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我们的方案很简单,就是重要数据全部存放在nas中,这样即是工作电脑重装系统n遍,重要的工作数据也不会丢失,更不用每回重装系统都要来一次备份,不仅仅麻烦,数据还容易在备份的过程中出现丢失的情况。
先来说情况,我们除了做图文的内容,还在做着视频内容。作为小型的视频工作室,日常工作中最头疼的莫不过就是数据的存储了。
其实我们的方案很简单,就是重要数据全部存放在nas中,这样即是工作电脑重装系统n遍,重要的工作数据也不会丢失,更不用每回重装系统都要来一次备份,不仅仅麻烦,数据还容易在备份的过程中出现丢失的情况。
之前使用的是一台四盘位的NAS,虽然是万兆,但是四盘位多少对于我们来说有点不够用,截止更换设备前,就只剩下10T的空间可用,这不得不开始考虑后续的容量扩容。还有个问题,之前那台NAS的散热多少有点问题,经常温度起飞、风扇起飞,日常工作中倒也没啥,如果录视频的时候风扇起飞,多少还是会影响到工作,所以这一次
干脆将nas设备来一个更新换代。
有的人说为什么不自组,自组确实不错,但是如果想要万兆多盘位,做工不错,说实话成本确实也不低,特别是机电散这类配件,碰上NAS,那价格直接上天了!而且我们工作室的网络没有公网,想要搞内网穿透,多少还是有点麻烦的,最后思来想去,还是成品比较方便。最后我们是选择了绿联的DXP6800 Pro,原因很简单,价格合适,性能上乘。
我们先来看下开箱以及拆解。
开箱&拆解
绿联DXP6800 Pro的包装不多说了,非常有绿联特色的包装箱(貌似从上一代开始,绿联的NAS的包装箱就是这个样子)。
包装箱内的附件还是比较多的,螺丝刀、两根7类网线、电饭煲电源线以及还有两块非常厚的散热硅胶垫。
DXP6800 Pro的外观不用多说了,绿联DXP系列的家族式设计,深灰色的金属机身,空盘状态下,整个机器还是挺重的。
正面的盘架上标有序号,在换盘、搬运过程中,后续也能按照原本的顺序插回去。
绿联的盘架做工还是不错的,很是牢固,同样也是快拆式设计,不需要用上螺丝刀安装(当然2.5寸盘除外)
接口方面,正面一个SD卡槽还有两根雷电4接口。SD卡槽不用多说,就是给摄影师准备的;双雷电4的用途就是外接存储,不能直插电脑进行数据传输。这个不能怪nas,毕竟nas的阵列在win上是不兼容的。(不过还是想说一句,这个双雷电4是真的肯给啊,成本还是比较高的)
背面接口部分,HDMI、USB3.2 Gen1、USB2.0*2、10GbE网口*2,这个接口可是非常的丰富了,基本上满足多人工作室内使用是没得问题的。
除了上面的这些原生接口之外,绿联DXP6800 Pro还有个PCIe4.0接口,并且不是魔改的,就是标准的x4通道,后续想要上网卡拓展,存储拓展或者上个显卡!也不是问题!(显卡我比较担心会不会存在驱动问题,这个目前也没看到有人做过相关测试,我们没有不需要独立供电的显卡,所以没办法做相关测试了。如果有人试过也可以在评论区说一下)
CPU的话,绿联DXP6800 Pro采用的是i5-1235U,支持双通道DDR5内存,原装是一根8G的,这里我们加装了一根16G,整体来到了24G内存。
在内存插槽旁,还有两个m.2槽位,这里我们也是装上了两根1T PCIe3.0的固态做固态存储。
下面开始拆解!本来我是不想拆解,但在装PCIe网卡时,我发现想要安装,你得把整个机器都拆了!多少有点麻烦,希望绿联在下一代产品中能做下优化,上个快拆设计。
拆解时,需要将背面的螺丝、底部的盖板、脚垫全拆了,这样才能将整个外框框架拆出。
绿联DXP6800 Pro采用的是抽拉式的组装方式,这一点还是比一些卡扣式的要方便不少。
内部构造采用的是全金属框架,硬盘笼、主板等都是有金属框架覆盖,整体的稳定性还是不错的。
拆下之后,最瞩目的就是这个PCIe槽位了,直接掏出我的传家宝网卡X520双网口版!
但是绿联的DXP6800 Pro的PCIe挡板是全高的,我们这没有全高挡板,只能通过这种尼龙扎带的方式固定,实在是太抽象了!
比较令我意外的是,DXP6800 Pro采用的是内置电源,还是小1U,额定功率250W,多少让我有点担忧噪音以及散热,这个咱们后面再来看看。
整机散热方面,主散热就是背面的这两把9cm的散热风扇。
除了这两把风扇之外,在CPU处还有额外的风扇辅助散热,后面咱们也来看看整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发热情况。
安装好PCIe网卡之后,就能将整个机器装起来了。
开机注册这些我就不多说了,下面整体聊一下这台NAS的一个使用体验。
数据转移
几十T的数据想要转移到另一台NAS确实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特别是在两个不同系统的NAS之间切换,这更是有点麻烦。
我们预算比较有限,不可能重新采购硬盘装在DXP6800 Pro里面,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原本NAS中的四块硬盘装到DXP6800 Pro中。那就需要中间有一台设备可以暂时存放下数据,这里我使用的是给家里人用的DXP4800。仔细算了下数据容量,在删除掉一些不重要的数据之后,在DXP4800中插入了四块8T硬盘暂存数据。
其实在不同NAS之间迁移数据并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直接挂载本地复制到另一台nas中,当然这种方式需要电脑一直处于开机状态,比较费电。
那还有另一种方式,通过在NAS内SMB挂载的方式,这样只要两台传输数据的NAS处于开机状态即可。这里我选择的是第二种方式。
建议选择复制至,不要选择移动至xxx处哦,不然原nas中的数据也会被删除。
在传输的过程中,机器会处于高负载的状态下,硬盘也会比较吵,这些都是正常的情况,小伙伴们不需要担心哦~
但在NAS内SMB挂载则需要NAS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然如果出现SMB断连的情况,就又得重来了。好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断连的情况。
接下来就只需要等待传输完毕即可。
这里多啰嗦一点,如果原NAS支持rsync协议,则可以使用绿联系统内的备份功能,将数据同步过来,但可惜的是,我们原本的那台NAS并不支持。
将数据全部转移到DXP4800上之后,下面该做的就是将数据再次转移到DXP6800 Pro上,方式跟前面一样。如果你有购买新硬盘的选择,那就没必要进行中间转移到DXP4800上这一步。
在全部数据转移完成之后,就能开始使用DXP6800 Pro了!
存储空间规划
绿联DXP6800 Pro算上M.2槽位一共有8个盘位,这里我们来分享一下我们的存储空间分配情况。
主力硬盘是3块14T以及1块12T,当时买硬盘的时候也不知道为什么脑子稀里糊涂买了这四块。这样会导致在做Raid时造成极大的浪费。
像这里做Raid5的话,就会造成5.5T容量的浪费。
如果当时买的是四块14T的硬盘,做Raid5的话,就不存在浪费的情况。
如果3块14T、1块12T再加上闲置的2块4T,做Raid5的话,造成的容量浪费就更多了。
所以再三纠结之后,还是选择3块14T和1块12T的主力硬盘做Raid 0,虽然这样风险比较大,但是整体的可利用空间就比较大了(做一回赌徒! 再插上两块4T做Raid0,作为存储池3;再用两块固态做JBOD,做存储池1。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三个存储池都能做到硬盘利用的最大化。坏处也很明显就是没有任何的数据保护。
但再说句题外话,如果想要靠Raid阵列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那趁早打消这个念头。Raid阵列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数据保护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重建阵列也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最好的保护数据的方法就是遵循321备份原则,多地多介质多备份,这样才能在出现存储灾难时,做到重要数据不丢失。
那在我们的这个实例中,最好的方式就是采用存储池之间的相互同步。将主存储池2中的重要数据同步到存储池3中,这样即使存储池2中的硬盘完全损坏,我也不用担心重要数据的丢失。
但可惜的是,绿联的DXP6800 Pro目前暂不支持存储池之间的同步,我们也就只能通过手动备份重要数据。希望绿联能够在后续的更新中,加入存储池同步功能。
PCIe网卡拓展
DXP6800 Pro最吸引我的配置就是额外多了一个PCIe槽,虽然说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这个槽位可能在使用nas的多少年期间都不会用上。但是对于一个多人视频工作室来说,这个接口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
首先,我们能做的就是拓展出光口的万兆接口。绿联DXP6800 Pro原本的两个万兆接口都是电口,虽然说目前的家庭内网环境中,使用万兆电口确实更符合实际布线环境,但是万兆电口交换机那上天的价格确实很容易劝退不少用户,同时电口也会带来比较高的发热。那对于多人视频工作室中,想要利用上这个万兆电口,除了得交换机支持之外,还得我们的工作主力机有万兆接口。目前大部分的台式机主板搭载的都是2.5G接口,一些高端旗舰主板可能会用上5G的有线接口,但万兆还是比较少见的。
那有这个PCIe槽的话,就可以使用非常便宜的万兆光口网卡进行拓展。这里我们手上有一张X520双光口卡,直接插上,开机,绿联的UGOS Pro系统是对这个网卡免驱的,直接在网络设置中就能看到多出来的两个万兆接口。
再搭配上目前非常便宜的SFP+光纤线以及万兆光交换机,就能构建起非常划算的万兆生产力内网了。
啥?你问我电脑主机上用啥网卡?
那当然是X520这种老网卡啦~价格低,几十块钱随便买,直接买。在Intel 13代、14代、Ultra 一代平台上都能手动打上驱动,在AMD平台上直接就是免驱,除了有点老之外用起来没有任何问题!
我们这里是使用上面的这一套方案构建起了万兆内网环境,在DXP6800 Pro中插入两根固态组建纯固态存储池,跑满万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当然家庭环境没必要上万兆
对于多人视频工作室来说,有了存储数据的设备,对于这个设备最看重的可能就是稳定性了。NAS的稳定性主要体现在系统以及硬件上。其中硬件主要看的就是发热情况。
稳定性能否胜任工作室环境?
首先是系统上。
刚开始绿联的UGOS Pro赶鸭子上架,确实存在着一些bug,但是基于debian二次开发的,整体的稳定性上还是可以的,我没有遇到任何系统崩溃的情况。
现在优化了一段时间,无论是系统内的应用开启速度、预览图展现速度等方面,都快了不少,同时bug也少了不少。对于咱们工作室来说,只要smb挂载稳定,io响应快,基本上就够了,系统的稳定性前面咱们smb挂载迁移数据已经试验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
硬件方面,咱们主要来看看发热情况,不管是机械硬盘还是固态硬盘,对于温度还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在室内温度20℃的情况下开始测试,DXP6800 Pro的摆放位置如图,就是放在常规货架上。通过传输大量的文件,查看硬盘发热情况以及整体运行温度。
传输100G的文件到固态存储中,CPU最终温度维持在54℃,固态温度维持在41℃。
测试100G的文件到机械硬盘中,CPU温度维持在57℃左右;硬盘温度基本上在40℃以下,这个温度表现对于DXP6800 Pro这种性能的NAS来说,表现还是不错的。
日常运行的温度也比较低,正常使用的话CPU温度基本上在40℃左右。
我这里硬盘用的比较杂,像盘1~盘4是使用的企业盘,也是日常的常用盘,温度基本上在37℃左右。硬盘5和6作为备份存储池,日常处于休眠状态,基本上维持在20℃左右。常用的固态温度基本上在40℃左右,休眠的在27℃左右,这个温度对于硬盘来说是比较友好的,基本上不存在啥问题。
最后咱们来看下噪音表现,同样也是往里面传输100G的数据,记录下噪音情况。
这是传输到固态中的噪音表现
这是传输到机械中的噪音表现
这俩数据都是靠近NAS时的噪音表现,其实这个噪音表现还是不错的,毕竟我们这个里面用的还是企业盘。
总结
数据迁移过来大概也有一周多的时间了, 这段时间使用绿联DXP6800 Pro没有遇到任何问题,就单纯在工作室环境中使用,DXP6800 Pro是可以满足需求的。在高负载的情况下,也不会有过热的情况;硬盘的温度也比较低。
DXP6800 Pro相对于老牌的企业级NAS来说,在备份功能方面稍微差了点,没有类似群晖ABB、威联通HBS之类的备份功能,还是有点可惜的,希望之后功能更新上能重视下这类功能。
不过像常用的文件夹多端同步,nas内在线文档等功能,UGOS Pro也有。
总的来说,还是蛮不错!特别是现在搞上了四个万兆网口,整个smb3.0是不是能跑到四万兆(狗头),可惜我电脑上没有支持四万兆的PCIe网卡以及四万兆的交换机...
那么好了,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啦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让我们下篇文章
再见
来源:橘生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