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呢,自从孩子上学吧,就给他们订阅了适合学生的新闻报纸,当初的本意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吧,“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那么培养他们关注世界,放眼未来,那么每天早晨的新闻我都要过一遍,然后选择一些自己感觉孩子会感兴趣的那条分享出来,跟他们
每个家庭的沟通方式方法不同,感兴趣的方面也不同,所以一直以来的分享习惯就有差异了。
我呢,自从孩子上学吧,就给他们订阅了适合学生的新闻报纸,当初的本意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吧,“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那么培养他们关注世界,放眼未来,那么每天早晨的新闻我都要过一遍,然后选择一些自己感觉孩子会感兴趣的那条分享出来,跟他们聊一聊。
如此以来的习惯形成,目前他们没有明显的排斥啥的,反而有点期待,今天又有啥新鲜事儿呢,有点对新闻八卦的感觉似的 至于我为啥有这个关于新闻的分享习惯,要从小时候的新闻联播说起吧,那时候每天晚上基本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跟老爸一起看新闻联播。这个经历对我的影响,让我感觉受益匪浅,也就想着让自己孩子也如此。
从小跟父母一起吃饭然后来说为什么,因为我觉得咱们生活中有一个现象就是饭桌文化,什么东家长西家短,李家媳妇不洗碗,再到什么饭局,什么谈判啊,大小生意,协议的达成等等,都是在饭桌上解决了。毕竟民以食为天,吃饭时是大家最放松的事儿,心情愉悦,聊点都感兴趣的,就让家庭氛围特别融洽。
结婚前自家人的吃饭氛围,跟结婚后就有不同,记得有一次听老妈讲谁家儿子结婚了,饭桌上没啥话题,冷冷清清,不仅是尴尬,更是“吃冷食”,不消化的节奏吧。新组成的家庭关系还需要适应,习惯吧。
特别是晚餐更重要吧,早餐匆匆忙忙,午餐还有点一天忙活的紧张,只有晚餐,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学习,放松,愉快吃饭。
所以晚上一家人在饭桌上的话题就要有意识的去引导吧,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很是重要。
全民终身学习分享一点自己的看法哈。
首先就是新闻类的,就是我小时候看新闻的故事,现在不一样了,网络发达,为了孩子视力,就浏览之后跟孩子们讨论,分析,锻炼他们思考的能力,表达观点的能力等等。可不能是什么东家长西家短哈,那样孩子有样学样儿,是不是会发展到八卦同学,谁嘲笑谁等。
也想到现在的高考作文考题,大都是爱拿社会事件和热点做文章,这是不是就是大语文的发展趋势,这最有力的支持是不是思辨能力,还有观点表述水平。
然后是聊一聊自己持续学习的内容吧,这个时代已经变了,变成只有学到老才能活到老的节奏了。终身学习的理念重要的必须从小灌输给孩子,营造家庭学习型氛围,让孩子耳濡目染。
可以是今天听书,看书的一些心得感悟,或者说背了一个单词等等,都是自己努力进取的一部分,得让孩子看得见哦,算身教的一部分也行。
还有一个就是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吧,比如第一次做一个项目,自己没有经验,通过自己搜集资料,想办法解决了。有点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优先享受生活的快乐似的。
孩子也会在这样的分享里,受到感召和激励,不怕困难,勇敢面对挫折等,是不是都能让孩子受益匪浅,加深学习动力呢。不过强调一点哈,就是嘴里有食物时不说话哈,可以思考,等咽下去后再表达观点,安全意识嘛,第一位的哦。
至于最后一问,我觉得有点把分享跟好为人师两者之间扯不清了。
咱们说分享的本质是在于将自身的经验、知识和感受与他人共享,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或传递正能量。分享者是出于善意,希望他人从中受益,那分享本身就是目的。例如,许多知乎的答题者分享道理和事实,并不在意受众是否接受或执行,分享本身就是他们的目的对吧。
好为人师则是一种更为强烈的表现欲和自我中心的行为。好为人师者不仅分享经验和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分享来彰显自己的优越感和权威性,终极目的是说服他人接受其观点。这种行为往往伴随着对他人的批评和指导,甚至在分享过程中带有一定的优越感和自我标榜。
正确区分分享跟好为人师后就知道该怎么去做了对吧,也就不需要有什么纠结,苦恼啦。最后重复一下哈,我也是知乎一员,也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帮到你的困惑哈。2025已来,生活愉快哦!
来源:一遍真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