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是指做事情要有一种稳扎稳打、锲而不舍的精神状态。今天,青海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要把抓落实作为青海工作的鲜明标识,发扬斗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和钉钉子精神,不仅雷厉风行干,更久久为功抓,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决策在一线落实、工作在一线对接、
发扬钉钉子精神,是指做事情要有一种稳扎稳打、锲而不舍的精神状态。今天,青海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要把抓落实作为青海工作的鲜明标识,发扬斗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和钉钉子精神,不仅雷厉风行干,更久久为功抓,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决策在一线落实、工作在一线对接、问题在一线发现、干部在一线锻炼、成绩在一线检验,真正把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落实到工作中去。作为青海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环,民族教育工作承载着更为厚重的历史使命和艰巨责任。因此,青海省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立足青海省情和教育发展实际,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既要敢于攻坚克难,又要善于精耕细作,多措并举、筑梦未来,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让教育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一、精准施策,优化民族教育结构布局
钉钉子精神中蕴含的精准、务实、深入与持续的特性,为青海民族教育制度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实践指导。钉子遇硬木,需以巧劲与韧劲方能穿透。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制度创新与优化,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推进有组织的人才培养和科研,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激活力、增动力。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钉钉子精神的“准”字内涵,全面提升制度执行的精度,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近年来,青海省不断完善民族教育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青海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青海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方案》《青海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行动方案(2023—2030年)》等一系列文件,对青海各级各类学校发展作了系统规划,确保教育发展的科学性与前瞻性。接下来,需要深入考虑执行层面的细节,广泛听取教育工作者及不同受众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青海民族教育工作一线的切实需要和挑战困难,进而做到精准施策、对症下药,避免制度设计的盲目与泛化。
其次,必须准确把握钉钉子精神的“深”字内涵。“钉钉子”,绝非浅尝辄止,而是需要持之以恒、彻入骨髓的坚韧与毅力。这要求民族教育体系在构建与执行教育制度的过程中,必须深入剖析内在的发展逻辑,精准对接基层教育的真实诉求。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应与高等院校紧密携手、深化合作,通过常态化的实地考察、多维度的问卷调查以及其他创新性的调研手段,全方位、深层次地洞察民族教育的现状、挑战与未来走向。尤为关键的是,需基于调研成果,灵活调整教育策略,对既有制度加以适时修订与优化,确保教育政策与实践需求紧密相连,真正体现钉钉子精神中的“深”字要义。
第三,必须准确把握钉钉子精神的“实”字内涵。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执行的关键在于力度是否到位、效果是否显著。因此,教育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还需不断完善奖惩机制,以此激励青海民族教育工作者每个人都愿意成为那颗坚韧不拔的“钉子”,敢于面对挑战、善于攻克难关。除此之外,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同样至关重要。全省上下要为青海民族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充满鼓励与支持的环境,使他们在发扬钉钉子精神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注、温暖与力量。
二、持之以恒,加强民族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强国之路,教育为基;教育之强,教师为魂。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与动力。钉钉子精神在此过程中,既是行动理念,也是奋进动能。其要求青海全省上下要以持之以恒的态度精准施策,把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落到实处。
面对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如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现实短板,全省教育系统要准确把握钉钉子精神的“韧”字内涵。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勇于面对并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挑战,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师资选拔与培养过程中,严格把关,保证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精湛的业务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探索从师范生招生、培养、输送到职后支持、基础教育生态优化的全流程改革举措,从源头改善欠发达地区的教师队伍质量和基础教育生态。要深入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这包括定期开展师德教育培训,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成才观;建立健全师德考核机制,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晋升的重要依据。同时,推动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互学互助、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在师资队伍管理方面,必须准确把握钉钉子精神的“严”字内涵。师严则道尊,教师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需紧密围绕提升教师供给质量这一核心。当前,青海省虽已建立多层级教师培养体系,但本科以下培养规模仍占较大比例,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为此,全省需持续强化师资培养力度,采取职前培养、定向培养、在职培训等多种途径,全方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构筑教育强省的坚实基础。同时,均衡发展应成为重中之重,尤需关注学科与地区间的均衡配置,合理规划与布局紧缺学科专业,特别是要尽快填补特殊教育等领域的师资培养空白,以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和高效利用。
三、精益求精,强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民族教育要始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从丰富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发展、营造和谐环境以及完善协同机制等层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课程是学校场域中发挥育人作用的主渠道,全省教育系统要准确把握钉钉子精神的“新”字内涵。不断丰富、融合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资源,拓展课程建设新样态、特色育人新路径,对于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至关重要。一方面要整合全新教育资源。民族教育应当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重视多学科融合教育,从多角度、多维度、多视域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深层内涵与精神价值,借助多学科联合发力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构建更为新颖的课程内容。创设形式多样的实践课程,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课程应反映各民族共有的价值特色与文化意蕴,同时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与多样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会石榴花开别样红、民族团结一家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必须准确把握钉钉子精神的“精”字内涵。“精”,意味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首先,关注学生个性,根据学生个人兴趣、特长、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以及合理使用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发挥特长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其次,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进步与成就,给予物质与精神奖励,如荣誉称号、经典书籍等,以激发学生积极性。最后,强化实践教学,促使学生在意识、情感及行动上全面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认知,体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磅礴伟力,感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四、精雕细琢,打造民族教育特色校园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就要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发挥地域特色文化在民族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就要让民族文化之花绽放校园,在校园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元素景观设计在校园、教室、寝室等随处可见,为培养更多具有民族团结基因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人才营造良好环境。实践表明,在青海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是提升教育质量、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与学习动力的有效途径。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要准确把握钉钉子精神的“细”字内涵。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全省学校都应精益求精,注重细微之处的雕琢。从校园环境的布置到校园活动的组织,再到校园日常的管理,都应巧妙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通过精心策划的民族文化节、民族音乐节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把握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深刻体会古老文化的生命力,乘文化传承之舟,划向中华文化深处,让我们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要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与教育需求,勇于创新创造,为学生搭建起学习民族乐器、民族舞蹈、民族手工艺更为便利、广阔的平台,打造出具有青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同时,还要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通过与国际学校的文化交流活动,将青海民族教育的特色文化推向世界舞台,进一步提升青海民族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当然,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系统规划、长期发力。全省学校要着手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发展专项基金制度,为校园文化的持续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同时,成立校园文化研究与指导中心,专注于校园文化的研究、规划与实施,实现校园文化与教育目标的高度契合。此外,要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创新,通过举办各类文化创新大赛,有效激发师生的创造力与参与热情。更为重要的是,全省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科学的校园文化评估体系,定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进行客观评估与反馈,以确保其能够持续改进与提升,持续、有效助力青海民族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青海日报》(2025年01月13日 第7版:理论)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