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震后,大地震会来“敲门”吗?

360影视 2025-01-09 07:30 2

摘要:最近,银川的小伙伴们有点 “闹心”,地震时不时就来 “晃悠” 一下。就拿 1 月 2 日来说,永宁县和金凤区相继发生 4.8 级和 4.6 级地震,这还不算完,后续又有多次小震活动。朋友圈、微信群里大家都在讨论,这地震咋这么频繁?虽说震级不算特别大,可每次那晃

最近,银川的小伙伴们有点 “闹心”,地震时不时就来 “晃悠” 一下。就拿 1 月 2 日来说,永宁县和金凤区相继发生 4.8 级和 4.6 级地震,这还不算完,后续又有多次小震活动。朋友圈、微信群里大家都在讨论,这地震咋这么频繁?虽说震级不算特别大,可每次那晃动的感觉,着实让人心里发慌。无独有偶,在其他一些地区也曾出现小地震频发的情况,比如 [具体地区],在 [时间段] 内发生了多次小震,当地居民的生活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扰,日常的平静被这接连的震动打破,大家都在担忧:这接二连三的小地震,会不会是大地震的前奏呢?不死鸟空间-群推网-提升品牌影响力

要搞清楚小地震和大地震的关系,咱得先了解下地震是咋发生的。地球就像一个 “大鸡蛋”,最外层的地壳可不是一整块,而是由多个板块拼合而成,就好比七巧板。这些板块一直 “不安分”,在地球内部力量的驱动下不断运动,有的相互挤压,有的彼此拉扯。当板块之间的压力、摩擦力等积攒到一定程度,地壳中的岩石可就 “扛不住” 了,会突然断裂或者错位,这就像紧绷的橡皮筋突然断开一样,大量的能量瞬间释放,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地面就跟着 “颤抖” 起来,地震也就发生了。这种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引发的地震,叫构造地震,它可是地震家族里的 “主力军”,占地震总数的 90% 以上。除此之外,火山喷发、岩洞崩塌、陨石撞击等地壳变动也能引发地震,但相对比较少见。不死鸟空间-群推网-提升品牌影响力

在大多数情况下,小地震过后并不会紧接着发生大地震。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往往遵循一定规律,就像开闸放水,一次大地震就好比是把积蓄已久的 “大水” 一下子放出来,后续的余震只是些小水流,是主震后地壳调整、剩余能量的零星释放。像 2008 年的汶川 8.0 级特大地震,主震之后发生了上万次余震,可这些余震的震级绝大多数都远低于主震,最高的几次余震也就是 6 级左右,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余震的频次和强度都逐渐减弱。这说明主震已经把绝大部分能量宣泄掉了,地壳进入相对稳定的调整阶段,短期内再次发生同等规模甚至更大地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种先出现一个突出的主震,随后跟着一连串震级较小的余震的模式,被称为主震 - 余震型地震,它是最为常见的地震序列类型,占比能达到 80% 以上。不死鸟空间-群推网-提升品牌影响力

虽说常见的是小震不引发大震,但有些特殊情况可得小心了。有一种地震序列叫前震 - 主震 - 余震型,它就像一场 “有预谋” 的震动 “演出”。在 1975 年 2 月的辽宁海城地震前,从 2 月 1 日开始,当地就频繁出现小震活动,而且这小震越来越 “活跃”,频次增多、强度也稍有增大,就像是在给人们 “通风报信”。当地地震部门察觉异常后,结合其他观测数据,果断发出地震预警,结果在 2 月 4 日 19 时 36 分,一场 7.3 级的强烈主震来袭。多亏了前期小震的 “预警”,让当地政府及时组织疏散,大大减少了伤亡损失。这说明,当小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比如频次逐渐升高、震源深度变化、震中位置相对集中等特征,同时伴有地下水位异常波动、地磁变化、动物行为反常等其他宏观微观异常现象时,它很可能就是大地震的前震,后续大概率会有更强烈的主震 “登场”。

还有一种情况是震群型地震,这类地震比较 “诡异”。像 1966 年河北邢台地震,从 3 月 8 日到 29 日,在近一个月时间里连续发生多次 6 级以上地震,期间还有大量中小地震交织。震群型地震没有特别突出的 “主角” 主震,能量是通过一次次震级相近的地震慢慢释放,最大地震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 90% 以下,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相差 0.6 级以下。当某个地区发生一系列小震,且它们的震级、间隔时间、震源深度等参数表现得杂乱无章,又找不到明显的能量衰减趋势时,就要警惕是不是震群型地震,它有可能是地壳内部能量在混乱地挣扎、积蓄,一旦积累到某个 “临界点”,就可能爆发较大规模地震。不过,震群型地震的复杂性使得判断后续是否有大地震难度极高,即便专业人员也得结合长期监测数据、地质构造等多方面深入分析。

面对小地震频发的情况,咱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怎么才能知道后面会不会有大地震 “接班”。专业的地震监测部门可是有 “十八般武艺”。测地应力,当地壳中的岩石受到挤压、拉伸,内部的应力状态就会改变,通过在地下不同深度安装高精度应力传感器,就能捕

来源:一路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