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22日,据“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针对快手公司短视频中存在违法信息等问题,公安机关依据《网络安全法》规定,依法给予快手公司警告处罚。
11月22日,据“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针对快手公司短视频中存在违法信息等问题,公安机关依据《网络安全法》规定,依法给予快手公司警告处罚。
经查,快手公司存在对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未及时处置,以及落实青少年模式不到位等情况,导致违法信息扩散,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违反了《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公安机关依法对快手公司给予行政处罚,责令其全面落实青少年模式,全面排查清理违法信息,并依法依规处置违法违规账号。
从公告来看,快手被处罚,主要是落实青少年模式不到位,导致“毒视频”的传播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毒视频”尺度有多离谱?根据中央网信办在10月9日发布的“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曝光典型处置案例,部分短视频将血腥暴力元素强加于经典动画,恶意发布 “发疯老奶奶偷袭佩奇”等内容。使用低俗粗俗语言篡改儿歌,传递不良价值观。摆拍未成年人吃橡皮泥、厕所抽烟、校园约架等剧情,将儿童包装成所谓“性感辣妹”进行无底线营销。
“毒视频”危害有多严重?除了传播不良导向、诱导危险行为,借助短视频平台,违法产业链已经从线上延伸到线下,一些不法分子在短视频平台借“举牌”拍摄淫秽色情制品;通过“一对一”私聊方式,假借“同龄人”身份与未成年人用户频繁互动,诱骗拍摄私密照片,实施隔空猥亵。
“毒视频”现象为何屡禁不止?当前监管“毒视频”力度不可谓不大。自7月中旬以来,网信部门深入开展“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已从严处置2.1万余个相关违规账号,关停直播3.2万余场。但一些平台“青少年模式”落实不到位、视频平台审核流程不“走心”、实名认证流于形式等问题依然存在。
严管之下“毒视频”有生存空间,本质上还是一些平台为了流量,为了经济利益,管不住自己的“快手”,留下了传播的“后门”。
全民短视频时代,平台拥有海量的受众群体。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其中,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10.67亿人,占网民总体的97.7%。作为当前流量最多的平台之一,快手实质上已经是网络上的公共领域,应当承担也必须承担应有的社会功能和职责。
快手,管好伸向流量的手,管好伸向青少年的手。
来源:大众日报