:50进场,零点电影结束时能和另一半在影院接吻跨年,浪漫得很。不少观众冲着这个噱头去了,结果看了20多分钟就睡过去了,毕竟毕赣的文艺片太催眠。

这电影首日票房两亿多,第二天1000万,第三天100万,创下票房跌幅纪录,虽赚得盆满钵满,却遭遇大规模口碑反噬,导演毕赣也深陷争议,不少观众直言再也不看他的电影。

观众被骗多了,对电影宣传手段不再信任,尤其是年轻人,从小接触互联网,啥套路没见过,对公共流量信任度越来越低,买电影票愈发谨慎。现在哪怕是好片,影评人推荐,观众也会反问片方给了多少钱。

网上剪个导演被演员演技震惊的花絮,评论里都是质疑声,有人在影院看哭了,年轻人也会嘲讽“阁下为何把我当傻子”。

如今年轻人不仅不信宣传,连电影都不看了,有数据显示,中国电影消费者平均年龄逐年上升,意味着还是5年前那批人在看电影。一部电影要是没引发大规模讨论,大家宁愿等网络上线,也不愿花钱进影院。

聊完这四个问题,其实涉及了中国电影行业上中下游的各类问题

本质上,过去20年行业高速发展,很多从业者没把电影当成商品、服务,只把消费者当韭菜割,不管是导演吐槽观众审美,还是影院硬件差、服务差,又或是电影虚假营销,都缺乏对消费者基本尊重,还不像其他服务行业会有及时的负面反馈、惩罚机制,导致观众对电影行业的信任一点点流失。

再加上如今消费降级,年轻人兴趣缺缺,电影早已不像10年前是大众娱乐消费首选,竞争愈发激烈。

同样是文化消费产品,直播、短剧为啥能碾压电影?

因为搞直播、短剧的人天天琢磨主流消费者喜好。

2024年的直播,免费就能看男团女团跳舞,花几块钱还有帅哥美女围着喊哥哥姐姐;电影呢,花四五百,可能就换来个《749局》,完了导演还不承认是烂片。

花两张票钱,能让十几个帅哥美女隔着屏幕给你鞠躬,还能爽玩一个月《黑神话:悟空》,电影从业者还较什么劲呢?看看竞争对手,尊重消费者难吗?真不难,多点耐心,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就行。

我当电影记者时,常采访济南百丽宫影院经理董文欣,她在影院办小影展,放优质影片,几年下来积累不少忠实观众。以前也认识不少因热爱电影入行的人,聊起电影时,他们眼里有光,真心想踏实拍出好片子。

可惜这样的人太少,和想赚快钱的比起来,数量微不足道,他们的热爱也被影视圈的浮躁掩盖。

电影行业高歌猛进、资本狂欢时,很多问题都被高涨票房掩盖,资本退潮后,2024年票房大跌,遮羞布才被扯下。

但对中国电影行业而言,此刻危机也是转机,最要紧的是回归常识,时刻牢记:电影院上映的电影既是艺术品也是商品,是商品就得服务好消费者。

要清楚中国电影观众基本盘,把每次服务做到位,赢得口碑,才会吸引更多人走进影院。

这几年中国电影有个好趋势,观众不再轻易为凑明星的烂片买单,更愿意为好片掏钱,说明观众审美在提升,行业更应趁热打铁,提供更多优质影片,打造舒适观影体验。

先尊重消费者,才能赢得尊重。

来源:经济观察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