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对于广电行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广电行业加快全媒体、融合传播的“大视听”服务体系建设。省级广电通过整合聚合优质内容、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驱动各类渠道融合创新、促进资源共享互通,提升传播服务效能。本文以四川广电“一平台 三品牌”建设为例,分析省级广电在大视
导 读
2024年对于广电行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广电行业加快全媒体、融合传播的“大视听”服务体系建设。省级广电通过整合聚合优质内容、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驱动各类渠道融合创新、促进资源共享互通,提升传播服务效能。本文以四川广电“一平台 三品牌”建设为例,分析省级广电在大视听格局下构建新型传播服务体系的做法与经验。
广电视听的未来在线下。面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期待新需求、信息技术发展造就的新传播新体验,广电视听行业已经从空中的电波落地成为扎扎实实服务人民的排头兵,源源不断地将优质文化资源送达基层。多地省级广电增强服务意识,采取多项举措打造新传播格局。四川广电提出“一平台、三品牌”战略,以“视听四川”平台统领广电视听工作,构建“大视听”传播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以“百部川扬”“神秘蜀韵”“拍在四川”推进工作,打造视听品牌。
传播服务平台:“视听四川”平台整合聚合行业资源
“视听四川”是四川广电打造的精品内容生产、汇聚、共享的省级视听传播服务平台。平台包含数字视听节目资料库、数字视听节目共享交流平台、“拍在四川”影视拍摄服务支撑系统等多个模块,各功能模块资源共用、数据互通。
一是汇聚各方内容资源,丰富节目供给。“视听四川”是全国首家入驻“中国视听”的省级平台,其数字视听节目资料库上联并互通“中国视听”视听号资料库,下接市县,横向与商业平台和厅局平台打通,同时与全国广播电视新媒体联盟和天府融媒联合体相互赋能,实现对全国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公益广告、网络视听节目等精品内容的汇聚。目前,平台拥有908部音视频作品,内容涵盖人文历史、安全应急、自然风光等多个领域,有效缓解了“节目荒”和“版权困局”。
二是提供公共服务,促进交流共享。“视听四川”平台基于数字视听节目资料库,面向全省广电台、21个地市州广电台、183个县级融媒体中心、500余家注册视听创作机构(网络视听平台)以及20余万视听从业人员等提供公共服务,实现精品视听内容资源共享、展播展映、创新孵化、在线交易等交流活动。
三是技术驱动,保障平台长效稳定运营。“视听四川”平台在建设初期便着眼于运行维护和长效机制。2023年,四川局组建省广播电视技术中心(省应急广播中心),为平台建设技术支撑。同年12月,四川局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信息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节目内容共享、平台建设、联播联动机制、技术能力共建等方面推进全方位合作。“视听四川”平台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训练优化行业垂类大模型,打造视听内容枢纽和传播大脑,将形成广电新质生产力,更好满足群众、服务行业、驱动产业。
国内传播品牌:“百部川扬”推动网络视听精品创作与传播
“百部川扬”品牌以网络视听为主要阵地,以“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活动为主要抓手,优选出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网络视听精品,让正能量占据网络视听主流,实现“优质内容全川播,全川内容全国播”。
品牌活动蓬勃发展,精品力作层出不穷。“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网络视听作品征集传播活动自2021年持续开展三年,累计征集作品9000余部,全网流量超过200亿,“百部川扬”商标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成功注册。2024年五一节期间,四川观察原创视频《妙手匠心》系列及相关视频,全网总流量达4200万;全国安全生产月期间,征集展播作品258部,在央广网、四川发布等19家媒体和平台展播,覆盖用户超过1亿。
创新线上宣传,打造全媒体矩阵。四川广电充分整合全省217家网络视听持证机构和全国主流媒体的资源渠道,搭建“渠道合作+媒体聚焦”的全媒体融合宣传矩阵,形成正向、年轻、活泼的线上舆论场。一方面,中央、省市级媒体同频共振,在人民网、央广网等10余家新媒体客户端设置“百部川扬”首页展播专题、焦点图、新闻专栏、征集链接等,加强活动曝光度。另一方面,联动微博、抖音、快手等头部网络平台和四川IPTV、天府TV等传播平台积极造势,开展作品展播和优质内容定时推送。
线下活动丰富,形成宣传合力。四川广电充分调动全省资源,通过一系列线下活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参与度、培养青年短视频人才。一是组建专项工作小组,指导动员全川21个市(州),推动“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走进基层、走进企业、走近百姓。二是举办企事业单位“我们的新征程”形象宣传片活动,进一步扩大活动知晓度和全民参与度。三是以“看见四川每一面”为话题,开设创意短视频青年创作营,邀请业界大咖、名人明星、头部网络红人等参与指导,激励年轻创作人才生产优质短视频。
国际传播品牌:“神秘蜀韵”助力四川文化国际传播
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化内容对于国外观众具有极高吸引力。四川广电打造“神秘蜀韵”国际传播品牌,着力挖掘“三国三苏三星堆,非遗蜀道大熊猫”等四川特色文化,开展短视频、微短剧创作推优活动,借嘴说话、借筒传声、借船出海,形成了网络视听助力国际传播的“四川模式”。
一是聚焦传统文化,挖掘本土内容传播价值。四川有着得天独厚的国际传播内容资源,“神秘蜀韵”品牌聚焦传统文化赛道,鼓励内容创作者以四川灿烂的非遗资源、民族文化、美食文化,独特的地形地貌、动植物资源,以及大熊猫、三星堆、九寨沟、茶文化等多个世界性话题开展短视频、微短剧创作,打造具有国际视角的外宣作品。
二是以赛促干,优秀作品在海外广泛传播。围绕“神秘蜀韵”品牌,四川广电举办了两个大赛,激发短视频和微短剧工作者的创作活力。“神秘蜀韵 百部川扬”网络视听精品传播大赛以“三国三苏三星堆,非遗蜀道大熊猫”为主题,截至2024年10月累计收到参赛作品1100余部,海外平台曝光量超10亿,其中,爆款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全网曝光量超过27亿人次,微纪录片《守护大熊猫之福宝诞生记》在YouTube、Instagram、TikTok等平台总流量超过495万,《子曰》系列微电影在海外平台播放量超过220万。2024年国际微短剧大赛于2024年9月启动,截至2024年年底,共收到参赛作品503部,拟推荐100件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并在2025年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微短剧论坛发布。
三是培养海外账号矩阵,多渠道开展海外传播。“神秘蜀韵”品牌在“百部川扬”品牌国内全媒体宣传矩阵基础上,培育海外平台“账号森林”,形成“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国际传播格局。一方面,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四川观察、四川国际传播中心等10余家主流媒体在Twitter、Facebook、TikTok等海外平台的官方账号和垂类账号,展播优秀双语作品、发布活动图文资讯,为海外观众了解中国文化开设重要窗口。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头部网络视听平台优势,引导抖音、快手、新浪微博等平台参与活动宣传,如开展海外高校展播、点亮海外地标等线下传播活动,并发布具有鲜明四川特色的原创内容,提升海外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影视服务品牌:“拍在四川”打造视听制作产业高地
产业协同聚集对于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四川省广电局联合六部门印发《建设一站式影视拍摄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拍在四川”影视服务品牌。“拍在四川”为全国影视创作机构提供全方位的视听拍摄服务,筑巢引凤,赋能区域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拍在四川”累计吸引全国上百个剧组赴川拍摄,爱奇艺、鼎盛佳和等头部企业纷纷落户。四川正在成为剧本创作的“策源地”、拍摄制作的“首选地”、视听产业的“新高地”。
一是搭建线上平台,提供节目摄制资讯。“拍在四川”推出微信小程序和平台网站,提供扶持政策、行业资讯、川内拍摄场景(包括影视基地、数字摄影棚和外景地)、协拍机构和供需情况等信息服务。剧组可在线完成项目申报、协拍申请和拍摄计划报备,以及线上选景、需求发布、团队合作、服务预约、宣发推广及咨询与投诉等各类工作。线上流程的优化有效节约了剧组勘察场地等时间成本,提高了拍摄效率。
二是线上线下联动,打造一站式影视拍摄服务。“拍在四川”以“一核多极、文旅融合、棚景协同”打造成都影视城和遂宁大英、宜宾、凉山、攀枝花、雅安、乐山等多个一站式影视服务窗口,最大化协调各方资源保障赴川团队顺利完成拍摄工作。例如,“拍在四川——拍在乐山影视拍摄一站式服务窗口”协调宣传、公安、交通、教育、卫健等部门,为赴乐剧组提供通行、停车、拍摄场地许可以及治安等保障,让影视团队在乐山拍摄的成本更低、负担更小、运行更畅。
三是成立“拍在四川”专委会,提供组织保障。为顺利推进各项目落地运行,四川省影视发展联合会成立“拍在四川”专委会。该专委会是公益性行业协会组织,主要工作为沟通协调交通、公安等部门,以及影视、旅游、商业等各行业市场主体,为来川拍摄团队提供免费咨询、协调等公益服务,并协助推进“拍在四川 走进市州”工作。成立以来,专委会以标准化公益性服务流程,为近100个剧组提供了服务。
来源:天府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