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刷到一条新闻,令人后怕。浙江某公司一位职员小李感染甲流,却以为自己“年轻抗造”,没当回事,硬撑了三天继续上班。结果病情迅速恶化,被紧急送往ICU。医生诊断为甲流引发的重症肺炎,差点丢了命。
最近刷到一条新闻,令人后怕。浙江某公司一位职员小李感染甲流,却以为自己“年轻抗造”,没当回事,硬撑了三天继续上班。结果病情迅速恶化,被紧急送往ICU。医生诊断为甲流引发的重症肺炎,差点丢了命。
不少网友在评论区感叹:“还以为是普通感冒,真没想到这么严重!”
事实上,每年因为甲流“扛”出重症甚至不幸去世的案例并不少见。甲流不是感冒,它的传染性强、症状重,尤其容易对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慢性病患者造成致命威胁。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告诉你甲流到底有多危险,关键的48小时自救指南该怎么用,以及如何预防这种高风险疾病
许多人把甲流误当成普通感冒,但它们之间差异巨大。甲流的学名是甲型流感,它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比普通感冒可“狠”多了。很多网友感叹:“感冒顶多让我难受几天,甲流是直接把人按在床上动弹不得。”
普通感冒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或冠状病毒引起,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流鼻涕、轻微咳嗽、低烧等。通常几天内就能自行痊愈,不会引发严重后果。甲型流感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的症状不仅包括高热(39℃以上)、剧烈咳嗽,还伴随全身酸痛、极度乏力等。更严重的是,甲流具有强大的攻击性,可能导致肺炎、心肌炎、脑炎等重症并发症,甚至死亡。
一个形象的比喻是:普通感冒像个小偷,只是轻轻地“敲门”,扰乱你的生活。而甲流却像一个暴力闯入者,不仅砸门进屋,还可能破坏你的整个系统。
甲流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污染物传播。比如,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或者接触被污染的电梯按钮、门把手等,都可能让病毒进入你的体内。
传染指数高:甲流的传染性甚至超过新冠。一名感染者平均可以传播给两到三个人。潜伏期短:感染甲流后,通常1到4天内发病,症状迅速升级,让人措手不及。甲流对某些人群尤其“偏爱”:
老人和儿童:免疫系统较弱,容易发展为重症。孕妇:流感可能引发胎儿畸形或早产。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肺病,病毒可能诱发并发症,加速病情恶化。网友观点:有人在社交平台上评论:“现在甲流和新冠都分不清了,不是有疫苗吗?为什么还这么严重?”确实,疫苗能降低感染率,但并非100%防止感染。而当大家对甲流缺乏科学认知时,延误治疗成为最大的危险因素。
甲流病毒在感染后的前两天(即48小时内)是快速复制的高峰期。如果此时能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繁殖,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风险。但超过48小时后,病毒已经广泛扩散,再用药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目前临床上主要有以下三类抗病毒药物:
奥司他韦(达菲)被称为甲流“第一救命药”,在感染初期服用,效果显著。研究显示,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可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达50%以上。玛巴洛沙韦
这种新一代抗病毒药物只需单剂服用,方便快捷,适合工作繁忙的上班族。帕拉米韦
一种注射用药物,多用于病情较重的住院患者。它能快速阻止病毒扩散,但需要医生操作,适合在医院环境下使用。
网友“码农小李”分享了他和同事的经历:
小李感染甲流后第一时间就医,服用奥司他韦,仅两天症状大幅缓解。而他的同事因为“扛一扛”,三天后突然呼吸困难,被送进ICU抢救,差点没保住命。感染后如何应对?这份自救指南请收好!1. 早就医,别扛着网友“@职场小强”曾分享过他的经历:“高烧到40℃,我还在家想着喝点热水扛过去,结果医生说晚来一天就危险了!”
提醒:一旦出现以下症状,赶紧去医院:高烧超过38.5℃,持续不退;严重头痛、全身酸痛;咳嗽加剧,甚至呼吸困难。医生通常会通过核酸检测确诊是否为甲流,然后开具抗病毒药物。单独隔离房间:甲流病毒传播迅速,感染者应单独居住,避免与家人密切接触。勤通风: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定期消毒:用75%酒精擦拭门把手、手机等常接触物品,降低传播风险。退烧药要谨慎:如需退烧,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但切忌过量使用。禁止滥用抗生素:甲流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无效,乱用只会破坏肠道菌群。
网友声音: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感染甲流后,每天用姜茶硬撑,结果病情恶化才去医院。”医生提醒,所谓的“偏方”大多不靠谱,科学护理才是关键。
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方法。建议每年秋季(9-11月)接种,尤其是儿童、老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但要注意:疫苗不是万能的,它主要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而非完全阻止感染。
网友“@带娃奶爸”留言说:“孩子感染甲流的那几天,真是全家都吓坏了。所幸及时就医,医生说如果再晚一天,可能会引发肺炎。”
疾病面前,侥幸心理是最大的敌人。科学应对甲流,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人、对社会的责任。尤其是黄金48小时内的抗病毒治疗,可以说是决定生死的分界线。
最后,希望每个人都能多一些健康意识,少一些硬扛的侥幸心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转发给更多人,让科学的健康知识被更多人知道。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守护健康从科学开始!#感染甲流后不能硬扛#
来源:三甲公立医院血液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